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在过往的养猪生产中,养猪生产者过多地关注了猪病,或者说过多地关注了某种猪病。猪病是影响养猪效率和养猪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商品猪数量。养猪生产者在关注猪病、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日常操作要遵循提高猪场的健康程度为唯一宗旨,猪群健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健康养猪,即重视日常程序管理和细节管理,如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的严格实施,理顺免疫程序,做好母仔保健,全进全出,消毒,淘汰病弱猪,饲料质量控制,环境控制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猪大环境的转变,规模化猪场猪群的疾病出现复杂化、多样化。不管你如何努力做,猪场还是出问题。猪场的利润总是忽高忽低,原因就是大家重视的是一些表面的东西,忽视了猪群本身的内在健康,即保健在养猪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母猪群的正确保健。说到保健应该格外强调一下我国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复杂的猪呼吸道疾病给许多规模化猪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使猪群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上市时间推迟等严重的经济损失。呼吸道疾病是影响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猪场复杂的呼吸道病主要是由饲养管理不良引起的病毒、细菌、支原体的混合感染和继  相似文献   

4.
随着天气的变化,困扰猪场的,呼吸系统等疾病也随之而来,该类疾病是影响养殖业发展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不仅可引起猪生产性能下降,导致养猪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在秋季加强对猪群的饲料营养调节和药物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韦峰  王玉霞 《猪业科学》2006,23(2):46-48
规模化猪场的猪群由于生长环境密集,猪群周转频繁。猪只之间接触机会增多,以及引种等因素的影响,寄生虫病的危害十分严重,常常造成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猪寄生虫病是潜伏性危害养猪业的疾病,给规模化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这种潜在的损失往往为许多猪场所忽视。因此.做好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复杂的猪呼吸道疾病给许多工厂化猪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造成猪群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推迟上市以及管理上恶性循环等严重的经济损失。按目前疾病发展的形势,呼吸道疾病仍将是影响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猪场复杂的呼吸道病主要是病毒、细菌、支原体,  相似文献   

7.
唐立荣 《猪业科学》2013,(3):106-107
养猪有“二怕”:一怕猪价波动亏损;二怕猪场发生疫情.猪群发生疫病会影响猪场经济效益,有时可能是一个猪场的灭顶之灾.对于猪场来说猪价行情我们很难掌控,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来提高猪群的健康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疫病给猪场带来的风险.只有控制好猪群疫病,提高猪的成活率和生产性能我们才能够在养猪这个高风险低收入的行业中建立起根基,才可以降低养猪成本.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建立好的防疫体系是养猪者追求的目标.现就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规模化养猪迅猛发展。规模化养猪具有饲养头数多、密度大和批量生产的特点,一旦感染疾病则难以控制,而导致猪只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甚至大批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规模化猪场的疫病防治和保健技术的应用,是猪群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根据我国目前猪场主要疾病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提出如下防制措施,供广大猪场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养猪经济效益的影响,除了市场行情、品种、饲料成本、饲养管理等因素以外,具有决定性的就是猪群的健康状况,疾病的暴发将使猪场蒙受巨大损失,而病原潜伏导致猪群的亚临床健康,广泛影响猪场的收益。现在许多传染性疾病的慢性和非典型性表现、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等问题使人们抱怨猪难养。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猪场的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猪规模化的不断发展,猪场内猪咬尾、咬耳现象逐渐增多,致使猪群生长发育减缓,饲料转化率降低,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为减少规模化猪场猪咬尾咬耳综合症的发生,笔者就该综合征的危害、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做以简要介绍,以供养猪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猪副嗜血杆菌病作为对猪群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危害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疾病,不仅导致猪群质量下降,降低生猪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猪副嗜血杆菌病不会造成猪群较高的死亡率,但是对猪群在生长发育中的抵抗能力下降,极易感染多种传染性疾病,导致症状复杂,不利于疾病的诊断。该文主要对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展开分析,论述流行特点、病例变化、临床症状等,并总结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猪场的饲养管理技术是猪场最重要的技术,是体现一个猪场的养殖水平的技术,也最能体现养猪管理细节与养猪责任的.例如每天的猪场的检查,观察猪群的技术,母猪喂料技术,养猪关键期、疾病易发期的猪病控制管理技术等,其中养猪最重要的疾病预防技术是生物安全、免疫、药物保健、营养等技术,一个猪场的饲养管理,可以左右一个猪场的前途。现将猪场的一般管理技术及疾病防控措施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猪场追求高的经济效益,主要受生产和市场两方面因素影响,市场因素(如猪上市价格,饲料原材料的价格等)并非人为能控制,所以养猪经营者更注重追求养猪生产的高产出,比如提高每年每头母猪产健仔数,提高猪群的综合成活率,提高生长速度,降低料肉比等。近几年来,猪群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尤其是圆环病毒2型(PCV2)及蓝耳病(PRRS)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出现对猪群群体健康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农村规模猪场药物保健与疾病防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诊治条件有限、养殖技术缺乏等原因,许多农村规模猪场除了常规免疫接种外,已把药物保健作为防控疾病的重要手段。药物保健对猪群的健康及养猪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本人就农村规模猪场药物保健与疾病防控作些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规模化猪场母猪淘汰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在群寿命是反映猪场经营管理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母猪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猪场的效益,母猪不能正常繁殖的年淘汰率一般为20%~25%,超出这个范围,将会影响整个猪场的年出栏头数,降低全年的经济效益.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和管理的提高,生产者为了寻求高效益,对猪群质量选择,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猪群在严格的生产计划控制下进行满负荷的生产运转,使基础母猪群的淘汰率上升,异常淘汰的比率相对增加.在这些异常淘汰中,特别是母猪繁殖类疾病、子宫内膜炎和肢蹄病严重侵害着母猪群,而过高的猪群淘汰率将会给生产带来压力[1-2].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自繁自养猪场的增加,其中的弊端也展现出来,导致中小规模猪场、养猪专业户经济效益差的最大原因就是对猪群的预防保健不当.要解决这一问题,猪场除了作好防疫之外,还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猪群保健方案.现就猪群保健方案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吴凡 《江西饲料》2012,(3):41-42
夏秋炎热季节猪胃口不好、暑热烦渴、疲乏嗜睡,不仅影响采食量和生长发育,也使增重明显下降。多年的养猪生产实践证明,在猪饲料中巧用一些廉价绿色保健食疗饲料,也可起到清热解暑、促进生长、防治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猪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疫情也变得愈加复杂。为有效控制疫病,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对猪群开展合理的健康检测及积极有效的保健措施。为猪群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不仅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而且能提升猪群健康水平、增强猪群抗病力。笔者从增强猪只体质、做好猪场的卫生与消毒、加强猪群免疫接种、合理进行药物保健和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5个方面介绍了规模养殖场的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前猪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一些猪场,使猪场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如何控制疾病的发生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目前的饲养管理模式下,引种频繁、过度采用高床饲养、过度消毒、大量抗生素和劣质霉变饲料的使用等等都会导致猪群免疫力的减退。  相似文献   

20.
刘德武 《猪业科学》2013,(11):42-43
猪群的肢蹄健康状况是影响种猪生产性能和肉猪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也是种猪被迫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规模化、工厂化养猪场越来越多,猪群肢蹄疾病的实际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很多猪场管理人员对猪群的肢蹄健康状况了解并不多,或根本没有意识到肢蹄疾病对猪群生产性能的潜在影响,从而使猪场的经济效益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