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地选择亲本和尽早地确认优良组合是杂交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育种实践告诉我们,亲本的优良性状与杂交后代的相应表现,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但是,亲本配合力的高低则可作为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主要依据。因此,高配合力亲本的选配和鉴定对杂交育种(包括优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甜菜配合力的研究,近年已有报导。本试验以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两套甜菜亲本(n_1=4、n_2=11)共15个不同品系组配的n_1n_2=44个F_1组合的4个主要性状,进行了配合力的测算。本文通过优良亲本系的评选和较好组合的确定,进而分析和讨论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之间及总配合力与杂种性状之间的关系,以便为甜菜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配合力是杂交育种中亲本各性状配合能力的一种指标,大豆数量性状配合力的分析,陈恒鹤(1982)已有报道。本研究以双列杂交设计的试验资料,分析了大豆10个数量性状的遗传表现,以期探讨亲本数量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及其遗传规律,为正确选配亲本,及早评定组合优劣,提高育种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能否正确地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特别是杂种优势育种成败的关键。随着甜菜杂种优势育种水平的提高,掌握亲本系的一般配合力及杂种亲子代间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为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甜菜的有关研究国外报导的很少,国内也刚刚开始,我们在杂种优势育种工作中,根据甜菜人工控制授粉困难的特点,为获  相似文献   

4.
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亲本品种的选择。正确地选配亲本并尽早地辨别组合的优劣,对提高杂交育种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涉及亲本的配合力问题,配合力是杂交组合中亲本各性状配合能力的一个指标,在育种工作中它可作为选配亲本的依据。 双列杂交法正是用以研究杂交亲本的配合力进而选择亲本和早期世代鉴定杂交组合的一种有效技术。所谓双列杂交法,即为一种杂交设计方案,它是以一组P个亲本品种进行所有可能的杂交,因而提供了最多为P~2个组合材料,用来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和育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甜菜杂种优势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当前选育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杂种优势品种,已引起甜菜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对甜菜余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曾遇到优势与亲本的根产量、含糖率、抗逆性等数量性状的关系问题。本文试用数量性状遗传理论,探索甜菜杂种优势与亲本的关系,以便为选配最佳甜菜优势组合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6.
试验利用甜菜雄不育系、测交系及其杂种一代为材料,对甜菜杂文亲本的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一代优势进行了研究讨论,结果认为,杂交亲本的遗传距离与配合力之间吻合率较低:杂交亲本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一代经济性状优势之间相关性不显著;遗传差异与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其它遗传指标综合研究,效果要好些。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以主成分值和遗传距离为尺度定量地测定了23个胡麻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并据此对品种进行了综合评选和聚类分析。结果指出,主要分析可以作为评价品种综合性状优劣、选择优良亲本的一种方法。遗传距离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它能较精细地度量出品种间数量性状的遗传差异。根据遗传距离的大小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初步提出了一些较优组合供育种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泛应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对甜菜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算,以其用于甜菜育种为直接选择或间接选择提供依据。本试验主要对甜菜品种不同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计算这些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以期能在甜菜育种工作中,为提高选择效果积累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9.
低酚棉若干数量性状遗传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酚棉育种主要采用杂交育种法,合适亲本的选用和根据各性状的遗传特性分别采取相应的选择技术,对能否育成优良的低酚棉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技工作者对有酚棉数量性状的遗传已作了广泛的研究,并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但对低酚棉数量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花培育种与杂交育种2种方法对籼稻恢复系产量性状选择效果,以恢复系R7272和香5为亲本,采用花药培养和传统杂交2种方法培育获得新品系,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获得的新品系的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花药培养育种的平均产量介于2个亲本之间,稍低于9311,但显著高于杂交育种。2)在品种选择过程中,选择结实率高,有效穗多,同时兼顾穗粒数、穗长和千粒质量的品种更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在适当增加株高和生育期,保证结实率的同时,协调好穗数、穗长和穗粒数之间的矛盾,应该是提高当前中稻产量的育种方向。3)选择遗传距离适当、优势性状互补的双亲,通过提高花药培养效率,得到花培大群体并进行精细鉴定筛选,是当前加快育种速度、提高水稻育种水平的又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高赖氨酸玉米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黎明  石德权  白丽 《玉米科学》1994,2(3):001-004
本文以8个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以及这8个亲本的56个完全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考查产量、品质等14个性状,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赖氨酸产量、蛋白质产量、脂肪产量和籽粒产量这4种产量性状的遗传距离与超亲优势、超标优势和特殊配合力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有一种趋势,即杂种优势较大的组合大多有较大的遗传距离.亲本的平均遗传距离与一般配合力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还属于参考性的,在实际育种工作中,进行配合力的测定依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有关作物数量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的研究,在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中报道较多。油菜方面印度学者曾对芥菜型和白菜型油菜进行过一些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甘蓝型油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遗传进度等进行了研究。为了探讨国内外芥菜型油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为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信息,使杂交育种工作能较好地选配亲本和确定杂种选择的世代,作者用六个国外芥菜型品种与五个当地芥菜型品种(系)组成6×5不完全双列杂交,估算了全株角果数等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等遗传参数,为确定选择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种子贮藏蛋白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8份不同生态区来源的甘蓝型油菜种质进行了贮藏蛋白电泳多态性分析,并对165个杂交组合农艺、品质性状表现及杂种优势与亲本贮藏蛋白距离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了贮藏蛋白标记遗传距离辅助甘蓝型油菜农艺及品质杂种优势利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种子贮藏蛋白多态性丰富;谷蛋白标记遗传距离(GDglu)、清蛋白标记遗传距离(GDalu )与农艺、品质性状杂种后代表现及中亲优势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可以利这种相关性及谷蛋白标记遗传距离聚类辅助甘蓝型油菜杂交育种和品质育种的亲本选配,提高选配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大麻品种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目的在于指导大麻系统育种实践,对大麻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也有参考价值。系统育种法,在大麻上沿用很久,近年虽开展了杂交育种,但在育种条件比较差的地区仍以系统育种为主,并发挥积极的作  相似文献   

