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红、黄1蓝、白、透明塑料薄膜和黑纸套袋处理,常规栽培,观察其对金针菇菌丝、子实体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针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光质的要求不同。菌丝生长阶段:红、黄色膜袋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透明膜袋的自然散射光则有抑制作用,蓝、白膜袋与黑色袋生长速度相近;子实体生长阶段:透明和蓝色膜袋对子实体原基分化有较强的诱导作用,黄、白膜袋作用其次,红色膜袋作用最差;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透明膜袋的金针菇产量最高,但品质最差,白色膜袋的产量与质量双佳,红色膜袋的既低又劣质。据此,室内栽培时,可在金针菇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玻璃窗等光线进入处采用相应颜色的塑料薄膜遮挡,省工、省本、易行,也此之用有色灯光照射经济。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业科学》2019,(7):126-129
研究了金针菇粉添加量对挂面质构和蒸煮特性的影响,以期得到合理的金针菇粉添加量。结果表明,白金针菇中赖氨酸含量为1.09%,高于黄金针菇,而多糖含量低于黄金针菇,其它基本营养成分及含水率、蛋白质、脂肪含量差异不大。随着金针菇粉添加量从0增加到40%,挂面的最大拉伸力、最大剪切力、咀嚼度逐渐降低,蒸煮损失率、熟断条率明显上升。应选择白金针菇作为原料添加到挂面中,且菇粉添加量应低于10%。  相似文献   

3.
野生黄金针菇9801高产,高坑,栽培易成功,且由于其独特的风味质感,成为金针菇家族中的一枝新秀。笔经栽培试验是,探寻出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9801极具推广普及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木醋液对金针菇液体发酵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在金针菇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木醋液,研究木醋液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木醋液对金针菇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木醋液有抑制作用,其最适作用浓度为0.01%~0.10%。  相似文献   

5.
白色金针菇由于其形美、色白、味鲜而梭誉为菌类中的上品。但由于其产量较低。生产条件要求较高,所以较多地区并未形成批量的周年生产。本文作者参观了湖南省岳阳市华联食用菌有限公司的白色金针菇周年生产流程,在广东省阳春市食用菌厂进行了白色金针菇的周年生产。之后,在贵州省贵阳市三元林场进行了周年生产试验。取得  相似文献   

6.
采用白金针菇8903菌株进行工厂化袋栽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白金针菇对未处理的木屑的消化吸收能力差,菌丝培养中后期易吐黄水,原基偏黄,推迟开袋5~7 d,菇体基部淡黄,产量低,品质差;新鲜蔗渣营养丰富,子实体产量质量均优于长期露天堆放蔗渣;菌包料高14 cm可满足营养需求;光照(40 W日光灯)20~24 h可提高平整度,又可增产和提高品质;白金针菇对黄色光较敏感,绿色光次之,而对红色光则不敏感,以黄色光诱导效果佳。  相似文献   

7.
吕美芳 《河北农业》2014,(12):14-15
一、白金针菇特性白色金针菇属低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8—20℃,菇蕾形成适温10℃左右,子实体生长适温5—8℃。发菌期比黄色金针菇长,出菇温度比黄色金针菇低。产量低于黄色金针菇。发菌不充分不易出菇。转潮时间比黄色金针菇略长。在较强光线下白色金针菇亦为白色。我省一般在10—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出菇。  相似文献   

