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正>我国北方地区进入5月份以后气温骤升,5月中下旬已超过30℃,特别是正午时分太阳直射下的奶牛运动场地表温度超过40℃,奶牛很容易因气候炎热发生热应激。一旦发生热应激反应,奶牛轻则食欲下降、产奶量减低,重则可由日射病引发中暑而死亡。本文就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如何减少热应激造成的损失谈谈看法,供广大同行和奶农参考。1.搞好绿化工作无论是新建还是已有的规模奶牛场,都可以向当地的林业主管部门申请环园环庄林建项目,如果获批即可  相似文献   

2.
奶牛是一种怕热耐寒的动物,体表被毛短而密,保温性能好,汗腺不发达,皮肤散热少,对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因此环境温度对奶牛的影响很大。奶牛产奶的适宜温度为0~20℃,温度超过这个范围,易破坏奶牛体热平衡,发生热应激反应,奶牛出现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采食减少,口渴喜饮,产乳量和乳汁营养价值降低,发情时间缩短,受精率和妊娠率下降,发病增加等一系列症状。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持续时间长,气温较高,严重影响着奶牛的生产和健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因此,在夏季采取通风降温、调整日粮组分等措施预防奶牛热应激,帮助奶牛安全度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温环境对奶牛生理活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2002—2003年对重庆市部分地方奶牛的生理活动、生产性能进行了监测,并对部分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在6—9月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显著高于3—5月和10—2月(P<0.05);(2)3—5月和10—2月的日平均泌乳量分别为(23.5±4.2)kg/d(n=31)、(22.1±5.3)kg/d(n=43),均高于6—9月高温时节的(7.6±5.1)g/d(n=52)(P<0.05),即在热应激期奶牛泌乳性能下降25.6%~33.5%;(3)热应激期的奶牛血清K 、Cl-、iCa 浓度显著升高(p<0.05),奶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出现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38.96%,α-淀粉酶降低8.52%,而谷丙转氨酶活升高3.47%;(4)在热应激期受胎率下降,繁殖疾病增加。  相似文献   

4.
李振 《科学种养》2010,(7):42-42
<正>鸡产蛋期最适温度为13~23℃。当环境温度超过上限温度时,鸡表现为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粪便变稀,增重缓慢,产蛋量减少,蛋品质下降。当环境温度达32℃  相似文献   

5.
高温环境对奶牛生理活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2002—2003年对重庆市部分地方奶牛的生理活动、生产性能进行了监测,并对部分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 在6—9月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显著高于3—5月和10—2月(P<0.05);(2) 3—5月和10—2月的日平均泌乳量分别为(23.5±4.2)kg/d(n=31)、(22.1±5.3)kg/d(n=43),均高于6—9月高温时节的(7.6±5.1)g/d(n=52)(P<0.05),即在热应激期奶牛泌乳性能下降25.6%~33.5%;(3) 热应激期的奶牛血清K+、Cl-、iCa+浓度显著升高(p<0.05),奶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出现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38.96%,α-淀粉酶降低8.52%,而谷丙转氨酶活升高3.47%;(4) 在热应激期受胎率下降,繁殖疾病增加。  相似文献   

6.
李阳  毛少利  李倩 《种子》2016,(8):21-23
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二裂委陵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时,二裂委陵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当发芽温度为5℃或者超过20℃时,发芽特性均下降.当温度为10~15℃时,种子千粒重和种子发芽特性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二裂委陵菜种子最适合在10℃发芽.这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7.
仙客来   仙客来是备受人们喜爱的室内盆花之一.其性喜凉爽,忌高温,生长及花芽分化的适宜温度为15℃~20℃,湿度为75%~80%.当气温超过30℃时,仙客来球茎就会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一旦进入休眠,就难以保证当年开花,当气温超过35℃时,球茎易腐烂.因此,为确保仙客来冬春正常开花,防止其夏季休眠,使其安全越夏,是仙客来栽培管理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8.
随机选用16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研究轻微至中度热应激对其生理指标及产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1)泌乳牛在轻微热应激期(THI 74.5±1.0)的生理常数指标与非热应激期(THI 65.2±4.1)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度热应激期(THI 84.0±2.4)的各项生理常数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5)。从非热应激至中度热应激,THI每升高1,直肠温度上升0.04℃;从轻微至中度热应激,THI每升高1,泌乳牛的呼吸频率增加3.4次/min,脉搏增加2.6次/min。(2)在轻微和中度热应激期泌乳牛产奶量分别下降13.8%和26.9%(P<0.01),产奶量与TH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R= -0.82),THI每上升1,产奶量下降1.9%。  相似文献   

9.
<正> 鸡没有汗腺,主要通过呼吸蒸发散热来维持正常体温。当环境温度达到34℃时,鸡表现为难以维持正常体温,我们称之为热应激反应。当环境温度高于35℃时,其生理功能趋于紊乱。一、热应激对鸡群的影响1.热应激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热应激会使消化道蠕动减慢,延长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降低消化道内酶的活性,减少消化道血液流量,破坏消化道黏膜完整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条件下几种胡枝子渗透物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胡枝子属中的6个种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热稳定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胡枝子脯氨酸含量变化有较大的影响.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从75%~80%下降到55%~60%时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较少,而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到35%~40%时则迅速增加.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下降,各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热稳定蛋白质含量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从75%~80%下降到55%~60%时增加,而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到35%~40%时则迅速减少.认为在脯氨酸、热稳定蛋白质与可溶性糖之间可能存在着互为补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牛耐寒怕热,最适宜的生存和生产温度是8~16℃。夏季当温度超过30℃时,牛的日增重可能降低25%~50%。因此,防暑降温是夏季养牛的重要环节,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温季节饲养管理工作稍不到位,奶牛极易产生热应激,严重影响产奶量和繁殖率,使抵抗力下降,发病率明显增加,大大降低饲养收益。养殖者必须加以重视,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让奶牛顺利度夏。  相似文献   

