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害是影响我县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由于草害严重,农作物减产高达10~50%,为了制定农田杂草防除策略与措施,开展大面积农田杂草综合防除提供科学依据,1987~1989年,我们进行了农田杂草种类调查和防治草害试验、示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农田杂草种类和分布调查主要调查了水稻、花生、棉花三种农作物的田间杂草,结果表明我县田杂草共有46科,184种;其中水田杂草有8科88种,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我国农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我国杂草科学的研究水平,由中国农科院科技开发中心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研究会共同举办的杂草科学讲习班,于1988年1月4日至23日在北京举办。讲习班邀请了全国科研、教学等系统从事农田杂草科学及防除研究的11位知名专家、教授授课。参加讲习班的有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科  相似文献   

3.
刺萼龙葵——一种检疫性杂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萼龙葵 Solanum rostratum Dunnal 原产美国和墨西哥,是一种恶性杂草。二十世纪初随同小麦种子传播到澳大利亚和欧州,成为一些国家的检疫性杂草,但在我国以前却未见报道。1981年我们在辽宁农田杂草普查中在朝阳发现了这一杂草,并仔细观察了它的形态特征。一、发现经过一、发现经过1981年9月8日我们在朝阳进行杂草调查时,朝阳农校方子成和曹守廉老师热情地把他们在教学实习中采集的植物标本给我们看,在他们没有鉴定出来的几种标本中我们  相似文献   

4.
泰州市农田杂草的变化与防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近年来,随着多种轻型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尤其是直播、套播面积的逐年扩大,江苏省泰州市农田杂草的发生程度呈加重趋势,突出表现为草害面积加大、重草田块数量上升、田间草相趋于复杂。同时,由于近年来缺乏除草剂新品种,长期使用同类除草剂,使得杂草抗药性呈增强趋势,从而加大了农田杂草的发生危害和防除难度。为有效控制农田杂草危害,我们在调查摸清杂草发生新特点的基础上,优化配套农业措施和推广化学防除技术,有效地保障了农作物丰产丰收。1农田杂草发生特点1.1麦田杂草1.1.1麦田杂草种类增多,草相变化大近年来对麦田杂草调查显示,全市…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我地区农田杂草的种类及其分布,为今后开展化学除草工作提供依据,1986——1987年我们先后对柳州地区的三江、融水、融安、鹿寨、象州、武宣、来宾、忻城、金秀、合山等10个县(市)开展农田杂草调查。调查了水稻田和早地(玉米、小麦、黄豆、花生、甘蔗、棉花、红薯、木薯、麻、桑、蔬菜地及果园、茶园、油茶林地)的杂草种类及分布。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农田杂草的发生和为害,一般地说是互相关联的。但是,由于人的干预,也即通过防治,往往就把这种关联改变了,因此,发生情况并不一定就等于为害情况。由于我省过去提出的农田草害调查方法和分级标准中没有明确区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在草害调查中,常常把杂草的发生情况和为害损失混为一淡。例如我们在调查了某地麦田猪殃殃的发生密度后,统计结果便得出猪殃殃“轻度发生”、“中等为害”、“严重为  相似文献   

7.
全国农田杂草防除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月7日在天津召开。会议由中国植保学会杂草研究会主持。到会代表共120人,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的科研、生产、教学单位。论文55篇,有35位代表向大会做了学术报告。并分别对农田杂草种类、生物学特性、分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近年来慈溪市种植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棉花种植面积由1997年的2万hm2锐减至1999年的0.8万hm2,而蔬菜栽培面积由1998年的0.89万hm2迅猛增加到1999年1.33万hm2,同时由于选择性除草剂的广泛应用,农田杂草种群和群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及时了解和掌握农田杂草的种群现状和群落演替趋势,有利于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技术,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日益突出的草害问题。本文报道慈溪市春季蔬菜地杂草调查的结果。  1 调查与分析方法  1.1 调查取样法田间调查采用倒置“W”9点取样(Gordon Thomas,19…  相似文献   

