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核桃组(Sect.Juglans)种质资源的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从基因水平对我国核桃组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9对SSR引物对核桃组中29份核桃(Juglansregia L.)样品、2份铁核桃(J.sigillata D.)样品、4份J.sigillataD.×J.regiaL.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出等位基因47个,每个位点扩增3~9个等位基因,平均5.2个。9个SSR位点的PIC值在0.3188~0.7902,平均为0.6357。35个样品在9个SSR位点上有杂合位点1~6个,样品的杂合度在0.11~0.67,平均0.35。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35个样品可以分为4组。其中陕西晚实核桃与华北核桃聚为一类,陕西早实核桃聚为一类再与新疆核桃聚为一组,表明秦巴山地核桃可能属于华北和新疆2个地理生态型。铁核桃与西藏核桃聚为一组,说明铁核桃与西藏核桃的亲缘关系较近,认为铁核桃和西藏核桃作为核桃种下的一个生态类型可能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以8个核桃品种叶片为材料,利用ISSR技术,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2条对8份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位点34个,其中多态位点24个(比例达70.58%),构建出8个核桃品种的数字化指纹图谱。以NTSYSpc2.1软件计算品种指纹图谱的相似系数(GS)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样品间的GS在0.54~0.94之间,在GS=0.64处将8个核桃品种分成2组:第一组母本为‘扎343’(1号),矮化品种有‘新温724’(4号)和‘新温908’(5号);第二组母本为‘新早丰’(2号),矮化品种有‘新温609’(3号)、‘新温915’(6号)、‘新温916’(7号)和‘新温917’(8号),与田间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甘肃成县核桃种质资源晚霜冻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核桃种质资源对晚霜冻害的抗性表现,筛选抗晚霜冻的核桃种质资源,为抗晚霜冻核桃品种的选育提供优异材料,于晚霜冻害发生后的第3~5 d分别对成县当地核桃品种(系)、引种国内核桃品种、引种国外核桃品种、黑核桃及山核桃属的长山核桃等30份不同核桃种质的抗晚霜冻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和鉴定。结果表明:成县当地核桃品种(系)中,‘陇南755’、Y1102、Y1201等表现为抗晚霜冻型,B0802-8、Y1001萌芽较迟,属于避晚霜冻型;引种国内品种中,‘辽核4号’和‘辽核7号’表现为抗晚霜冻型;引种国外品种中,日本核桃‘清香’属于抗晚霜冻型,美国核桃种质‘强特勒’‘土莱尔’‘美国黑核桃’等属于避晚霜冻型,‘维纳’‘美国819’‘美国长山核桃’等属于抗或高抗晚霜冻型。  相似文献   

4.
四川干旱干热河谷核桃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FLP-银染技术,对四川干旱半干旱河谷流域的4个核桃居群和干热河谷流域的2个铁核桃居群共46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选择EcoRⅠ/MseⅠ酶切组合,选用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引物组合E32/M48、E32/M61、E33/M61、E33/M62、E35/M74、E41/M48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选择性扩增,共扩增出475个遗传位点,其中332个多态位点,多态率为69.89%;核桃群体所检出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Nei’s基因多样度H、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1.2972、0.1745、0.2629,而铁核桃群体分别为1.2758、0.1616、0.2422;从种级水平来看,2物种内部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3794,0.2252,表明核桃群体与铁核桃群体的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分子方差分析(AMOVA)的结果与以上分析结果一致;主成分分析(PCA)结果与聚类分析的结果相符;从Nei’s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析了各供试资源间的亲缘关系;经SPSS分析表明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R2=0.847**)。从研究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物种的繁育系统、居群间的基因流、地理隔离是该区域核桃及铁核桃居群遗传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核桃EST-SSR信息分析与标记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dbEST数据库用SSRHunter软件对4 500条核桃EST序列进行搜索,发现462个SSR分布于399条EST序列中,EST-SSR出现频率10.27%,平均每5.65 kb EST出现一个SSR。核桃二核苷酸重复基元占主导地位,其次为三核苷酸重复基元,分别占总SSR的49.57%和27.27%。核桃二核苷酸EST-SSR的优势类型为AG,其次为AT,分别占二核苷酸SSR的67.25%和28.38%。核桃三核苷酸EST-SSR的优势重复基元为AAG,其次为ACC、AAT、AGG,分别占三核苷酸SSR的25.40%、21.43%、16.67%和11.11%。用Primer Primer 5.0软件设计了11对引物,对核桃属5个样品进行PCR扩增,10对引物有扩增产物,引物有效扩增率90.9%,其中7对引物有多态性,多态性引物占可扩增引物的70%。表明,利用核桃EST序列开发EST-SSR标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核桃属植物休眠期的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核桃属(Juglans)中的普通核桃、核桃楸、河北核桃和黑核桃4个种的18份种质休眠期的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电解质渗出率法、组织褐变法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并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析了LT50与枝条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休眠期各核桃种质1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REC)均呈上升趋势;供试种质间抗寒性差异大,LT50在–38 ~–22 ℃之间;种间抗寒性差异明显,依次为黑核桃 > 核桃楸、河北核桃 > 普通核桃。电解质渗出率法、组织褐变法及TTC染色法均可用于休眠期核桃属植物的抗寒性鉴定,尤其以电解质渗出率法准确度高。用略高于大部分核桃种质LT50的温度(–24 ℃)处理枝条,其相对电导率与LT50之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此温度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以及枝条的LT50均可作为休眠期核桃属抗寒性鉴定的理化指标。核桃属4树种1年生茎粗大致相同的枝条中各组织的厚度差异显著,其中木栓层厚度及其在茎结构中所占的比率与枝条的LT50之间达到极显著负相关,可作为休眠期核桃抗寒性鉴定的形态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7.
