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剂拌种防治大蒜菌核病试验赵启超(苍山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277700)大蒜菌核病属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县局部发生为害较重的病害之一,该病一般在3月中下旬大蒜返青期开始发病,主要由土壤带菌传播从表茎基以下开始为害腐烂,发病重的地块造成绝产,发病率一...  相似文献   

2.
香蕉苗纹枯病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苗纹枯病是香蕉试管苗在薄膜大棚内培育中的一种新病害。病害初期叶片或叶柄上出现一至多个水渍状退绿病斑,后扩大呈云纹状大斑,病斑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随病斑扩大,叶片、叶柄、假茎枯烂,植株死亡。病部可见许多白色菌丝,菌核呈黑褐色,经分离鉴定,该病由立枯丝核菌引起。在PDA上生长很快,菌落初期无色,后变浅褐色,质地疏松,菌丝有隔,呈锐角分枝,分枝处明显缢缩。  相似文献   

3.
1986年6月9日和6月30日,上海市林业站从荷兰进口两批扶郎花(又名非洲菊)苗,一半栽于林业站内,一半栽于上海县梅垅园艺场苗圃内。11月初起,栽于梅垅的扶郎花苗上发生严重的死苗现象。经田间观察和实验室鉴定,认为是菌核病。症状和发病原因:最初在植株接近地面的茎、叶柄上出现水渍状淡褐色至褐色的病斑,后逐步引起茎基部软腐,病斑向上蔓延,可致全株腐烂。空气湿度较大时病部可长出白色绵毛状菌丝体。后期病部会长出黑色菌核。发病的叶柄组织后期腐朽,碎裂成乱麻状,外表及组  相似文献   

4.
防治紫云英菌核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云英菌核病,幼苗和成株的茎基部受害,导致全株凋萎倒伏,病部出现很多黑色颗粒状菌核,有的可见大量蛛网状白色菌丝。菌核在种子或土壤中越夏、越冬。早春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反复侵染。阴雨连绵、田间排水不良、气温20—25℃时发病较重。防  相似文献   

5.
2013—2014年,开展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良好,每667m2用2亿活孢子/g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150g+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g组合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最好。用2亿活孢子/g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150g土壤处理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与常规化学药剂相当,该药剂在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沿江地区抗性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菌核病已在沿江地区大范围内对多菌灵及其混配剂产生了抗性,导致其防效显著下降,严重影响油菜高产优质。作者对抗性油菜菌核病的防治适期,高效药剂、施药方法等综合治理技术展开了研究,提出了油菜菌核病的行之有效的用药适期,筛选出了高效的防治药剂速杀菌、菜菌克、菌核净、福菌核等;形成了适合本地区抗性油菜菌核病综合治理配套技术,并进行了示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蒜锈病对大蒜品质和产量均有较大的影响。要有效地控制该病,必须正确掌握识别与防治方法。大蒜锈病由葱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除侵染大蒜外,还侵染洋葱、韭菜等。病菌主要侵染叶片和假茎。病部初为梭形褪绿斑,后在表皮下出现圆形或圆形稍凸起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粉状物,即夏孢子。病斑四周有黄色晕圈,后病斑连片致全叶黄枯,植株提前枯死。生长后期,在未破裂的夏孢子堆上产出表皮不破裂的黑色冬孢子堆。病菌多以夏孢子在留种葱和越冬青葱及大蒜病组织上越冬。翌年入夏形成多次再侵染,这时正值蒜头形成或膨大期,为…  相似文献   

8.
大蒜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张洪才(山东苍山县植保站277700)大蒜菌核病是我县大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因受气候、环境及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据近几年调查每年全县发生面积约3000hm2,一般发生地块减产30%~50%。严重地块造成...  相似文献   

9.
核盘菌侵染循环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核盘菌科7个种21个代表菌株的研究结果表明,核盘菌分4种侵染循环类型:1.土传病害类型:包括人参菌核病、细辛菌核病和向日葵小菌核病菌,其特点是子囊孢子在侵染循环中不起作用,以菌丝体为初侵染源,病健株接触构成再侵染。2.子囊孢子气传病害类型:包括油菜、黄瓜、大豆、莴苣、萝卜、红花和紫云英菌核病,其特点是气传的子囊孢子致病力强,从寄主的花、衰老叶或伤口侵入,以病健组织接触构成再侵染。3.分生孢子气传病害类型:包括黄瓜、油菜、葡萄和大葱灰霉病,其特点是在自然条件下未见有性世代,以气传的分生孢子从寄生的花和衰老叶侵染,以分生孢子和健病株接触构成再侵染。4气传、种传、土传病害兼有型:包括向日葵菌核病,其特点是子囊孢子从花或茎侵染造成盘腐和茎腐,菌核、带菌种子萌生菌丝体侵染造成苗腐和立枯。病健组织接触构成再侵染。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2月上旬,武穴市大金镇刘元村油菜苗期菌核病严重发生,发病面积0.23hm^2,据调查,病株率最高达20%,平均为12%,危害轻的茎基与叶柄形成红褐色斑点,后扩大转变为白色,发生严重的病斑绕茎,幼苗死亡,病组织外部形成许多黑色菌核。  相似文献   

