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用的秸秆饲料化学处理方法包括酸化、碱化、氨化、氧化及它们相互结合后的复合处理等。现主要介绍碱化、氨化两种方法,1碱化处理碱化处理就是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碱溶液,促使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分离,使纤维素及半纤维素部分分解,细胞膨胀,结构疏松,提高膨胀力与渗透性,破坏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的联系,提高秸秆中含氮物质和潜在碱度,从而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饲用效果。一般来说,各种农作物秸秆均可作碱化处理。最常用的有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草、大豆秸秆等。经过碱化处理的秸秆容易消化吸收,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可直接饲喂牛…  相似文献   

2.
1978年以来我国的奶牛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但从人均占有的奶量看仍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6,仅及发达国家人均数的1/78。为进一步改善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加快奶牛业的发展是必要的。为此,需积极开发利用各种饲料,科学设计奶牛日粮,发展奶牛业。在饲粮紧缺的我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饲源:(一)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应用秸秆氨化、碱化或氨化碱化复合处理等方法处理作物秸秆作饲料。我国秸秆氨化技术已初步得到推广,当前需探索加工成本最低、饲料报酬最高的处理,尤其是复合处理法。这方面尚有不少工作可做。(二)开发非蛋白氮(NP…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约为5亿吨左右。但由于含氮量少,营养价值不高,适口性差,消化率低,影响饲料利用率。为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价值,已经研究出许多处理秸秆的方法,其中尤以碱化处理为最多。在碱化处理中,发展了利用氨化处理秸秆法,氨是一种碱性较强的化学物质,用其  相似文献   

4.
<正>1秸秆氨化饲料的优点秸秆饲料氨化处理,就是在作物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液氨、尿素或尿素溶液等,以改变秸秆的结构形态,提高家畜对秸秆的消化率和秸秆的营养价值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它是目前最经济简便而又实用的处理方法。该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各种农作物秸秆都可进行处理。氨化秸秆具有以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每年在收获谷物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高梁秸秆等,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可用来饲喂牲畜,起到“过腹还田”的作用。秸秆上存在脲酶.当尿素溶液喷洒在秸秆上并将之封存一段时间.尿素被尿酶分解产生氨.对秸秆产生氨化作用。经过氨化处理的饲料.一是可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化学处理的粗饲料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试验是在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玉米秸、小麦秸为主要原料,采用氨化、碱化两种方法进行处理,研究化学处理前后秸秆营养成分的变化,和处理前后样品体外发酵的干物质和有机物质消化率,旨在寻找合理开发这两种秸秆饲料资源的有效方法,为作物秸秆的利用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地黄牛短期育肥的日粮中,用80%的氨化、碱化玉米秸秆,并在精饲料中添加0.5%的矿物质,其日增重可达642g,只用氨化而不碱化的玉米秸秆效果交。当用氨化料70%时,虽然日增重可达722g,但其每公斤增重的饲料成本则提高16.7%。饲喂氨化稻草的日增重不如氨化玉米秸杆,而且牛肉中粗蛋白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开发利用作物秸秆,大力发展食草畜禽,走高效节粮型畜牧业道路,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笔者根据反刍家畜能够消化利用部分非蛋白氮,将饲料碱化与氨化方法结合处理,利用处理后的秸秆饲喂肉牛。现将1997年10月20日至12月18日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秸秆处...  相似文献   

9.
发展秸秆畜牧业具有节粮和增加畜产品供给的双重意义,秸秆处理利用将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对秸秆饲料化综合处理利用技术做了回顾,评价了秸秆氨化处理方法,介绍了改进型的秸秆氨化、碱化、盐化综合处理及秸秆复合青贮技术;还介绍了含秸秆颗粒饲料的制作;最后指出了秸秆处理利用的生产技术需求,并且讨论了研究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为养牛业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使我国秸秆养牛得到了迅速发展。 1秸秆处理方法 目前,秸秆处理方法主要有青贮、氨化、盐化、碱化等。经过处理的秸秆,可明显提高适口性和采食量。最近有报道,利用酵母菌将秸秆进行发酵处理生产酵母发酵饲料,饲料品质优、利用率高、成本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秸秆无公害氨化技术即在密封条件下,用氨水或尿素溶液,按一定比例处理秸秆,在常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以提高作物秸秆饲用价值的一系列制做流程。经过氨化的秸杆叫做氨化秸秆或氨化饲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科院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我国秸秆资源远未充分利用。研究表明,把秸秆膨化、氨化或碱化处理,可提高畜禽消化率15%至30%,氨化4吨秸秆,可替代1吨精饲料。以玉米秸秆为例,我国年产量约为1500亿公斤,但仅有1/3的秸秆用于饲料、燃料或肥料,若50%的秸秆氨化或青贮,相当于节约180亿公斤的玉米籽粒,同时通过过腹还田,还可持续提高土壤肥力,既是解决饲料粮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又是科学利  相似文献   