越橘叶片转录组SSR发掘及其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丛越橘品种‘布里吉塔’叶片转录组序列进行了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搜索和分析,发现了22 058个SSR位点,总发生频率为21.32%。SSR重复类型以二核苷酸发生频率最高(77.70%),三核苷酸次之(21.45%)。选用53对SSR引物在8个越橘属植物中进行PCR扩增,筛选出15对条带清晰且能稳定扩增的SSR核心引物。使用核心引物对39份越橘属种质进行分析,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大值为7.11(VcSSR19),最小值为1.41(VcSSR41),平均值为3.90。香农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是0.64 ~ 2.31,平均值为1.55。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050 ~ 0.900和0.293 ~ 0.870,平均值分别为0.457和0.677。使用5对引物可以完全区分39份种质中的38份。南高丛越橘品种‘莱格西’和‘蓝雨’与蔓越橘品种、越橘属野生种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是与野生种进行杂交育种的合适种质。  相似文献   

8.
运用RAPD对核桃属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7,自引:3,他引:44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核桃属内9个种及近缘属的2个种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共选用20个10bp随机引物扩增出311个DNA片段,其中铁核桃J.sigillata,甘肃枫杨P.macroptera显示出自身特征性标记,利用这些片段进行遗传关系分析,根据UPGMA方法构建聚类树状图。研究结果表明:铁核桃为核桃属中一个独立种;核桃属内组间和种间亲缘关系与经典分类学的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核桃属4 树种展叶期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景花  王红霞  高仪  张志华 《园艺学报》2012,39(12):2439-2446
 以普通核桃(Juglans regia L.)、核桃楸(J. mandshurica Maxim.)、河北核桃(J. hopeiensis Hu)和黑核桃(J. nigra L.)4种核桃属植物的20份种质展叶期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导法并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其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析了LT50与叶片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核桃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均呈上升趋势;供试核桃种质间的抗寒性差异较大,低温半致死温度在–8 ~ 2 ℃之间,在黑核桃、核桃楸及普通核桃中均有抗寒性强的种质资源。利用略高于大部分核桃种质LT50的温度(0 ℃或–3 ℃)处理叶片,其相对电导率与低温半致死温度之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高,此温度下处理12 h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以及叶片的LT50均可作为鉴定展叶期核桃种质抗寒性强弱的物理指标。核桃属不同种间的叶片结构类似,但各有特点。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总厚度与其LT50之间均达到极显著负相关,可作为核桃叶片抗寒性鉴定的形态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利用SRAP和EST-SSR分析香椿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RAP和EST-SSR标记技术对中国9省10个香椿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试图为香椿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33对SRAP标记共扩增出167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产生5.06个多态性位点;45对EST-SSR引物共检测到221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4.9个多态位点;所选香椿居群的等位基因数和期望杂合度(EST-SSR,Na = 2.3506,He = 0.4632)及Shannon’s信息指数(SRAP,I = 0.6140;EST-SSR,I = 0.6752)较高,表明中国香椿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SRAP,Gst = 0.3124;EST-SSR,Fst = 0.2462)表明所研究的香椿资源分化程度较高;聚类结果显示,10个香椿居群可分成3类,其中衡水、泰安和太和居群为一类,成都、昆明、武汉和汝阳居群为一类,德州和泉州居群聚为一类,南京居群的结果因两类引物略有不同;香椿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实际的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西藏林芝地区核桃表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核桃表型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西藏核桃的选育提供参考。依照核桃的性状调查方法,研究了林芝地区4个居群8个核桃家系:朗县(LX1-4)、米林县(ML7-8)、林芝县(LZ5-6)和2个铁核桃家系:波密县(BM9-10)的叶型、不同居群核桃表型特征以及坚果特征。结果表明:顶叶长与宽之比LX2最大,ML7最小;复叶长与宽比例LZ5最大,BM10最小;复叶最长的为ML7,最短者为BM10。坚果质量:BM>LX>ML>LZ;仁坚比:LX>ML>LZ>BM;壳厚:BM>LZ>ML>LX。坚果纵横径比值最大的为BM9,最小的为LX1。林芝地区朗县核桃可作为优良家系进行繁殖,波密的铁核桃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是选种和育种的优先资源。  相似文献   

12.
