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浙江丽水为例,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分析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人民贫困的成因以及主要采用的扶贫模式。分析认为,生态农业扶贫模式最具优势,并通过该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认可。进一步分析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巩固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脱贫攻坚成果的路径,一是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让良好生态产品资源优势成为丽水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二是增进山区人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生态产业发展,三是破解生态产品资源开发利用人才缺乏的困境,四是完善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的基础设施,五是有效衔接政府行为和企业力量,协同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2.
竹子是促进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的重要资源。竹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百姓富、生态美"。江西永修县竹资源丰富,发展竹产业,引导农民依靠竹资源增收致富,对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永修竹资源和竹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其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快发展竹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耕地少和石漠化、沙漠化以及过度开发自然环境,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态移民工程将农民迁入到其他地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带动农民就业。生态修复生态脆弱地区,改善农村石漠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有利于农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东属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分布区之一,石漠化地段分布范围较小,但生态区位重要,潜在威胁较为严重,不仅制约区域群众的生存状况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珠江下游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该综合治理规划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针,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以"遏制石漠化,解决农民生计,发展区域经济"为目标,按照以水土保持为核心、以植被恢复与重建为主、以其他工程措施为辅的治理思路,构建了林业建设、国土建设、农业建设、水利建设、扶贫开发、效益监测体系等六大工程项目为主体的广东省石漠化综合治理体系,最终实现遏制石漠化、改善民生、发展区域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破坏”与“贫困”是同源性的问题,所以要根本性地消除“贫困”,必须与“生态维护”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效。通过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休耕制度”、“世行西部扶贫项目”等实例,对“生态维护”与“贫困治理”相结合的发展思路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主张。  相似文献   

6.
竹产业是我国南方山区的特色产业,发展竹产业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脱贫的重要方式。文章以江西省婺源县岭西村的竹产业精准扶贫为例,总结了西岭村在依靠发展竹产业进行脱贫中的具体做法,包括:通过低产毛竹改造项目培育竹林资源,成立竹业专业合作社打造竹产品品牌,与电商销售平台合作推广竹产品;由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开发竹林休闲生态旅游等。岭西村竹产业的发展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林农收入,消化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岭西村的实践为竹产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提出以来,受到发展学界的重点关注,被广泛运用于农村问题研究。文章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原生形态着手,构建藏区生态扶贫分析框架,对四川藏区妇女在生态扶贫中的参与进行多维度分析,就藏区妇女在参与生态扶贫中面临的约束进行了多角度探讨。妇女是生态扶贫的重要参与群体,妇女参与能力提升有助于释放其巨大的生态脱贫潜力,有助于提升生态脱贫持续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维护。  相似文献   

8.
林业生态扶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业生态扶贫是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状况、提高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优先选择。林业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性产业,在生态扶贫中不仅发挥了生态效应,也体现出较强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文中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的基础上,梳理林业与生态扶贫之间的关系,探讨林业生态扶贫的理论逻辑,总结我国政策倾斜式、产业发展式、机制创新式3种林业生态扶贫实践模式,概述林业生态扶贫的保障政策,最后进行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文章讨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的规范化运营管理,提出了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发展模式和大力推广"电商+"体系的建设内容,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业精准扶贫中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林下经济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近年来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之路,但仍面临可持续发展资源匮乏、基础设施配套与生态环保存在短板、劳动力紧缺、技术人才不足、金融支持力度有待增强、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较少等制约因素。为推进凤山县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文中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管护工作,综合利用林下资源;2)加强金融税收支持,完善林下经济基础设施;3)加强科技支撑,促进林下经济人才培养;4)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促进林下经济"三化"发展经营。  相似文献   

