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司+农户”模式稳定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艳爱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5):229-230
“公司+农户”模式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采用率最高的经营模式之一,学者们从交易成本理论、关系契约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等不同视角对该模式的稳定性研究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市场不确定性、契约不完备、履约机制不完善以及利益驱动与利益分配是导致公司与农户之间违约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产品和资产的专用性、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合同条款的设计、“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农户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公司+农户”模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制定规范完善的合约、增加专用性投资、组织形式创新以及关系治理等策略,可以提高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履约率,增强“公司+农户”模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农业产业化最初的发展模式("公司+农户")存在的不足,探讨了该模式的三种衍生模式("公司+中间组织+农户"模式;"公司+加工专业户/养殖大户+农户"模式;"公司+农户+期货/期权"模式)的特点,分析了各种衍生模式的不足。进一步探究新的组织模式("公司+农户+公司"),阐述其定义,提出促进该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现阶段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模式现阶段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模式主要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该模式由合作组织为社员提供畜禽良种,开展技术服务,然后将农户饲养的畜禽(产品),按照订单或契约收购,统一组织销售;第二类是“基层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由共青团、妇联或村委等基层组织出面协调,农户参与,形成“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利益群体,按照“四统一”或“六统一”的组织形式组织生产和销售;第三类是“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的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这样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式有可能是现阶段合作社经济在中国的一种实现形式。产业化组织采用什么模式,归根到底要看是否有利于增强企业和整个农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农业产业化能够在中国发展起来,其深层的历史背……  相似文献   

5.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帆  涂炳坤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513-4517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是以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农业公司为龙头,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最终以合约的形式把农户和公司结合在一起.“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使农户实现了订单农业生产,一方面改变了农户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农户生产的风险,使农户的收入得到了保障;同时使原来分散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强筋小麦新麦26品质优良且稳定的特性,结合延津“订单+期货”模式,提出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最终让公司和农户得到实惠,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上海现行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不足,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经验,结合上海农业实际,提出上海农业应分阶段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型和农村股份制2种产业组织模式。据此对青浦区农业组织建设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上海农业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劳动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丽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53-1455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农户各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为建立规范的农民专业劳动组织创造了条件。目前,公司+基地+农户组织形式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公司为龙头、依托农民的优等资源供予、形成以城市经济中心带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组织模式。该模式实质是微观的个体组织模式,虽然让部分农民富裕了起来,但是要从根本上全面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必须从宏观经济角度,建立农民专业劳动组织的宏观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并通过发挥专业组织的运行机制,达到在组织范围内,整体提高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性和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农户模式合作困境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种重要的组织模式.在公司与农户的合作中,合同履约率低和履约成本高已成为公司与农户之间合作的两大主要困境.从公司+农户合作模式产生的背景出发,借助博弈模型对公司与农户之间合作的两大困境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促进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性合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苏信 《农家致富》2023,(8):16-17
<正>江苏省常熟市海明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蔬菜为主的各类农产品,自有生产基地2000多亩,带动周边农户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辐射农户3000多户,形成“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蔬果产业化组织经营模式。公司拥有职工300多人,  相似文献   

11.
从规模建园生产、集约化经营管理,控产提质,花果管理,节水栽培,提倡简化修剪、夏季修剪为主、冬季修剪为辅,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加强自然灾害防御几个方面,阐述鸭梨标准园节本增效栽培技术途径,对促进和实现我国鸭梨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云龙县气象站1977—2016年的逐月地面气象资料,以及县内已建成的11个六要素区域自动站的气象资料,运用生态学和气象学等学科理论,分析云龙县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麦地湾梨"高产优质种植适宜性的影响,并对云龙县"麦地湾梨"种植气候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云龙"麦地湾梨"除品种优良外,关键是其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广,全县各乡镇海拔1 800~2 600 m的地区,其气候条件都能满足"麦地湾梨"优质高产的条件,尤其是海拔2 000~2 400 m的地区,最适合"麦地湾梨"的种植,是云龙"麦地湾梨"的最佳种植区;全县有0.67万hm~2陡坡旱地符合麦地湾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科普事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以贵州省望谟县为例,通过基本统计方法分析其农村科普现状,并通过构建排序选择模型,分析科普知识、技术和培训的工作绩效以及农民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视传播是研究区农村科普传播的主要手段;农民整体的科普意识较弱,认为获得科普知识较难,且参与科普培训的意愿低,培训内容的供需匹配不足。科普知识、技术和培训的工作绩效与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正相关,科普知识与年龄、科普技术与受教育程度的交叉影响阻碍农民收入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中的“狼群理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周应堂  韩美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72-2573,2575
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中国传统农业是在人多地少的特殊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三农”问题必然将长期存在。提出了“狼群理论”,认为让农民从“狼群中的羊”成为“狼群中的狼”,核心是农业企业化。  相似文献   

15.
赵诚宁  吕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102-1210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日益深入,我国农业企业的竞争逐渐国际化和全球化。"公司+农户"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过于松散、落后,必将被农业企业供应链,尤其是以"营销型农业企业"为核心企业的营销型农业企业价值网所替代。但我国农业企业在发展价值网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对此必须早作准备方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姚树荣  余澳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8-220,231
成都市村庄整治中的"小组微生"模式在全国统筹城乡发展中独树一帜,受到多方关注并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2.0版"。它具有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自民市法"的运行机制、"产村配治"的协同推进、"建改保"分类整治四大特色。该模式的实施,使得乡村形态更美丽、农民群众享福利、三产融合获发展。但从农民福利需求的角度看,存在着成本高、指标不足、轻发展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优化完善后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何宇  舒永久 《湖南农业科学》2010,(1):144-146,151
农民有序政治参与能使农村民主得以健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方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政治参与的能力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逐渐走向有序化。但由于制约因素多,现阶段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同构建和谐农村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阐述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促进和谐乡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色市在油菜生产中,由于农民一直沿用本地多年留用的油菜品种,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品质差,油菜品种问题成为制约全市油菜发展的颈瓶。随着“双低”油菜品种的问世,油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大幅提高,“双低”油菜籽或油在市场供不应求,种植油菜效益显著,油菜生产又成为我国的一项大产业。我市为了发挥资源优势,从2002年开始,政府和农业部门把发展油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而要解决油菜产业化关键问题就是解决品种问题,因此在全市油菜主产区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  相似文献   

19.
周振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28-20129,20132
分析了雅安竹产业化的带动效应,探索了竹产业化的模式,提出了促进雅安竹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即:制定雅安竹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加强与科研单位的相关合作。  相似文献   

20.
服务"三农"是农业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阐述了各类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三农"的有效方式与途径,即短期培训、骨干培训、定向培养、产学合作、社会实践、媒体普及、专家大院和科技共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即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实行统一领导机制;完善服务"三农"政策保障机制;建立"三农"服务多方合作的长效机制和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