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3个优质肉鸡品系及其杂交后代生长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所选育的3个优质肉鸡品系(F系、S3系和Y系)及杂交组合(F♂×S3♀和Y♂×S3♀)的生长发育进行拟合。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其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以上,但综合分析表明Comports曲线模型拟合效果要优于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拟合度达0.998以上;其它拟合参数估计值表明,S3系极限体重(A)、拐点体重(A/e)和最大周增重(kyi)均小于F系和Y系;统计分析3个品系及杂交组合1~10周龄体重,结果表明各组生长最快的时期在4~6周龄。本研究结果为及时掌握各品系及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广西南丹瑶鸡、无量山乌骨鸡等地方鸡品种选育的B系、A系、L系、隐性白羽鸡R1系为材料,采用金陵麻乌鸡1[W♂×(B♂×R1♀)♀]、金陵麻乌鸡2[W♂×(B♂×L♀)♀]、金陵麻乌鸡3[W♂×(A♂×R1♀)♀]、金陵麻乌鸡4[W♂×(A♂×L♀)♀]4种不同的配套方案进行杂交组合试验,分别检测不同配套组合的父母代生产性能和系列性能,高品代的生产性能,并进行中试测定.结果表明:金陵麻乌鸡1父母代母本的42日龄体重和开产体重显著低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P<0.05),但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与其他3种配套组合相接近,300日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金陵麻乌鸡1商品代(♂:49d,♀:63d)体重优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P<0.05),在生产成本上略高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即W♂×(B♂×R1♀)♀配套系在雏鸡成本、商品代生产成本、屠宰性能方面的综合性能在所有组合中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优势和经济效益,因此确定金陵麻乌鸡1配套组合为金陵麻乌鸡配套系杂交组合方式.金陵麻乌鸡1商品代的公鸡出栏重,母鸡胸肌率,母鸡腿肌率,公鸡腹脂肪率显著高于W亲本(P<0.05).中试结果表明金陵麻乌鸡1配套系的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肉鸡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稳定,生产性能均匀一致;肉鸡外观特征鲜明,麻羽、麻黄羽、乌胫、乌冠特征明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福建龙岩蛋鸭原种场选择7个蛋鸭品种(品系)S1、S2、S3、J、P、F、K,组建5组不同的三系杂交配套组合:J♂×(F♂×S1♀)、P♂×(F♂×S3♀)、F♂×(P♂×S2♀)、F♂×(K♂×S2♀)、F♂×(P♂×S3♀).5个配套系商品代经500日饲养试验测定,筛选出生产性能最优的2个配套系为青壳蛋系J♂×(F♂×S1♀)、白壳蛋系F♂×(P♂×S3♀).青壳蛋系的产蛋率达50%时,平均日龄(118±2.45)d,平均体重(1595.6±22.5)g,500日龄的产蛋数、总蛋重、蛋重、料蛋比分别为(330.6±4.29)枚、(22.69±0.21)kg、(72.50±0.20)g、(2.86±0.03)∶1;白壳蛋系的产蛋率达50%时,平均日龄(114.7±1.25)d,平均体重(1526.6±12.31)g,500日龄的产蛋数、总蛋重、蛋重、料蛋比分别为(335.29±1.8)枚、(23.22±0.17)kg、(71.36±0.05)g、(2.77±0.01)∶1.可见,2个配套系的生产性能均达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扬州鹅及其杂交配套组合肉用仔鹅肌肉脂肪酸和硫胺素(维生素B1)含量,以扬州鹅纯繁群体(A♂×A♀、B♂×B♀)为对照组,以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B♂×A♀、K♂×A♀、D♂×A♀和C♂×A♀)为试验组,分别采用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肌肉脂肪酸和硫胺素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B×A、K×A胸肌中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而胸肌中大部分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2个对照组;腿肌中,试验组C×A部分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B×B,试验组K×A、D×A部分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A×A。对照组B×B肌肉硫胺素含量(母鹅胸肌除外)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试验组D×A胸肌硫胺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由此可见,相对于扬州鹅纯繁群体,杂交配套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肌肉脂肪酸含量,但硫胺素含量并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5.