11.
水城县大蒜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控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刚  向静秋 《植物医生》2009,22(2):11-12
大蒜含有多种营养元素。是餐桌上较佳的调味食品。在生长期具有较强的耐旱、耐寒特性,水城县区域内大蒜种植已发展到412hm^2,667m^2可产蒜头305kg,蒜薹160kg,不论是蒜头、蒜薹,都具有产量较高、品质优的特点,已成为水城县种植业的一个产业,不但推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而且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渠道,但由于大蒜品种种植年限长,连作时间长(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2.
广西发现荸荠小球菌核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荸荠小球菌核病是广西新近发现的一种病害,严重发生时导致植株成丛成片枯黄倒伏。根据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鉴定为小球菌核病菌(ScterotiumhydrophiliumSacc)。  相似文献   

13.
试验于2021年5—8月,采用筛选出的对向日葵菌核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581,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不同施用浓度对向日葵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对向日葵菌核病防效的影响。结果显示:T.asperellum 581不同施用浓度均能提高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效,以T3(即木霉菌处理浓度为1×105个·mL-1)应用效果最好,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效达到98.77%。与CK1(即只利用向日葵菌核病菌灌根且不施用木霉悬浮液)相比,T.asperellum 581不同施用浓度均能提高向日葵幼苗株高、茎粗、全株鲜质量和根冠比,以T3处理对向日葵幼苗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的促进效果最好,株高、茎粗、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分别比CK1提高64.71%、193.55%、99.15%、188.24%、50.00%、416.67%;T.asperellum 581不同施用浓度均能提高向日葵幼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抗坏血酸过氧化...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研究了戊唑醇·菌核净复配制剂对油菜菌核病的田间防效及抗药性风险,结果表明,戊唑醇·菌核净50%可湿性粉剂复配制剂20.0~25.0g(a.i.)/667m2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达到67.1%~88.7%,优于对照药剂菌核净40%可湿性粉剂20g(a.i.)/667m2的64.9%防效,且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无药害发生,对油菜安全。在室内利用含药PDA培养基对复配药剂和菌核净单剂的抗药性进行了连续20代的筛选,结果表明菌核净单剂和戊唑醇·菌核净复配药剂对油菜病菌核病的抑制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复配后与菌核净单剂相比抗药性风险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油菜菌核病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建立检测和监测油菜菌核病菌群体数量的方法。利用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的茁-微管蛋白基因内含子序列的特异性,设计引物对SclSF (5'-CTCAAATCTCCGAAAGTT -3') / SclAF (5'-TGCAGACGGGTAATATG -3'),建立和优化了SYBR Green 玉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体系。结果表明,该引物对能够从8种所测试的十字花科植物常见病原真菌中特异性扩增出油菜菌核病菌;所建立的实时定量PCR 技术可应用于油菜病叶和病茎中菌核病菌的早期检测及菌核病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6.
十字花科蔬菜菌核软腐病及其防治(附大白菜褐腐病)韦刚(广西农业大学植保系)十字花科蔬菜菌核软腐病又名甘蓝菌核病,由于病菌能分泌果胶酶,受害植株细胞离析软烂,蔓延很快。1危害症状调查十字花科蔬菜菌核软腐病危害各个不同寄主,同一寄主的各个不同部位,其症状...  相似文献   

17.
试验于2021年5—8月,采用筛选出的对向日葵菌核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非洲哈茨木霉T.afroharzianum 838和棘孢木霉T.asperellum 573,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不同菌液施用方式对向日葵幼苗生长、生理特性以及向日葵菌核病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洲哈茨木霉T.afroharzianum 838和棘孢木霉T.asperellum 573不同施用方式均能提高两者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效,其中非洲哈茨木霉T.afroharzianum 838的T1处理(播种前5 d用100 mL·盆-1木霉菌悬浮液拌土+接种菌核病菌前2 d用100 mL·盆-1木霉菌悬浮液灌根)应用效果最好,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效达到98.58%。与CK1(只利用向日葵菌核病菌灌根且不施用木霉菌悬浮液)相比,非洲哈茨木霉T.afroharzianum 838和棘孢木霉T.asperellum 573不同施用方式均能提高向日葵幼苗株高、茎粗、全株鲜重和根冠比,其中非洲哈茨木霉T.afroharzianum 838的T1处理对向日葵幼苗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的促进效果最好,株...  相似文献   

18.
对苏打盐碱地水稻秆腐菌核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核黑色圆球状,表面凸凹形态,直径164~309μm,内部褐色拟薄壁组织;分生孢子淡褐色,1~3个隔膜,大小为(32~76)μm×(5~22)μm;无性世代为Nakataea sigmoidea,有性世代为Magnaporthe salvinii。病原菌在25~30℃时生长较好,利用鼠李糖(P0.05)、硝酸钙(P0.05)和硫酸锌(P0.01)能力最强,在利用碳氮源和微量元素方面,与弱酸性和寒冷地水稻秆腐菌核病病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立枯型菌核病从苗期至灌浆期均可发生,现蕾期和开花期为发病高峰。苗期至开花期发病的植株无产量,谢花期发病的植株平均单株损失40.8克。菌核病病株平均单株产生菌核79粒,其菌核重量为2.13克。  相似文献   

20.
朱雄关 《植物保护》1999,25(5):53-53
兰花白绢病菌SolerotiumrolfsiiSacc属半知菌亚门无孢目小核菌属,在自然条件下未见病菌有性阶段。兰花受害初期,先在兰花茎基部产生白色菌丝,被害部位呈水渍状,腐烂变软,病部发黑,易于折断,严重时假鳞茎也被侵染。菌核初为白色,后变栗褐色至茶褐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