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贸易商控制泰国水果出口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的水果贸易商直接到泰国果农地里从种植户直接收购水果,然后销往中国市场,绕开了泰国的中间商,缓慢地控制泰国水果出口中国市场。2007年出口价值44.2亿泰铢的水果到中国市场后,2014年泰国出口价值126亿泰铢的水果到中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梳理了2005—2022年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水果和水果制品贸易特征,利用实证测度指数测算水果和水果制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发现:中国与RCEP成员国水果及制品贸易近年出现逆差,贸易国家和品种均相对集中,中国对RCEP成员国水果制品贸易比重逐年递增;传统优势水果柑橘、葡萄和苹果的竞争性近年来均出现下降趋势,水果制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具有强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中国水果进口结构与新西兰、老挝、菲律宾、缅甸和泰国水果出口结构匹配程度较高,水果和水果制品贸易均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未来中国应重点提升果品质量,推动果品精深加工,优化与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结构,充分挖掘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水果进口贸易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文章从我国水果进口贸易额、进口水果种类、进口来源地、贸易壁垒限制等角度介绍了中国水果进口贸易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均GDP增长、“一带一路”倡议等因素对中国水果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扩大水果进口来源、保障物流渠道通畅、培育国内水果龙头企业等优化中国水果进口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中国水果产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果产量信息对于中国水果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都有重要意义,水果产量变动的随机性、非线性、波动性和复杂性,给水果产量的中长期预测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了更准确地预测中国水果产量,尝试将灰色动态预测与马尔科夫模型结合起来,对中国水果及主要水果品种的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较高,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2017年中国园林水果的产量为22 141万t,各主要水果品种的产量近年也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最后,根据中国水果产量的预测情况,基于资源禀赋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考虑,认为中国水果产业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有序发展,同时要根据地区资源环境特征、水果生产特点和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整水果优势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随着中国水果产业对外贸易扩大,亚热带水果进口增长迅猛,对中国亚热带水果产业冲击日益加深,通过对中国亚热带水果产业进行安全评估,以期为中国亚热带水果产业的发展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方法/过程】依据《RESSET农林牧渔数据库》、统计年鉴、海关数据以及国研网国际贸易研究及决策支持系统等相关数据,采用产业安全评估体系对亚热带水果的产业安全度进行分析,并选取亚热带水果进口额与亚热带水果产业安全度综合指数等数据,对中国亚热带水果主产区产业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中国亚热带水果产业2005-2019年处于不安全状态;水果进口对于中国亚热带水果产业安全有显著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国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情况,研究分析了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现行的相关政策与措施,针对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中存在的水果质量安全标准不完善、商检费过高、出口激励政策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深入研究中国—东盟水果供求环境与贸易政策、增强对东盟水果出口竞争力、加大对东盟水果出口政策支持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水果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出口竞争力相关问题,对提高中国水果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中国水果贸易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出口市场占有率等方法综合分析中国与世界主要水果出口国家水果竞争力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出口水果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果对外贸易增长强劲,但出口的市场结构较为单一;中国水果主要出口市场为东盟和俄罗斯,且逐渐呈现出向东盟集中的趋势;中国水果总体缺乏比较优势,但苹果、柑橘和梨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且梨和苹果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加强。另外,水果生产成本、质量和绿色贸易壁垒是影响中国水果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提高水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建立和完善水果出口立法体系;走"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水果基地"合作模式;加强水果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果消费现状分析及其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峭  杨霞 《农业展望》2006,2(8):30-33
从中国水果消费现状出发,分析了水果消费的特点和影响水果消费的因素,对中国居民中长期水果消费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水果消费目前主要以鲜食为主,消费总量稳中上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水果消费在总量上升的同时,进一步向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化的质量安全型消费结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过去越南国内水果公司运输水果到两国边界去等待中国买家上门交易。如果没有中国买家,水果公司就得浪费几千吨的水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果出口特征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但并非世界贸易强国。如何将水果的生产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是当前中国水果产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重点揭示了中国水果的出口特征,测算了水果国际竞争力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就推动水果出口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进入印度尼西亚市场的55%进口水果都来自中国,而进口最多的水果是苹果和橘子。印尼贸易部外国贸易总署长德迪在雅加达对记者表示:"中国是向印尼出口水果最多的国家,达到55%。"他解释说,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向印尼出口水果的国家包括:从泰国进口的水果达到28%,从美国进口的水果达到10%,从智利进口的水果达到4%,从澳大利亚进口的水果达到3%。除了水果产品之外,中国也成为最大的向印尼出口  相似文献   

