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缴建华 《科学养鱼》2012,(12):17-18,101
2.病害及治疗措施(1)养殖期间病害发生情况:依据天津市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监测月报(2009-2010年),现将天津地区乌克兰鳞鲤养殖病害发生时间、种类、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列于表3。从表3可以看出,乌克兰鳞鲤养殖疾病已发现有13种,其中:细菌性疾病5种、真菌病1种、寄生虫病6种、环境疾病1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为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2.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目前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全国养殖面积已超过8万hm2,年产量7万余t,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随着刺参养殖面积的逐年扩大,养殖刺参的疾病种类、发病面积及危害程度也日益增加.目前已确定生物性病原二十余种(类)、非生物病因七种以上.由于刺参发病后极易发生肿嘴、吐肠等现象,难以通过药饵等进行治疗,所以在刺参养殖中,防病是健康养殖的关键.刺参健康养殖的防病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水质、健康的鱼体是水产健康养殖管理的核心目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控疾病,获得高效养殖. 免病害养殖就是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技术措施或方法,使养殖全程不发生有威胁性的疾病.异育银鲫主要有两大威胁性疾病:孢子虫病和鳃出血病,最难预防和控制.这两种疾病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季节和鱼的规格大小及体质状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名贵经济鱼类,于1999年在我国开始人工养殖,短短几年时间内,养殖面积扩大到230多万平方米,年总产量达10000t以上,年产值15亿元人民币。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增加及养殖环境质量的下降,养殖大菱鲆的疾病问题也日渐突出。为控制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许多养殖单位大量使用化学药品,  相似文献   

5.
正近些年随着鲟鱼人工养殖业在国内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鲟鱼养殖国,鲟鱼养殖产量占世界鲟鱼养殖总产量的80%以上。大规模、高密度、工厂化的养殖模式导致疾病的频繁暴发和蔓延,严重制约了鲟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养殖环境的污染、苗种及饲料厂商的参差不齐等因素都为鲟鱼肝脏疾病的暴发埋下了隐患,关于鲟鱼疾病的研究得到了业内广泛重视,其中关于肝脏疾病的研究已成为重点。一、鲟鱼肝脏疾病的临床症状鲟鱼患肝脏疾病的前期体表及临床解剖观察没有  相似文献   

6.
2.养殖疾病控制的需要20世纪我国水生动物疾病流行的特点是70~80年代流行草鱼出血病;90年代流行对虾白斑病毒病;90年代~20世纪末流行海水鱼类虹彩病毒病,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80年代我国养殖草鱼因呼肠孤病毒病造成30%以上的死亡,1993年养殖对虾因白斑病(一种杆状病毒病)造成  相似文献   

7.
草鱼出血病及烂鳃、赤皮、肠炎四病是草鱼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也是危害一龄草鱼种最严重而普遍的疾病,其发病率有时高达90%以上。一旦发病往往是两种以上同时并发,甚至四病一体,而且发病季节长、死亡率高、流行广。草鱼是我市池塘养殖最主要的品种之一,由于草鱼“四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养殖鱼类之一,也是我国养殖和出口产业化最成功的外来引进种,我国罗非鱼养殖稳步发展.2016年我国罗非鱼养殖受到恶劣天气和疾病的影响程度与往年基本相似,但罗非鱼仍然是水产养殖者的重要选择.其中广东罗非鱼养殖产量和出口量仍将占全国的40%以上,在中国和世界罗非鱼产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虽然广东罗非鱼发展较快,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种苗市场混乱、投机行为严重、病害制约、用药不规范、药物残留问题仍然存在等.笔者分析了2016年广东罗非鱼产业发展概况,为罗非鱼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菊黄东方鲀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养殖管理、水质调控、疾病防控等方面探讨了菊黄东方鲀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经过两年的养殖试验,菊黄东方鲀平均成活率达93%以上,饲料系数2.1左右,体重与体长关系的幂函数方程为W=0.008L3.378.  相似文献   

10.
鳡鱼池塘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将当年鳡鱼养成商品规格、成活率90%以上的养殖结果,探讨了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鳡鱼的池塘养殖可用专养和与河蟹的混养二种模式,前期需投喂活鱼苗,后期用鱼块.在鳡鱼体长5 cm左右时进行食性转化较为适宜.养殖的关键技术为食性的转化和及时分养.  相似文献   