8.
桑枝屑栽培金针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枝屑栽培金针菇试验的结果表明,桑枝屑的比例不同对金针菇菌丝体的生长速度、金针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以桑枝屑34%、棉子皮40%、麸皮20%、玉米粉5%和石膏1%的培养料组成为最优,此时的生物学效率可达108.92%。因此,桑枝屑是一种优良的金针菇栽培材料。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通过对金针菇进行不同浓度,不同使用方法的强力增产素处理,不同配方培养科的筛选及菌糠再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强力增产素结合拌料和喷施处理对金针菇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的正效应,配方培养料:棉籽壳50%,米糠20%,Fu皮15%,玉米粉10%,豆饼5%,其栽培的金针菇产量高品质好,平菇和香菇的菌糠可以用来栽培金针菇,加草菇菌糠对产量有负影响,但能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0.
1.金高1号金针菇。惟一能在高温条件下出菇的优良金针菇新品种。允许出菇温度8~34℃,最适18~28℃。菌丝体粗壮浓白,生长快,抗杂抗逆能力强,高温季节栽培无“烂菇”现象发生。菇体黄白色,生长整齐,朵数多,柄挺直,盖小,品质好。生物效率100%~180%。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针菇生长的促进作用报道甚少。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以0.5mg/L的IAA、20mg/L的α一NAA促进金针菇菌丝生长效果最好,其菌丝生长速度比对照增加26.3%。其次是1~2mg/L的IAA、5~10mg/Lrα一NAA、1mg/L的GA,其菌丝生长速度比对照增加21.1%。  相似文献   

12.
野生黄金针菇9801高产,高抗,栽培易成功,且由于其独特的风味质感,成为金针菇家族中的一枝新秀。笔者经栽培试验,探寻出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9801极具推广普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鲍正光 《农友》2001,(4):11-11
金高1号金针菇。惟一能在高温条件下出菇的优良金针菇新品种。允许出菇温度8~34℃,最适18-28℃。菌丝体粗壮浓白,生长快,抗杂抗逆能力强,高温季节栽培无“烂菇”现象发生。菇体黄白色,生长整齐,朵数多,柄挺直,盖小,品质好。生物效率100%-180%。  相似文献   

14.
利用粗木屑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对不同麦麸添加量配方进行工厂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麦麸添加量为20%时,金针菇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为92.05%.通过培养基辅料添加量优化试验可知,麦麸15%、玉米粉5%、豆饼粉7%、石膏3%时金针菇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达到92.47%.该配方可在金针菇工厂化瓶栽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复合肥配方生产金针菇,既省工又省时,而且每亩可增产25%~30%: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用一次性采收栽培百里1号特长金针菇新品种,生物转化率(产量)可达200%~250%,且收菇后的菌料还可再次配料进行栽培,较常规法生产缩短周期30天,效益增长1倍多。一、栽培季节:百里1号特长金针菇适温5~25℃,属低温偏中温型菌株。适宜冬、春栽培。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金针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金针菇菌种为材料,根据菌丝干重,对影响其生长的因素(碳源、氮源、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摇床转速、培养时间)进行筛选。[结果]不同碳源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玉米粉〉淀粉〉绵白糖〉葡萄糖.2%牛肉膏作为氮源的效果较好。23℃时金针菇茵丝生长较好。培养基初始pH值为6.5时,金针菇菌丝的生长最好。摇床转速以140r/min为宜。振荡培养7d,金针菇菌丝生长量最大。[结论]金针菇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为:3%玉米粉,8%牛肉膏,2ml/L维生素母液500倍液,0.1%KH2PO4,0.5%MgSO4;适宜摇瓶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为6.5,在23℃,140r/min转速下,振荡培养7d。  相似文献   

18.
烟秆屑代料栽培金针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烟秆屑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烟秆屑有利于金针菇菌丝的生长,加入10%~30%烟秆屑,有利于提高金针菇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由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等单位主持的“玉米芯栽培平菇、金针菇高产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获得成功,可用玉米芯直接生料栽培平菇、金针菇。技术要点:将原料粉碎成黄豆粒大小的颗粒料,堆闷24小时,并选用与之相应的优选菌株,提高料水比,适当加大接种量。采用的培养料中添加麸皮、尿素、豆秸粉相结合的生物一化学氮源、微孔发菌、大棚覆盖等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使发菌成功率达99%以上,平菇生物学转化率达到150%,金针菇生物学转化率达到120%。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通过对金针菇进行不同浓度、不同使用方法的强力增产素处理、不同配方培养科的筛选及菌糠再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强力增产素结合拌料和喷施处理对金针菇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的正效应;配方培养料:棉籽壳50%、米糠20%、麸皮15%、玉米粉10%、豆饼5%,其栽培的金针菇产量高品质好;平菇和香菇的菌糠可以用来栽培金针菇;加草菇菌糠对产量有负影响,但能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