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种 《农家致富》2011,(10):24-25
一、扬农啤8号鉴定编号:苏鉴大麦201101。来源与类型:原名"苏B0608",由扬州大学农学院以扬农啤2号/苏农16,于2006年育成,属春性中熟二棱皮大麦品种,适宜江苏省大麦产区种植。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7~2009年度参加江苏省鉴  相似文献   

2.
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育经过 我院自60年代末开展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曾育出8023白壳、紫壳和村农1号、2号等多棱饲用(或食用)大麦品种.80年代又开展啤用大麦新品种选育.1994年育成啤用大麦新品种苏农21,1998育成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扬饲麦1号.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我们注重新引进品系的利用与高代品系的改良,1990年以QS(QS318/S 191)为母本,以日本优质啤麦苏引麦2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于1995年育成大麦新品系苏B9607.同年参加院品系比较试验,1996年进入省多点试验,两年表现均突出,综合性状优良.1997~2000年先后参加省大麦区试验和生产试验,因综合性状优良且增产幅度大.2000年8月通过省中间试验并报审,于2000年12月正式审定为"扬农啤2号".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大麦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的安排和指导下,大麦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南充市嘉陵区农技站对2011年四川省引进选育的大麦新品种进行了比较研究。供试品种有05-86、华大麦6号、华大麦7号、云啤2号、云啤4号(CK)、9640。结果表明:10-001产量最高,产量327.5Kg/亩,其余品种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0-002、10-003、9640、云啤2号、云啤4号(CK)。通过方差分析,品种间产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华大麦2号是湖北省2001年8月审定命名的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其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优质啤用大麦标准,且表现为早熟、高产、多抗。报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讨论了应用该品种的模式与前景。  相似文献   

5.
苏种 《农家致富》2010,(11):28-29
一、扬农啤7号鉴定编号:苏鉴大麦201001。来源与类型:原名苏B0505,由扬州大学农学院以扬农啤2号/甘木二条,于2005年育成,属弱春性早熟二棱皮大麦品种,适宜江苏省各大麦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6~2008年度参加江苏省大麦鉴定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22.9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加工专用若叶大麦新品种扬农啤8号和云啤11号在江苏省泰州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及其对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2018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试验基地进行了2个若叶大麦新品种密度栽培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性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5~6叶期和7~8叶期2个大麦新品种基本苗密度处理分别以每667 m2种植12万株和18万株时的农艺性状指标综合表现最理想;嫩叶产量和籽粒产量检测结果表明,2个大麦品种获得高产的最佳播种密度均为每667 m2种18万株,且相同密度水平下,云啤11号各性状均稍优于扬农啤8号。  相似文献   

7.
南方大麦新品种在武昌的产量及品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甫超  李梅芳  董静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71-72,137
通过对来自南方大麦区域5省市的12个大麦新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的比较分析,有6个品种较2个对照均增产。根据参试品种的品质测定结果,将它们分为啤用型、啤饲兼用型和饲用型三类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8.
华大麦6号为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2008年3月由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报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讨论了该品种的种植模式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世界啤用大麦生产、消费和品种使用状况及我国啤用大麦生产和育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啤用大麦生产的初步设想,即加强啤用大麦应用基础研究,选定宜种啤用大麦区域,实行啤用大麦品种有偿使用制,建立啤用大麦育种、生产、消费三位一体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开展不同啤饲大麦品种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6D6-12、16D6-19、16D4-7三个品种亩产量高,抗性好、整齐度好,可作为下一年扩大种植鉴定;其他品种鉴于经济性状、产量等方面比对照保大麦6号品种增产,建议下一年继续试验鉴定。通过啤饲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以确定大麦新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稳定性、抗病性、抗逆性等,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早熟、广适、多抗的大麦新品种供生产应用,同时也为品种的审定及合理的品种区域化布局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华大麦7号为特早熟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熟期比湖北对照大麦品种早4~5d,且所测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优质啤用大麦标准,2008年8月由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在湖北省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中均表现特早熟、高产、多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对照品种鄂大麦9号增8.70%。报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讨论了该品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邮编:225007,电话:0514-87302207)选育的大麦新品种"扬啤4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幼苗半直立,生长旺盛,抗寒性较好。株型较紧凑,耐肥,抗倒性好。穗层整齐度和熟相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苏种 《当代农业》2011,(10):24-25
一、扬农啤8号 鉴定编号:苏鉴大麦201101。来源与类型:原名"苏B0608",由扬州大学农学院以扬农啤2号/苏农16,于2006年育成,属春性中熟二棱皮大麦品种,适宜江苏省大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高产、优质、早熟、广适、多抗的啤饲大麦新品种供生产应用。[方法]选用13个啤饲大麦品种进行区域试验,比较不同啤饲大麦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表现等。[结果]14BW-105、14BW-27、14BW-71,14BW-59这4个品种产量高、整齐度好、抗性好,翌年可提供市区域试验鉴定;14BW-118、14BW-56等8个品种的经济性状等比对照品种保大麦8号差,建议淘汰,不再参与试验鉴定。[结论]该研究可为啤饲大麦品种的审定、品种区域化的合理布局及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对外引大麦品种在张掖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品质特性从栽培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啤5号、垦啤3号、垦啤4号、98ME2与Ric 5个品种(系)在产量方面较对照甘啤3号具有生产优势;虽然98南B产量最低,但其生育期最短,该品种可以在高海拔区进一步试验示范,从生育期较短的角度解决高海拔区大麦品种短缺现象,同时为进一步筛选特早熟大麦品种提供一定的育种资源。  相似文献   

16.
大麦品种产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奇台地处天山北坡冷凉区,无霜期短,适宜种植啤酒大麦。本文通过对新疆近年选育的大麦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抗逆性进行评价,为本区大麦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参试品种8个,分别为新啤8号、新引D6号、法瓦维特、甘啤5号、新啤4号、新引D8号、甘啤4号、新啤3号,以法瓦维特为对照,所有品种由新疆农业  相似文献   

17.
自2000年以来,通过对引入的150多个国内外大麦新品种观察、鉴定、筛选,从中选出产量性状、抗病性、抗倒性、丰产性、群体结构、适应性都比较好的品种11个,又对这11个品种通过两年的正规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其产量、田问综合性状、抗性都超过我们育成品种来色依的有5个,即:垦啤麦2号、垦鉴啤麦2号、Cdcyorkton、甘啤4号、四川177,这5个大麦新品种有望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大麦种植区推广种植,为解决目前生产中大麦品种混杂退化,提高单产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品种来源:荆州农业科学院用赣黑1号作母本,鄂啤2号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大麦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03。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鉴定上海市引进的大麦新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综合特性表现,筛选出适于上海市种植的大麦新品种(系),为品种审定及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相关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苏啤5号"、"花22"、的丰产性、综合抗性均较好,但"花22"不宜过早播种。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农科院小杂粮研究中心(邮编:030031,电话:0351-7121155)选育的大麦新品种“晋大麦(啤)1号”,前不久通过了山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