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灌区实施节水灌溉,减少了灌溉取水量,同时也减少了回归水量。根据节水量的组成将节水分为灌溉取水节水量和资源型节水量,并分析了两种节水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中中游灌区各项节水措施的相应取水节水量和资源型节水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黑河流域近期治理中提出的中游灌区的节水目标为流域尺度上的节水量,灌区的节水量应采用资源型节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
节节麦、雀麦、野燕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植物,是21世纪初临汾市麦田新出现的禾本科恶性杂草。节节麦为越年生禾本科植物,成熟期株高略高于小麦。苗期至抽穗前外部形态与小麦极为相似,很难辨认。  相似文献   

3.
广泛实施集流节灌 挖掘农业发展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集流节灌对抑制水富,缓解水资源矛盾,提高农作物品质方面的意义,进而提出大力推广集流节灌技术,开发利用农业用水资源,挖掘发展潜力,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系统阐述了集流节灌对抑制水害(利于山区的水土保持和平原的雨季排水)、缓解水资源矛盾(水电的时空调节)、提高农作物品质方面的意义。进而提出大力推广集流节灌技术,开发利用农业用水资源,挖掘发展潜力,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集雨节灌是雨水集蓄利用与节水灌溉工程的有机结合,集雨节灌工程的发展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雨水利用、农业灌溉闯出了一条新路。介绍了山东省宜发展集雨节灌工程的区域情况,对山东省集雨节灌的现状和工程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山东省集雨节灌工程的发展需求、发展潜力、发展目标、投资水平、产出效益、并提出了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旱涝交替胁迫下水稻茎节发育及其抗倒伏能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旱涝交替胁迫处理[旱-涝-旱连续胁迫,涝后水分自然落干,待达到水分控制下限后开始旱胁迫;分蘖期:涝为保持水深10 cm,包括轻旱(T-LD)和重旱(T-HD)2个处理;拔节期:涝为保持水深15cm,包括轻旱(S-LD)和重旱(S-HD)2个处理],并以常规灌溉(CK)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分蘖期和拔节期)旱涝交替胁迫条件下水稻茎节发育状况和茎秆抗倒伏能力,并分析了茎节、株高、倒伏指数、抗折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旱涝交替胁迫后,拔节后期和黄熟期水稻第一、二、三茎节生长发育均受到抑制。拔节后期各处理株高显著低于CK,且第一茎节S_内较CK降低了20.84%~39.07%;而黄熟期T-LD、T-HD处理株高却超过CK,且TLD和T-HD处理第一茎节S_外、S_内均较CK显著降低,而S-HD处理第一茎节S_内较CK显著降低了69.70%,S_截较CK显著增加了34.78%。拔节后期和黄熟期水稻各茎节长度相互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第二茎节长度与第三茎节相关系数最高,但各茎节长度与株高相关性较弱;另外,株高的增加不利于水稻抗倒伏。黄熟期水稻第一茎节S_外与倒伏指数显著正相关,而与抗折力负相关,第四茎节S_截与倒伏指数显著负相关,与抗折力显著正相关。第一、二茎节S_外和S_截的增加不利于水稻抗倒伏,第三、四茎节截面积的增加有利于水稻抗倒伏。  相似文献   

7.
灌区综合节水改造中单项措施节水量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区节水改造往往为多种措施同步进行,灌区综合节水量为各单项措施实施的综合效果,现有节水量计算方法在评价具体节水措施对总节水量的贡献方面尚有不足之处,无法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套即能体现各单项措施的节水效果,又能表达综合节水量的计算方法.在分析灌区从水源到作物消耗各环节需水及各措施节水原理的基础上,将单项措施节水量计算方法与综合节水量计算方法有机组合,建立一套无重复计算量的、能真实反映各单项措施节水量的节水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扼要介绍了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以及GT与现代制造技术如CAD、CAPP、CIMS、精节生产的设计等方面的关系。研究表明GT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指导思想和技术基础,是一条经济、有效的技术进步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塬沟壑区集雨节灌发展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高塬沟壑区塬、坡、沟、川自然的不同特点,并结合多种集雨节灌形式的适宜范围,提出了各个地貌单元适宜发展集雨节灌的模式,对集雨节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对集雨节灌研究工作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集雨节灌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宁夏区南部山区实施集雨窖灌农业工程所取得的成果,对其集雨节灌工程投资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论:集雨节灌工程的投资主体是国家、集体、受益农户;工程资金由各级财政部门统筹管理,专款专用;要坚持“谁建设,谁拥有;谁管理,谁使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图像处理的甘蔗茎节识别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含有蔗芽的有效蔗种片段机器智能切断,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甘蔗茎节进行识别定位。通过背景转换、灰度级变换、中值滤波和自动阈值获取甘蔗的二值化图像;采用阈值和孔洞填充实现甘蔗区域的分割,通过regionprops函数测定该区域的质心、倾角和等效长短轴长度;以分割后的甘蔗图像对二值化图像掩膜,得到含有茎节和干扰信息的图像;对该图像进行旋转,计算每列像素值之和,统计分析最大值所在列,并结合质心、等效长短轴得到茎节上下端点坐标;以倾角的度数进行反向旋转,最终得到茎节位置。试验结果表明:甘蔗茎节识别与定位方法处理速度快,茎节识别率高,左右端的定位误差分别小于0.9 mm和2.4 mm。  相似文献   