13.
1.适时扣棚桃树落叶后,每天记录低于7.2℃的低温持续时间,当低温累计达到700~800小时后才能扣棚升温。升温时不能操之过急,前5~7天白天温度一般不超过15℃,夜温5℃左右;以后逐渐升温,至萌芽前白天温度升至22℃左右,夜温8~10℃。  相似文献   

14.
仙客来是备受人们喜爱的室内盆花之一。其性喜凉爽、忌高温,生长及花芽分化的适宜温度为15℃~20℃,湿度为75%~80%。当气温超过30℃时,仙客来球茎就会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一旦进入休眠,就难以保证当年开杞当气温超过35℃时,球茎易腐烂。因此,为确保仙客来冬春正常开花,防止其夏季休眠,使其安全越夏,是仙客来栽培管理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灌浆期短暂高温对小麦淀粉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了灌浆期高温对弱、中筋两个小麦品种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从25℃升至30℃有利于籽粒总淀粉积累,当灌浆温度超过30℃时,温度升高,总淀粉含量下降,40℃时总淀粉含量最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淀粉的形成以花后第25~27天高温胁迫影响最大,花后第33~35天高温胁迫影响最小。当温度超过25℃时,随温度的升高,剑叶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和SPS酶活性呈下降趋势。40℃处理使SS、SBE酶活性最低,峰值在25~30℃之间。40℃高温胁迫下,弱筋小麦扬麦9号籽粒淀粉粒呈椭圆型,与蛋白质鞘结合较疏松,角质化程度低;中筋小麦扬麦12籽粒淀粉粒受到伤害,呈扁圆形,并出现裂纹,说明灌浆期短暂高温胁迫对扬麦12的影响大于对扬麦9号。  相似文献   

16.
热应激小鼠附睾组织HSP70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化学恒温培养箱对小鼠实施42℃1h/d的热应激处理,建立持续的全身热应激动物模型。在热应激持续到8d、13d、21d和35d时,颈椎脱臼处死对照组和热应激组小鼠,应用改良巴氏染色法检测附睾精子畸形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的方法检测附睾组织HSP70的表达。结果显示:热应激组小鼠附睾精子畸形率随着热应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小鼠附睾组织HSP70呈极强表达(+++),而热应激组小鼠附睾组织HSP70的表达随着热应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当热应激持续到35d时呈极弱的表达(±)。结果表明:热应激损伤了附睾的功能,使附睾精子畸形率增加;附睾内HSP70为非热诱导型,HSP70可能在附睾精子的成熟过程发挥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贮藏温度对蓝莓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不同品种蓝莓果实的贮藏特性,以天津蓟州区主栽的8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分别在10、4、0、-1℃贮藏条件下比较了果实的5个贮藏特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4种贮藏温度下,温度越低,蓝莓果实好果率越高,失重率越低,硬度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率越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越好。在10℃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好果率逐渐降低,失重率逐渐增加,贮藏至14 d时,蓝莓的好果率在23.33%~85.33%,失重率在13.37%~27.40%;4℃贮藏过程中,好果率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而失重率逐渐增加,贮藏至至21 d时,好果率在19.67%~69.50%,失重率在21.74%~35.66%;0℃和-1℃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贮藏至70 d时,好果率在57.60%~95.67%,失重率在4.98%~17.72%,硬度较初值下降了20.69%~57.6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初值下降了1.82%~61.71%,可溶性糖含量较初值下降了14.12%~42.17%。隶属函数综合分析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耐贮藏品种为布里吉塔、蓝金、莱克西。综合比较各指标发现,不同品种蓝莓在-1~0℃下贮藏均可维持较好的果实商品性(好果率和失重率)和果实品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8.
PEG引发对克服生菜包衣种子高温休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菜营养物质丰富,是华南地区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生菜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5~20℃,当温度超过25℃时,生菜种子萌发则受到抑制,温度高于35℃时几乎没有种子能发芽.华南地区常年温度较高,高温导致的种子休眠已成为影响生菜安全生产重要因素.因此探索克服生菜种子高温休眠方法对保障夏季生菜正常供应、促进生菜周年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三期”管理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1缓苗期管理定植要浇足水,缓苗期间不浇水。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密闭保温,促进缓苗,白天不超过32℃不需要通风,尽量保持15℃以上的地温。2初花期管理2.1温度管理温度白天保持25~28℃,午后降至15℃时放下草苫,前半夜保持15℃以上,后半夜则保持在11~13℃。阴天时,白天温度可顺其自然,但不能使热量过度散失,以免引起地温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培养条件对红小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虹  马建军 《种子》2012,31(6):97-100
通过对红小豆(Vigna umbellata)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发芽床、光照以及播种深度对红小豆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小豆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宜浸种温度为35~45℃,浸种温度与发芽温度互作效应显著。在光照环境下,红小豆种子在低光照环境中的萌发率略高于中光照和高光照环境中的萌发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3种强度光照范围内,红小豆种子萌发率均超过90%,说明红小豆种子对光照不敏感。在4种发芽床试验中,用滤纸和纱布比用砂土作发芽床发芽率高。各处理的平均发芽率都达到95%以上,但砂床保湿性较其他发芽床好。另外,红小豆种子适于在土壤的浅层发芽,埋深1 cm时,发芽率为98.22%,当埋深2 cm时发芽率次之,随着埋深的加深,发芽率明显下降,各处理之间差异明显,说明红小豆适于在土壤深度为1~2 cm之间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