15.
陆地棉双列杂交配合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育种成败的重要因素是如何选配亲本,根据数量遗传原理,估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各性状的遗传效应,对于选配亲本,尽早评定组合的优劣具有实际意义。为此,我们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近年来培育的7个棉花新品种及其21个杂交组合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以来,欧美及日本学者在提高选择效果方面,对遗传力、遗传相关和遗传进度进行了不少研究。对于这些参数,我国学者庄巧生、沈锦骅已作了系统而简要的阐述。 研究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遗传进度可以提高育种效率。因为这些遗传参数能够为育种提供较准确的信息,使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工作能较好地选配亲本和确定杂种的选择时代、方式和进度。我国学者对这些遗传参数的研究,在水稻、小麦等作物方面报导较多,而在油菜作物方面报导较少。李栒、官春云曾用7个甘蓝型品种对油菜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甜菜育种和生产实践证明,杂交优势品种是提高产糖量有效途径之一。在杂种优势育种中评价亲本的配合力,从表现型来说,是根据F_1代在全部杂交组合中的平均表现来确定,这就是通常说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是指某一特定杂交组合性状数值,在其双亲平均表现的基础上,与予期结果性状数值的偏差。从遗传型方面说,一般配合力主要是亲本的加性基因效应,而特殊配合力则主要是双亲的非加性基因效应。一般具有较大加性方差的亲本材料是改良群体性状的基础,而具有较大非加性方差亲本,通过群体间杂交或互交,可筛选出优良的基因组合和强杂交优势组合。因此掌握亲本材料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对杂交育种,特别是对杂种优势育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农作物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在遗传育种中的地位和意义,介绍了作物QTL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在甜菜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以建三江地区历年主栽或新选育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考查了98个水稻品种(系)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定义品种标准化主成分间的欧氏平方距离为遗传距离,采用Between-groups linkage法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阈值为12.5时,供试的98个材料被划分为4个品种类群。表现出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的特点,并且寒地水稻品种主要集中在第1类群。因此,在确定水稻育种杂交亲本选配时,要在类群间进行,并结合米质的选择,则有望选育出农艺性状优良、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但改良品种个别性状时,亲本之一符合育种目标,另一亲本也可选用遗传距离不大的品种。认为水稻杂交亲本应在遗传距离较大的类群间进行选择,杂种优势较强。  相似文献   

20.
水稻稳定优势性状利用和资源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杏松 《中国稻米》2001,7(2):12-13
水稻常规育种中应用综合性状优良的主体亲本与遗传差异大的亲本杂交 ,经选择的稳定后代 ,因基因互作、质核差异等因素的存在 ,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正如我国著名水稻育种家杨守仁教授指出的 :水稻常规育种中也时常能看到某些稳定的优势性状(《水稻高产栽培及高产育种论丛》农业出版社 ,1990)。笔者在晚粳、糯稻育种中利用形态、生理、生态等遗传差异大、综合性状好、优缺点互补的亲本杂交 ,选育出了多个高产新品种 (系 )和超亲的优良中间材料。经多年实践和观察 ,在晚粳、糯稻的亲本选配和运用中 ,归结为以下几种有效方式 :1.形态互补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