12.
依据甘肃省多年来开展大田粮食作物集雨节灌的研究和示范成果.分析提出了集雨节灌条件下,旱地大田作物的增产效益指标,并评价了集雨节灌对甘肃农业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tlab的甘蔗茎节特征分布定位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atlab为开发平台,提出了一种对甘蔗茎节识别的方法。通过灰度处理和Sobel边缘提取对甘蔗节进行预处理,再结合数学形态学中的膨胀、腐蚀再膨胀对预处理后的不连续、细小边缘进行处理,消除甘蔗茎边缘及无用小边缘,获得甘蔗节的边缘直线。通过Radon函数进行直线提取,得出甘蔗节在R取得最大值时的位置坐标,为甘蔗种茎切割防伤芽装置的控制研究提供准确信息。试验表明甘蔗节识别率达100%,其位置精确到0.1mm级。  相似文献   

14.
小麦机械化生产节本增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机械化生产节本增效技术主要内容是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油、节省工日等,它们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综合于下表:  相似文献   

15.
从链条与链轮的啮合特点出发,提出链轮节距和节距误差的新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链轮的加工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工匠精神"传承背景下建立"两节一赛一讲堂"项目教学模式,培养职业院校工匠人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于2016年提出以"智造讲堂"和技能节、工匠文化节、创新创业大赛为主体的"两节一赛一讲堂"文化传承教育体系构想,并成立"智能工坊"社团.2017年开展第一届"两节一赛"活...  相似文献   

17.
紫坪铺水利枢纽引水系统取消厂前伸缩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该工程发电引水系统取消伸缩节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主厂房上游永久分缝处以一段垫层管代替常规伸缩节,结构位移和应力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从而达到了取消伸缩节、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河北省水资源日益紧缺、设施面积逐步扩大及其灌溉用水量的增加等问题,对河北省海河冲击平原区4个分区的日光温室种植面积、种植模式、水分生产效率及灌溉技术节水量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计算,采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了各分区2020年和2030年日光温室的发展面积及灌溉技术节水量。预测发展总面积分别为5.48万hm2和5.64万hm2,节水量分别为17 758.1万m3和18 692.9万m3。  相似文献   

19.
氮肥减量对华北夏玉米节根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农民习惯施氮,以夏玉米为试验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氮肥减量0%(CK:270 kg/hm2)、-10%(N1:243 kg/hm2)、-20%(N2:216 kg/hm2)和-30%(N3:189 kg/hm2)对节根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量10%~30%对地上节根内生真菌Chao1指数影响不显著,而氮肥减量20%~30%却显著降低地下节根内生真菌丰富度Chao1指数;氮肥减量10%~30%显著提高地上节根内生真菌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却显著降低地下节根内相应指数。减氮10%~30%显著提高地上节根内格孢菌目(Pleosporales)丰度,显著提高地下节根内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粪壳菌目(Sordariales)丰度,显著降低地下节根内肉座菌目(Hypocreales)和炭角菌目(Xylariales)丰度。氮肥减量10%显著提高2类节根内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丰度,而氮肥减量30%仅显著提高地下节根球囊菌门丰度。随着氮肥减量比例的增加,与对照的相似系数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穗粒数与地上节根内格孢菌目、地下节根内球囊菌门和肉座菌目丰度显著相关,有效穗数与地下节根内粪壳菌目丰度显著相关。经综合比较,减氮30%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在灌浆期可显著提高地上节根格孢菌目丰度809.95%;显著提高地下节根内球囊菌门丰度89.93%和粪壳菌目丰度1 319.22%,却显著降低肉座菌目丰度78.14%。  相似文献   

20.
从区域水资源整体角度出发,考虑灌溉水的可重复利用,对河北平原区"真实节水量"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得到了区域内不同节水灌溉工程形式的灌溉水损失系数计算公式,利用灌溉水损失系数进一步得到真实节水量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对冀南山麓平原片不同节水灌溉工程真实节水量进行了计算,并与传统节水量计算值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