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叶芳樟为樟科樟属黄樟中的一个非常有经济价值的品种,是我国南方珍贵树种之一.其木材纹理细致,具芳香,易加工,是建筑、园林、造船、雕刻等优质用材.枝叶可用于提取右旋芳叶油进而提取右旋芳樟醇,供医药、化工、香料等用,其香型属清香型,目前市场上非常稀少,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叶芳樟的纯叶片经水蒸气蒸馏可得到一种无色透明的精油.经气相色谱分析其右旋芳樟醇的含量可达到97.7761%.配合矮林化作业,通过提炼大叶芳樟精油可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精馏分离高品质芳樟醇的工艺条件,考察芳樟醇产品纯度与能耗的关系,应用Aspen Plus软件分析了芳樟醇与芳樟型樟树叶精油其他主要成分的二元系统在1 k Pa下相平衡的关系,并建立单塔精馏和双塔精馏分离模型,对芳樟型樟树叶精油分离芳樟醇的工艺进行了模拟,结果分别得到了含天然芳樟醇95.4%和99%的产品,双塔精馏的塔底热负荷之和为单塔精馏的2.6倍。模拟结果表明,芳樟醇产品中的樟脑含量是影响精馏工艺参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1985年以来,我厂营建了一批新的芳樟基地。针对芳樟叶油中芳樟醇含量往往高低相差悬殊这一特点,在采种时指定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先凭嗅觉选出采种母树(见表1),用油漆做上记号,同时在母树上采叶取样蒸馏,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测定得出芳樟醇含量,其中高的达86%—92%,低的仅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特点,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5种不同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运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含量和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芳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41%,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芳樟醇、樟脑、石竹烯、桉叶油醇等;异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99%,主要为异橙花叔醇、芳樟醇、桉叶油醇、樟脑等;油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67%,主要为桉叶油醇、芳樟醇、松油醇、樟脑等;脑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73%,主要为樟脑、芳樟醇、石竹烯、桉叶油醇等;龙脑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4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61%,主要为龙脑、芳樟醇、左旋乙酸冰片酯、樟脑等。5种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有所差异,鉴定出的共有成分有25种,主要为芳樟醇、桉叶油醇、松油醇、樟脑等,但是含量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用水蒸汽蒸馏提取d-芳樟醇型黄樟鲜枝叶油。用芳樟油对其进行主成分对照,并采用气相色谱测定不同立地条件的精油主成分,提出右旋芳樟醇型黄樟鲜枝叶油的质量标准建议,黄樟鲜枝叶油芳樟醇含量大于90%,樟脑含量小于1.5%。  相似文献   

7.
1998年 6月 ,厦门牡丹香化实业有限公司在闽西境内的几十万株芳樟树中发现几株含油量高 ,油中含芳樟醇 97% ,樟脑含量只有 0 .16%的优良芳樟。随后 ,该公司联合有关科研单位进行组培攻关。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组培苗终于繁育成功 ,并计划大面积建设芳樟香原料林基地。经专家组鉴定 ,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极具推广价值。这一成果将使得芳樟醇的生产不经复杂的精馏过程 ,即可得到优于国际标准的产成品。而且 ,组培法在樟科植物中的应用 ,这在国内外还是首见报道 ,这将为优良芳樟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芳樟组培苗繁育成功@王…  相似文献   

8.
樟树精油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樟树不同化学类型、部位、年龄(胸径)、环境、采叶期精油舍量研究表明,各类型叶精油含量分别为:芳樟1.75±0.41%,脑樟2.06±0.42%,油樟1.99±0.38%,异樟0.40±0.16%,龙脑樟1.73±0.20%。除异樟外各类型成龄树的精油含量以根最高,干叶次之,枝最少;幼树则以叶最高,根次之,干枝最少。根含海量依树龄增加;叶舍油量与生长节律有关。利用脑樟、芳樟、油樟枝叶可获得比其根干更优质的精油,龙脑樟枝叶是樟科提取右旋龙脑的新资源。立地对樟树舍油量的影响视其类型和部位而定,河边沙壤脑樟的高于岗地虹壤上的,芳樟根舍油量则是岗地虹壤的更高,而立地对芳樟叶舍油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用气相色谱法测其精油中右旋芳樟醇的含量;比旋度法测定其精油比旋度;折光仪测定其精油折光指数;比重计法测定其精油相对密度。基本确定几个主要技术质量数据,给目前市场大叶芳叶油的商品交易提供一个相对质量准则。  相似文献   