11.
所谓水产养殖动植物疾病测报工作是指对水产养殖动植物疾病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并结合生产实际和历史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对疾病未来发生及危害趋势作出预测、预报的过程.加强水产养殖动植物疾病测报工作,对促进现代渔业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产》2016,(6):82-87
6月份,全国各地雨水增多,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同时也是水产养殖病害高发期,各地要注意加强养殖生产管理.根据近三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数据,6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重点关注疾病 1.锦鲤疱疹病毒病:主要发生对象为鲤鱼和锦鲤,发病水温为18℃~30℃,特别在23℃~28℃易发生.该病多发于高温季节,死亡率高达80%以上.广西、江苏、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水产养殖病害总体状况(一)病害流行情况及特点2005年4~10月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大宗水产养殖养殖的病害进行监测,共监测到90种水产养殖品种(鱼类62种、甲壳类11种、两栖和爬行类5种、贝类8种、藻类3种、棘皮动物1种,表1)的207种病害(病毒性疾病15种、细菌性疾病9  相似文献   

14.
邹勇  方苹  陈静 《水产养殖》2008,29(1):40-41
黑鱼,学名乌鳢,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黑鱼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和苗种种质及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黑鱼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新的疾病也不断出现.据江苏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害监测分析,2007年,江苏省新沂、东台、宜兴等地的黑鱼养殖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厦门湾及其沿岸的海水养殖鱼类疾病种类、病原、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进行调查,总结出常见疾病15种,其中病毒性疾病3种,细菌性疾病4种,寄生虫性疾病6种,其它疾病2种.对疾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对策加以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仔猪球虫病是养猪生产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据调查分析,仔猪发生腹泻症状,50%以上是因球虫引起的.仔猪发生球虫病后,出现下痢、生长发育缓慢、抵抗力下降及导致其它疾病发生等,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但就目前的养殖技术水平,要完全扑灭该疾病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才能避免或减少该病的发生.本人经多例治疗,得出一些治疗经验,现提供给兽医临床工作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养殖鳗鲡年产量约20多万吨,其中中国大陆约为世界产量的70%,居世界之首。我国人工养殖的鳗鲡有日本鳗、欧洲鳗和美洲鳗三种,生产的鳗鲡70%以上出口到日本。鳗鲡疾病仍是制约鳗鲡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鲟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大型鱼类,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养殖,年产量高达8万余t,占世界鲟鱼养殖总量的80%以上.由于高密度养殖等诸多因素,导致鲟鱼病害频发,患病后死亡率不断升高,影响了鲟鱼养殖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有关鲟鱼感染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的报道较多,由此病原菌引发的鲟鱼疾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二、鱼类病害(一)病害流行情况2005年4~10月间62种海淡水养殖鱼类发生97种病害(其中病毒性疾病6种、细菌性疾病30种、真菌性疾病2种、寄生虫病害33种、藻类性疾病5种、其它21种及病因不明)。2005年4~10月其间每月的疾病种类在65~97种之间,涉及38~50多个养殖品种。2005年水产养殖鱼类病害以淡水养殖鱼类病害为主。与2004年相比,2005年不仅发病的养殖种类增加,而且疾病种类也增加,发病的种类增加了16个,疾病种类增加了40个。2005年水产养殖鱼类疾病种类中病毒性疾病占6.19%;细菌性疾病占30.93%;寄生虫疾病占24.02%;藻类性疾病占5.15%;真菌…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水产养殖病害总体状况 (一)病害流行情况及特点 2005年4~10月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大宗水产养殖品种的病害进行监测,共监测到90种水产:养殖品种(鱼类62种、甲壳类11种、两栖和爬行类5种、贝类8种、藻类3种、棘皮动物1种)的207种病害(病毒性疾病15种、细菌性疾病91种、真菌性疾病5种、寄生虫疾病48种、藻类性疾病6种、其他病害42种及不明病因,表1、图1)。2005年全国水产养殖种类超过200种,其中大宗养殖种类在120~150种之间,监测结果显示,占60%-75%的大宗养殖种类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