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晓驷  冯静波 《猪业科学》2004,21(3):49-51,48
1前言随着动物营养科学在蛋白质与氨基酸领域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蛋白短肽作为一种生命活性物质的诸多功能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完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活性蛋白短肽在动物营养与动物领域中会表现出更大的作用,将改变对饲料蛋白质质量的评价体系。1.1小肽的营养吸收现代营养研究表明: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中消化酶的作用下,水解终产物为游离氨基酸和肽,而由数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短肽可以以完整的形式被吸收利用,而非以前人们所认为的以游离氨基酸形式被吸收。小肽逆浓度梯度,依据H 浓度或Ca2 浓度的主动转运过程,具有pH依赖性的非耗能性Na …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蛋白质营养不仅仅是氨基酸营养,寡肽营养在蛋白质营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在Dogma提出"蛋白质必须水解成游离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利用"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必需氨基酸"、"理想蛋白质"、"可利用氨基酸"等技术体系.经典营养学认为,动物采食的日粮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经蛋白酶和肽酶作用降解为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利用.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动物对寡肽的吸收不仅具有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等特点,而且可以消除游离氨基酸的吸收竞争(陈勇等,1999).当蛋白质以寡肽形式供给时,可提高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动物的生产潜能,改善产品品质等.最新研究表明,某些氨基酸的寡肽能在动物胃肠道内不被水解、不受抗营养因子的干扰而直接被吸收,且比单个氨基酸的吸收快.二者在动物体内具有相互独立的吸收机制,互不干扰.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寡肽分离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秀燕  计成 《中国饲料》2001,(20):25-27
传统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认为 :蛋白质在肠道中被水解为氨基酸 ,并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被肠粘膜吸收。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 ,饲料中蛋白质在消化酶作用下的水解终产物 ,大部分是2或 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 ,它们以完整形式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与游离氨基酸相比 ,小肽吸收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等特点 (Marraw ,1 972 )。小肽特殊的吸收特点 ,引起营养学家的关注 ,目前对寡肽营养的研究 ,已经成为动物营养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乐国伟( 1 995 )、王燕桃 ( 1 997)分别应用NucleosilC1 8ODS反相柱 ( 7…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小肽的生理特征与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肽是动物降解蛋白质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内降解成游离氨基酸和小肽后被吸收。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反刍动物以肽吸收为主要形式,并且其在氨基酸消化、吸收和降解中起着重要作用。作者对小肽生理特征及营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肽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 ,降解成为游离氨基酸和肽。自 2 0世纪 6 0年代起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了游离氨基酸 ,肽尤其是小肽也能够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肽除了对动物的营养作用外 ,某些有生理活性的肽直接被动物吸收利用后 ,还具有阿片肽活性、免疫调节、抗高血压、抗凝血、促进DNA合成等作用 ;影响肽吸收转运的因素主要有日粮的营养水平、蛋白质品质、动物采食量、肽分子结构等。本文就肽的吸收机制、对动物的营养和生理作用及影响其吸收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是构成动物机体的主要成分,在动物营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动物采食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下降解为游离氨基酸后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根据这一理论,蛋白质仅为动物机体提供氨基酸,即蛋白质的营养就是氨基酸的营养。但是许多研究表明,使用氨基酸纯合日粮或低蛋白平衡氨基酸日粮,动物并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和饲料效率。研究发现,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某些肽也能够被吸收,而且与游离氨基酸相比,这些肽的吸收具有速度快、耗能低、吸收率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小肽(Small Peptide)是动物在进行蛋白质消化时产生的中间物质,通常情况下是指由2~3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寡肽。小肽具有吸收快、能被动物直接利用等特点。传统蛋白质理论认为蛋白质只有分解为游离氨基酸(FAA)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小肽能以完整的形式被动物机体直接吸收利用,并且具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矿物元素吸收等营养作用。目前,各种小肽制品也逐步应用于动物生产之中。  相似文献   

8.
<正>肽是涉及生物体内多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现代动物营养理论正由传统的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向小肽营养过渡,小肽营养成为继蛋白质营养后的又一热点。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机体对蛋白质利用并不局限于游离氨基酸的形式,相当一部分是以2~3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pipeptide)和三肽(tripeptide)形式吸收。肽优于  相似文献   

9.
小分子活性肽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代谢模型认为,蛋白质必须水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即“蛋白质营养就是氨基酸(AA)营养”。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当动物采食按理想的氨基酸模式配制纯化日粮或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日粮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不能完全依赖游离的氨基酸来满足,而必须需要一定数量的肽,特别是一些小分子活性小肽对代谢和免疫性能方面的调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营养中小肽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蛋白质营养一直是动物营养研究的核心问题.过去的观点认为,动物采食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下降解为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动物直接吸收。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中消化酶作用下的水解产物大部分为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它们是以完整形式被吸收并进入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的。动物营养学家也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