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覃玥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3):280-283
真菌病毒造成食用真菌的大量减产,还会降低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性。真菌低毒力菌株的发现及通过胞质融合传递低毒力因子治疗毒力菌株造成的病害,为寄主与病原之间平衡的研究开辟了病害防治的新途径,对食用真菌病害的防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报道了发现于广东的油柑真菌病害4种,即叶点霉引起的褐斑病,球梗孢,引起的拟炭疽病,拟盘多毛孢引起的叶斑病以及白粉病,前两种病的病原菌为新种,第3种病为国内新病害。新种的模式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内。  相似文献   

5.
广东农田杂草上的病原真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广东农田杂草上的12种病原真菌。它们是空心莲子草上的莲子草假隔链格孢(Nimbya alternantherae),马唐上的灰梨孢(Piricularia grisea),红花酢浆草上的酢浆草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oxalidis),丁香蓼上的月见草假尾孢(P.oenotherae),水蓼上的扁蓄假尾孢(P.avicularis),土荆芥上的甜菜生尾孢(Cercospora beticola),积雪草上的积雪草壳针孢(Septoria centellae),扁穗牛鞭草上的牛鞭草孢堆黑粉菌(Sporistorium lepturi),看麦娘上的看麦娘单孢锈菌(Uromyces alopecuri),两耳草上的雀稗柄锈菌(Puccinia paspalina),裸花鸭跖草上的鸭跖草囊壳孢(Physalosporn commelinae) ,莲子草上的苋白锈菌(Albugo bliti)。讨论了这些真菌作为杂草生防真菌应用的可能前景。  相似文献   

6.
宁陕火地塘落叶松林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介绍了宁陕火地塘落叶松林中的大型真菌资源75种。隶属2纲,8目,19科,42属。其中可食用真菌39种,药用真菌18种(具抗癌作用的9种),有毒真菌4种,菌根真菌5种。同时对其生境、经济用途及分布多度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及分析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大型野生食用,药用,有毒真菌资源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记载了浙江省各类大型野生食用,药用,有毒真菌215种,隶属于3个亚门、15个目、46个科、101个属。其中食用真菌117种,药用真菌128种,有毒真菌39种,食药两用菌55种,具抗癌抗肿瘤作用的73种,浙江省首次记录8种。  相似文献   

8.
采用洗涤稀释平板分离法共获得63株柑桔叶面附生真菌,分属于以下12个属:Trichoderma,Curular-ia,Sirosporium,Cephalosporium,Periconia,Aspergillus,Fusarium,Rhizopus,Alternaria,Phyllasticta,Penicillium,um spp.),枝孢霉(Cladosporium spp.)为叶面优势附生  相似文献   

9.
几种表面活性剂及营养物对虫生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球孢白僵菌、金龟录僵菌和粉拟青霉在吐温-80及6种不同的洗衣粉中的分散性及活力。结果表明,3种真菌在这些表面活性剂中的分散指数差异不显著。白僵、绿僵不同浓度的吐温-80液中的发芽同于不加表面活性剂的对照。多数洗衣粉显著抑制3种真菌的萌发,但白僵菌在0.1%和0.05%白猫牌无泡超浓缩洗衣粉中发芽 对照差异不显著,在5%和2%葡萄糖液,2%和1%蛋白胨液中,白僵菌孢子在发者发育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及设置光照条件等单因素试验,探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激素、不同光照强度对桑组培苗继代增殖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桑组培苗继代增殖的最佳生长激素配比配方为:6-BA 1.0 mg/L+IBA 0.1 mg/L;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7℃,光照强度2000~2500 lx,先暗培养5天,后光照时间14 h/d,此条件下发芽率为100%。由此可见过高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会对组培苗产生不利影响;初期先适量暗培养,发芽率高于直接光照培养,并且能有限减弱褐化现象,同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叶部病害与真菌区系的关系,本研究比较了山茶(Camellia pitardii)健康叶片与受灰斑病侵染的病叶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叶部真菌数量、种群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等。结果表明:健叶真菌数量和物种丰富度在各个季节都高于病叶,健叶以叶面附生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和内生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为优势种,而病叶则都以Pestalotiopsis guepini和内生真菌Guignardia camelliae为优势种,并且健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明显高于病叶。  相似文献   