10.
四川宜宾地区樟科十四种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开发四川省宜宾地区樟科植物精油资源,采用GC—MS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微机在线实时采样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樟属的几种植物其根部精油都主含黄樟油素。樟属同种植物枝叶精油却有不同生化类型;鉴定确认樟树种中有芳樟叶油主含芳樟醇(66%),樟叶油主含1,8-桉叶油素(61%),臭樟叶油主含β—橙花叔醇(26%);黄樟种中有大叶芳樟叶油主含d-芳樟醇(90%),大叶脑樟叶油主含d-樟脑(65%)。而樟属肉桂叶油主含反—肉桂醛(90%),银木叶油主含樟脑(37%)、顺—甲基异丁香酚(21%)。木姜子属山苍子油主含橙花醛(28%)和香叶醛(42%)等等。这些资源精油化学成分,特别是具有强抗菌活性成分的鉴定,为香料工业提供优质单离香料之原料有着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叶芳樟由于自身发育特点,只有无性繁殖才能保持母树的优良特性。本文从春、夏、秋、冬四季对大叶芳樟大田扦插成活率作调查,找出其最适宜的扦插季节。结果表明大叶芳樟在夏季生根时间和新梢生长时间最短,秋季成活率最高,可达75%,冬季的成活率最差。  相似文献   

12.
介绍大叶芳樟以轻基质为插壤的扦插育苗技术,以无纺布做容器,其生根率平均可达54%以上,194株/m^2,最高产7.9万株/667m^2,完全可进行规模化育苗.  相似文献   

13.
大叶芳樟是黄樟的一个生理化学类型,由于座果率低,再加上成熟不一,鸟喜食,因此很难采摘到果实,继而繁殖实生苗木受到限制。为繁殖大叶芳樟苗木,保持其优良的遗传性状,发展大叶芳樟原料林,吉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于2011年8月及2012年5月采用3年生幼树萌芽条和17年生采穗圃萌芽条分不同季节、插壤选用枝条不同部位、不同留叶量在大田进行扦插,繁殖大叶芳樟。结果表明:以湿度80%以上,温度25℃~35℃,1年生萌芽条中、下部做穗条,留1/2片叶,用100mg/kg吲哚丁酸处理18h,其成活率均可达65%以上,最高达76.67%。  相似文献   

14.
对皂角种子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氨基酸、矿质元素 ,含有丰富的脂肪油 (32 % ) ,其脂肪油中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含量达 6 0 4 % ,皂角种子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丰富我国乌桕遗传资源,选育乌桕新品种,从美国7个州采集18个乌桕家系种子在武汉市九峰试验林场开展苗期观测试验,初步筛选出了2个优良家系。结果表明:美国乌桕种子样品中有86.7%的家系属于中粒乌桕,55.6%的家系其种子含油率达到40.0%,整体品质较好;美国乌桕家系并没有表现出比我国良种家系更强的繁殖能力和更快的生长速度;美国乌桕不同家系1年生苗木的高径生长和高径比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家系的苗高、地径和高径比的变异系数最高分别达到了37.33%、38.38%和28.62%,家系间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引进家系的良种选育空间大。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种子含油量高的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优异种质,对福建、浙江、江西、四川和云南5省10县(市、区)的67株优树的种子含油量、地理位置、生长情况和种子性状进行调查、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无患子的含油量差异不显著,但优树个体间差异极大。总体平均含油量为27.69%,福建顺昌种源含油量最高(32.16%),浙江萧山种源含油量最低(23.69%),种子含油量和经度、纬度、树高、胸径、单果重和果核千粒重均无显著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分为5类,sc02、xs05、jj09、xs04、sc01和jj10这6株优树含油量均在34%以上,其中jj10含油量高达36.40%,为平均水平的1.31倍,可作为无患子生物质原料林建设的良种加以扩繁利用。  相似文献   

17.
樟树种子油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索氏提取和超临界CO2萃取的樟树种子油油脂的理化常数及油脂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樟树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是癸酸和月桂酸,占94%左右,并且超临界CO2萃取的油酸值低,适用于作医药和功能性油脂生产的原料。  相似文献   

18.
采集"常德铁城一号"、寒露籽和霜降籽3种油茶品种的鲜果,对其品种特性与采摘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铁城一号"具有"两大三高"的优点,鲜果平均重12.88 g,比一般寒露籽大91.6%,最大果达41 g;种子平均重1.23 g,比一般寒露籽大80%;干籽出仁率达71.27%,比寒露籽高0.46%;7年生单株产量平均达10.97 kg,比青林霜降籽高63.5%,单位面积平均产油达99.69 kg/667m2,比青林霜降籽高75.2%。霜降籽鲜果出干籽率为21.53%,比寒露籽低20.5%;鲜果含油率为7.24%,比寒露籽低22.4%;果实成熟迟,霜降籽在10月下旬开始成熟,比寒露籽迟20 d左右;种子中茶子象甲虫口密度为5.08%,比寒露籽高23倍。寒露籽种仁含油率10月10日达48.8%,成熟度为93.2%,开始裂果;霜降籽种仁含油率10月26日为48.77%,成熟度为94.3%,开始裂果。因此,在常德市寒露籽宣在寒露节气开始采摘,霜降籽宣在霜降节气开始采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