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种业导刊》2012,(9):37-37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研制出了首例转基因芒草。芒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东亚,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源作物。芒草是一种纤维素原材料,它含有木质纤维素,可用于生产乙醇。新开发的芒草转基因技术将培育出  相似文献   

2.
杂交狼尾草作为能源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hum×P.Purpureum)系美洲狼尾草(P.americahum)与象草(P.Purpureum)的种间杂交种,是多年生高大C4草本植物,已作为造纸、饲料原料等被广泛应用,是中国有前景的非粮能源植物之一。笔者以非粮生物质原料生产和生物质转化利用为中心,针对杂交狼尾草的生物学特征、遗传特性与良种选育、产量、品质特征和生物质转化利用、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效益、栽培及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展望杂交狼尾草作为能源植物的研发前景。认为虽然杂交狼尾草存在对土壤条件要求高、在北方地区不能越冬等缺点,但较其他能源植物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在条件较好的边际土地和污染农田上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类型能源植物生物产量试验、测定、测产、分析,采用生理指标与生物产量相结合的比较方法,研究认为:甜高粱叶绿素含量及呼吸速率不同时期均表现较高,生物产量也高;其次草高粱生物产量高,其他指标表现不一;而甜玉米生物产量较低,生理指标表现不一.综合分析确定甜高粱是目前最适合的绿色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4.
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利用现代科技生产生物质能源,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阐述了能源植物前质体的发育,着重介绍了质体与脂类合成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生物质能源合成的产业化策略。植物生物质能源合成调控原理的产业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转基因方式增强油脂生物合成以及通过热化学和生物化学方法转化生物质能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类型能源植物生长势的测定、比较,分析认为不同类型能源植物中,甜高粱生长势最快,其次是草高粱,而甜玉米相对较慢;同一类型不同区域甜高粱生长势中,华南甜高粱生长势最快,而且品种间表现趋势一致,西北和东北甜高粱生长势相近,只是西北甜高粱品种间生长势趋于同带,而东北甜高粱品种间生长势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在解决能源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能源农业的概念,系统阐述了能源农业的特点以及中国在发展能源农业方面所要采取的能源作物的筛选、培育、标准化栽培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能源转化设备转化效率和转化机制以及区域发展规划制定等一系列的基础及基础应用研究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在解决能源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能源农业的概念,系统阐述了能源农业的特点以及中国在发展能源农业方面所要采取的能源作物的筛选、培育、标准化栽培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能源转化设备转化效率和转化机制以及区域发展规划制定等一系列的基础及基础应用研究措施。  相似文献   

8.
沿海滩涂发展能源植物的潜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生物质能源对缓解中国的矿质能源压力、减轻能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迫切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中国丰富的沿海滩涂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开发能源植物的潜力。同时,从滩涂资源的有效利用、盐生植物中能源植物的发掘和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能源植物耐盐性及改良盐生植物生产能源物质的特性等方面提出了沿海滩涂发展能源植物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9.
京郊边际土地纤维素类能源草规模化种植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能源植物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潜力,在京郊挖沙废弃地、荒滩地、撂荒地、污染农田4种边际土地上开展了柳枝稷、荻、芦竹和杂交狼尾草4种纤维素类能源草的规模化种植。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京郊边际土地纤维素类能源草规模化种植与管理技术,为基于边际土地发展京郊生物质原料生产与生物质能源产业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颖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3):297-300
随着矿石能源储量的减少,应大力开发和应用以能源植物为主的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具有资源容量大、清洁可再生特性。发展植物能源是解决矿石能源危机的可行措施,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产业已在全球得到较快的发展,并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和高产生物质植物、能源作物、类石油植物三类能源植物资源的发展情况,并对我国能源植物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1.
能源植物小桐子及其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能源植物小桐子(Jatropha curcaseL)为大戟科麻疯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适应范围广,耐干旱瘠薄,其毒性和生物活性物质可用于生产杀虫剂和中药制剂,种子油可用做生物柴油,广泛分布和栽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公司为获取生物柴油都在大力发展种植小桐子。该文对小桐子的起源分布、生物学特征、种质资源情况,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总结,同时,就中国发展小桐子可再生能源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对发展小桐子能源产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塑料连栋温室覆盖层的能量平衡模型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莹  王双喜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402-405
运用传热学及热力学的基本知识,以能量平衡法为理论研究平台,建立了一个反映塑料连栋温室覆盖层自身热物理特性的能量平衡模型。根据覆盖材料的反射率、透过率等热物理特性,以及设施内外气温、天空辐射温度、植物与室内地面温度等工作环境条件,对覆盖层的传热进行分析。在MATLAB环境中模拟,并以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就晴天和阴天两种天气情况下的覆盖层温度模拟而言,两个回归方程的R2值分别为0.9883和0.9875,回归直线拟合度较高,平均绝对误差在±1.04℃之内,平均相对误差为4.36%。结果表明,该模型物理意义明确,便于数值模拟,且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性好。  相似文献   