12.
以蛋鸭料为基础,分别在粉状料和颗粒料中添加制霉菌素、丙酸钙、霉敌3种抗真菌制剂,比较了三种抗真菌剂的抗饲料霉变功效。结果表明:颗粒料中的真菌比粉状料明显降低,3种抗菌制剂都有明显的抗真菌效果。其口制霉菌素与霉敌的抗霉菌生长效果优于丙酸钙,并能完全抑制黄曲霉、毛霉、根霉的生长,制霉菌素能显降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添加制霉菌素后粉状料的保质期为50d,颗粒饲料为60d,与霉敌基本一致:粉状料  相似文献   

13.
报导了热带兰花真菌病害九种,其中由疫霉菌引起的疫霉病、交链孢菌和球腔菌引起黑点、斑病为国内兰铧病害新纪录。为害性较大的有疫霉病、炭疽病和花腐病,是导致兰叶大星枯死和花腐的主要原因。最后就兰花的病害防治提出几项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组织块法从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根、茎和叶中共分离出102株不同形态型的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观察,将其鉴定为11个属,分属于6科6目4纲3门。其中根部12株涉及6个属,茎部23株涉及9个属,叶部67株涉及11个属。毛霉属( Mucor)和木霉属( Trichoderma)为马尾松内生真菌中的优势属。马尾松内生真菌广泛存在于植株的根、茎、叶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器官上的种群和数量分布存有明显差异性,从叶部分离到的内生真菌数量和涉及属的数目最多,茎部次之,根部最少。  相似文献   

15.
运用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的统一检验规程,首次对新疆米泉、伊宁等地新收(1991)水稻种了真菌区系做了初步的调查。从带壳稻种、稻壳、米粒上及洗涤处理共分(?)得13属22种真菌,它们是:细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稻交链孢霉(A.oryzae)、阿姆斯特丹曲霉(Aspergillus amstelodami)、黄曲霉(A.flavus)、赭曲霉(A.ochraceus)、杂色曲霉(A.verscolor)、麦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asum)、草木枝孢(Cldosporium herbarum)、三宅枝孢(C.miyakei)、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节状(?)孢菌(Fusarium merismoides)、串珠镰孢菌较小变种(F.moniliforme var.minus)、尖孢镰孢菌(P.oxysporum)、粉红粘帚孢(Gliocladium roseum)、稻黑孢菌(Nigrospora oryzae)球黑孢菌(N.sphaerica)、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桔青霉(P.cilrinum)、颖苞茎点霉(Phomaglumarum)、稻梨孢菌(Piricularia oryzae)和黑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各种处理的结果表明田间真菌平均检出率高于贮藏真菌的平均检出率,而且,稻种上田间真菌的检出率越高,发芽率就越低。结果还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及不同地区水稻的种了带菌状况有所不同:糯稻的带菌种类、检出率及表面带菌量最大,粳稻次之,籼稻最少;来自伊宁市的稻种上的田间及贮藏真菌的检出率均高于米泉县的稻种。文中对上述结果做了探讨性论述。  相似文献   

16.
宁夏大型真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7.
真菌传播植物病毒的证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19.
为分析耐盐植物碱蓬根系真菌的组成和耐盐程度,采用常规植物组织真菌分离方法对盐碱地中生长健康的碱蓬根系进行真菌分离,将分离得到的真菌在不同NaCl浓度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检测菌株的嗜盐耐盐性,并对分离得到的嗜盐耐盐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得到耐盐真菌40株,分别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腐霉属(Pythium sp.)等,其中,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没有被报道过的耐盐真菌;分离得到嗜盐真菌3株,都属于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结果表明,耐盐植物碱蓬中嗜盐耐盐真菌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垦区水稻种子病原真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2000年从不同地区的农场提供的种子样品32个,以滤纸保湿法和分离培养法,从水稻种子上共鉴定出真菌13个属、14个种,其中以链格孢(Alternaria Oryzae Hara)、镰孢(Fusarium)、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as)分布广,带菌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