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菇栽培起源于我国南方,因营养丰富、嫩滑爽口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少数在自然条件下适合夏季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中国是草菇最大生产国,广东则是我国草菇最重要的产区和鲜品消费省份,也是推动草菇栽培技术创新的地区,在国内最先实现室内周年栽培,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草菇栽培经历了旧法栽培到新法栽培,从室外栽培到室内栽培,从季节性栽培到周年栽培,从稻草栽培到废棉渣、中药渣等原材料栽培,从生料栽培到熟料栽培,从大田栽培到简易菇房、工厂化厂房栽培,从畦式栽培到袋料栽培、层架栽培、工厂化栽培等。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各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原材料特点,摸索出各具特色的栽培方式。介绍了草菇特点和产量概况,从草菇栽培用种的繁育、栽培原材料及处理方式、菇房结构建造与加温方式、栽培方法等技术创新角度,分析了我国草菇栽培技术发展历程,对我国草菇产业半个多世纪的栽培技术发展、科技创新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同时对草菇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西瓜根区温度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对垄沟基质栽培、沟槽基质栽培和膜上基质栽培3种不同的栽培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根区日温度变化均呈S形曲线,日平均温度在22.0~22.3℃,处理间日均温度相差不大;西瓜中心糖度以垄沟基质栽培最高;膜上基质栽培和垄沟基质栽培方式西瓜产量较高。因此,膜上基质栽培和垄沟基质栽培是西瓜较为适宜的基质栽培方式,其中垄沟基质栽培因水肥管理方便、用工少,农户易接受,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地袋栽培是目前吉林省东部山区主要的人工栽培方式,由于其栽培方式灵活、栽培方法简单、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而得到迅速推广普及。地袋栽培有多种划口方式,其中小孔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黑木耳栽培区,已把小孔栽培作为一种主要的提质增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冬小麦生育期内产量、耗水的影响,为冬小麦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一处农田开展试验,分别设计常规畦作(TC)、垄作(RC)、高低畦栽培(HLC)3种栽培模式,并且在RC和HLC栽培模式下分别设置高水、中水、低水3种灌溉处理。以TC作为对照,探究3种栽培模式、7种处理方式下,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变化、农田耗水量及产量的具体情况。【结果】不同栽培方式下,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变化明显,在40-100cm深度,HLC栽培模式下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TC和RC栽培模式。同样的,HLC栽培模式下冬小麦耗水量更高,这与其栽培密度有较大关系。HLC栽培模式下植株发育更好,成穗数、穗粒数及亩产量也要高于另外两种栽培模式。【结论】HLC栽培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曹伟 《北京农业》2007,(12):27-28
近年来。果树棚室栽培发展迅速,不论栽培面积,还是栽培树种、品种都在不断增加。成功的棚室栽培能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反之,则造成较大的损失。为确保果树棚室栽培成功,果农应了解掌握棚室栽培的8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草菇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栽培方法简便的菇类,一直俏销市场,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1.选择有利栽培场所。草菇室内外均可栽培,但以室外栽培更为有利。在室外栽培时,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农田,如前期作物为油菜、西瓜等地作为栽培场所最为适宜。生荒田的产量远不如熟肥地高。栽培前应清除杂草,开通厢围沟,做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黔中喀斯特地区半石山不同栽培方式对楠竹生长的影响,在贵州省紫云县喀斯特半石山中下部采用客土栽培、添加保水剂及修建鱼鳞坑填土栽培方式对楠竹实生容器苗进行栽培试验,调查分析楠竹的成活率、秆高、茎粗、冠幅及出笋率,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楠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活率最高的是添加保水剂的处理,其次是客土栽培及修建鱼鳞坑栽培处理,最低的是常规栽培处理;不同栽培方式对楠竹秆高、茎粗、冠幅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竹鞭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出能减少糯玉米病虫草害发生的栽培方式,研究了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两种不同栽培方式的糯玉米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操作简便,一个生长季节只需投入1次,能有效预防或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是切实有效的无公害、绿色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是低温、恒温结实性食用菌。金针菇栽培有季节性栽培和工厂化栽培,古田金针菇栽培主要以季节性栽培为主,是高海拔地区农户冬季生产主要品种,主导收入。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棉籽皮、玉米芯、木屑为主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宜棉籽皮栽培的优良菌株4株,适宜玉米芯栽培的优良菌株4株,适宜木屑栽培的优良菌株5株。  相似文献   