试验探讨了肌肉苹果酸酶(Malic enzyme,ME)活性与猪肌肉品质的关系,比较了鄂西黑猪、长白猪♂×(野猪♂×鄂西黑猪♀)♀三元杂交猪、长白猪×大约克猪二元杂交猪的肌肉苹果酸酶活性与肉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鄂西黑猪的肌肉苹果酸酶活性和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显著高于长白猪♂×(野猪♂×鄂西黑猪♀)♀三元杂交猪和长白猪×大约克猪二元杂交猪(P0.05),而长白猪×大约克猪二元杂交猪的肌肉24h的pH值、滴水损失和嫩度显著高于鄂西黑猪(P0.05)。相关分析表明,肌肉苹果酸酶活性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滴水损失和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苹果酸酶活性与肉色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应用三个不同品系的莎能奶山羊进行五个交配组合,哺乳期生长发育结果:杂交组合Ⅲ(西农-西德 F_1♂×西农♀)发育最佳,杂交组合Ⅰ(西德♂×西农♀和)纯繁组合Ⅰ(西农♂×西农♀)次之,而杂交组合Ⅱ(英国♂×西农♀)和纯繁组合Ⅱ(英国♂×英国♀)表现较差。各部位哺乳期生长发育顺序为高度、长度、宽度和体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利用优良肉用鸡与当地品种鸡进行杂交。通过对各杂交组合后代的孵化率、成活率、均匀度、活重以及纯利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出:杂交组合从优到差的次序依次是,大骨鸡♀×岭南黄快羽快长型商品代♂杂一代、矮脚鸡♀×岭南黄快羽快长型商品代♂杂一代、大骨鸡♀×固始鸡♂和固始鸡♀×岭南黄特优3号♂两个杂交组合的杂一代,并且4个杂交组合的纯利润分别高出当地肉杂鸡5.36元/只、5.78元/只、0.54元/只、0.22元/只,最大效益活重分别为2143.8g、2462.1g、1578.3g、1402.7g。  相似文献   

8.
采用2×2实验设计,研究不同家系种质(G♂×S♀、S♂×S♀)和日粮蛋白含量(37%、40%)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肝脏IGF-I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各试验组设3个平行,养殖60 d。分析结果显示:日粮蛋白含量、家系两因素对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IGF-I m RNA的相对表达量等指标均影响显著(P0.05),两因素在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上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40/(G♂×S♀)获得最大末重、增重率和IGF-I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黄颡鱼幼鱼可通过种质筛选和日粮蛋白营养调节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G♂×S♀家系在高蛋白日粮投喂下,获得最佳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
分析比较了固始鸡(GG:G♂×G♀)及其杂交组合YG:Y♂×G♀、GA:G♂×A♀鸡冠的发育以及产蛋的情况。试验以同日龄、相同饲养条件下的固始鸡及其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记录鸡冠的发育以及鸡群初期产蛋情况,并在120日龄时称重后进行屠宰,取出卵巢/睾丸进行称重。综合冠高和冠厚,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鸡冠的发育表现为YGGAGG;GA公鸡的睾丸发育较早,其次YG,而固始鸡大部分公鸡发育都较晚;大多数YG母鸡的卵巢发育较早,GA只有少数发育较早,固始鸡母鸡的发育最晚。另外,YG、GA和GG产第一枚蛋的时间分别为104、108、119日龄,宰前1周的产蛋率也表现为YGGAGG。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组合GA和YG的性成熟在一定程度上比固始鸡纯系GG早。  相似文献   

10.
以‘西杂,牛(‘西门塔尔牛,♂ב河西黄牛’♀)为母本,‘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德国黄牛’为父本杂交生产的15月龄架子牛为试验材料,进行育肥试验,并对其生产性能和肉用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德国黄牛,♂ב西杂,♀组宰前活质量为712 kg,蛋白含量为21.09 g/100g,显著高于‘安格斯’♂ב西杂’♀组和‘西门塔尔,♂ב西杂,♀组(P<0.05);‘安格斯’♂ב西杂’♀组失水率为30.05%,显著低于‘德国黄牛’♂ב西杂’♀组和‘西门塔尔,♂ב西杂’♀组(P<0.05),日增质量为2.18 kg,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德国黄牛,♂ב西杂’♀组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安格斯’♂ב西杂’♀组具有较好的育肥效果和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1.
利用超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杂交玉米、水稻和辣椒的F1种子进行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发现所测杂交玉米组合8×9、辣椒组合1×3的F1种子都同时具有父、母本特征带,均为真实的杂交种子.所测杂交玉米粤优1号和杂交水稻华优99的F1种子均不纯.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结球白菜三交种、双交种与单交种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交种、双交种和单交种相比,其单株重优势率表现不一,以平均值作比较分析,除产量性状中叶柄重和单株重三交种比单交种大外,其他性状三交种均与单交种相当;而双交种在株高、叶柄长、叶柄重和单株重等方面不如单交种。单交种整齐性最好,双交种整齐性最差。三交种耐热性最强,而双交种和单交种耐热性相当。抗病性强弱顺序为双交种三交种单交种,并且双交种和三交种的病害扩展速度大大低于单交种。  相似文献   

13.
