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以兵团第一师六团二连苹果为试验材料,研究苹果纺锤形树形改造为主干形后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主干形苹果树随着树冠高度的增加单果重、纵横径和着色指数增加,上层果实单果重极显著大于中层的下层,纺锤形苹果树以中层单果重最大;各层间果实纵横径、着色指数差异不显著。主干形上层果实单果重极显著大于纺锤形,中层显著大于纺锤形,主干形果实着色指数极显著高于纺锤形。纺锤形各层果实内在品质无显著差异。主干形果实内在品质与纺锤形差异不明显,主干形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极显著高于纺锤形。改造后主干形苹果树果实外观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配方施肥对枇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生产上存在盲目施肥导致枇杷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以‘解放钟’枇杷为试材,研究配方施肥对枇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配方肥1(处理1)单株产量比常规施肥增产22.24%,达显著水平,单果重增加13.0 g,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4%,枇杷果实的可滴定酸降低0.10%;配方肥3(处理3)较2个对照组均能显著提高枇杷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及降低可滴定酸度。处理1和3均能提高果实品质,处理3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处理对龙安柚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测定12年生龙安柚果实产量、单果重、果实色泽、果实硬度和内在品质等,进行果实色泽与内在品质间的相关性分析,探讨施肥处理对龙安柚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在龙安柚生产栽培中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2017年,T1、T2和T3单株产量分别比2016年增加了60.10%、19.11%、46.17%,而T4比2016年降低了30.38%。T2单株产量2年均最高(95.40、113.63 kg/株)。说明施肥处理对单株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T2效果显著。(2)施肥处理对果皮色泽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果肉色泽。各施肥处理的果肉颜色为橙红色,其中T2的颜色较其他深,而CK的果肉颜色为黄绿色。(3)施肥显著影响了龙安柚果实的果皮、囊瓣、果肉硬度,其中T2上、下层果实硬度均较大。(4)内在品质转化糖、总糖、糖酸比、Vc含量均是T2上层果实中最高,T3中可溶性固形物(13.07%、13.07%)、固酸比是最高的,且两者中可滴定酸含量较低,说明T2、T3有利于改善果实内在品质。(5)根据果实色泽与果实品质相关性分析发现,果实色泽各指标均与果肉糖含量关系密切,说明果肉糖含量可能影响了果实色泽。  相似文献   

4.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2次套袋中套小袋时期对梨果实内在品质及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说,与CK相比,‘翠冠’梨成熟时,果实单果重增加;果实硬度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CK相比,4月22日套小袋、5月12日套大袋的A处理含量高(C黑除外);果皮厚度厚;果点密度增加;果点直径减小;果面亮度增加;套黑袋的果面绿色度极低,果面黄色度也低,套白袋的果面偏绿、偏黄。同处理套黑袋的比套白袋的单果重小,果实硬度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皮厚度厚,果点密度增加,果点直径小,果面亮度亮,绿色度低,黄色度低。总之,A处理效果较好,与CK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硬度较高,A白果实单果重大,A黑果实单果重较大。  相似文献   

5.
水肥一体化对矮砧密植富士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水肥一体化不同水氮耦合配比时矮砧密植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变化,探索最佳水氮耦合配比方案,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矮砧密植富士果树水肥一体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H6为中间砧嫁接的矮砧密植富士苹果果实为试材,通过测定其外观品质(单果重、果形指数)、内在品质(果皮硬度、果皮脆性、果肉硬度、果肉细度)和风味指标(酸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大田普通管理果实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水肥一体化不同水氮耦合配比处理下矮砧密植富士果实质地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当高水高肥、高水低肥、低水高肥等处理时,果实品质不仅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有所降低。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W2N2、W3N2、W2N1等处理在各个品质影响因子排序位居前三。【结论】以60%田间持水率为灌水下限,将氮肥施用量降低50%(W2N2)处理下矮砧密植富士果实单果质量高且果形高桩,果皮硬度适中,果肉致密细脆,果实风味可口,优果率高。所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矮砧密植富士果园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时,最佳水氮耦合配比:以60%田间持水量为灌水下限,中等施氮肥水平可显著提高果实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育期昼间亚高温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日光温室番茄的第 1花序第1花开花(处理1) 时、第1花开花10d(处理2)时,利用温度处理室自动控温系统分别对植株进行昼间35℃亚高温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期开始的亚高温处理对番茄植株物候期、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番茄不同生育期进行昼间35℃亚高温处理,植株的物候期提前,生育期缩短,同时各花序坐果率下降,平均单果重变小,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其中,在开花当天进行35℃亚高温处理的植株,其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均低于开花10d时处理的  相似文献   

