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60Co-γ射线进行辐射诱变育种的技术首次应用于长毛明对虾的遗传育种过程,初步探讨了长毛明对虾的亲体及幼体在^60Co-γ射线下不同诱变剂量的生物学效应,并通过产卵量、孵化率、存活率及亲虾的活力等数据,对辐射诱变剂量进行筛选,确定辐射诱变育种过程中辐射剂量的适宜范围。实验数据通过SPSS11.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诱变剂量同长毛明对虾幼体各性状指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2〉0.90),各个实验组的孵化率以及存活率都随着诱变剂量的增加而呈现出相应的下降趋势,长毛明对虾进行辐射诱变适宜剂量的范围应在1Gy-10Gy之间,而有关诱变个体的胚胎发育和遗传分析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养殖的对虾有10多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凡纳对虾、南美白对虾、万氏对虾),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中国对虾)。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草虾、虎虾),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日本对虾、竹节虾、车虾)。墨吉明对虾^*F.merguiensis(墨吉对虾),长毛明对虾^*F.penicillatus(长毛对虾),细角滨对虾^*L.stylirostris(蓝对虾),  相似文献   

3.
南海大型对虾种群资源修复与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使南海海区原来盛产的墨吉明对虾、长毛明对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和中国明对虾等五种大型优势对虾资源显著减少。为了拯救和修复这些优质虾类资源,应加强增殖放流力度,规范科学的对虾增殖放流技术,逐渐到修复南海大型对虾资源,促进对虾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1对虾养殖病害现状及措施1.1对虾养殖的病害威胁我国养殖产量较多、经济价值较高的对虾有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as)、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长毛明对虾(F.penicillatus)、墨吉明对虾(F.merguienrsis)等[1]。但是目前养殖病害已经成为制约对虾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其中细菌性疾病是最主要的对虾疾病之一,尤其弧菌病是当前造成虾  相似文献   

5.
关金藏 《海洋渔业》1983,5(5):226-227
<正> 人工苗种放流是增殖水产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1981年底为了探讨内湾对虾活动规律和增殖途径,我们进行了东吾洋内湾的对虾(东方对虾和长毛对虾增殖的研究。并于1982年9月11~12日和12月18~19日先后2次在东吾洋内湾开展东方对虾和长毛对虾的标志放流实验,共计放流标志对虾6,199尾,其中东方对虾4,661尾,长毛对虾1,538尾,第一  相似文献   

6.
9月16—17日,福建省水产厅在漳浦县主持召开了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应邀参加鉴定会的有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鉴定认为,2年来用人工越冬的长毛对虾培育出性腺成熟的亲虾1,588尾,育出虾苗5,376万尾,取得生产性突破,获得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长毛对虾苗种生产上提供了全人工育苗的新途径,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虾主要养殖种类的耐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养殖面积每年以50%递增,养殖产量1990年已达15万吨,养殖种类也越来越多。我国对虾的主要养殖种类有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和刀额新对虾。1991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中,中国对虾约占70%,墨吉对虾约占15%,长毛对  相似文献   

8.
张东  黄宁宇 《海洋渔业》1989,11(5):205-206
<正> 近年来,关于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ock)育苗技术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在人工条件下的性成熟,除Liao(1973)的工作外,报道极少.到目前,长毛对虾苗种生产所需亲虾皆来自海区,有限的资源限制了养殖生产的发展,因此,人工培育亲虾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养殖长毛对虾在室外土池中的卵巢发育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用成熟亲虾进行了生产性育苗.  相似文献   

9.
9月16-17日,福建省水产厅在漳浦县主持召开了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应邀参加鉴定会的有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鉴定认为,2年来用人工越冬的长毛对虾培育出性腺成熟的亲虾1,588尾,育出虾苗5,376万尾,取得生产性突破,获得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长毛列虾苗种生产上提供了全人工育苗的新途径,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我省养殖的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红腿病”病害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殖业带来极大危害。目前,对中国对虾“红腿病”病因的研究已有报道,而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患此病的病例尚少,尚未见有研究报道。1988年8—9月间,厦门同安西柯乡一带,发现长毛对虾“红腿病”流行,病害发生时对虾体长约7—10厘米,患病对虾食欲减少,活动力减弱,尾扇、游泳足、步足变红、鳃部变黄,镜检下鳃丝上有明显黄褐斑点,血淋巴液可见大量运动活泼杆菌。为此,我们对病虾进行细菌分离,研究了分离菌的病原性、可复现性及生物学特性。并探讨了病原菌的分类学位置,以期对长毛对虾“红腿病”有一概括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