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欧李种壳中单宁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欧李种壳中单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欧李种壳为试验材料,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为提取剂,采用L25(56)正交试验设计,对固液比、溶剂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提取条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对不同提取剂的较好提取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欧李种壳中提取单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70%丙酮,浸提时间5h,浸提温度60℃,固液比1∶440。按此提取工艺,单宁的提取量为4.85%。  相似文献   

2.
邬晓勇  孙雁霞  何钢  苟小军 《种子》2013,32(1):35-38
为了筛选欧李种壳中单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欧李种壳为试验材料,乙醇、丙酮为提取剂,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固液比、溶剂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提取条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对不同提取剂的较好提取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研究了欧李种壳单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从欧李种壳中提取单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70%丙酮,浸提时间5 h,浸提温度60℃,固液比1∶12。按此提取工艺,单宁的提取量为0.180%;当单宁酸的浓度达到0.1 mg/mL时,它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85%,半数清除率时,单宁浓度为0.023 mg/mL,欧李种壳单宁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不同浸提剂、浸提剂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5个因素对桑籽皮多酚提取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桑籽皮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剂(丙酮)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1∶35,回流温度45℃,回流时间1.5h。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量达到1.332mg/g干籽皮,为桑籽皮多酚的工业化提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红枣叶中提取色素,研究不同提取溶剂、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对色素提取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红枣叶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无水乙醇与丙酮(1∶2),浸提时间4 h,料液比1∶10,浸提温度50℃,红枣叶色素的提取率为8.86%。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提取茄子皮天然红色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提取溶剂种类、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及超声波功率的适用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得出超声波提取茄子皮天然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用酸性无水乙醇溶液超声波提取茄子天然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30min、功率160W。  相似文献   

6.
以圣女果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将番茄红素提取量作为考查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确定圣女果中番茄红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剂中丙酮与石油醚配比1∶1,番茄浆与浸提剂料液比1∶4,浸提温度38℃,浸提时间40 min,提取量为2.35μg/g。  相似文献   

7.
以兰州百合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兰州百合皂甙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考察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和回流时间对其皂甙提取率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兰州百合皂甙提取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回流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80%,液固比10∶1,回流时间3h,在此条件下兰州百合皂甙的提取率可达到54.90%.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果汁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猕猴桃果汁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影响多酚提取量的提取剂种类、提取剂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进行探讨,确定猕猴桃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体积分数为80%的甲醇按料液的体积比1∶3,在温度50℃下浸提45min,多酚的提取量可达到729.545mg/L。  相似文献   

9.
以山药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从山药中提取多酚类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总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体积分数50%的丙酮溶液、料液比1∶20,提取60 min,提取温度50℃,提取2次、超声功率800 W,多酚提取率为16.97%。  相似文献   

10.
有机溶剂法提取金柑子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有机溶剂法提取金柑子油的最佳工艺。考察了不同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金柑子油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石油醚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7,提取温度为40℃,浸提2.5 h,提取率高达42.50%。  相似文献   

11.
以超声波辅助法对大兴安岭金莲花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为提取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次序为:料液比>超声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辅助法的最佳工艺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1:55,乙醇体积分数75%,超声时间40 min,总黄酮的提取率达4.659%。  相似文献   

12.
不同溶剂萃取桑叶叶绿素效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新鲜桑叶为材料,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和分光光度法对桑叶叶绿素进行萃取与含量测定,通过比较不同溶剂及其浓度(体积)、不同萃取时间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初步获得了桑叶叶绿素的萃取工艺。研究发现,叶绿素易溶于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而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则较低;且丙酮与无水乙醇的混合使用可明显提高叶绿素的萃取效率。此外,通过萃取工艺优化试验发现,当以5片桑叶圆片为材料(d=0.6 cm),以6 mL丙酮比无水乙醇为1:2的混合溶液为萃取溶剂,暗室萃取24 h后,叶绿素的萃取效率最高,叶绿素a的含量可达2.22 mg/g、叶绿素b为0.82 mg/g,叶绿素a/b的值为2.71。本研究结果不仅为桑叶叶绿素的萃取及含量测定提供了方法性参考,而且有益于桑叶叶绿素萃取工艺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桑叶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伟强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3):296-301
为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桑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便优化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选取液料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为影响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桑叶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75%乙醇,在液料比为50:1、超声温度64℃,超声45 min后,桑叶总黄酮提取率理论值可达到4.29%,验证值为4.23%。实验结果为确定桑叶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对柿子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因素对柿子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热水浸提法提取柿子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柿子多糖的得率为7.62%;用乙醇沉淀法的工艺条件为:4倍体积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沉淀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15.
彭华  宋霞  张春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7):132-138
为了优化‘胭脂萝卜’红色素的提取工艺,以‘胭脂红2号’萝卜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萝卜红色素,分析了提取液种类及配比、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胭脂萝卜’红色素提取液吸光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试验条件下,盐酸丙酮提取的红色素溶液的吸光值最高。(2)提取液配比对吸光值影响达显著水平,料液比、提取温度对吸光值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吸光值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液配比。(3)用优化后的提取条件测试不同萝卜品种的红色素含量,发现‘胭脂红1号’和‘胭脂红2号’红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值最高。综上,在提取料液比取1:8,提取温度取50℃,提取液选用盐酸丙酮提取液,其配比为10.8%的盐酸:30%的丙酮=1:1,提取时间选20 min的条件下,红色素提取液吸光值最高。  相似文献   

