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87—1989年在双阳、九台两县(市)进行飞机低量喷洒25%灭幼脲Ⅲ号防治落叶松鞘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鞘蛾越冬后幼虫取食初期,每公顷喷灭幼脲450—600克,或混入少量菊酯类杀虫剂防治效果可达79.57—89.13%;防治后对残存蛹及成虫有较明显的影响,对下代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赤松毛虫林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松毛虫严重危害油松、赤松、落叶松的正常生长,为了选择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在林间开展赤松毛虫的防效试验。通过抽样调查卵期赤眼蜂寄生率、2龄幼虫病毒感染率、幼虫下树前死亡率和越冬后幼虫死亡率,对直接喷洒传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和利用赤眼蜂为媒介传递该病毒的防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赤松毛虫卵期赤眼蜂寄生率比对照提高25%左右。直接喷洒CPV病毒的防效要优于利用赤眼蜂携带CPV病毒进行防治的效果,2龄幼虫病毒感染率、幼虫下树前死亡率和越冬后幼虫死亡率分别提高20%、4.1%和4.0%,二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幼虫拒食、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在选择性取食时,2.5mg·mL-1苦豆草生物碱即对分月扇舟蛾幼虫具有强烈的拒食作用,拒食率达62%~86%,而在非选择性取食时,拒食率仅为20%~29%;在选择性取食时,虫龄越大,拒食率越大,非选择性取食则未见此趋势。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取食生物碱处理的食物后体重、体重增加量、相对生长率均显著降低。用浓度为10mg·mL-1的苦豆草生物碱处理后第2天,分月扇舟蛾幼虫相对生长率比对照下降了39.8%。对食物的消耗和利用效率均显著下降;取食量和排粪量分别是对照的57.7%和57.4%,近似消化率升高,而食物转化率和利用率均下降。此外,苦豆草生物碱处理后成虫的产卵量明显低于对照。讨论了利用苦豆草这一荒漠植物防治森林害虫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林业科技》2021,46(2)
利用漯河市豫中南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研究中心提供的柞蚕蛹,于2018~2019年,分别于第一代美国白蛾蛹期、第二代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蛹期、第三代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放蜂4次。观察表明:柞蚕蛹室内出蜂量大,2018年平均出蜂量为3 612头/蛹,2019年平均出蜂量为3 988头/蛹;柞蚕蛹室外出蜂率也较高,平均出蜂率达80%以上。自然条件下柞蚕蛹出蜂率受蚂蚁、鸟类影响较大,受其它因素影响较小。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较高,比对照区高60%以上。放蜂效果较明显,叶片保存率比对照区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日本赤松毛虫病毒在马尾松毛虫上的感染株为毒源喷施松针(浓度为1×10~7PIB/毫升),饲喂山东赤松毛虫5—6龄幼虫。接种12—14天幼虫中肠Ⅰ、Ⅱ类病变率达85.10%,第15天采收病毒较适宜。本次试验喷毒量与收获量之比为1:98.9。这表明以林间老熟幼虫为宿主,采用此法繁殖病毒,可在短期内获大量病毒,适合生产单位自行繁殖应用。  相似文献   

6.
VA菌根菌对白藤幼苗生长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lomus mosseae和G.epigaeus两种内生菌根菌可与白藤幼苗根部形成菌根共生体。接种7个月的藤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23.36—27.63%;叶面积增加47.55—77.36%;叶片数量增加17.4%以上,幼苗根部含磷量提高6—40%。  相似文献   

7.
以促进农药减施和提高果实质量为目的,探究避雨栽培条件下6种物理防治措施对西昌市‘克瑞森’葡萄主要虫害的防效。结果表明:在单独实施的6种物理措施中,有5种对夜蛾的防效>40%,以灯光诱杀效果最好;3种对实蝇的防效>62%,以纱网阻隔效果最好;2种对蓟马的防效>43%,以性信息素诱杀效果最好;仅有挂色板1种措施利于粘杀蚜虫,但防效<25%;6种措施对螨类和蚧壳虫的防效<10%。综合实施6种物理措施防控,葡萄虫穗、虫叶、虫果的发生率分别比对照低49.8%、44.35%、49.5%;优等果率比对照高74.64%,中等果率和次果率比对照低36.04%、46.53%;增收3 945元。综合实施物理防控比单独实施的虫叶率、虫果率平均防效高57.14%、50.74%。  相似文献   