13.
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由于秸秆本身的难降解性和秸秆处理技术的有限性,目前存在秸秆过剩的问题。如何合理利用好秸秆资源是现代农业面临的难题。目前对秸秆饲料的有效加工调制方法有很多,比如:氨化、碱化、青贮、微生物发酵、酶制剂处理等,但从各方面来看效果较好的还是青贮、微生物发酵以及纤维素酶处理。文章在总结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利用微生物和酶制剂处理秸秆饲料的应用效果进行阐述,为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厌氧处理方式对鲜麦秸品质、活体外瘤胃发酵及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为全株微贮组、秸秆黄贮组、秸秆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和秸秆碱化组。其中全株微贮组、秸秆微贮组秸秆经铡切处理后分别喷洒5×104cfu/g混菌悬浮液,秸秆黄贮组喷洒相同质量的无菌水;秸秆氨化组按照干物质5%喷洒尿素溶液,秸秆碱化组按秸秆干物质4%喷洒生石灰熟化澄清液。结果表明:秸秆微贮组、全株微贮组感官性能优于其他处理组;与秸秆黄贮组相比,全株微贮组、秸秆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及秸秆碱化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219.21%(P<0.05)、16.75%(P>0.05)、112.81%(P<0.05)、13.79%(P>0.05);全株微贮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约是其他处理组的1/2(P<0.05);与秸秆黄贮组相比,秸秆微贮组、秸秆氨化组、秸秆碱化组中性洗涤纤维显著降低8.24%、13.01%、9.09%,酸性洗涤纤维显著降低17.67%、17.68%及15.61%;产气量:全株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其他处理组;秸秆黄贮组比全株微贮组、秸秆氨化组体外消化率降低了56.39%、24.03%;与秸秆微贮组相比,全株微贮组体外发酵液NH3-N、TVFA、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及异戊酸含量分别提高41.29%、20.99%、10.48%、41.99%、14.61%、166.67%、43.75%及64.71%(P<0.05)。由此可知,秸秆氨化处理和全株小麦经微生物处理均可提高其感官性能,提升产气量、挥发酸及消化率,全株小麦经微生物处理性能优于各秸秆处理组。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瘤胃发酵模式、甲烷产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各处理分别以干秸秆(对照)、青贮秸秆、氨化秸秆和碱化秸秆为发酵底物,通过体外产气量法,测定培养72 h内的产气量、甲烷产量、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青贮、氨化和碱化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秸秆体外培养72 h的产气量和24 h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5),碱化处理显著增加了72 h的甲烷产量(P0.05),青贮和氨化处理显著增加了24 h的丙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乙酸/丙酸(P0.05)。各处理中以碱化秸秆的产气量(220.3 m L)和甲烷产量(43.23 m L)最高。与未处理的干秸秆相比,氨化和碱化处理显著提高了体外培养24 h培养液中琥珀酸丝状杆菌的相对数量(P0.05),氨化处理显著降低了甲烷菌的相对数量(P0.05),而各处理对培养液中的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真菌和原虫的相对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对水稻秸秆进行青贮、氨化和碱化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体外瘤胃的发酵模式、甲烷生成以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组成;从甲烷减排角度考虑,可选择青贮和氨化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通过体外产气法研究氨化、碱化和添加酵母糖蜜3种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体外发酵24 h的产气量及产气参数,并应用Menke等(1988)模型估测3种方法处理的玉米秸秆有机物质消化率(OMD)和代谢能(ME),各处理组OMD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其中最高的是酵母糖蜜添加组(60.83%)(P0.05),氨化处理组与碱化处理组次之(P0.05),分别为55.50%和54.26%,氨化处理组与碱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ME表现出与OMD相似的变化规律,其中最高的是酵母糖蜜添加组(9.24 MJ/kg DM)(P0.05)、氨化处理组与碱化处理组次之(P0.05),分别为8.64和8.41 MJ/kg DM,氨化处理组与碱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3种方法处理的玉米秸秆的OMD和ME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酵母糖蜜添加组为最理想。  相似文献   

17.
秸秆微贮     
即农作物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技术,是农作物秸秆提高其营养价值的处理方法。近年来,秸秆氨化、碱化、青贮等秸秆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但是,青贮对秸秆的要求较高,季节性较强,而氨化的液氨和氨水运输又很不方便,而且还有一定的不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日本每年都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其中主要包括约1100万t稻草和约140万t麦秸。这些作物秸秆的一部分被制成了草垫或粗饲料,而近半数的作物秸秆在收获后就地燃烧还田或直接翻人土层中还田。近些年,随着高效打捆机和草捆处理设备的发展和普及,作物秸秆逐渐开始作为一项地方性资源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作物秸秆的氨化是一种有效利用作物秸秆的处理方法。作物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在消化率、  相似文献   

19.
挪威的秸秆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挪威,秸秆处理技术的应用已有很久历史。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饲草短缺,挪威农民就普遍使用碱化方法(Beckmann procedure)处理秸秆。由于碱处理需大量清水漂洗,而漂洗的水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从70年代中期起,挪威农民便开始应用秸秆氨化的技术。由于氨化技术本身的优点以及政府的鼓励(采取补贴政策),秸秆氨化在挪威发展很快,到1988年已达13万吨,占秸秆总数17.3%。此外,用氢氧化钠处理的有2.5万  相似文献   

20.
作物秸秆发酵饲料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饲料工业以及畜、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开发替代饲粮的非常规饲料资源,有重要意义。农作物秸秆量大价廉,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每年约有6亿吨左右,以含粗蛋白3.5%计,相当于2.5亿吨玉米或0.5亿吨豆饼。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用作饲料的只占25%,进一步大力开发利用很有必要。作物秸秆用作饲料的方法很多,如青贮、物理法(切碎、泡软、煮熟)、化学法(碱化、氨化、酸化或其它药剂处理)等,但以微生物法效果最佳。微生物法系利用专用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作用,解决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原料的限制因素──纤维素含量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