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榆斑蛾系单食性害虫。幼虫暴食榆树叶片,在兰州曾一度成灾。作者对其虫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药剂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该虫在兰州地区一年只发生一代。各虫态的发生期:成虫5月下旬、6月上旬至7月下旬;卵6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幼虫6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蛹8月上、中旬至次年7月上旬。幼虫共分8龄,为害盛期为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以茧蛹越冬。经数种药剂进行杀卵、杀幼虫、杀成虫的试验、示范,以1:1000倍的2.5%澳氰菊酯乳剂或40%水胺硫磷乳剂进行防治,均可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对榆斑蛾三年的观察和实测数据,就其食叶量、卵死亡率,幼虫死亡率三个方面分析,计算出榆斑蛾的防治指标值,并提出在防治中合理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榆斑蛾(Illiberis tenuis Butlet)俗名黄毛虫,属鳞翅目斑蛾科。在烟台市常有发生,我县北部八处乡镇发生较重,对榆树的危害很大,我们于1982年—1984年对榆斑蛾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及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形态特征1.成虫雄蛾体长10—11.5毫米,翅展25—28毫米,体淡褐色,翅淡褐透明,身体  相似文献   

4.
以25%灭幼脲粉剂(增效型)、25%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5%吡虫啉乳油、AS-2型杀虫乳剂四种化学药剂进行油桐尺蛾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油桐尺蛾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25%灭幼脲粉剂(增效型)和AS-2型杀虫乳剂具有较好的杀虫速效作用;5%吡虫啉乳油具有较好的杀虫缓效作用;25%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兼具速效和缓效作用,为生产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5.
几种药剂防治杨扇舟蛾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种药剂分别对杨扇舟蛾幼虫进行不同浓度防治试验表明,1.8%阿维菌素、1.2%苦.烟乳剂、25%灭幼脲3号为持效性好、死亡率高的药剂,确定了最佳应用浓度,为生产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对核桃举肢蛾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本试验选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和0.5%苦参碱水剂两种农药作为试验药剂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两种药剂对核桃举肢蛾均有一定的防效,以0.5%苦参碱水剂2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好,达到84.0%。建议在核桃举肢蛾成虫发生的高峰期,使用0.5%苦参碱水剂200倍液进行防治核桃举肢蛾。  相似文献   

7.
通过6种药剂共7个处理进行室内杨小舟蛾防治效果试验,筛选适合杨小舟蛾防治的新型药剂,并进行飞机防治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药后5天,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0%虫螨腈悬浮剂、20%虫酰肼悬浮剂+5.7%甲维盐微乳剂3个处理防效分别为97.4%、100%、100%,20%虫酰肼悬浮剂、5.7%甲维盐微乳剂处理为89.7%、86.9%,25%灭幼脲悬浮剂、45%马拉硫磷乳油处理中防效为68.2%和71.5%。在济南市商河县使用虫酰肼+甲维盐药剂配方进行杨小舟蛾飞防示范,药后3d,虫口减退率达83.3%,叶片保存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8.
茶梢蛾防治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茶梢蛾的防治,用化学农药涂干,经药剂筛选、用药量、施药时期试验,以及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喷雾、喷粉试验,结论是:于4月底用化学农药(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剂)涂干,是害虫大发生时应急采用较理想的防治方法;有条件的地区,应大力提倡白僵菌喷粉防治,以利自然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杨小舟蛾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小舟蛾为河南省杨树主要害虫。应用25%灭幼脲Ⅲ号、Bt制剂、3%高效苯氧威Ec、0.9%阿维菌素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5种药剂,对杨小舟蛾进行了防治试验,其中25%灭幼脲Ⅲ号2500倍液、Bt制剂2000倍液两种药高效、低毒、环保、持效期长,是防治杨树食叶害虫的最佳药剂,建议在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来福灵防治杨梦尼夜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种药剂防治试验,5%来福灵乳剂是防治杨梦尼夜蛾Orthosia incerta(Huefnagel)的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化学农药,作者进行了室内、室外和生产防治试验,对防治时机、使用方法及喷酒浓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省油松种实害虫包括油松球果小卷蛾、球果梢斑螟、微红梢斑螟、松梢小卷蛾、松实小卷蛾、一点实小卷蛾及中华松果长蝽、球果窃蠹、球果瘿蚊等种类,油松球果小卷蛾占总虫数的75%以上,是优势虫种,以此虫为靶子害虫进行防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Bt 乳剂属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nsis),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和果树害虫的防治。为探索其防治油松种实害虫的  相似文献   

