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抗体的单抗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纯化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单抗,并利用表达蛋白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单抗酶结合物建立了竞争ELISA方法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抗体。经过研究确定抗原包被浓度为223ng/mL,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酶标单抗工作浓度为1:3200,血清抑制率大于50%为阳性。应用单抗竞争ELISA和细胞毒性中和试验同时对82份血清进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抗体检测,竞争ELISA的检出率为40.2%,细胞毒性中和试验检出率为36.6%,两者符合率达91.5%。试验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本方法的建立在实验室诊断的标准化、猪群萎缩性鼻炎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及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制备兔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外膜蛋白A(OmpA)重组蛋白单抗,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提供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选取并扩增Pm外膜蛋白基因OmpA,原核表达获得了的大小为37.6kD的OmpA重组蛋白,以纯化复性的兔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Mus musculus),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ELISA筛选出了4株分泌Pm Omp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5D2、BC11、2A2和6A4。其中2A2细胞培养液效价为1∶256,5D2、BC11和6A4效价为1∶128;2A2腹水效价为1∶12800,其余3株达1∶6400。杂交瘤细胞经反复冻存、复苏及多次传代,仍能稳定分泌高效价抗体。Western blot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Pm OmpA重组蛋白重组发生特异性反应。用ELISA方法鉴定2A2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2b,Protein A亲和纯化2A2腹水抗体,获得的单抗浓度为130μg/mL。选取纯化的2A2单克隆抗体进行潜在应用研究,Western blot与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能与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菌株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利用体外重组表达兔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融合蛋白制成的杂交瘤能够稳定分泌效价高、特异性强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兔多杀性巴氏杆菌诊断,本研究结果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敏感、特异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以1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IV基因片段为靶序列设计了一组引物,并建立了LAMP反应体系,在63℃等温条件下反应45min,最低能检测到102个拷贝的目的基因,敏感性是PCR方法的10倍。通过对1~10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巴氏杆菌、链球菌、支原体等18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证明该法具有很强的种特异性。另外,通过对8头实验感染猪和127份临床发病猪的鼻拭子的检测发现,该法对鼻拭子中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检出率为100%,优于PCR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本地分离菌株,分别液体培养、灭活,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油佐剂制成二联灭活油乳剂疫苗。以0.5mL/只、1.0mL/只两个剂量分别肌肉注射免疫2月龄非免鸡30只,同条件设非免疫对照组8只,免疫后21d用两种分离菌株分别攻毒及两种菌混合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保护率为80%,对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为100%,对两种菌混合攻毒的保护率为80%。本试验结果说明研制的二联灭活油乳剂疫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用改良半固体培养基保存多杀性巴氏杆菌33株180天全部存活,用9株进行系统观察保存,300天以前全部存活,330天存活7/9,360天存活4/9。存活菌生化反应,对小白鼠毒力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从广西大王岭和大明山两个自然保护区共采集到土样264份,共分离出597株芽孢杆菌,通过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检观察,16株分离株观察到伴胞晶体蛋白,初步确定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出菌率为6.06%。在16株肪分离株中,有4株在芽孢形成过程中能产菱形晶体蛋白,其余12株能产圆形和其他形状的晶体蛋白。利用PCR—RFLP方法和SDS.PAGE方法对16株助分离菌进行了蛋白和基因型的鉴定,结果表明,16株分离株中含有4株crylAc基因,表达约130kD的晶体蛋白,其中含有cry30基因和cry40基因的菌株分别1株和3株,表达大约75kD的晶体蛋白;另外8株戤菌株表达蛋白大小不一,其基因型尚不能确定,有待进一步分析。生物测定表明,产菱形晶体含有crylAc基因的4株励分离株对鳞翅目小菜夜蛾幼虫有很强的毒杀活性,而其它分离株对小菜夜蛾没有毒杀活性。  相似文献   

7.