对2001—2017年中国年推广面积大于0.67万hm2的优质杂交稻品种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2001—2017年,优质杂交稻组合数大幅增加,从2001年的19个组合、推广面积123.2万hm2增加到2017年的214个组合、推广面积706.2万hm2,所占比例也由不足10%提高到60%;(2)年推广面积达到或超过0.67万hm2的优质两系和三系组合数分别为133和382个,累计推广面积分别达到2 565.9万hm2和5 375.0万hm2;(3)主推组合的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垩白率和垩白度等理化指标得到大幅改善;(4)种业公司更加注重优质两系组合的选育和推广,而省级及以上育种单位在三系组合选育方面更具优势;(5)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优质两系不育系有Y58S、广占63S、广占63-4S等,三系不育系有中9A、宜香1A、天丰A等,扬稻6号、广恢998、蜀恢527、华占等则是优质组合的骨干恢复系。还分析了当前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稻米品质改良策略。该研究结果可为优质杂交稻的选育和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油菜新品种宁杂15号分子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SSR、SRAP 3种标记法构建了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5号的分子指纹图谱,用于检验品种的真实性.结果表明,SSR标记相对其他2种标记法,其扩增多态性较好、带型明显而且共显性标记比例较大;选用12对引物构建了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5号的分子指纹图谱,该图谱能够准确确定品种之间差异、判断品种真实性;将选定的标记应用于小群体上检验纯度,发现其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青贮玉米单交种、三交种对生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青贮玉米单交种、三交种对F1的影响,选用6个有代表性的青贮玉米育种材料,组配成4组不同的单交种、三交进行产量观测试验。结果表明,第二单交组合与第一单交组合、三交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是优良组合;第一单交组合与三交组合间基本持平。说明单交组合在生物产量上有显著的优势(一般配合力情况)。B2组的单交组合的生物产量增产显著。但在特殊组合产量比较时,第二组的三交组合产量最高。单交组合能更广范地提高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但也不否认特殊的三交组合可以获得好的生物产量。通过产量回归分析得知,各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排序为:株高>籽粒>行粒>穗长>秸秆>穗位高,且均达极显著水平,穗粗达显著水平,穗行与生物产量成正相关,果穗秃长与生物产量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如何增加制种田单位面积的总颖花数量和适宜的父母本颖花比、父母本相遇的气候条件及提高导交结实的综合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V型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个V型小麦不育系和两个恢复系进行了杂种小麦制种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不育系的制种产量、柱头生活力延续时间、花期相遇情况、行比及人工辅助授粉方式等问题。结果表明,一些优良组合制种产量可达3000~4500kg/hm~2以上;母本群体柱头生活力可延续15d左右,大约可分为初、盛、后、末4个阶段;父本盛花期相遇于母本盛花后期较好;父母本行比以1:2(6行:12行)最佳;人工辅助授粉对花期相遇不好的组合有明显提高结实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Dudley 模型是根据数量遗传学原理用来鉴定种质资源中是否含有优良单交组合中不存在的显性有利基因的一套原理和方法。对于优良单交种 I_1×I_2来讲,当供体亲本为群体 Py 或纯系 Iw 时,参数 lplμ=1/4[(I_1×Py)+(I_2×Py)-(I_1×I_2)-I_1]或参数 uG=1/4[(I_1×Iw)十(I_2×Iw)-(I_1×I_2)-I_1]的大小可作为选择 Py 或 Iw 改良单交组合亲本之一的依据,比较μC+μF和μD+μE的大小可进一步确定要改良的亲本是 I_1还是 I_2。该模型还可进一步确定出当用供体亲本来改良优良单交种的一个亲本时是否需要回交。该模型用于分析试验资料比较符合系谱资料和育种实践,且与其它遗传模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三交种的优势表现及其配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5不完全双列杂交观察杂交水稻三交种的产量优势表现,并对株高等13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方差分析。部分三交种产量极显著高于对应的单交种。三交种单株产量与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和配合力总效应值均呈极显著相关。剑叶长以基因非加性效应的作用为主;千粒重、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虽然基因加性效应大于非加性效应,但后者仍占相当的比重;株高、抽穗期、主穗长、结实率、剑叶宽、粒长、粒宽和粒形以基因加性效应的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大葱三交种应用的可行性,以大葱三交种品种244-152A×2000Y24-3S98、单交种品种辽葱二号为试验材料,将三交种与单交种在单株制种产量、种子千粒重和母本单株小花数、株高、假茎长、茎粗、单株重、抗病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葱三交种244-152A×2000Y24-3S98在单株制种产量、种子千粒重和母本单株小花数3个方面显著〉单交种辽葱二号,其他植物学性状与单交种无显著差异。大葱三交种较单交种具有制种产量优势,可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