7.
叶面喷施矿质营养剂对龙眼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促进龙眼果实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为目的,在龙眼果实发育中后期(6~7月),树冠分别喷施6种不同组合的矿质营养剂3次。结果表明:营养剂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龙眼果实品质。其中,所有处理的果实果型大小及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大部分处理的Vc含量也不同程度的提高。处理1和处理4能显著地提高龙眼果实的外观品质;处理3能比较全面地改善龙眼果实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8.
外源GA3和ABA处理对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长性状一致的成年红肉脐橙为试材,研究了果实转色前外源GA3和ABA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提高了果皮的亮度,但降低了果皮红色度和单果重;外源ABA提高了果皮的红色度和黄色度,但降低了果皮的亮度和单果重;外源GA3与ABA处理均不利于果实内在品质的提高,从而在果实转色前用外源ABA和GA3处理红肉脐橙果实不利于其综合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硅、钙肥在库尔勒香梨上的施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个处理均提高了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单果重、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幼果期与膨大期喷施果蔬钙肥和硅肥外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影响较小。在各处理中,幼果期和膨大期树冠喷施果蔬钙肥,同时配合土施硅肥的处理对于提高果实单果重、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单果重、果实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14.51%、10.97%、51.61%和8.05%,且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因此,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对于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既能提高果品产量,又能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成龄‘红富士’苹果郁闭园为试材,设计隔行间伐(处理A)、隔株间伐(处理B)、行内隔3去1间伐(处理C)3种处理和对照(CK),研究它们对果树群体结构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间伐处理的枝类组成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叶丛枝、短枝和长枝比例增加,徒长枝比例减小;3个处理的每公顷的总枝量、树冠覆盖率开始时下降明显,以后逐年恢复;处理A的行间交接率明显下降,而处理B的株间交接率下降明显;各处理的叶面积系数降低,叶片变大,百叶厚度增加;果园的通透条件明显改善。间伐处理的果实外观品质如单果重、色泽、着色面积、优质果率均明显的好于对照;果实的内在品质如含糖量增加、滴定酸含量下降、硬度增大,果实的风味和质地等也都优于对照。试验得出结论,适宜的间伐方式可从根本上改善苹果郁闭园的群体结构,提高果实品质,各间伐处理的综合效果以处理B最佳,处理A次之。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讨不套袋与套袋对苹果品质影响的机理,以8年生‘富士’苹果(‘天红2号’/‘M26’/八棱海棠)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套袋密度处理(不套袋、套袋1/3的果实、套袋1/2的果实、套袋2/3的果实、套袋所有果实),所用果袋为小林果袋(双层纸袋,内红外棕),研究不同套袋密度对果实套袋前(6月19日)、套袋后2天(6月21日)、套袋中(8月22日和9月27日)、摘袋后2天(10月9日)和采收后1天(11月3日)苹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不仅降低了苹果树冠层内的光照强度,而且显著降低了叶片的光合速率,而随着套袋密度的增加,苹果树冠层内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尤其是在8月和9月。5个处理的冠层光强、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片比重的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基本一致,说明果实套袋导致叶片光合性能下降。套袋苹果光合速率的降低是由气孔导度的降低引起的,这可能与光照强度降低有关;而在9月光合速率的降低还可能与高温弱光,套袋苹果叶片出现非气孔限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和Ca、Mg、K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于盛花后25、35、45、55d对‘红富士’苹果进行套袋(果袋为内层红色袋、外层外灰内黑双层纸袋)处理,结果表明,早期套袋有提高果实单果重的趋势,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硬度和可滴定酸影响不大。果实成熟时,不同时期套袋对果肉Ca、K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早期套袋增加果肉Mg含量,降低Ca/Mg比值。同时,在盛花后35d进行3种果袋(内层白、外层外灰内灰双层纸袋;内层黑、外层外灰内黑双层纸袋;内层红、外袋外灰内黑双层纸袋)处理表明,与对照(不套袋)相比,套袋使果实单果重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Ca含量、Ca/K影响不显著;而内袋红、外袋内黑外灰双层纸袋处理的果实M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内袋黑、外袋内黑外灰双层纸袋的果实K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并且上述两种果袋处理的果实Ca/Mg比值显著低于对照,其余果袋对品质和Ca,Mg,K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苹果单品种建园,选育适宜专用授粉树,研究了‘道格’、‘绚丽’、‘红丽’、‘满洲里’、‘雪球’5 个观赏海棠品种的植物学、生物学性状、花粉特性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盛花期为4 月7—20日,和栽培品种花期相遇,‘道格’和‘满洲里’花期较早,盛花期分别为4月7日、4月9日,‘绚丽’和‘红丽’均为4月12日,‘雪球’为4月20日。供试品种花粉量大,‘道格’、‘满洲里’、‘红丽’、‘雪球’和‘绚丽’分别为13384、13162、7426、6074、6003粒/花药。单果重‘道格’最大(12.98 g),其次是‘雪球’(10.66 g)、‘绚丽’(2.59 g),‘红丽’和‘满洲里’较小(均为2.00 g)。果型指数与单果重趋势基本一致。种子数不尽相同,‘红丽’和‘雪球’为7 颗/果,‘满洲里’6 颗/果,‘道格’和‘绚丽’为4 颗/果。可溶性糖含量以‘道格’最高(18.49%),其次是‘满洲里’(16.33%)、‘雪球’(16.11%)、‘绚丽’(15.98%),‘红丽’较低为14.20%;可滴定酸‘红丽’最高为1.16%,‘绚丽’为0.99%、‘满洲里’为0.90%,‘道格’最低为0.80%。初步认为,供试品种适宜作为国内的苹果专用授粉树。  相似文献   