苏云金杆菌Cry2Ab可溶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云金杆菌Cry2Ab蛋白是一类对鳞翅目昆虫有特异性毒性作用的毒素蛋白,已广泛应用于针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之中。依据苏云金杆菌cry2Ab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全长引物,从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WB9菌株总DNA中克隆出cry2Ab基因全序列,构建Cry2Ab-PK表达载体,将获得的Cry2Ab-PK阳性克隆进行原核诱导表达,获得约90kD的Cry2Ab-GST融合蛋白,经批量纯化并切除GST标签后获得可溶Cry2Ab蛋白,约65kD。利用纯化Cry2Ab可溶蛋白免疫新西兰雄性大白兔(Oryctolagus cuniculus),制备Cry2Ab兔源多克隆抗血清,通过间接ELISA法测定Cry2Ab抗血清效价超过1:150000。Western blot测定结果表明,制备的Cry2Ab兔源抗血清能特异性识别Cry2Aa及Cry2Ab抗原蛋白,不能识别Cry1Ab及Cry3Aa抗原蛋白。研究结果对深入研究Cry2A毒素蛋白作用机理及毒素与受体间互作关系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Aa和Cry3A结构域编码区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毒素蛋白由3个不连续的结构域(domains)组成,其中结构域I为膜跨越区,与膜孔道形成有关,结构域Ⅱ,Ⅲ与受体结合有关。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以鳞翅目昆虫具专一活性的毒素蛋白Cry1Aa与专一性有关的结构域编码区与对鞘翅目昆虫具专一活性的毒素蛋白Cry3A编码基因融合,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构建Bt工程菌和Bt转基因植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中国水稻(Oryza sativa)生产中对水稻危害极为严重的农业害虫之一。随着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sis,Bt)的使用及转Bt杀虫基因作物的推广,对Bt不敏感的褐飞虱的防治将成为难点。当前研究表明Cry毒素与靶标昆虫中肠膜结合氨肽酶N(aminopeptidase N,APN)的结合是Bt Cry毒素毒理机制中的重要步骤。本研究对褐飞虱转录组数据中获得的一个褐飞虱中肠apn基因进行全长克隆,构建Bacmid-bphAPN重组杆状病毒载体,并在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Sf9)中表达。经Western blot、蛋白质谱及免疫荧光定位检测证实bphAPN蛋白成功表达。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表达了褐飞虱中肠APN的Sf9细胞对Cry1Ac活化蛋白不敏感。褐飞虱中肠APN的体外真核表达有助于褐飞虱中肠APN的特征分析,为开发对褐飞虱有毒性作用的新型Cry毒素提供了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木聚糖酶基因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稳定的高效表达系统。采用PCR方法从芽胞杆菌(Bacillus sp.)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完整和不带启动子的木聚糖酶(xynA)基因;利用芽胞杆菌的强启动子,即S-层蛋白的启动子,通过SOE(splicing by overlapping extension)法连接到xynA基因上得到重组基因S-xynA,将xynA和S-xynA分别装载到整合载体pDG1730上,转化α-淀粉酶高产菌株枯草芽胞杆菌B47,将重组基因整合到α-淀粉酶基因上,以期目标基因像淀粉酶基因一样高效表达。结果表明,2个重组菌的产酶活性均得到提高,其中S-层蛋白启动子表达的木聚糖酶活是自身启动子表达的酶活的1.69倍。重组表达的木聚糖酶在pH5~8和40~60℃范围内均具有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从1, 30, 50, 70和90 kg左右的杜长大猪肌肉组织中提取基因组RNA,用RT-PCR扩增猪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获得1条211 bp的片段,以pGEM-T 为载体,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 DH5α中。从筛选到的阳性克隆中分离出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测定其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cDNA的部分序列,与已报道的猪肌肉组织中的H-FABP cDNA部分序列同源性达到99%。以H-FABP基因片段的克隆为基础,构建了优化的半定量RT-PCR法,以18S rRNA为内标,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猪肌肉组织中H-FABP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从出生到50 kg,猪H-FABP基因表达呈下降趋势;50~90 kg阶段, H-FABP基因的表达又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2.