杨根林  廖永坚    杨文忠 《园艺学报》2012,39(1):193-194
 ‘丽科2号’核桃是从‘泡核桃’实生群体中选出的优良新品种。坚果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3.32 g;壳薄,壳厚0.71 mm,内褶壁纸质及横隔膜膜质,易取整仁;出仁率78.2% ~ 80.1%,脂肪含量67.2%,蛋白质含量为14.1%,味香纯。树势旺盛,丰产,优质,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3.
赵廷松  方文亮  范志远  习学良  张雨 《果树学报》2007,24(2):252-253,F0002
核桃新品种云新90303号,亲本为三台核桃×新早13号(新疆早实优株)。经过10余年在不同生态条件地区比较试验,该新品种果实为椭圆形,外观好,平均单果质量13g,最大果质量16g,仁色白,壳厚0.9mm,出仁率59.40%,含油率68.2%,食味香纯。昆明地区9月上旬成熟,早实、丰产,质优、抗寒、树体矮化。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核桃果实不同部位水浸液对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莴笋、萝卜、马蹄金、野牛草4种种子为试材,对其进行核桃种子、种仁及种皮的水浸液浸泡处理,进而研究核桃果实不同部位水浸液的化感作用,旨在探讨核桃水浸液对4种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浓度下,核桃种子的水浸液对莴笋、萝卜、马蹄金、野牛草种子萌发均起到抑制作用,对萝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莴笋幼苗的生长,对马蹄金和野牛草种子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莴笋和萝卜。核桃种仁的水浸液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其余2个部位的影响,表现为:核桃种仁大于核桃种壳和核桃种子。本研究探索了核桃种子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及抑制植物种子萌发的物质,为农作物间作套种、化感抗害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晚实核桃新品种‘芹泉1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芹泉1号’为晚实核桃新品种, 果实较大, 壳薄, 光滑, 种仁饱满、色泽浅。单果质量10.3 g, 种壳厚1.18 mm, 内隔膜不发达, 取仁易, 出仁率55.20%。生长势健壮, 具有稳定的无融合生殖特性, 丰产优质, 抗逆性强, 适宜华北核桃产区及其相似土壤气候条件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6.
早实核桃花器官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形态解剖方法,观察早实核桃品种‘香玲’第1次开花的雌花芽和雄花芽发育特点,结果发现:在山东泰安地区,早实核桃‘香玲’雌花芽的分化从5月上旬—中旬进入形态分化临界期后,历经雌花花序分化期、花柄原基和雌花原基分化期、花被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和胚珠分化期;个别雌花原基还能分化出花瓣原基和雄蕊原基,雌花花瓣原基和雄蕊原基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退化。在晚实核桃品种‘青林’雌花发育过程中没有发现花瓣原基和雄蕊原基的分化。‘香玲’核桃雄花芽的分化从4月上—中旬次第进入雄花序分化期、雄花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花药分化期、花粉囊和花粉粒形成期。  相似文献   

17.
核桃果实发育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实核桃"辽核1号"、"香玲"、"辽核5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核桃品种在豫北平原地区果实发育动态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核桃品种果实的纵径、横径和侧径发育在同一时期内均显现出相对快速增长的一致性。但品种间三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同时也表现出核桃果实三径发育动态相对一致的周期规律性,分为果实迅速膨大期和缓慢增长期2个生长发育周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果实膨大期,完成果实体积膨大的95%以上。6月中旬至9月上旬处于果实缓慢增长期,果实增大值仅占总体积的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