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猪-沼-果生态农业工程是以沼气为纽带,使种养业和沼气综合协调发展.农户充分利用庭院土地和空间,建立沼气池、厕所、猪圈"一池三改"模式,猪圈地下建沼气池、猪圈养猪,猪圈上层养鸡,房前屋后种水果.  相似文献   

2.
"猪-沼-鱼"生态养殖是综合利用能量及食物链转换原理进行循环养殖的一种新模式,可实现养猪、养鱼增收及利用沼气节约能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推广价值.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搞好综合设施建设 1.沼气池.沼气池、猪圈、厕所在选址时要根据住宅和周围农田状况及靠近鱼池的原则布局,相互兼顾,便于进出料和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并有利于保持清洁卫生.沼气池容积8~10立方米,池型及建设规范要严格符合国家标准,专业养殖户可采用"猪-沼-鱼"专用全自动沼气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各级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我县沼气生态农业建设已初具规模。进入新世纪后,农村畜牧业发展更加迅速,沼气资源更加丰富。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建沼气池4200座.其中8—10立方米“三结合”沼气池3900座,30-50立方米大中型沼气池300座.总池容42900立方米,年产沼气283万立方米,“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累计推广10万亩,  相似文献   

4.
畜牧业、果树业及农村沼气建设是贵州"三农"工作的重点项目,其规模及覆盖面很大,具有发展猪-沼-果循环农业模式的基础和条件.猪-沼-果循环农业模式是将养猪、沼气、果树3个产业有机整合,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可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从贵州发展猪-沼-果模式产业化的优势条件、制约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和促进其产业化模式发展的关键措施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贵州发展猪-沼-果模式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绿色能源,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有着直接相关性。沼气技术是将人畜粪便集中起来流入沼气池进行发酵形成沼气,沼气作为燃料,沼液和沼渣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因此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对提高农民经济收益、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就针对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一、"猪-沼-果"能源生态技术模式描述 "猪-沼-果"能源生态技术模式适合田少山地多、以栽种经济作物和果木为主的农户,即以沼气为纽带,连动畜牧业、果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其基本内容是在果园内建造一幢猪舍养猪(按每平方米果园平均养1~2头计算),猪舍下建一个沼气池(一般为20立方米).  相似文献   

7.
“猪-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2012年第9期16页)"猪-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果农利用山地开发一片果园、建设一个猪场、建设一个沼气池,猪场的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用作燃料或照明,沼气废液用作果园的有机肥,使种植养殖产业有机结合的一种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修艳 《现代农业科技》2014,(6):214-214,216
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九里湾村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发展"猪—沼—果(菜)—游"的生态农业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村循环经济之路,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标准规定了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温棚的总体设计,沼气池设计要点,沼气池主要技术指标,沼气池材料、结构,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猪舍与厕所的施工操作规程,沼气的发酵工艺,沼气的管路安装,沼气池妥全管理及注意事项,果园建设等。本标准适用于山区与灌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的大好形式下,我们积极推广“猪-沼-果”结合综合利用模式,促进果业发展。为实现果业增效、果农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农村沼气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省有发展农村沼气的悠久历史和有利条件,形成了"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渔"、"蚕一沼一桑"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新形势下,应从加强规划指导、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和农民技术培训等方面推进广东农村沼气建设.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在沼气池内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渣和沼液(即"三沼"),可作为农作物生产的理想用肥,特别是沼液、沼渣是一种缓速兼优的好肥料.随着农村沼气的日益普及,开展好沼肥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意义重大,效果显著.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三沼"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关键词     
正【循环农业】循环农业转变农民增收方式近年来,云南省龙陵县实施生物资源开发富县战略,着力推动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探索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和产业链条生态化的农业发展之路。该县推广沼气池作为发展循环农业的重点,坚持"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循环利用、持续消费"的循环经济理念,形成了"种植-养畜-粪便-肥料-种植"的生态循环型产业链条,构建"畜-沼-粮""畜-沼-果""畜-沼-石斛"三种模式,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湖南省通过开展综合利用示范村建设、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和农村能源服务网点"三位一体"试点工程,在全省树立了一批"三沼"综合利用典型,并逐渐探索出四种"三沼"综合利用的有效模式。家庭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户用沼气和小型沼气的业主,通过"猪-沼-菜(果、稻)"等模式,在家  相似文献   

15.
1.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农村沼气已经成为现代循环农业的核心和纽带,形成了北方"四位一体"、南方"猪-沼-果"和西北"五配套"等经典循环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庄浪县根据甘肃省农村沼气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转变沼气发展模式,结合果品主导产业发展,在果园中配套建设沼气池和管理用房,充分利用县内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优质粪便资源,为果园沼气提供原料,形成了"畜—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据统计,果园产业沼气的建设使用,亩均提质增效3000元左右,沼气池已成为果农增收不可或缺的设施目前,全县已累计在标准化果园示范基地配套建设沼气池1900多口,总面积达6500多亩,建成"南湖镇李庄—石阳—高房—寺门—岳堡乡崔家—  相似文献   

17.
正"猪—沼—鱼"生态养殖是综合利用生态循环原理进行循环养殖的一种新模式,可实现养猪、养鱼增收及利用沼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设施建设一是建好沼气池。沼气池、猪圈、鱼池及厕所等选址时要根据住宅和周围农田及就近鱼池进行布局,同时要相互兼顾,便于人员、车辆进出和饲料、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有利于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沼气池容积以8~10立方米为宜,池型及建设规范要  相似文献   

18.
农村沼气池"三沼"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沼气池的"三沼"是指沼气池发酵产物,即:沼气、沼液、沼渣,除了将沼气作为传统的能源用于炊事和照明;沼液、沼渣作肥料利用外,"三沼"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等方面还有着广泛的综合利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市户用沼气建设已达13余万户,以猪-沼-果、猪-沼-粮、猪-沼-菜(菌)的三沼综合利用试点也达到了1.3万余公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下面重点介绍沼渣、沼液在食用菌(鸡腿菇)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一湾田,一个养猪场,一座沼气池,城郊山坳处,猪栏干净清爽,不闻猪粪臭,唯有饲料香。不远处,发酵好的有机肥正通过沼液输送管网源源不断抽送至稻田,周边是绿油油的葡萄园……这是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南英垦殖场(罗坊镇)"N2N"区域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夏日景象。据介绍,传统的"猪-沼-果"就是农户养猪,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供农户作生活能源,沼渣、沼液用于果树肥料。而N2N模式以沼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