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察县草地面积为71.20×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82%,草地可利用面积为69.07×104hm2,占草地面积的97.01%,构成了以草地畜牧为基础的畜牧业生产。全县共有6个草地类,5个草地亚类,7个草地组,28个草地型,分别占全省草地类组型的66.7%,25.93%和30.11%。在该县的天然草地上退化草地面积37.88×104hm2,占全县天然草地面积的53.20%,全县约有1/2的草地退化,有1/4的草地已进入中度和重度退化,实施草地保护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草业生产条件及发展潜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旭谦 《青海草业》2004,13(2):30-33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现有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414.25×104hm2,耕地5.30×104hm2。据调查,还有可开发的宜农荒地资源29.80×104hm2。本文通过对该地区自然条件及草地资源的分析,认为发展盆地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前景十分广阔,并对发展草业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黄南州地处青海省南部地区,北纬34°04'~36°10',东经100°34'~102°28',国土总面积187.71×104hm2,草地总面积159.66×104hm2,草地可利用草地面积151.42×104hm2。州辖4个县,南部两县属纯牧业区,也是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之列,北部两县是以农为主的农牧结合区,共35个乡镇。  相似文献   

4.
祁连县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全省季节性畜牧业发祥地,以盛产"西宁毛"而享有盛誉.全县共有7个乡镇(其中野牛沟乡、默勒镇、阿柔乡、峨堡镇、央隆乡是纯畜牧业乡镇),44个行政村,有天然草地约117.60×104 hm2,其中可利用草地约100.59×104 hm2,各类牲畜存栏117.5万头(只).  相似文献   

5.
《青海草业》2006,15(3):61-61
海南州目前拥有草原工作站6个,其中州站1个,县站5个。共有职工90人,专业人员47人,非专业人员43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1人,初级职称14人,本科学历的有16人,大专学历的有32人,中专学历的有19人。全州现有天然草地面积338.00×104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99.11×104hm2,占全州天然草地面积的88.5%;冬春草场165.20×104hm2,夏秋草场200.58×104hm2,分别占可利用草地的55.23%和44.77%。天然植被主要由森林、灌丛、草原、草甸、荒漠等组成。草地类型主要有温性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温性荒…  相似文献   

6.
赵国君 《青海草业》2013,22(2):26-28
海北州是青海省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全州有天然草地232.82×104hm2。经过2011年完善草原承包工作,目前将全州230.45×104hm2可利用草地全部承包到户或联户。  相似文献   

7.
李成保 《青海草业》2012,21(2):44-46
经调查,兴海县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2.31%。其中,严重退化草地面积为1.14×104hm2,中度退化草地8.8×104hm2,轻度退化草地10.97×104hm2;草地退化使草地产草量从1982年的2760kg/hm2下降到2002年的1575kg/hm2,下降了42%;掠夺式放牧、鼠虫害严重、毒杂草蔓延、“四滥”不禁及人口快速增长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依法治草,加强草地建设,科学合理利用草地,加强教育等措施保护草地。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地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以柴达木盆地为中心,覆含天峻、乌兰、都兰两县,格尔木、德令哈两市,柴旦、冷湖、花土沟三镇,总面积32·58×104km2,占青海省土地总面积45%;天然草地面积602·54×104hm2,可利用面积414·25×104hm2,宜建人工草地1·63×104hm2是青海畜牧业生产和柴达木绒山羊生产的重要基地。但由于草地经营粗放,草畜供求矛盾突出,畜牧经济发展缓慢,探讨草产业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开发草地资源,对于畜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自然、经济、社会特点1.1草地面积大,质量低柴达木地区位于东经90°05′~99°45′,北纬3…  相似文献   

