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立足浙江省长兴县发展实际,提出能够开展并大力推广的栽培模式,并总结可供借鉴的栽培模式,提升蔬菜栽培的栽培质量与栽培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青蒜-马铃薯-青玉米-大白菜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该栽培模式下青蒜、马铃薯、青玉米、大白菜的栽培要点,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芡实—水芹无公害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栽培模式下芡实、水芹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介绍番茄—黄瓜—豇豆—黄瓜高效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并分别介绍该栽培模式下番茄、春黄瓜、豇豆和秋黄瓜栽培要点,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梨树棚架栽培技术与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棚架栽培的特点、棚架搭设技术、棚架整形修剪技术,并分析棚架栽培与普通栽培模式的优缺点,确定棚架栽培是我国梨树集约化栽培的主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吉林农业科学》2013,(4):18-20
以金山27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的经济效益及实用性,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内春玉米产值及总投入两者均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收益上,高产栽培模式为最优模式,其经济效益及实用性都较高。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省安丘市,春马铃薯栽培主要存在大拱棚、小拱棚、地膜覆盖三种栽培模式,笔者对以上三种春马铃薯栽培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并对三种栽培模式的产量和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大棚苋菜-丝瓜-芹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该栽培模式下大棚种植苋菜、丝瓜、芹菜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大棚苋菜―丝瓜―芹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该栽培模式下大棚种植苋菜、丝瓜、芹菜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大豆产量,试验设置2种配套栽培模式处理,研究45cm窄行密植栽培模式和65cm垄作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并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垄作栽培下,黑河36的株荚数、株粒数、荚粒数均高于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的合农60。合农60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产量为3 615kg·hm-2,黑河36垄作栽培模式产量为2 865kg·hm-2,2种栽培模式下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窄行密植栽培模式较垄作栽培模式增产750kg·hm-2,增产率达到26.18%,增收效益为3 000元·hm-2。  相似文献   

11.
胡椒栽培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胡椒栽培模式研究进展,包括主要品种、支柱的选择、间(混)作栽培和覆盖栽培等方面,探讨我国胡椒栽培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建议与对策,为今后胡椒科研及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番茄是惠农区主要脱水蔬菜品种之一。宽垄稀植栽培技术克服了常规栽培模式的缺陷,可以使番茄植株生长空间变大,蕃茄产量和品质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文章介绍了宽垄稀植栽培技术的特点及其对惠农区蔬菜产业的影响,指出该技术在惠农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一穴双株与一穴单株种植模式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玉米一穴双株与一穴单株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种植密度的情况下,一穴双株种植的玉米比一穴单株种植的玉米单产高,高出的产量范围为333.3~1 428.6 kg/hm2,高出的百分比范围为3.4%~42.4%。对于一穴双株玉米种植模式,在7.50万~9.0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单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时,即行距为70 cm×70 cm,穴距为32 cm时,一穴双株种植的玉米单产达到最高值11 285.7 kg/hm2。  相似文献   

14.
以切花月季为对象,将检测技术手段应用到切花月季栽培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切花月季土壤栽培和基质栽培下的栽培介质与植株养分、温湿度、病虫害、产量与品质等各项指标的检测或监测,记录相关数据并整理,对比生产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栽培基质酸碱度方面,土壤栽培模式pH值范围是6.10~6.28、基质栽培模式pH值范围是4.79~4.84;在栽培基质养分方面,基质栽培模式的含量是土壤栽培模式的4倍以上;在植株养分方面,土壤栽培模式的氮、钾、钙、锌含量略低于基质栽培模式的含量,磷、铁、镁含量高于基质栽培模式的含量;在温湿度监测与病虫害发生的关系方面,基质栽培模式下8月份偶有花叶病和锈病发生,但发病率较低,在5%以内.土壤栽培模式下在花蕾膨大期有棉铃虫危害,发病率为5%,在花芽分化期发生白粉病,发病率为10%,在花蕾膨大期发生灰霉病,且主要发生在花蕾上,发病率为5%.上述结果表明,土壤栽培模式下月季植株的生理机能正常,植株茎秆粗壮、叶片浓绿且稍大,但分枝较少,湿度相对高些,病虫害发生频率偏高,其植株抗逆能力偏弱,叶片多穿孔或缺损,花苞缺损或有灰霉病发生;基质栽培模式下月季植株的生理机能旺盛、抗逆性增强,植株的分枝及叶片偏多、整体长势较好,温度相对高些、病虫害发生情况偏少,其植株生长相对旺盛、抵抗力较强,叶片偏多且基本无穿孔或缺损、偶尔有褪色或斑点.因此,基质栽培模式应该是未来切花月季生产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水稻栽培模式的研究意义及目的,探讨了近年来水稻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的研 究,提出了制约水稻栽培模式推广的问题,以期为今后提高水稻种植模式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覆盖物对春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覆盖物对花生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对花生采用覆盖黑地膜、普通地膜、稻草和常规栽培模式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覆盖物栽培花生,每公顷鲜果重和晒干率均比常规栽培的高,其产量顺序为覆盖黑地膜〉普通地膜〉稻草〉常规,增产率分别为10.8%、8.7%和4.4%。另外,采用覆膜栽培模式栽培花生,主茎高比常规栽培的短,分枝长变长,百果重增大。因此,采用覆盖黑地膜栽培花生是提高单位面积花生产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根域限制栽培模式对库尔勒香梨叶片光合和荧光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塔里木盆地绿洲干旱盐碱区域库尔勒香梨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8年生库尔勒香梨为试材,比较根域限制栽培模式与传统的根系互享栽培模式的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差异,研究库尔勒香梨根域限制栽培模式的可行性。【结果】2种栽培模式下,库尔勒香梨叶片的Pn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根域限制栽培的库尔勒香梨叶片Pn日平均值高于传统根系互享栽培模式,Gs和Tr相对较低,不同模式间差异不显著。Ci日平均值显著低于、Ewu日平均值显著高于传统模式,对照组的Ci日均值高于限根植株,达203.93μL/L,并且两实验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栽培模式对库尔勒香梨水分利用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限根植株的Ewu日均值达1.36 mmol/mol,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限根植株的Fo、Fm、Fv/Fm、Fv/Fm、ΦPSⅡ、CNPQ均大于传统栽培模式。限根植株的果实品质与对照组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袋培模式对设施番茄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番茄品种"烟粉207"为供试材料,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基质袋培模式对番茄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袋培模式下番茄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土壤栽培;番茄成熟期提前,前期产量增加了45.7%,且品质有明显的提升。袋培模式下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长指标低于对照土壤栽培。[结论]该研究为在土壤遭到严重破坏和盐碱地等地区进行番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芝麻高产高效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红壤旱地芝麻高产高效的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4种轻简化种植方式和1种常规种植方式对芝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方案中,芝麻播种时,用旋耕机旋耕20 cm,撒播,用牛耙平,盖土,芝麻2~3对真叶时,结合施肥、除草,用锄头中耕,将撒播的芝麻苗锄成行,这一试验方案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同时可获得最高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0.
为利用新型栽培模式解决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发生严重难以防治的问题,于2016年通过对三空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下不同时段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进行调查,采用DPS软件分析了两种栽培模式下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三空栽培模式秋季的病情指数为59.78,极显著低于常规模式的68.58,同时,5个地点的试验平均病情指数三空栽培模式比常规模式低12.38%,产量提高了4.02%。说明三空栽培模式对大斑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不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