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山西省土地荒漠化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严重威胁。山西省是全国荒漠化监测与防治地区之一,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耕地减少、质量下降,草地退化,影响着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气候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荒漠化发展的主要原因。防治土地荒漠化要坚持植被建设与工程建设、防治保护与开发利用、传统治理与科技创新、国家投入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战略思路,通过建设生态体系、工程体系、产业体系、保障体系,分片治理、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2.
土地荒漠化是为全球影响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因此对荒漠化的研究和治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以辽西北沙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政府和生态角度出发,提出了治理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政策建议。对改善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促进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进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艳 《农技服务》2008,25(3):34-35
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类型,主要成因是气候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沙漠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危害。防风固沙和合理水资源利用是沙漠治理的2个关键问题,为此可开展工程治理、植物治理和汲水、输水及灌溉等一系列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21世纪来养少右国人的重大问题,针对当今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一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确立了中国荒漠化预防及治理的国家,分析了荒漠化预防及治理的技术要需求,提出了荒漠化预防及治理的科技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记者近日从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天保工程实施20年来,全省累计治理荒漠化土地56万hm2。四川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正推进荒漠化治理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开展第6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并扩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试点范围。全省土地荒漠化治理启动于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纪末先后启动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近年来,全省又先后把荒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纳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在全国率先统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启动生态脆弱区综合  相似文献   

6.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其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挤占了人类生存空间,恶化了发展环境,加剧了贫困,危害了社会稳定,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已严重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标本兼治,通过养草治沙、创新治理模式等全面改善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通过介绍各国防治土地荒漠化模式、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因素,介绍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荒漠化土地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晖  罗旭鹏 《北京农业》2016,(4):153-155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基于此,利用青海省第四次荒漠化土地监测资料对全省荒漠化土地现状的分析,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就荒漠化土地的治理提出对策与建议,旨在了解和掌握青海省荒漠化土地的现状,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荒漠化土地防治政策,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遥感技术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陕北农牧交错带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校正、增强和自动分类识别,得到1986,1993和2000年3个时期土地荒漠化分布图(数字地图)、空间数据库及其面积统计。结果表明,近15年来该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严重荒漠化土地大幅度减少,中度和轻度荒漠化土地增多;荒漠化土地的时空转换频繁且复杂,耕地沙化和林地退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来源,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自然恢复使荒漠化土地发生逆转,区域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但土地生态系统还相当脆弱;其中人畜数量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是驱动荒漠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荒漠化现象逐渐加重,因此需要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相关环境治理部门加强荒漠化治理,切实做到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基于此,分析造成自然生态环境形成荒漠化的因素,指出加强荒漠化治理、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荒漠化治理、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山西省土地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山西省地处沙漠化扩展的边沿,土地荒漠化治理任务艰巨。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突出的保水性能,国际上已广泛应用于荒漠化治理中。针对山西省土地荒漠化的现状,综述了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改善山西省土地荒漠化中的应用前景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土地问题不断出现。土地作为其他产业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形势日益严峻,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对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的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指导,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相似文献   

12.
黑河流域自然地理景观格局变迁与荒漠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荒漠化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黑河流域的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成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影响荒漠化的因素多种多样,笔者认为荒漠化与自然地理景观格局变迁有重要的联系.根据有关资料对黑河流域自然地理景观的变迁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景观格局的变化与荒漠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河流域荒漠化的发生、发展与自然地理景观变迁有紧密的联系,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0—2015年中国土地荒漠化连续遥感监测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被覆盖度作为荒漠化评价的指标,利用2000—2015年序列影像计算的年均植被覆盖度和气温、降水等数据,分析不同地区荒漠多年间荒漠化动态的变化过程、自然因素对土地荒漠化动态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地荒漠化的贡献。结果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呈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土地持续减少,但局部地区呈扩大的趋势;全国大部分地区气象因子未发生显著变化,西藏东部和云南山区气温上升和降水下降对土地荒漠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国家的政策和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和保护天然林等重大工程对遏制我国土地荒漠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武威荒漠化治理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大的环境威胁。全球100多个国家的40亿公顷土地受到荒漠化影响,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1.16万m2,将近4亿人生活在荒漠化和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据统计,近年来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亿元。荒漠化因其危害性和治理难度较大,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相似文献   

15.
荒漠化是个世界性问题。《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赋予其明确的含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的土地退化”。目前,地球上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有3800万km。,占陆地面积的1/4。而我国又是荒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宁夏地处我国内陆,位于东经104°17′-107°39′,北纬35°14′-39°23′.绝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北、东三面分别受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包围.全区总面积5.18万km^2,森林覆盖率8.3%。荒漠化带来的恶劣生态环境条件已给宁夏乃至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唤起全社会人民的环保意识,动员全社会人力、物力,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来防治日益恶化的土地退化。本文就宁夏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成因,提出了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治理方向和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荒漠化逐年扩展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04%,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多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政策因素造成。防治荒漠化应全面规划,综合防治,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重视效益。做到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一致,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平罗县土地荒漠化现状,并提出了荒漠化防治措施,以期为平罗县治理土地荒漠化、推广植树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平罗县土地荒漠化现状,并提出了荒漠化防治措施,以期为平罗县治理土地荒漠化、推广植树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土地作为农业发展的载体,是发展农耕的重要基础,开展土地治理工作,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土地整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治理工程的基本原则,讨论了土地治理工程的三大工程模式,即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20.
荒漠化防治中的恢复生态学研究热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荒漠化作为一项自然和人为复合性灾害,其危害的严重性在于它所摧毁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直接动摇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概述了当前全球荒漠化危害现状及国内外荒漠化防治中恢复生态学的发展概况,针对我国在荒漠化防治研究和恢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评述了当今荒漠防治中的恢复生态学研究热点,提出了加强我国荒漠化防治中恢复生态学研究的建议,以此透视荒漠防治新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