9.
门源县有天然草地48.51×104 hm2(包括门源种马场和浩门农场),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41.47×104 hm2,草地可分为8大类、27个组和59个型。本文着重阐述了草地类型的特征、组成,并对产草量和载畜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纯牧业县,位于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中段的北坡。境内天然草地面积为178.5×104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42.2×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9.62%,共划为11个草地类,理论载畜量为121万羊单位。由于多年来草地建设投入不足和超载过牧的影响,全县天然草地退化日趋严重。今后应加大草地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力度,走以草定畜和种草养畜的路子,以促进全县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据草地资源最新调查,海西州现有天然草地1191.77×104hm2,退化草地752.58×104hm2,因草地所在地区立地条件的差异和该区域草地所受的自然、人为因素影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退化草地在全州的分布格局也不尽相同。本文结合海西州草地资源调查数据,就海西州天然草地退化面积及退化程度进行了统计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绿色家园的耕耘者——门源县草原工作站门源县草原工作站建于1979年12月,现有科技人员15人,其中有中级职称的4人,初级职称7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2人,大专7人,中专1人。建站以来一直从事草地建设、草地灭鼠治虫、草地生产量动态监测等草业科技推广示范工作,具有丰富的草地技术推广实践和重要项目的承担能力。曾获得农业部授予灭鼠治虫先进单位、青海省畜牧厅授予全省种草先进单位和全省草原鼠虫害防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现任站长张宝塔同志,藏族,1951年出生,1968年7月参加工作,1971年11月入党,从1979年12月草原站成立至今,从事草业科技推广示范20余年,2002年担任现职。多年来,门源县草原工作站以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狠抓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和草地的保护、改良。截止2005年底,全县累计建成围栏草地14.67×104hm2,长度770×104m,累计鼠害防治面积51.05×104m2,其中:地面鼠15.12×104hm2,地下鼠28.39×104hm2,种植多年生牧草0.80×104hm2,灭虫4.80×104hm2,防除毒草0.20×104hm2,种植一年生人工饲草0.87×104hm2,现有农机具130台(套),饲草料加工机械30台(套),建设饮水管道38条,138km,机井92眼,建设永久性暖棚9791栋,面积68.07×104m2。从而,为门源县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为牧区农牧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绿色草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同仁县2008年草地鼠虫害发生面积20.33×104hm2,危害面积15.81×104hm2。造成牧草损失71 144 kg,经济损失14 228元,虫害发生面积1.73×104hm2,危害面积1.23×104hm2。由虫害危害造成牧草损失46 125 kg,经济损失92 250元;并对鼠虫危害进行预测,同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秦海蓉 《青海草业》2012,21(1):34-36
青海省从2003年开始,在三江源地区实施围栏封育、补播改良、减畜禁牧等退牧还草工程。截至2010年底,共安排中央投资20.12亿元,完成禁牧任务733.33×104hm2,区域补播工程集中连片治理退化草地16.6×104hm2;工程实施范围覆盖了玉树、果洛、海南等地的17县71个乡。经过退牧还草工程跟踪调查,退牧还草区的草地植被群落高度有所增加,项目区草地植被和生产力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湟中县利用饲草资源发展畜牧业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启光  董伟 《青海草业》2004,13(3):52-53,56
湟中县有天然草地15.88×104hm2,是耕地面积的2.45倍,有耕地6.47×104hm2,年产秸秆1.2×108kg,粮食1.2×108kg,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饲草资源优势。通过对天然草地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和农作物秸秆的加工利用,实现环境改善与畜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总体概况永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端,秦、晋、豫三省交汇区域中心。总面积1 221 hm2,总人口43万,耕地73×666.67 hm2,其中小麦、棉花近30×666.67hm2,玉米14×666.67 hm2。有中条山、黄河滩、伍姓湖三大天然牧坡草地14.8×666.67 hm2,年产牧草2 400×104kg,小麦秸秆12 000×104kg,麦麸2400×104kg,玉米秸秆6 000×104kg,玉米4 800×104kg。另外还有谷子、花生、豆类、红薯等农作物秸秆等副产品约3 500×104kg。年生产棉饼、豆饼、花生饼等副产品达8 000×104kg以上。我市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发展草食畜肉羊生产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有利条…  相似文献   

17.
韩文祥 《青海草业》2010,19(3):43-45
通过连续5年实施草地鼠害防治项目,共防治高原鼢鼠5.67×104hm2,防效达92.82%,牧草产量增加525kg/hm2;防治高原鼠兔2.66×104hm2,防效达98.43%,牧草产量增加450~525kg/hm2。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祁连县草地牧草生产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祁连县天然草地生产力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地面积84.9×104hm2,平均产草量为2515.10kg/hm2,其中冬春草地平均产草量2720.00kg/hm2,夏秋草地平均产草量2310.00kg/hm2。天然草地实际载畜量为144.04万个羊单位,与理论载畜量相比,冬春草地超载24.64万个羊单位,夏秋草地略有盈余。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利用、保护和提高天然草地生产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都兰县天然草地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生立 《青海草业》2005,14(3):51-55
利用现场取样的方法,对都兰县天然草地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全县现有天然草地212.66×104hm2,有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原、草原化荒漠、山地草甸、高寒沼泽、灌丛草甸、疏林类草场等共十二大类。各类草地在全县的分布、面积和生产力各不相同。其中,高寒草原类面积最大,为75.25×104hm2,山地草甸类面积最小,仅0.03×104hm2。高寒沼泽类年生物量最高,平均产可食鲜草5335kg/hm2。全县可利用草地155.42×104hm2,可载畜140.94万羊单位。草地生产力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水分不足和鼠害,草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夏、秋草场分配不合理,有的放牧过度,有的利用不足。提出解决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海晏县草地退化原因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啟良 《青海草业》2003,12(4):56-57
海晏县是以牧为主的牧业县。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117k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4.17×104hm2,占总面积的77.55%。草地类型主要有高寒草甸类、温性草原类等。分别为14.57×104hm2,占草地总面积的60.4%和5.67×104hm2,占草地总面积23.5%。近几十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全县天然草地退化严重,退化草地面积已达7.92×104hm2,占草地面积的32.75%,而且退化面积正在逐年扩大。1.草地退化现状1.1 草地植物群落发生了演变草地建群种和优势种逐渐减少或消失,而被一些毒杂草所取代。例如高寒草甸类中的苔草+针茅草地型逐年退化成以橐吾为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