8.
试验设7个处理,1个对照,重复3次。结果表明:7个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其比值为:喷洒双吉尔-GGR6 0.3g+清水5000mL,坐果率提高最佳,其坐果率为41.44%,比对照增长106.17%;喷洒双吉尔-GGR60.3g+清水3000mL的坐果率为34.48%,比对照增长71.54%;喷洒赤·吲乙·芸苔0.5g+清水7500mL的坐果率为32.63%,比对照增长62.34%;喷洒赤·吲乙·芸苔1.0g+磷酸二氢钾20g+清水7500mL的坐果率为28.65%,比对照增长42.09%;喷洒蜂蜜400mL+清水5000mL,坐果率为27.44%,比对照增长36.52%;喷洒诺尔10.0g+清水5000mL的坐果率为24.41%,比对照增长21.44%;喷洒蜂蜜200mL+清水5000mL的坐果率为21.98%,比对照增长9.35%。喷洒双吉尔-GGR6 0.3g+清水5000mL的坐果率最优,适宜在油茶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临县基地的木枣、赞皇枣为对照品种,研究雨乐2号的物候期、树体发育特征、果实经济性状、抗裂果性和抗病性。结果显示,雨乐2号属晚熟品种,树体发育状况较木枣和赞皇枣好,果实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雨乐2号比对照品种木枣裂果率低17.7%,病果率低12.7%;比赞皇枣裂果率低34.0%,病果率低34.3%;室内浸泡24 h后裂果率仅为1.5%.该品种具有生长势旺、丰产、晚熟、抗裂果和抗病等特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以转Bt基因南林895杨株系B1、B4、B17、B21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在室内和野外自然条件下对靶标害虫杨小舟蛾幼虫的抗虫性。结果表明:转Bt基因杨树4个株系均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株系B21对杨小舟蛾1龄幼虫12 d校正死亡率高达95.3%;虫试表明转Bt基因杨树各株系扦植苗在野外自然条件下的12 d幼虫校正死亡率8月份为35.0%88.8%,9月份为40.5%95.3%。用转Bt基因杨树叶片饲养杨小舟蛾,对照植株杨小舟蛾幼虫化蛹率为83.3%96.0%,而转Bt基因株系幼虫化蛹率为8.0%76.7%,二者有显著差异。转Bt基因杨树对杨小舟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饲喂8 d后害虫取食量、体质量增长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此外,为了解转Bt基因杨树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对转Bt基因杨树株系及对照进行了根际土壤微生物可培养类群的分析,初步结果显示:转Bt基因杨树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与对照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植物次生物质对鞘翅目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绿色防控害虫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取槲皮素、芦丁、京尼平、绿原酸4种植物次生物质,研究其对黄粉虫的触杀作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就维生素B_1对植物次生物质防御黄粉虫的增效作用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京尼平对黄粉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较强,京尼平处理组黄粉虫的幼虫期显著延长,约为对照的1.3倍,幼虫活动缓慢,蛹重下降,化蛹率低且畸形蛹较多,成虫产卵量仅为对照40%。两两植物次生物质组合使用对黄粉虫的抑制作用比单独使用效果好,其中最佳组合为京尼平和槲皮素。在植物次生物质中添加0.3%的维生素B_1可以增强植物次生物质对黄粉虫的触杀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用日本赤松毛虫CPV在广东防治马尾松毛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从日本引进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质型多角体病毒(DSP,CPV),在广东各地区的不同年份,对不同世代的马尾松毛虫进行了多次防治试验,累计面积约3000多亩;使用10~6PIB/ml 的浓度或50—70亿 PIB/亩的量,15—20天内,幼虫死亡率达50—90%;残存幼虫中感染CPV 达70—90%;次代幼虫感染率可达46.4%,并能控制多代虫害,幼虫食叶量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黑眉刺蛾为害油桐,在金华一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夏秋常有3个虫态并存,以老熟幼虫在茧中越冬。越冬期自然死亡率较高,第一代虫口较低,二、三代回升。每年8—9月危害较重。防治方法以越冬期人工刮除茧和幼虫期喷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1991~1992年,应用不同浓度的除虫脲胶悬剂防治各代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幼虫中毒后,食量明显减少,不仅使幼虫致死,还会影响残存害虫化蛹、羽化、产卵;每亩用3、5、10、15g20%除虫脲胶悬剂,幼虫、蛹的累计校正死亡率为90.4%~100%。  相似文献   

15.
以转PEPC基因南林895杨和对照(南林895杨)为材料,分析不同转基因植株的光合生理参数。结果显示:转PEPC基因杨树与C4光合途径相关的酶活性比对照增高,PEPC活性增加较为明显,最高达38.6%。转PEPC基因杨树表现较强的对强光利用能力,其光饱和点比对照提高约10%~20%,饱和点时的光合速率比对照高17.7%~58.1%。转PEPC基因杨树光补偿点低于对照,利用弱光的能力增强;CO2饱和点低,比对照低22.2%~44.4%;CO2补偿点也较低,比对照降低58.1%~76.5%,表明对CO2的利用效率较高。此外,转基因杨树羧化效率增高,比对照增加最高达62.3%。  相似文献   

