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由青海省春油菜开发研究中心育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3号(E144),自2003年引入迭部县种植后表现出高产、优质、早熟、抗旱、耐寒、抗病虫、抗倒伏等特点。在2004~2006年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 575.60kg/hm2,比对照品种陇油2号增产17.80%。该品种生育期110~120d,单株结荚数93.40个,角粒数22.80粒,千粒重3.24g,在迭部县海拔2 450~2 750m的地区推广前景广阔,尤其在迭部县西部地区油菜产业中可作为重点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甘南州海拔2800m地区进行的甘蓝型春油菜特早熟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青杂3号比对照甘南4号增产67%,早熟、抗倒伏、耐寒,主要经济性状分枝数、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均高于对照,综合性状优良,增产显著.是甘南州海拔2800m以下地区替代白菜型油菜甘南4号的理想品种,宜大面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油菜杂交种青杂3号在湟中县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青海省春油菜开发研究中心育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 3号 ,自 2 0 0 2年引入湟中县种植后表现出高产、优质、抗旱、耐寒、抗倒伏等特点 ,在 2 0 0 2 - 2 0 0 3年试验示范中折合平均产量 2 5 0 2 .8kg/ hm2 ,比对照品种青油 2 4 1增产 34.8%。该品种生育期 110 d,单株结荚数 93.4个 ,角粒数 2 2 .8粒 ,千粒重 3.2 4 g,在湟中县海拔2 80 0~ 30 0 0 m脑山地区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双低”杂交油菜华协1号是我国著名油菜专家与瑞典SWAB合作育成的与“双低”春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其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早熟。1999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并被农业部122号公告列为重点推广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杂交制种在本省迅速发展,已形成新的产业,制种面积自2000年以来一直稳定在5000亩左右,制种亩产量达100~150kg,最高产量超过200kg,创造了全国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之最。华协1号适宜的制种地区有天祝县、山丹县、民乐县、和政县等地。但天祝县是我国春油菜杂交制种的最佳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6,(13):25-25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地区种植,是农业部推荐的长江流域主推油菜品种之一,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临潭县进行了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杂5号主枝结荚数、角荚长、角果粒数等性状表现较为突出,折合产量为3 12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华协1号增产19.87%,可作为双低油菜种植首选品种在临潭县推广。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油菜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的生态适应性,为呼伦贝尔不同生态类型区适宜油菜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本研究分析了4个油菜品种在3个地区的生育期进程、产量性状以及产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参试油菜品种华垦2号的生育期与当地油菜主要种植区域的生长季相符合,在拉布大林和谢尔塔拉地区为华垦2号的产量分别为2970.90 kg/hm2和2824.20 kg/hm2,比当地对照品种青杂5号分别增产了5.88%和8.34%,华垦2号适宜在拉布大林和谢尔塔拉地区种植,特泥河适宜种植的品种为青杂5号和华垦1号,但优先选择青杂5号。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本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攀西高寒山区试种春油菜试验表明,2004年在海拔3 000m的地区种植,供试8个品种均能正常成熟,能得高产、高含油量(供试品种含油量均可达到45%以上)、低芥酸、低硫甙的效果。2005年通过不同海拔的品种试验表明,海拔2 500m左右为春油菜适宜区,海拔3 080m应为春油菜的种植上限,而海拔2 000m的品种开花结实正常,产量较低,是否是春油菜的适宜种植下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005年表现以德油早1号、中双6号、德油5号的综合性状较优,可以在适宜范围内的高限种植。通过2006年推广的德油5号表明,春油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好,德油5号可作为攀西高海拔地区春油菜的主推品种。同时提出了攀西高寒地区的一系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鉴定适于兴化市生产的油菜新品种,选取7个参试品种于2007~2008年在兴化市开展了油菜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油菜501产量最高,达3750.0kg/hm2,综合性状好,适于大面积推广;扬优8号、红油杂2号增产潜力大,也可大面积推广;红油3号表现不稳定,还需继续考察;史力丰、史力佳综合性状一般,可作补充品种在生产上使用;秦优7号做为兴化市主栽品种,可继续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04,(17):24-24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种植,是农业部推荐的长江流域主推油菜品种之一,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新品种推广利用步伐,2008要2011年连续4年对青杂4号、青杂5号和青油14号油菜在湟中县进行新品种试验。通过对这3个品种油菜生长状况进行分析,找到了湟中县川水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种,为该县油菜主导品种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油菜品种秦优10号、扬油7号和南农油2号等油菜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抗逆性以及在里下河地区的适应性,为该地区油菜生产品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试验法。[结果]参试的10个品种中,优质抗性强的油菜品种对油菜实际产量影响较大。由于2010—2011年油菜生长期间特殊的天气,油菜抽薹开花结角期时间短,对油菜千粒重影响最明显。[结论]秦优10号、扬油7号和南农油2号品种综合性状优秀,因而产量表现较高。其在所有品种中生长及田间表现一直较好,综合性状占有优势,翌年可适度示范推广,秦优10号可以作为当家品种推广。宁杂21在田间各方面表现也不错,只要及时抗旱治虫,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扬油8号长势及表现也可以,翌年需进一步继续考察。  相似文献   

13.
