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柴油机排放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油机的排放控制包括减少柴油机燃烧时有害成分的生成和对排气进行后处理。介绍了合理组织燃烧、改善燃料品质、进行废气再循环等减少柴油机燃烧时有害成分的措施;介绍了催化转换器、颗粒过滤器等排气后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拖拉机、农用运输车、联合收割机、机动插秧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以柴油机为动力的高性能农用机械迅速普及。根据统计,柴油机废气中有害成分比例约占0.82%,控制柴油机的排放、保护人类环境成了农机部门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排放CO-PM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柴油机一氧化碳(CO)和微粒(PM)的生成机理,建立了由CO排放浓度值预测PM值的柴油机CO-PM排放预测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6缸增压中冷柴油机上进行了试验,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吻合。该模型对共轨式电控柴油机的仿真计算和ECU设计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NO_x排放的控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抑制 NOx的生成和废气后处理两个方面 ,介绍了各种控制柴油机NOx排放的技术措施 ,并分析了各种技术措施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小桐子油的主要成分及理化性质。以ZH1115型直喷柴油机作为试验样机,用不同比例的油料作为燃料,测量了气缸压力及NOx、HC、CO和烟度等废气排放,分析其负荷特性。燃用小桐子油与燃用柴油时相比,发动机气缸压力和压力升高率,NOx、HC排放和排温均较低,烟度相当,只有CO排放略高。供油提前角提前时,燃用小桐子油的发动机气缸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增大, NOx排放量增加,排气温度略有降低,CO排放量变化不大,HC排放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小桐子油的主要成分及理化性质.以ZH1115型直喷柴油机作为试验样机,用不同比例的油料作为燃料,测量了气缸压力及NO<,x>、HC、CO和烟度等废气排放,分析其负荷特性.燃用小桐子油与燃用柴油时相比,发动机气缸压力和压力升高率,NO<,x>、HC排放和排温均较低,烟度相当,只有CO排放略高.供油提前角提前时,燃用小桐子油的发动机气缸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增大,NO<,x>排放量增加,排气温度略有降低,CO排放量变化不大,HC排放量减少.  相似文献   

7.
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分析了生物制气的主要成份及热值。由柴油机改制的双燃料发动机,用生物制气作为主要燃料,柴油引燃,测量分析其负荷特性、气缸压力及NO—HC、CO和烟度等废气排放。双燃料发动机与柴油机相比,气缸压力和NOx排放量较低,烟度相当,HC、CO排放量和排温较高。供油提前角提前时,双燃料发动机气缸压力变大、NOx排放量增加、HC和CO排放量减少、排温降低。  相似文献   

8.
增压中冷柴油机EGR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增压中冷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特点设计了废气再循环装置,试验研究了不同EGR率对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NOx微粒、烟度、HC、CO等排放物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压柴油机借助EGR,可大大降低发动机的NOx排放,但随着EGR率的增加,柴油机的微粒、烟度、HC、CO排放也相应增加,同时对柴油机的扭矩和油耗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设计增压柴油机EGR系统时,要综合考虑EGR率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为各个工况确定最佳EGR率,并采用电控系统保证各个工况的最佳EGR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合理组织燃烧、改善燃料品质、进行废气再循环等减少柴油机燃烧时有害成分的措施;介绍了催化转换器、颗粒过滤器等排气后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测量分析柴油机气缸压力、负荷特性、NOx、HC、CO和烟度等废气排放,并测量分析了供油提前角对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提前角提前时,柴油机气缸压力增加,NOx增加;负荷增加时,NOx排放浓度增加;但NOx比排放除了在小负荷时较大外,在中等及大负荷时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
刘跃明 《农机化研究》2006,(11):203-205
结合怠速工况、简易工况法分析了汽车排放污染物检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废气分析仪采用不分光红外吸收型对HC,CO和CO2进行测量,采用电化学传感器对NOX和O2测量,能较好地满足GB18285-2005标准的双怠速和简易稳态工况法的检测要求。汽车排放总质量的测量是在废气分析仪的基础上,增加了稀释的排气流量测量装置,测取的流量值、污染物气体成分的含量值;经计算机处理计算,以排放因子的形式显示,能够满足GB18285-2005标准的简易瞬态工况法和简易稳态工况法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柴油为燃料的柴油机广泛应用于各种农用车和农机中,但是大功率柴油机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本文探讨了不同结构柴油机的工作状态和废气排放情况,提出了减少柴油机废气排放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周书 《南方农机》2017,(11):142-143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海上运输行业发展越来越庞大,但是船舶柴油机的废气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已经引起了国际组织上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船舶柴油机废气排放及控制进行研究,分析了SO、NO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介绍了有关废气排放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4.
控制柴油机排放的燃料技术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燃料性质和成份对废气排放影响及其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农用柴油机废气排放的燃料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动力机械之。与汽油机相比,它具有优越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油耗低、热效率高),在其排放的废气中,HC和CO远低于汽油机。由于它具有这些突出的优点,引起人们广泛重视和使用,就连欧美发达国家也大力采用它做为运输机械和工程机械的动力源(100%的重型车、90%轻型车、桕当比例的轿车)。  相似文献   

16.
由于工厂排放的废气、越来越多的汽车尾气、柴油机内燃机等排放的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加重。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和广大民众的强烈关注。像世界上许多国家致力于防止污染一样,我们国家一系列环保政策相继出台,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汽车尾气、柴油机废气的CO检测已被提到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燃料性质和成份对废气排放影响及其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农用柴油机废气排放的燃料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奶牛场沼液灌溉后麦地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及与相关环境因子相互关系,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奶牛场沼液灌溉后第1d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连续进行24h观测,同时观测灌前1d、灌后第2d、第4d和第7d排放通量。结果表明,沼液灌溉(SI)、习惯施肥(CF)、不施肥(CK)处理灌后第1d土壤CO2与N2O日排放通量范围分别为115.55~253.44、66.97~114.17、62.86~125.96mg/(m2·h)与115.79~401.1、4.15~21.04、1.44~28.32μg/(m2·h),日峰值和日谷值均出现在14:00和5:00;除CK外,各处理排放通量与地表及距地表5cm处地温显著相关(P0.05)。灌溉前后CK和CF处理CO2和N2O排放通量变化较小。灌溉后SI处理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迅速升高且分别在灌后第1d和第2d达到排放峰值,此时CO2和N2O排放通量分别较SI处理灌溉前分别升高111.9%和890.0%,随后SI处理CO2和N2O排放通量开始下降,灌溉后第7d分别与CK和CF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灌溉后7d内SI处理的CO2和N2O累积排放量均显著高于CK和CF处理。  相似文献   

19.
降低柴油机有害排放物NO_X的废气再循环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柴油机废气再循环 (EGR)技术的一些特点和控制方法。EGR是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有效方法 ,为了进一步降低NOX 以及微粒排放量 ,必须采取一系列包括EGR在内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将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应用于自然吸气柴油机上的可行方法,通过在某柴油机上进行匹配EGR系统的试验,使NOx排放大幅度降低,并且平衡了和PM的矛盾关系,最终达到了欧ⅢA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