13.
To explore the conserv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endangered alpine medicinal crops at comparatively lower altitudes, a study on variations in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and energy exchange characteristics was conducted on five herbaceous medicinal crops from the alpines of Central Himalayas. Plants of same age were selected from the alpine medicinal crop nursery, Tungnath (3600 m), and were planted at the nurseries at 2100 and 550 m altitudes. After well acclimatization at lower altitudes, plants were examined for morphological and energy exchange studies during their active growth period. The energy balance sheet of these plant species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energy absorbed by the leaves dissipates by re‐radiation, transpiration and thermal conductance across leaf surfaces. All species maintained leaf temperature below the surrounding air temperature at all altitudes and therefore gained energy by convection of heat as well as by boundary layer thermal conduction. Leaf‐to‐ai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gain of energy by convection of heat and boundary layer thermal conduction was maximum at an altitude of 2100 m in all the species. Boundary layer thermal conductivity,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leaf and therefore, total energy absorbed by the leaves of these species increase significantly with decreasing altitude. Leaf thickness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with decreasing altitude, which in turn enhances total energy absorption (r = ?0.975, P < 0.005) of the leaves in all the spec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these species absorb higher amount of energy at lower altitudes, which indicates their adaptability to warm temperatures at low altitudes (up to 550 m). Therefore, these species can be cultivated at relatively lower altitudes. However, a proper agronomic methodology needs to be developed for better yields.  相似文献   

14.
线粒体是植物进行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但目前关于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较为繁琐,亟需一种快速有效测定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手段。本研究采用Extracellular Flux Analyzer(Seahorse Bioscience,America)方法对玉兰(Magnolia denudata)花部器官线粒体代谢情况进行测定,并对测试技术进行改进。通过直接测定氧气消耗速率,进而检测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呼吸速率和能量代谢。采用该方法对同一组织样品进行多次测量,测量结果稳定,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的测定线粒体呼吸和能量代谢的方法。并且,通过加入不同的呼吸抑制剂来鉴定细胞的呼吸途径,可快速获取有效数据。此外,还可直接对组织内线粒体的呼吸代谢进行测定,简便性、实时性均优于其他线粒体代谢测定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且可以进行实时动态观测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受环境因子胁迫不利于生产粮食的农田种植能源作物,不仅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为生产生物质能源提供原料,缓解能源危机。由于能源作物中的糖分是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的基础,所以本文综述了水分、盐碱、温度、NPK(氮、磷、钾)养分、种植密度、植物激素和重金属等因子对能源作物糖分积累的影响,发现干旱、盐碱、适宜低温等非生物胁迫及适量的施用NPK肥、稀土元素或ABA(脱落酸)有利于促进作物糖分的积累,表明合适的非生物胁迫及适量的补施肥料或叶面微肥可极大促进乙醇产量,这将为更好地利用受环境胁迫不适宜生产粮食的农田种植能源作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程勒  赵肃铭 《粮食储藏》1997,26(1):32-37
对利用风能作能源进行粮仓通风干燥的可行性作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一种风能电能两用式粮仓通风装置的方案设计,着重分析了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举例说明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江苏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效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6):196-200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是国家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在江苏9个典型县3645家庭能源消费及其相关问题入户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江苏典型地区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和最终用能消费结构,比较研究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和有效热中商品能所占比例的差异,分析了能源消费与家庭纯收入的变化关系。研究为认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建立能源供需平衡体系和生物质资源的规模化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