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已肯定棉花合理密植是一项重要增产措施。我省不同类型棉田的合理密植范围是每亩留苗4000-7000株,但在大面积棉花生产上,还普遍存在着缺苗稀植的现象,影响着单位面积产量的迅速提高。在1964年的棉花生产新高潮中,各地棉花密度有了较大增长,对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总结大面积生产上的密植增产经验,对进一步扩大推广这项技术措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此,聊城专区的科学研究单位和技术推广部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茲综合各地调查结果,对棉田密植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合理密植是农业八字宪法的中心环节,保証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羣众的生产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証明。但近年在貫彻合理密植时,部分群众由于看到小部分棉田密度不合理和植株配置不当,认为密植不妥,遂偏重发挥单株生产力,致有部分棉田密度降低,增产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則又过分强調密植,使增产亦受到影响。当然,棉花的种植密度并非愈密愈好,必须  相似文献   

3.
1958年棉花丰产經驗証明,合理密植是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的中心环节,只有在密植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各种栽培技术措施,才能保証高額而稳定的产量。晋南棉花生产,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历年密度也相应的增加,由每么2000株左右提高到4000—5000株,产量从么产皮棉36.86斤增加到57.85斤。历年棉花的增产,原因虽多,但密度增高是一个重要因素。从去年全面貫彻农业“八字宪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揮密植增产的作用,尚存在很大的潜力,需进一步挖掘,現就晋南密度問題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生产实践证明:棉花合理密植可以增产,但必须选用适合于密植栽培的高产良种,73年我们对17个棉花品种在密植栽培下的增产效果进行了观察。试验地为面黄土,榜田、中等肥力。于5月5日油菜收割后整地播种,计划密度1万株/亩,采用宽窄行种植,总用N量每亩22斤,小区面积200平方尺,未设重复,现将观察结果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棉花的高密度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密度棉花早熟的理论基础早熟是高密度棉花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在提高产量与品质,抗拒早霜等自然灾害以及适应耕作制度的改革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密植能早熟?过去一般认为主要是密植后抑制了棉花的横向生长,增加了内围铃数,也有认为密植后还增加了中下部桃,少数提到了内围圆锥体成铃比例增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密度试验,增加密度提高内围铃的效果比较明显.1973年我场四分场的密度试验表明:密植后结铃部位有上升现象,但由于内围铃比例增大更显著,因而仍表现早熟(表1).在大面积生产中,由于密植田块打  相似文献   

6.
谈谈密植棉花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合理密植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随着栽培技术的改进和适宜品种的出现。合理密植的幅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近几年来,密植棉花在各项技术措施的配合下,发挥了重要的增产作用.特别是丘陵旱薄地,植棉密度到八、九千株,甚至万株以上,其增产、早熟作用尤为显著。我县马谷田公社,地处浅山丘陵,土质瘠薄,条件较差,由于坚持采取“密植早打顶”的作法,全社六千多亩棉花连续八年过百斤。水肥地  相似文献   

7.
合理密植是增产中心环节,而适当配置方式,既有利于合理密植,又有利于棉花对光能、热能和营养面积的充分利用,因此研究棉花的合理密植时,必须研究改进植株配置方式及其相适应的密植幅度,才能真正达到合理密植增产的目的。一九五八年以前,我们曾着重调查研究缩垅增行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关系,并得出初步  相似文献   

8.
<正> (一)合理密植是棉花生产上一项简而易行,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单位面积的皮棉产量,是由每亩株数,每株铃数、每铃籽棉重和籽棉的衣分四个因素构成。其中密度和单株结铃数是构成每亩总铃数,即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但在提高总铃数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增加铃重和提高衣分,才能获得高产、稳产。目前我省棉花生产上,密植方面存在  相似文献   

9.
正棉花是典型的喜光作物,早熟棉区需要通过合理密植来实现棉花高产、早熟、优质,但密植必然会加剧棉花生长中后期个体与群体之间在空间和光能利用上的矛盾。因此,棉花化控就成为合理密植的重要配套措施。福滴是一种新型棉花化控剂,通过协调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来调控旺长棉株,减少蕾铃脱落,增加棉花铃重,使上下铃长势均匀。通过对比试验膜下滴施福滴与叶面喷施缩节胺的化  相似文献   

