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玉米粗缩病危害动态及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对玉米粗缩病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对浙西北桐庐地区玉米粗缩病侵染循环及发病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的调查研究,明确了玉米粗缩病侵染循环及年际消长与发病规律,年际间粗缩病株发病率与灰飞虱种群年诱虫量呈正相关,回归式为y= 0.860605+0.071623x (R=0.9636**)。年际内夏玉米粗缩病5月底6月上旬为初病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病情较快增长期,7月中旬达发病高峰。夏玉米发病株空间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在株发病率较高或较低时,聚集程度下降,或为均匀分布。根据夏玉米粗缩病病株以聚集为主的空间分布特征,田间抽样调查以单行或双行直线平行跳跃法等较宜。理论抽样模型为n=(1.96)2/D2(1.02728/m+0.10287),序贯抽样模型为Tn=1.02728/(D2-0.10287/n)。  相似文献   

2.
鄢铮  王正荣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5):194-198
为了明确甘薯大象甲幼虫的空间分布和种群特征。2011年通过对15块甘薯田的调查,应用聚集度指标的计算公式和Iwao的m*-m回归分析法、Taylor的幂法则等,对其空间分布型和田间理论抽样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薯大象甲幼虫在甘薯田间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与密度相关,聚集强度随着幼虫密度的升高而增强;而个体群所占的空间随密度的升高而减少。导致甘薯大象甲幼虫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n=1.962/D2(1.1047/m+0.8737)]和序贯抽样模型[T0(n)=0.2n±0.4759 ]。  相似文献   

3.
柑橘黄龙病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柑橘黄龙病传播介体种群消长规律和疫情动态,破解柑橘黄龙病防控问题,以主栽的早熟‘宫川’品种为重点在古城和大田柑橘园设立2个柑橘木虱监测点,采用定点定人定树定枝定时方法对柑橘木虱进行系统监测;以乡镇为单位每年在10-11月的果实显症期对全市柑橘园柑橘黄龙病进行全境式普查。结果表明,柑橘木虱季节性消长规律主要呈三峰型曲线变化,其峰期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其年度之间和果园之间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其峰值峰次差异却较大,主要受初见期、基数和气温等三要素影响所致,并建立柑橘木虱时序成若虫数量与其气温关系模型:D=0.018T+17.365(n=36,r=0.3563*)。针对柑橘木虱传播柑橘黄龙病的特征特性,摸索集成了“一挖两治”防控策略和“三防五关”防控技术。经过3年的全面应用,将柑橘黄龙病发病面积持续控制在5%以内,2008-2010年将加权平均株发病率分别控制在0.084%、0.077%、0.051%,基本达到了持续控制效果,保障了临海市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芋疫病预测预报,科学指导生产上的防治,应用最小二乘法、频次分布、聚集度指标、m*-m回归分析和Taylor幂法则等对病株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田间芋疫病病株率在0.427~0.513时,病株田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当田间芋疫病病株率在0.720~0.820时,病株田间分布属均匀分布。此外其病株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病株个体间相互吸引,病株在大田中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且病株个体的空间格局随着病株密度的提高越趋均匀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wao最适理论抽样模型N=232.3783/m-87.9438,并建立序贯抽样模型T0(N)=0.3689N±1.7177$\sqrt{N}$,即:调查株数N时,若累计病株率超过上界可定为防治对象田,若累计病株率未达到下界时,可定为不防治田,若累计病株率在上下界之间,则应继续调查,直到最大样本数m0=0.3689时,也即病株率15%,所需抽样数542株止。  相似文献   

5.
灰飞虱在水稻田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对灰飞虱在稻田的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水稻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水稻田呈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测定,当成虫、成若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在1.3978头/丛、1.4883头/丛以下时,λ<2,聚集是由周边环境、移栽期、生育期等某种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当成虫、成若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在1.3978头/丛、1.4883头/丛以上时,λ≥2。而若虫:λ均≥2。其聚集因素是由灰飞虱自身特性与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引起。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n=(1.96)2/D2(1.35595/m+0.41366)和T(n)= 5n±4.13778 。研究结果为稻田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柑橘黄龙病入侵与疫情扩散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提示柑橘黄龙病入侵发病扩散规律,评估防控成效,有效控制疫情,2002—2007年在柑橘黄龙病初发生区采用设立自然条件、治虫防病和综合防控三处理类型,监测柑橘黄龙病发生扩散动态,结合面上疫情普查资料,创建柑橘黄龙病自然条件下、治虫防病条件下以及综合防控条件下的疫情扩散模型,分别为:P1=12.9690N1-18.10(n=6,r=0.9945**)或P1=0.2293N12+11.135N1-14.89(n=6,r=0.9948**),P2=7.8857N2-10.2667(n=6,r=0.9675**)或P2=1.4107N22-1.9893N2+2.90(n=7,r=0.9996**)和P3=-0.1398x N32+1.1248N3-1.141(n=6,r=0.8396*),结果表明柑橘黄龙病在自然条件下从发病到毁园需要9a时间,单一治虫防病措施难以达到持续控制效果,只有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才能达到可持续控制,保障柑橘优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豆田斜纹夜蛾种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以及Taylor的幂法则与Iwao的m*—m直线回归方程测定和分析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在秋大豆田上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内在结构,测定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卵块呈均匀分布,而低龄幼虫(1 ̄2龄)呈聚集分布,高龄幼虫(3 ̄6龄)呈聚集分布或均匀分布,并利用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分析了其的聚集原因。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N=t2/D2(5.6415/m 15.3063)]与最佳序贯抽样模型[T_0(n)=2.5n±10.4770n~(1/2)]。  相似文献   