14.
白水县是陕西苹果的最佳优生区,套袋苹果已占苹果生产总量的65.54%,是无公害苹果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套袋技术对苹果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项目对白水县苹果套袋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就生产中三种果袋对苹果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果实黑点病发生情况、效益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仍然是双层双色纸袋和单层双色劣质纸袋,果实套袋能显著提高果实光洁度、着色度、果实外观鲜艳,降低VC含量,增加黑点病发病率,其中套双层三色优质纸袋苹果黑点病发病率轻,为5.2%,而套单层双色劣质纸袋重,高达47.7%,套袋能显著提高苹果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寒富苹果果实品质对不同果袋的响应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果袋对寒富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套袋改善了寒富苹果的外观品质,套反光膜袋和双层纸袋效果好于塑膜袋,套袋对果实的内在品质也有不利影响,不同类型袋影响程度不同。生产优质高档寒富苹果,应采用反光膜袋和双层纸袋为主,少用塑膜袋。反光膜袋是一种新型果袋,对于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杨文杰  吴发启  崔彬  方丽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284-286,337
苹果产业是陕西省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存在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苹果单产和优果率低,产业化程度低,设施条件差、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陕西省渭北地区苹果产业化的模式,即果农 果农协会 龙头企业 市场,果农 行业协会 市场,果农 基地 县级龙头企业集团 市场等模式。  相似文献   

17.
SH系矮砧苹果园节水灌溉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出一套适宜山西省自然条件的SH系苹果矮砧果园配套栽培技术模式,本研究结合SH系矮化砧木特性,借鉴国内M26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乔砧果园节水灌溉方式,对矮砧苹果园进行了大水漫灌、起垄覆膜小沟灌溉、生物基质覆盖、树下生草覆盖4种方式的灌溉处理,调查与测定了4种灌溉处理方式下果园的树体灌溉量、树体枝量生长及枝类组成、树体叶片生长情况、树体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对矮砧‘红富士’苹果园进行起垄覆膜小沟灌溉方式处理后,灌溉费用较少,树体枝条结构比例较好,100片叶的干重、厚度、面积、叶绿素含量都好于其他处理,经济效益较高,果园产量高,果实品质较好。因此,起垄覆膜小沟灌溉方式较适宜山西省气候、立地等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