卵特异性连接组蛋白(oocyte-specific linker histone H1,H1foo)是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与早期胚胎内特异表达的连接组蛋白,它在卵母细胞生长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中起关键性作用.本研究旨在克隆猪H1foo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首先利用5'RACE和RT-PCR的方法获得猪H1foo基因的CDS区,并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HQ915640;然后将H1foo基因的CDS区连接到载体pMD19-T上,经酶切后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Venus上,从而构建pVenus-H1foo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2000介导重组质粒pVenus-H1foo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T-PCR检测,确定重组质粒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最后通过体外转录试剂盒将H1foo-venus体外转录为mRNA,并显微注射至猪卵母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表达和定位.序列分析表明猪Hlfoo基因CDS区全长1 041bp,编码34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36.45kD,在核苷酸水平上与牛、人和小鼠H1foo基因的相似度分别为75.7%、67.9%和54.3%;真核表达载体pVenus-H1foo转染后,能在He(l)a细胞中表达并可以准确的定位在细胞核;体外转录的H1foo-venusmRNA显微注射猪卵后其融合蛋白也能准确定位于细胞核.本研究克隆了猪H1foo基因并成功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录的H1foo-venusmRNA能在猪卵中正确表达和定位,为进一步研究H1foo在猪卵母细胞成熟以及核移植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猪瘟DNA疫苗的临床免疫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期研究工作筛选出2种DNA疫苗质粒的基础上,采用3种免疫策略(DNA疫苗单独免疫法、DNA疫苗初免蛋白免疫加强的prime-boost方法以及沙门氏菌(Salmonella)载体介导法),于某规模化猪场对猪瘟病毒(CSFV)的DNA免疫效果进行了临床应用研究。随机选择未经猪瘟疫苗免疫的断奶仔猪60头,分6组进行免疫接种,检测免疫猪抗体产生情况并对各组免疫猪进行攻毒试验。免疫猪血清抗体ELISA检测结果表明,pcDSW组、pIRE2IL2组、pcDSW E2protein组和pIRE2IL2 E2protein组均产生了较高的抗体水平,而沙门氏菌介导的2种DNA疫苗质粒诱导的抗体水平不显著。攻毒试验结果表明,pcDSW和pIRE2IL2单独免疫组或prime-boost组能够抵抗致死剂量的CSFV石门强毒攻击,保护率87.50% ̄90.00%。其中pcDSW效果好于pIRE2IL2。而沙门氏菌介导的DNA疫苗组不能产生有效保护。不同接种途径的免疫效果比较结果表明,颈部肌肉注射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较后肢胫前肌注射免疫产生的抗体水平高。  相似文献   

14.
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对象, 研究了饲喂沼渣源配合饲料对猪胴体品质、肉质性状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料添加不同量的沼渣对猪屠宰率和胴体长无显著影响(P>0.05), 但显著降低了瘦肉率、后腿比例和眼肌面积(P<0.05), 显著提高了背膘厚.饲料添加沼渣显著降低了肌肉颜色和熟肉率, 显著提高了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值, 且添加量越多效果越明显;同时, 添加沼渣对肌肉失水率、pH无显著影响, 但大理石纹评分对照组和沼渣组差异显著.对猪肉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 添加沼渣显著降低猪肉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水分含量, 而对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因此, 猪日粮中添加沼渣降低了胴体品质、肉质性状以及营养价值, 如果将其应用到生产中, 需要解决胴体品质、肉质和营养价值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猪粪施于土壤可能会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为选用同一种DNA提取方法用于土壤和猪粪微生物DNA的提取,该文采用了化学裂解法和试剂盒法同时从土壤和猪粪样品中提取微生物DNA,并对这两种方法的提取DNA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剂盒法不能用于提取土壤中的微生物DNA;可以从猪粪中提取到DNA,PCR扩增能得到目的产物,但重复性不高。化学裂解法提取的土壤微生物DNA浓度高但纯度低,纯化后纯度增加,但DNA有所损失,用于PCR扩增时结果不理想;处理猪粪样品,提取的DNA浓度较低但纯度较高,PCR扩增结果比较理想。由此可见,化学裂解法用来提取猪粪样品中的微生物DNA是可行的,但需寻求更好的土壤样品微生物DNA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
摘要: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引起的一种人兽互传病毒性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猪等多种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动物均可感染。为了解屠宰商品猪肝脏中HEV的感染情况,从北京、河北和河南的屠宰场共采集了581头屠宰猪的肝脏,猪源分别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等地的集约化猪场,河南的个体散养户和集约化猪场饲养的商品猪。每头猪取样两份,一份固定,做石蜡切片,用抗-人HEV抗体做肝脏中HEV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另一份冷冻保存,提取病毒核酸,进行RT-PCR。结果发现,六个地区的屠宰猪肝脏HEV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除了河南散户为33.3%外,其它都在90%以上,最高达到100%。应用针对HEV ORF2区设计的通用引物,从部分样品中检测到了HEV核酸的存在。表明戊型肝炎在以上地区的商品屠宰猪中普遍存在,对猪肉品安全构成了威胁,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