11.
张光元 《林业建设》2012,(5):39-41,77
本文介绍了生态建设规划在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的定位,提出了编制规划过程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及编制的思路,并结合石漠化片区的经济发展、贫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国家对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要求,对生态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扶贫开发,以易县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为例,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旅游扶贫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在扶贫实践中,实施的各种扶贫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业扶贫是效果最明显、脱贫效果最稳定的一种扶贫模式。因此,提出充分保障贫困人口利益,倡导PPT旅游;旅游业发展初期由政府主导;发展全域旅游,树立鲜明形象;开展旅游业教育培训及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等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以期推动我国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and how community forestry links with poverty reduction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ousehold-based community forestry was first implemented in Yunnan and spread over other parts of China in the 1980s. In this forestry management system, rural households are the main actors. Household forestry is a form of small-scale community forestry and suits the rural areas of China, where social overhead capital and skilled human resources are lacking. Community forestry has played a remarkable role in guiding and facilitating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Huoshan County, Anhui Provi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the community forestry project in Huoshan County has helped the farmers improve their livelihood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a forestry model involv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households and independent farmers’ organisations. The sustainable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developed in Huoshan ha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eaturing the participatory forestry components of the project, namely household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households, and independent farmers’ organisations. With technological and financial aid from government, the local farmers were able and willing to establish this small-scale forestry management system, planting fast-growing multiple-use tree species with substantial economic benefits.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独山县曾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帮扶县,于2019年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我国完成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针对易致贫返贫人群健全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是接下来5年过渡期内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工作。文中综合当下的研究并结合实地调研和多利益主体座谈,对独山县脱贫后现状以及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独山县已经探索出符合当地县情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但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仍存在不足之处、监测对象本身综合素质较低且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帮扶措施广泛但缺乏针对性。在此基础上,从健全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激发农民主体内生动力、健全长效帮扶机制3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为后续完善独山县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和其他地区返贫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甘肃天祝藏区地处黄河、石羊河等重要河流的源头和汇水区,是甘肃主要的水源涵养林区,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林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传统的以林养林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探索建立长期、全面、有效的补偿机制和途径十分必要。针对甘肃省藏区生态环境现状和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分析研究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直接资金补偿、间接项目补偿、衍生保障补偿、辅助政策补偿等4种符合区域特点的生态补偿途径,以加快建立长效补偿机制,加强区域环境资源管护,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是竹亚科牡竹属大型丛生竹种,其鲜笋品质一流,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文章分析了甜龙竹的开发价值以及在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方面所拥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甜龙竹产业化开发方案,即建成以“培植优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的现代竹产业体系,带动千家万户培育竹资源、打造竹景观、增加竹收入,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以贵定县为普查对象,采用现场勘查的方式进行了森林生态产业资源大普查。其目的是摸清贵定县生态产业资源家底,推动大扶贫、大生态进程。普查结果显示:贵定县适宜发展林下种植资源2927.66 hm2;已发展林下养殖50.02 hm2,适宜发展林下养殖3466.83 hm2;已发展特色经济林9509.56 hm2,适宜发展珍贵名木3776.23 hm2,已发展旅游单体地块3块,适宜森林康养发展单体图斑1块。  相似文献   

18.
通道县林下经济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道县自然条件优越,森林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很大。本文通过阐述通道县的自然条件,林下经济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增加林业附加值,增加林农收入,维护生态平衡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对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工程进行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结果显示,工程自1998年相继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落实,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工程区的森林资源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森林植被快速恢复,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等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增加,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工程区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多元化发展态势逐步形成;地方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报告针对所存在的制度性障碍、政策缺位、资金安排缺项或不足、返贫等问题,提出了建立新型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弥补缺位政策,调整工程预算项目,修正资金配套方案,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科学看待林农间种等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对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工程进行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结果显示,工程自1998年相继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落实,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工程区的森林资源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森林植被快速恢复,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等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增加,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工程区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多元化发展态势逐步形成;地方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报告针对所存在的制度性障碍、政策缺位、资金安排缺项或不足、返贫等问题,提出了建立新型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弥补缺位政策,调整工程预算项目,修正资金配套方案,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科学看待林农间种等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