8.
灰飞虱在玉米田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玉米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玉米田以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m<1.8072头/株时,其聚集是由某种环境因素(如气候、生育期、长势等)所引起的;当m≥1.8072头/株时,其聚集是由灰飞虱本身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研究结果为田间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花蓟马在月季上的空间分布和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通过田间调查,和应用聚集度指标检验和线形回归方程检验,研究探讨了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型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该害虫在月季上呈聚集分布, 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这种聚集主要是由环境条件和西花蓟马本身聚集习性引起。运用Iwao的m*-m直线回归方程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田间理论抽样数可用N=1/D2[6.7692/m+0.4799]进行估计。田间抽样调查以棋盘式为最佳。6月8日到7月4日之间西花蓟马在月季上种群动态为单峰型,6月19日为种群密度最高时期。  相似文献   

10.
单季稻褐飞虱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 法和Taylor法等对单季稻褐飞虱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单季稻褐飞虱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强度是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佳抽样方式、最佳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1.
应用现代堆肥技术实现工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并以其产品(精制有机肥)为载体,运用循环经济的方法构建柑桔有机-无机肥料配施的资源节约型施肥模式,把传统的依赖化肥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节约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研究旱坡地柑桔园施用精制有机肥的效益评价。结果表明,与100%化肥处理(CK)相比,80%化肥+20%有机肥(T1)、60%化肥+40%有机肥(T2)、100%有机肥(T3)处理沙糖桔产量分别增产11.1%~18.4%、13.0%~19.9%和10.2%~18.2%,有机-肥配施化肥(T1、T2)处理、T3处理的沙糖桔果实维生素C含量连续3年平均提高23.4 mg/kg;可溶糖含量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从经济和环境效益来考察,T1处理获得的经济效益最高(55020元/hm2),T2处理和CK处理次之,T3处理最低。产投比为T1>CK>T2>T3处理。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溃疡病田间分布型分析-以“徐香”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经典的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以探明该病害的田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聚集度指标计算结果为C>1,I>0,m*/m>1,CA>0,K>0,说明猕猴桃溃疡病病株在大田呈聚集分布,分布的的基本形式为个体群。根据Iwao抽样模型,获得不同病情等级情形下猕猴桃溃疡病大田抽样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大田抽样数量随着病情指数的增加而递减。“徐香”猕猴桃大田溃疡病的序贯抽样模型为,并由此确定了该病害抽样的最佳样方大小。上述研究可有效提高调查抽样的效率,为提高该病害的田间调查的准确性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两种不同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理论指导对柑桔木虱和黄龙病的防控效果,笔者于2006-2008年在桂林良丰农场开展大面积对比试验,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以控制木虱为重点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区都没有观察到柑桔木虱,8年生无病苗定植区3年累计发病率为1.71%、年平均发病率为0.57%,分别比对照区减少19.41%和6.47%;6年生常规嫁接苗定植区3年累计黄龙病株率只有1.35%,年均0.45%,分别比对照区减少8.31%和2.77%。传统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区(对照区)每年都观察到木虱,8年生无病苗定植区3年累计黄龙病株率高达21.12%,年均7.04%;6年生常规嫁接苗定植区3年累计黄龙病株率也达到9.66%,年均3.22%。  相似文献   

14.
桃蚜作为世界范围内农作物主要害虫,在我国主要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因其繁殖能力强以及对蔬菜尤其是辣椒质量造成危害而成为重要防治对象。为了明确四川省成都主要辣椒种植区桃蚜空间分布格局,本试验运用2种回归方法和8个聚集度指标(K, C, CA, I, M*, m*/m, L*, L*/(1+m))对桃蚜盛发期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Iwao回归法和Taylor幂法计算桃蚜种群理论抽样数,Iwao和kuno序贯抽样技术拟合桃蚜的序贯抽样模型。结果表明桃蚜种群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其聚集原因是由桃蚜习性与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但8月下旬开始聚集原因主要有环境因素决定;通过种群密度与聚集度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用平均拥挤度(m*/m)、负二项分布指标(K),久野指数(CA)及L*/(m+1)分析桃蚜空间分布型更具说服力;并利用空间格局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5.
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柑桔黄龙病是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害,除原有的亚洲、非洲外,美国、巴西也已发现此病和其传播媒介-柑桔木虱。根据柑桔木虱是黄龙病唯一自然传播媒介和广西柑桔主产区无法实施隔离种植的特点以及柑桔黄龙病已成为广西柑桔发展最大障碍的实际和柑桔生产现状,提出在黄龙病区建立以柑桔黄龙病为第一重要病害,柑桔木虱为第一重要害虫的柑桔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实施以控制柑桔木虱为重点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措施。3年的大面积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验证区累计发病率为0.72%,对照Ⅰ区达9.42%,对照Ⅱ区达7.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