12.
嘉兴地区重阳木锦斑蛾的发生情况调查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阳木锦斑蛾是重阳木的一种重要虫害。该虫在桐乡市苗圃地、通道绿化林带及片林中经常爆发成灾,6~9月叶片被取食殆尽,严重影响了苗木出圃率和林木的正常生长,影响绿化林带的形象,降低了生态功能。在对全市重阳木锦斑蛾发生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灭多威喷雾防治重阳木锦斑蛾效果显著,尤以500倍液喷雾防治2龄幼虫效果最佳;对3龄以上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以4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最好。同时筛选出防治效果好的药剂,分别为灭多威、0.18%森乐1:1000倍液、1.5%抑虫琳1:500倍液和1%甲维盐1:2000倍液,以上药剂适期用药后防治效果都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榆斑蛾(榆星毛虫)Illiberis ulmivora Graeser属鳞翅目斑蛾科,是榆树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1980~82年此虫在辽阳地区连续发生为害,严重地影响了榆树生长,并有逐步扩大为害的趋势。1982年在灯塔县沈旦公社调查,榆树受害树对被吃光者高达90%以上。我们于1980~82年对此虫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树杆部打孔注药防治食叶害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杆基部打孔注射“赣林891”、80%敌敌畏乳剂、40%氧化乐果原液,对2年生杨树幼林以每株0.5、1.0、1.5、2.0ml的用量,防治杨扇舟蛾、分月扇舟蛾的效果均在80%以上。“赣林891”药效可保持75天左右。  相似文献   

15.
榆斑蛾(Iuiberis ulrmivora Graeser)又称榆星毛虫,属鳞翅目斑蛾科,是榆树重要食叶害虫。国内已知北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均有分布。据初步调查,我省主要分布于忻县地区的定襄、原平、代县、繁峙、五台等地,雁北、晋中、晋东南亦有发生。关于该虫的危害、习性及天敌,国内尚未见详细报道。现将80—81年在忻县、定襄对该虫的初步观察介绍如下:一、为害情况七十年代初,榆斑蛾在忻定盆地零星发生,尚未造成灾害。但近几年来,该地连年发生,危害日趋严重,范围逐年扩展,大部分榆叶被其幼虫吃成光秃。据定襄县林业  相似文献   

16.
5种化学杀虫剂防治椰心叶甲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珠海市椰子树林发生的椰心叶甲,使用10%氯氰菊脂、48%乐斯本乳剂、16%虫线清乳剂、81%马拉松乳剂、90%敌百虫等5种化学杀虫剂,进行施药防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喷施10%氯氰菊酯乳剂0.67ml/L与48%乐斯本乳剂1ml/L的混合液、16%虫线清乳剂5ml/L,杀虫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4.2%和93.8%,降低林木受害程度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81%和78.26%,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技术与市场》2001,(12):36-36
果树介壳虫身体上常有各种粉状、毛状或丝状蜡质物或坚硬的介壳,药物防治效果很差.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防治时,必须抓住关键时期,进行综合防治。 1.休眠期药物防治。休眠期要用溶蜡和腐蚀性较强的药剂,如在果树发芽前,选用5%的柴油乳剂葱油乳剂防治朝鲜坚介和日本球坚介;用0.1%二硝基磷甲苯酚油乳剂(含油3%)防治桑白介,用4%-6%的煤焦油或机械油乳剂防治梨圆介,使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对休眠的各种介壳虫均有很好的防效。 2.人工防治。对于介壳虫发生严重的果园,可用硬刷或鞋刷等将桑白介、朝鲜球坚介和…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在玉溪研和镇可官茶厂栗园筛选了Bt乳剂等4种药剂于栗实蟓甲和板栗剪技蟓甲成虫发生期进行喷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具一定防治效果,板栗落苞和虫果数明显减少;其中以40%的氧化乐果乳油和2.5%功夫乳剂防治效果最好,达80%以上,基本上控制了两种害虫危害;但2.5%的功夫乳剂成本高,在生产中,建议采用成本较低的40%的氧化乐果乳油为佳。  相似文献   

19.
植物源杀虫剂对石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竹斑蛾幼虫取食石竹竹叶,是石竹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近年来,受不合理的经营与防治措施影响,竹斑蛾已成为石竹主要食叶害虫,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筛选出防治竹斑蛾的有效药剂,探讨无公害防治竹斑蛾的路径,2018年在福建省三明市郊国有林场石竹林中采用喷粉技术喷施1.1%苦参碱粉剂,用量22.5 kg/hm^2,采用喷烟技术,施放5%桉油精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碧绿1%苦参碱,用量均为750 mL/hm^2,开展对竹斑蛾3龄幼虫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 d,参试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表明4种参试药剂均有高效的杀虫效果,可在防治竹斑蛾幼虫为害时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三角尺蛾Trigonoptila latimarginaria leech是樟树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在福建南平、尤溪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树干周围的表土中越冬。在苗圃和矮林地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3龄前幼虫,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