10.
适当密植是增产棉花的主要措施。华北区自1956年提托夫专家提出增加密度后,各地极为重视,一般在3,000株的基础上,增加了1,000—1,500株,各地反映,基本上是合适的,但也有部分地区,在肥地密植表现不增产或减产,因此,如何进一步认识适当密植,保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发挥优良玉米品种特性,设置了2个密度水平,对7个玉米品种进行耐密性评价。结果表明,增加密度对玉米的生育进程、出苗率、出苗整齐度无影响,对有效穗数、株高、穗位高、地上部第三节茎粗及穗部性状有显著影响。适度增加密度对不同品种产量均有一定的增加作用,但不同品种增加密度后增产表现差异较大,仲玉3号、绵单1256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左右,中单901、绵单315稳产丰产性较好,适宜密度的弹性较大,密植可使二者获得更高的产量,协玉901、绵1304、蠡玉16号则需要适度密植。由此说明,合理密植是充分发挥品种特性、促进玉米增产挖潜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2.
北疆棉花合理密植技术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子种植密度为主要处理,分析测定棉花各生育期的根系干物质积累、茎秆和叶片的干物质变化、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光合速率变化以及棉花生育进程和产量构成,研究棉花合理密植技术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中等肥力棉田膜下滴灌栽培时的最佳收获密度为1.20万/667 m2,播种密度1.40万/667 m2,实现匀株密植,说明北疆中等肥力棉田中密度栽培时具有较高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辽东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基于密植型玉米品种的示范推广和生产调查,明确了合理密植栽培是提高辽东地区玉米产量的关键技术。本文总结出以密植品种选择、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为核心的玉米栽培技术模式,同时阐述了该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旨在为辽东地区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肖冀宁 《农业与技术》2014,(11):160-161
玉米生产及产量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种植密度,这是玉米种植中十分重要的栽培因子。如果能够合理地密植栽培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对光能的利用效率,能够有效地协调日间存在的小气候,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达成增产增收的目标。本文在归纳玉米密植优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辽西地区玉米密植的潜力,并提出了辽西地区玉米合理密植栽培的策略,为辽西地区合理密植栽培玉米、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58年水稻丰产经验证明:合理密植是提高水稻单产的中心措施。但要进一步发挥密植增产的作用,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主要有合理密植的科学基础以及在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水平的条件下的合理密度等,为了研究和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在下放劳动锻鍊期间,分别在合肥本院教学试验农场、肥东长临河公社和桐城石河公社进行早稻密度试验,并赴芜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机关调查,今将所得资料进行初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初步探讨了木薯不同密植规格与产量的关系,提出8641品种在福建清流县的合理密植规格。试验表明,木薯栽植密度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若偏离合理密度,栽植密度增大或减少,其产量均表现下降趋势。栽培合理密度以每亩种植850~1050株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玉米大垄双行早熟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品种,采取大垄双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增效技术。文章综述了玉米大垄双行早熟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伏秋整地、精选良种、适时早播、测土施肥、合理密植、化学除草、防治病虫、及时收获等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进行过窄行平作密植栽培试验。近年来,随着配套技术的不断进步,该项技术又重新受到重视,并把它应用到我国,尤其是黑龙江省固有的垄作耕作制上。本试验研究主要是对适宜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的品种进行不同密度的研究,确定合理密植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与实践角度阐述了玉米密植生产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光能利用率上升为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的必然结果,是机械化发展的要求。选育和应用密植型品种,依靠合理密植是玉米生产获得成功的关键。在实践中要结合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密植生产。提出在耐密植品种选育中,要利用耐密性较好的种质资源组配基础材料,在9万~12万株·hm-2种植密度下进行早代加密选择。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从来就是水稻栽培技术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农业“八字宪法”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实行合理密植可以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辽宁农民创造了许多密植增产的经验,尤真大跃进以来更创造了依靠主穗密植等增产的新方法。几年来我省曾根据农民经验和研究成果推广了正行插秧,小株密植等技术,对水稻生产起了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