12.
徐慧瑾  王兆华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171-176+202
中国和东盟国家均为世界水果贸易大国,水果贸易已成为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双边水果贸易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在分析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对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的竞争力和增长潜力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水果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较低,与东盟存在差距,但双边水果贸易积极因素作用显著,贸易关系紧密。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提升中国水果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果产业链管理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晔  韩宇 《世界农业》2007,(3):16-19
中国是水果大国,但并不是水果强国,水果产业中问题和弊端存在尚多。本文通过对中国水果供应链和需求链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中国水果产业链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持续上涨,经济贸易更具多元化。"一带一路"的倡议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政策支持。在此背景下,为提高中国水果进口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保障中国水果进口市场持续稳定地发展,以中国水果进口市场为例,从"一带一路"政策对中国水果进口市场的要求和影响出发,基于2011-2019年中国进口水果市场势力的相关数据,运用SEM结构方程理论模型,对中国水果进口市场势力进行测算与判别。结果表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国本土水果产量对中国水果进口市场势力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泰国东部水果市场长期存在供过于求的问题,造成水果价格不断降低、大批滞销水果丢弃,虽然政府实施价格干预政策,但仍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由于中国市场的大量购买需求,泰国东部的水果大量出口到中国,使该问题得以解决,泰国水果种植农民及水果商人也随之富裕起来。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水果中间商直接向泰国农民收购水果的情况逐步扩大,这种发展在未来可能给泰国带来很大风险。本文针对泰国东部水果出口中国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揭示其中隐藏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泰国热带水果深受中国市民的欢迎。泰国是中国允许进口水果品种最多的国家,包括榴莲、山竹、龙眼、红毛丹、芒果、香蕉等20多种,数量上占中国水果进口市场的25%左右。2010年泰国出口中国最多的新鲜水果是榴莲、龙眼和山竹。  相似文献   

17.
<正>虽然全球经济衰退,越南水果出口交易额依然保持稳定增长。越南水果商仍不感到满意。2013年越南水果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在世界市场,越南的许多水果成了热销水果。如火龙果、芒果和红毛丹。分析报告指出,由于越南水果主要出口中国,占总出口交易额的64.5%,一旦中国突然停止进口越南水果,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越南会遭受损失。火龙果就是其中一例,火龙果在所有水果栽  相似文献   

18.
鲜活农产品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占重要地位,其中水果是具有出口创汇比较优势的产品。本文采用2000-2013年HS-6位水果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水果出口总体特征以及对俄罗斯、日本和美国的出口特征,应用三元边际分析方法,对中国水果在三个市场的出口增长三元边际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对水果出口定价能力进行估测。研究表明:集约边际对水果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扩展边际,对俄罗斯和美国的出口沿着价格边际增长,对日本的出口沿着数量边际增长;中国水果对这三个市场的出口定价能力较弱,缺失定价主动权,原因是中国水果在每个市场上所占份额小以及出口企业互相压价。为进一步实现水果出口增长和提高出口定价能力,建议增加水果出口种类,实现水果出口沿着扩展边际增长;提高水果附加值,实现水果出口沿着集约边际增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议价能力。  相似文献   

19.
泰国商业部近日透露,副总理兼商业部长颂奇将率团访问中国,与中国政府及企业商谈扩大泰国水果出口问题。泰国通讯社的报道说,颂奇副总理将率一个庞大的水果厂商代表团访问中国香港和广州,与中方商谈如何扩大泰国水果在中国的市场等问题,并准备于2006年下半年在中国增设11个泰国水果分销中心。而目前中国各地已有7个泰国水果分销中心。近年来,中国对泰国逐步开放了水果市场,泰国水果大量进入中国,两国问的水果贸易连年扩大。  相似文献   

20.
王建蕾  徐立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16-10318
介绍了中国对日本水果出口贸易现状,然后运用改进的CMS模型,分2个层次实证分析中国对日水果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日本的进口需求规模是造成出口波动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中国出口水果的竞争力和产品结构。中国水果在日本市场份额的提升促进了出口增长,但出口的水果类别并没有瞄准日本正确的进口市场,果汁产品的出口比重有待提高。最后,作者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和各类水果的竞争力指数,提出促进水果出口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