11.
水晶梨虽然抗旱、抗寒、耐瘠薄,适应性强,但要进行高效栽培,必须选择最佳栽培地栽培。栽培水晶梨的土层要深厚,土质要肥沃,要富含有机质,以沙壤土为最佳栽培土壤,最好要有一定的灌排能力,地势应平坦,要避免在山脊、风口处栽培。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东部地区香菇覆土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东部地区香菇生产已有30年的历史,先后研发推广半熟料菌块栽培、半熟料陆地栽培、半熟料冷棚地床栽培和全熟料菌袋栽培等栽培模式,栽培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然而面临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仍然存在某些不足。2007年以来先后学习了湖北省和河北省的香菇生产模式,分析总结了现有栽培模式的优势与缺陷,历经2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适合辽宁东部地区的香菇生产栽培模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瓜蔓具有较好发根能力,用以扦插栽培,可节省种子,缩短生育期,使西瓜早上市:一、插蔓来源 利用保护地栽培或其他早熟栽培的西瓜蔓,剪成插条即可。也可采用大棚、温室栽培的早熟栽培技术,培育健壮母体。  相似文献   

14.
茯苓,别名云苓、松茯苓等。为真菌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科植物。以菌核入药,有利水、健脾、安神作用。茯苓的栽培方法较多,有段木栽培、树蔸栽培、松枝接种等,以段木栽培为多。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小麦、马铃薯、水稻4种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按不同的比例配以棉籽壳、麸皮、石膏、石灰等辅助原料制成培养基,在实验室环境下接种平菇菌种,研究平菇的菌丝、子实体的长势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四种农作物秸秆基质化均可栽培平菇,其中玉米、小麦秸秆基质化后栽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马铃薯、水稻秸秆基质化后栽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较低,子实体产量较低,营养价值较丰富;同时,相同原料,不同配比辅助原料制成的培养基栽培平菇,结果显示:配料中棉籽壳占比越高,平菇栽培效果越好,以玉米、小麦秸秆为原料基质化栽培平菇,棉籽壳占比在40%以上平菇栽培效果显著,马铃薯、水稻秸秆基质化栽培平菇,棉籽壳占比在60%以上栽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香菇是重要的食用菌之一,原野生,在800多年前由我国最早开始人工栽培。代料栽培就是用木屑、桑枝粉、棉籽壳等人造菇木代替菇木栽培香菇。该方法资源广,产量高,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非常适合广大农民栽培。  相似文献   

17.
大花秋葵栽培繁殖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秋葵又名芙蓉葵、草芙蓉,为锦葵科木杠属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耐盐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合新疆地区栽培。奎屯市园林处于2001年从北京植物园引进、栽培,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和生物学习性观察、记录,总结出一套栽培和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8.
探索大花皇冠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分类地位等,并对其采用了水族箱栽培、水草池栽培、水景岸边栽培等多种栽培方法,对其在园林水景的应用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从栽培地选择、栽培准备、苗木选择、栽培时期、配置授粉树、栽培方法、栽培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详细阐述,通过系统总结“江”石榴高效丰产栽培技术,旨在为石榴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仔姜在重庆及西南地区的推广、农民增收脱贫提供技术支撑,对仔姜不同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种植成本、田间发病率、产量等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短畦网格栽培集起垄与播种于一体,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成本分别较大沟栽培和洞子栽培低1020元/667m2和300元/667m2;短畦网格栽培通过降低病害发病率和严重度,增加了产量,分别较大沟栽培和洞子栽培增加收益2680元/667m2和1793元/667m2。短畦网格栽培具有轻简栽培特点,能够通过降低成本和增产达到增效目的,是西南地区仔姜栽培的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