16.
在前期进行低丘栗园板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发研究基础上,2002年将研制的“板栗防病虫增产”高效新配方药剂在仪征低丘栗园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效果。推广示范区平均病虫减退率达78.74%,比对照增加57%;单位面积产量比对照增加75.98%-331.3%。平均增产1.6倍,推广示范区单位面积平均产值达10208.25元/hm^2。比对照增加6021.45元/hm^2;投入产出比达1:(7.35-46.91),平均投入产出比达1:20.1。对提高低丘开发效益,促进林农增收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种衣剂拌种进行沙棘育苗试验,当年秋季进行沙棘苗生长量和苗木产量的调查,探讨种衣剂拌种对沙棘种子繁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衣剂拌种能够显著提高沙棘苗木生长量,比对照多繁育27万株·hn-2;种衣剂拌种后繁育的苗木苗高、地径与对照差异显著,苗高比对照提高48.65%,地径提高33.34%;主根长较对照提高43.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侧根数提高18.8%,差异不显著;种衣剂拌种后沙棘苗木根系腐烂率为8.9%,比对照低4.3个百分点。种衣剂拌种是半干旱区繁育沙棘优质苗木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室内研究茉莉酸(JA)诱导青杨抗性对感染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的影响,揭示舞毒蛾种群动态与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及寄主植物诱导抗性的关系。【方法】人工食料饲养到2龄的舞毒蛾幼虫,采用食料给毒法每头接LdNPV 92 OBs·μL~(-1),然后分别接到茉莉酸诱导1,5,10天后的青杨苗木及未诱导过的青杨苗木上继续饲养,以不接病毒及未诱导的青杨苗木为对照组,待幼虫脱皮到3龄时称体质量、测量食叶量、排粪量,计算食物利用率等指标,记录发育历期。【结果】感染LdNPV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受到其取食寄主植物诱导抗性的影响,幼虫感染LdNPV并取食JA诱导的青杨叶片(即JA+V组),其发育历期、体质量、相对生长率及食物利用指标均比单独病毒感染的(即V组)及对照CK组显著降低,幼虫感染病毒并取食诱导1,5,10天青杨叶片的发育历期分别比CK组的延长1.0,1.2,1.7天;体质量分别比CK组降低27.8%,37.9%,34.3%,比V组降低11.8%,18.2%和14.4%;相对生长率比CK组分别降低46.3%,58.1%和58.8%,比V组分别降低20.7%,28.5%,26.6%;消化率、利用率、转化率均降低,3种处理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K组V组JA+V组;病毒感染的舞毒蛾幼虫取食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病毒感染且取食JA诱导5天青杨组的幼虫取食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可能与诱导5天青杨组叶片酚类等次生物质含量较高有关。【结论】JA诱导青杨抗性增强了LdNPV对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和食物利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6种药剂的室内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40%的乙酰甲胺磷乳油、30%久效磷乳油1 000倍液用于日本鞘瘿蚊卵孵化盛末期常量喷雾,防治区当年新梢虫害指数减退率都在83%以上,对照区则上升了14.5%.(2)树干注药更适合于高价值林分及虫源地的防治;7月份幼虫危害盛期用30%久效磷乳油插管注药效果最佳,用药量为1.2ml/cm胸径,防治后,虫瘿内幼虫校正死亡率在90%以上,比对照提高了82.3%,树干注药不影响木材的材质.(3)3%米乐尔颗粒剂和3%呋喃丹颗粒剂用于根区施药也具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用 1 5 %Nomolt胶悬剂分别对油松毛虫的 5龄末幼虫和 6龄 1~ 2日龄幼虫进行处理 ,发现 5龄末幼虫比 6龄 1~ 2日龄幼虫对Nomolt敏感。 5龄末幼虫经药剂处理后约有 5 2 4%的个体在 2~ 9d (大部分在 2~ 5d内 )中毒死亡 ,47 6 %的个体于施药后的 2~ 3d蜕皮进入下个龄级 ,这两部分幼虫受药后平均存活7 9虫日 /头 ;而药剂处理 6龄 1~ 2日龄幼虫则有 95 3%的个体存活 7d以上 ,平均存活 1 3 5虫日 /头 ,并有少数“超龄期”幼虫发生 ,但受药幼虫最终均 1 0 0 %的死亡 ;对照幼虫平均存活 2 8 6虫日 /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