9.
坝上高原地处河北省西北端,海拔1350~1800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区为半农半牧区,土壤盐碱化,多数为沙质土。年平均气温06~2℃,无霜期70~110d,年降水量400mm左右。该区农业生产粗放,杂草危害较严重。1999年我们对坝上农田杂草的种类及危害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农田杂草及其防除技术提供依据。1 调查方法采用五级草害目测法,对该区春小麦、莜麦、亚麻和土豆田的杂草进行随机取样调查。每种作物调查不少于50块样田,每块样田面积667~1334m2,分别记录每块样田内所有杂草的种类,目测每种杂草的危害级别。调查时间为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重庆市农田杂草发生现状的调查,阐述农田杂草的危害,结合目前农村化学除草剂的应用情况,提出农田杂草的控制技术和综合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1.
白湖圩区农田草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好 《植物保护》1990,16(1):36-37
用5级目测草害调查法调查,发现白湖圩区农田杂草有183种,隶属43科。2级以上危害的杂草21种,3级以上中等危害的杂草11种,4级以上严重危害的杂草4种;其中出现频度在25%,草害指数5、2级以上危害率3%以上的恶性杂草有稗草、野荸荠、节节菜、鸭舌草、双穗雀稗、水莎草、看麦娘、牛繁缕、稻槎菜等。全区因草害造成减产水稻16—62%、小麦30.1%、油菜19.6%。这些杂草在农田中出现的群落共60个,危害严重的群落19个。群落总数中单一群落占6.67%、二元群落占15%、多元群落占78.33%。根据调查结果本文对圩区农田杂草的防除规划、策略、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小春作物田间杂草种类及生长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改变以及大面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都使近年来农田杂草优势种群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掌握农田杂草种群结构和发生危害情况,给今后综合治理草害提供依据,我们于2000~2001年对本州大理、宾川、洱源和巍山等县的蚕豆、小麦、大蒜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海拔 890~ 2 857 5 m,境内山、川、塬交错,河流相会,地形复杂,气象条件差异显著,作物种类繁多,与之相适应的农田杂草也多种多样.为此,我们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本市农田杂草的种类、发生群落及为害程度,将本市冬小麦田的杂草群落分为播娘蒿-离子草-荠菜群落等 5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杂草群落的防除对策.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云南省昆明地区常见农田杂草种类组成及外来入侵杂草的来源,为农田杂草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昆明地区常见农田杂草分属34科共计151种;优势科的现象十分明显,其中菊科(Compositae)占31种,禾本科(Gramineae)占22种,十字花科(Cruciferae)占10种。在所调查的151种杂草植物中,外来杂草有48种,其中菊科外来杂草植物有13种;48种外来杂草植物中,来自美洲大陆的外来杂草共占28种,来自非洲大陆的外来杂草植物占3种,来自欧洲大陆的外来杂草占10种。昆明地区常见的农田杂草以菊科、禾本科、十字花科、蓼科杂草植物为主,占调查总杂草种数的47.1%;昆明地区常见农田外来杂草以菊科、苋科、禾本科杂草植物为主,占总调查外来杂草种数的45.8%;昆明地区常见农田外来杂草以来自美洲大陆地区的草本植物为主,占总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58.3%。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加强对菊科、苋科、禾本科杂草植物的监管及有效防控;在引进外来植物物种时,要对来自美洲的植物特别是菊科植物加强风险评估及鉴定。  相似文献   

15.
我区从一九八○年开始在省农科院植保所的具体帮助下,经地区科委组织、由原地区农科所(包括新洋试验站)和地区农业局负责、各县植保站、有关县农科所和重点公社农科站参加,组成全区农田草害调查协作组,开展了大面积的农田草害调查工作。两年来,在全区八个县54个公社、249个生产大队783个生产队调查了不同类型的麦田28644亩,代表了21.76万亩,占全区三麦面积的5.44%。通过调查研究,基本上摸清了我区麦田杂草的种类、分布、发生和危害情况,明确了影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一年以来,我省盐城、镇江、淮阴、苏州、扬州、徐州、南京等地市先后有组织地开展了地区性的群众性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农田草害调查工作,这是农田草害防除研究的一项基本建设,通过草害调查将为制定农田草害防除规划、除草剂的选择、生产布局和供应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草害调查获得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为指导杂草的防除实践服务,这是一项艰巨的统计分析工作。杂草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模清本地区农田害草,尤其是主要恶性杂草的种类、组合、  相似文献   

17.
由盐城市科委组织,沿海地区农科所、市农业局、新洋试验站共同主持,并有该市各县植保站和部分县农科所参加的农田草害调查与防除研究协作组,按不同农业区选择了有一定代表性的公社农科站40个为重点,由点到面地开展了较大范围的农田草害调查研究工作。 1983年底在盐城市举行的江苏省杂草研究会首届双年会上,该协作组提交了一份21篇约20万字的文字资料;同时,在农田草害调查成果陈列室内,陈列了图表20幅,照片135张,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农业劳动力日趋紧张,农田化学除草势在必行。为此,1985年以来,我们对本地区花生田杂草发生的群体结构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化学除草剂的筛选试验,取得了预期的结果,现简报如下: 一、花生田杂草群体结构据田间调查,  相似文献   

19.
不同轮作制度对定西地区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轮作制度对定西地区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调查了定西地区7种不同轮作制度下田间杂草的种类、数量、地上生物量等。在试验田发现11个科共15种杂草;从杂草发生密度、地上生物量上看,苦苣菜、藜是农田优势杂草,防除的目的杂草;不同轮作田的杂草群落由优势杂草组成;从不同轮作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来看,马铃薯胡麻轮作马铃薯小麦轮作胡麻小麦轮作胡麻连作小麦胡麻轮作小麦马铃薯轮作胡麻马铃薯轮作;对不同轮作田杂草群落进行聚类,可分为四类。通过对不同轮作田中杂草的密度、地上生物量和综合优势度比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胡麻连作、小麦胡麻轮作、马铃薯胡麻轮作、小麦马铃薯轮作中杂草的危害性较大。马铃薯小麦轮作、胡麻小麦轮作和胡麻马铃薯轮作对杂草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垦区开垦初期,农田杂草主要以荒地杂草为主。60年代初期,随着开荒年限延长,农田杂草迅速侵入,以一年生稗草、狗尾草、藜、蓼、苋、鸭跖草、苍耳等为主,共12科50多种;其中禾本科13种,菊科12种,蓼科18种。因受耕作等因素的影响,农田杂草向以问荆、苣荬菜、刺儿菜、大蓟、蒿类等多年生杂草为主的方向演变。当时采取的是以机械为主的机械化综合灭草措施。据1962—1964年调查,多年生杂草在麦地占30—60%;玉米地占30—50%;大豆地占40—50%。1962年在麦田、玉米田开始试验推广2,4-滴灭草,到70年代中期,农田杂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东部地区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稗草、狗尾草已成为田间主要杂草,占70—80%;一年生阔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下降为次要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