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以建设新农科高水平人才需求为培养目标,将地方区域特色和当地涉农高校农科专业的学科特点加以融合,研究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把素质、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教学育人全过程,提出提升地方涉农高校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施路径,从而培养出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个人修养良好的农业硕士。  相似文献   

2.
吴敏  李栋  刘嫣红  郑志安  魏青 《农业工程》2023,(12):113-118
以新农科+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在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的大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培养应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干燥技术实践课程为例,立足于学科基础,分析了农业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鲜明工程应用和技术实践特点,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案例设计,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手段,突出强化课程思政引力。解决了实践教育培养弱化、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培养目标与培养机制不匹配等问题,为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探索出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响应新农科人才培养导向指南及国家科教兴农战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农工交叉融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专业建设背景入手,以机械工程专业为基础建设农业工程专业,构建了地方农林院校农工交叉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团队构建等,并通过实践证明新农科新工科融合背景下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为新农科教育和地域三农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合作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探索和构建符合当前农业发展趋势的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国际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特点,通过对国内外人才培养具备的特点的探索和总结,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符合国际化背景下的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依托农业工程学科的学科特色以及国际合作日益加强的优势,为农业工程类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提供先进可靠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农业产业变革的加速发展,国家全面实施新农科建设战略。持续拓展农科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培养更多具有“大国三农”情怀、“知农爱农”素养的新型农业人才成为农科高校和涉农高校面临的时代使命和重大课题。针对现代农业产业需求及传统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产学研互相脱节、教学模式单一化等一系列问题。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构建了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教学改革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新农科”的发展要点,以及“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内容及要求。以佳木斯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为例,阐述了应用型高校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指出“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农业工程学科教学探索的意义。结合现实情况,分析目前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改进空间,为后续的创新提供方向。为探索农业工程专业建设路径,提出了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教育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工程是顺应人才强国战略加速实施和大学制度创新深化发展战略。其意义在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面对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模式变革创新改革的发展潮流,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也需要进行改革的创新。农业工程研究生是充分利用学科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培养体现出的理论知识掌握与专业实践工作能力运用兼具结合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在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以西南大学智能农机创新实验班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实验班的培养目标、选拔机制和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优化、师资能力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实验班的实践探索,以期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新工科新农科交叉融合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智能现代化要求产业进行相应地进步升级,实现更高效的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新农科”的发展要点,展示“新农科”背景下对于农业发展的内容及要求。然后以佳木斯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为例,阐述了应用型高校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指出“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农业工程教学探索的意义。接着结合现实情况,分析目前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改进空间,为后续的创新提供方向。最后在上述发展要点、意义以及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农业工程专业建设路径的思考与探索,提出相关的实际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魏秀菊  朱明  廖艳 《农业工程》2022,12(8):5-14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之教育改革提出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理念,农业工程学科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为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该文探索农业工程学科的拓展方向,寻求中国特色的学科内容创新。基于对世界农业工程学科前沿进展,以及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阶段、特色和乡村振兴重大需求的分析,认为世界农业工程研究前沿为生物系统工程,但我国不能照搬国外农业工程学科的进阶模式,需在原有二级学科基础上拓展农业工程方向,包括生态农业工程、物理农业工程、生物系统工程等。该文提出生态农业工程概念与内涵,认为生态农业工程是农业工程的生态化发展,是农业工程与生态工程交叉学科,可作为农业工程的分支学科,符合新工科、新农科关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理念。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拓展生态农业工程方向的必要性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亟待发展生态农业工程,生态农业工程是乡村振兴的实现途径,以及乡村振兴呼唤生态农业工程几个方面。提出生态农业工程发展建议:发挥农业工程在乡村振兴中的系统作用,突出乡村振兴中农村建设工程领域,发挥农业工程学科对生态农业工程支撑作用,加强生态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及人才培养等。农业工程的生态农业工程创新拓展符合中国当代乡村振兴的时代需求,将对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农业生产实践、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把握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工程内涵,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农业工程类专业高质量人才,是农业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农业产业需求、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阐述了新发展阶段下高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科交叉、工农融合的发展内涵,顺应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工农融合校本特色与新工科专业建设背景,开展教学规模与质量平衡途径、虚实并存育人条件、产学研融合实践平台、专产协作培育机制、交叉耦合培养范式、全人教育创新文化等探索与实践,总结分析华中农业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对深化农业工程类专业教育的改革成效,提出了革新质量育人理念、创新多维育人模式、优化完善育人体制等农业工程类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实现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2.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是我国典型的农业工程类交叉学科特色专业,在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过程中,为探索卓越农林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会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牵头组织了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在组织方式、竞赛主题、竞赛环节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创新了交叉学科领域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机制,为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实践教育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平台。   相似文献   

13.
熊明  张文峰 《农业工程》2016,6(4):73-78
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是当前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不但使研究生教育由高校得以向社会延伸,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有利于培养行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阐述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系统中培养组织、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资源条件和质量评价等要素,并构建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理论模型,最后介绍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等农林院校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人才结构不够优化、人才培养不够系统的问题,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机行业要求农机专业人才所具备技能类型及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提出以"3+1"订单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基础,以科研创新型、应用技术型、管理型三种类型为方向,对农机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高等农林院校现代化农机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新工科背景下农业电气化专业新模式的建设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结合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从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验实践教学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取得了一些效果,对兄弟院校农业电气化专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苏有勇  董蕾  吴桢芬 《农业工程》2018,8(6):121-122
鉴于以创新研究生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机制,针对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农林废弃物处理工程》课程,以重视激发研究生学习兴趣、提升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对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结合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现代农业装备实验室开放共享与管理实际情况,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实验室开放机制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共享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场地和设备资源,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装备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对现代农业装备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实验室的开放机制及管理模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涉农工程类专业是依托农业工程和机械工程两大学科,服务于农业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培养专门的工程类人才的工程技术学科专业。本文简要介绍了英国工程类人才培养标准,深度关联分析了英国教育学位体系与工程类人才、教育课程体系与工程专业能力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农业大学和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为例,系统对比研究了中英农业工程和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研究结论对于高等教育革命性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国探索新的教育培养模式与机制,助力新工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