16.
苦竹叶多糖提取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料液比、浸提次数为主要考察因素,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苦竹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苦竹叶多糖提取率最重要的因素是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石油醚回流3h,滤渣用无水乙醇回流1h脱色并除去小分子多糖,用40倍原料质量的中性水,在温度70℃,提取时间5h下,浸提2次,Sevage法除蛋白质,加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静置12h,得到较多的多糖沉淀。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为研究考特和吉塞拉作为砧木对甜樱桃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微萃取技术提取成熟期果实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鲁克斯甜樱桃的香气成分共检测到61种,主要成分为醛类、醇类和酯类。从布鲁克斯(吉塞拉)中检测出38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59.66 %,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是乙醇、乙酸己酯、1-乙基-3-甲基苯、苯乙烯、1,2,3-三甲基苯。从布鲁克斯(考特)中检测出30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64.74 %,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是乙醇、(E)2-己烯-1-醇、3-异丁基-6-烯-1-辛醇、乙酸己酯。【结论】吉塞拉和考特作为砧木对布鲁克斯甜樱桃果实中香气成分的影响较明显,在香气种类上吉塞拉砧木具有明显优势。(E)2-己烯-1-醇、己醛、乙酸己酯、(E)-丁酸-2-己烯酯、3-异丁基-6-烯-1-辛醇是不鲁克斯甜樱桃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诱导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研究目的】水杨酸 (Salicylic acid,SA) 能诱导植物提高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冷胁迫等)的能力。为研究SA对非生物胁迫下植物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黄瓜 (“新优30”) 幼苗为试材,用SA (3mmol/L,pH6.0) 溶液和蒸馏水处理后,经7℃冷胁迫48h,提取叶片总RNA并反转录cDNA,【结果】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出12个差异表达cDNA片段,经反向斑点杂交验证其中2个(SICCL_1 和SICCL_2)为高差异表达片段。序列测定和Blast分析表明,SICCL_1与甜瓜中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相关基因AM734282有88%同源性;SICCL_2与毛柽柳中NaHCO3胁迫相关基因THL24h-106有86% 同源性。【结论】由此推测,SA诱导植物抵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可能是通过诱导植物某些相同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秦川牛CS-1基因的SNPs多态性,并将其与秦川牛胴体和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对485头秦川牛CS-1基因第3外显子进行SNPs多态性检测,分析其与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的关系; 【结果】在CS-1基因第3外显子191碱基处发现C→A突变,201碱基处发现C→T突变。检测到A和C两个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分别位0.1381和0.861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胴体性状方面, AC 型个体背部皮下脂肪厚显著高于CC 型个体(P<0.05);在肉质性状方面,AC 型个体的大理石花纹显著高于CC 型个体(P<0.05),AA 型和AC 型个体的嫩度要显著优于CC 型个体(P<0.05);其余性状差异不显著; 【结论】揭示可以用该多态性位点(CS-1 Exon3) 对秦川牛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20.
桃树矮化砧木灭菌方法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靖  方庆  王政  李成斌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324-324
【研究目的】通过对桃豫矮化砧木1号茎段灭菌效果的比较,探讨合理有效的灭菌方法,为桃树矮化砧木离体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75%乙醇和不同浓度的 HgCl2(升汞)、NaClO(次氯酸钠)爱尔施牌消毒片浸液等灭菌试剂对外植体进行灭菌。【结果表明】用75%乙醇+不同浓度的消毒片浸液混合使用的灭菌效果要明显好于75%乙醇+不同浓度的NaClO(次氯酸钠) 混合使用和75%乙醇+不同浓度的HgCl2(升汞)混合使用的灭菌效果。其中以75%乙醇灭菌30s+1.5g/L消毒片灭菌20min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