利用隐性核不育系201A与优质油菜贵油七号选系贵7-5进行测配.得到强优势组合贵杂98-3。在1998~2000年贵州省杂交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分别为129.7kg/667m^2和166.6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5.2%和6.11‰.最高产量分别为193.3kg/667m^2和212.33kg/667m^2。在2000~2001年贵州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28.97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8.15%,最高产量达l64kg/667m^2.比对照增产13.49%。抽样品质分析结果,芥酸含量1.42%,硫甙含量10.3μmol/g.含油量39.2%。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贵杂4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熟期适中、抗性较好等特点,适于贵州油菜产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早熟玉米品种冀承单 3号由临夏州农科所从河北省承德地区农科所引进 ,该品种株高 177cm,穗位高5 0 cm ,穗长 13.3cm,穗行数 14 .6行 ,行粒数 34粒 ,千粒重 2 4 5 g,生育期 112 d。该杂交种在 1996 - 1997年早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 80 14 .5 kg/ hm2 ,较对照品种酒单 2号增产 8.5 % ;1998- 2 0 0 1年示范推广平均产量为 8874 .0 kg/ hm2 ,比对照品种酒单 2号增产 10 .1%。该品种具有早熟、抗寒、抗病、抗逆性强、矮秆、耐密植、稳产、生长发育快等特点 ,适宜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地区及省内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尤其是适宜在海拔 2 2 0 0~ 2 4 0 0 m的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对参加2007年湖南省油菜区试常德点的油菜新品种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天油杂2号、2005GZ-01、H9951、华油杂9号、HY006、6579、兴油杂3号等7个品种丰产性能佳,主要性状好,适宜在常德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青杂7号是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高产优质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杂交种,2009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11030).该品种与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和青油9号熟期相近,比甘蓝型油菜品种青杂3号早熟3天左右,亩产一般200 kg,高产的可达240 kg以上,比青油241和青油9号增产30%以上,比青杂3号增产10%,其芥酸含量低于1%、硫苷含量低于20μmol/g,含油量45%左右,抗菌核病性比白菜型油菜强.2011年在湟中县田家寨镇大面积推广种植,经测产最高亩产达224 kg,平均亩产197 kg,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该品种是替代在海拔2 900 m左右地区种植的白菜型油菜和青杂3号的理想品种,同时也适合在春油菜区一般甘蓝型油菜品种不能完全成熟的地区种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粒蚕豆“启豆5号”是江苏省启东绿源豆类研究所用“启豆2号”为母本,“日本寸蚕”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南通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镇于2001年引进种植推广,表现为优质高产。该品种平均株高95~100cm,茎秆粗壮,抗倒,对锈病、黄花叶病抗性较好,单株有效分枝3~4个,分枝结荚3~3.5个,每荚粒数2.4粒左右,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陇油2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陇油21号是以青油14号为母本、青海大黄为父本选育的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2014—2015年极早熟春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2846.8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55.58%.陇油21号生育期112 d,株高127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2~5个,单株果数114个左右,角粒数26.95粒,千粒重3...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于赣州地区栽培的早熟油菜品种,本研究以景油69、阳光131、赣油杂906、赣油杂1009 4个早熟油菜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品种比较筛选试验。结果表明,4个早熟油菜品种产量为2 170.02~2 820.02 kg/hm2,平均产量为2 385.01 kg/hm2,比平均产量高的品种仅有阳光131(高18.24%),居第1位,并且该品种表现出抗倒性强、菌核病发病率低、有效分枝数多等特点,因此阳光131可作为赣州地区优先推广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系876-2-2-4是天水市农科所用甘蓝型弱冬性油菜品种汉中早丰3号作母本、白菜型冬油菜品系76-6-1-2作父本进行种间杂交,经多代单株、混合集团选择育成。该品系在1997-1999年天水市冬油菜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1645.7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1号增产10.2%;抗旱、耐寒、综合性状优良,越冬率90%左右,生育期280d左右,适宜在甘肃省东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