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平县2014~2017年引种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油用牡丹在当地引种栽培表现良好,经济效益可观,可在砂石山区或砂质壤土地区推广发展。基于4年的栽培管理实践,从园地选择整理、建园栽植、地下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种籽采收等方面,提出砂石山地油用牡丹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牡丹江市从我国“北方、中原、西北”不同地区分四个阶段引种牡丹,栽培历史达六十余年。从目前牡丹江市各公园存活的牡丹长势可以看出,经过几十年的引种、驯化,有些牡丹尤其是兰州紫斑牡丹已逐渐适应牡丹江当地的寒冷气候,可以作为园林观赏花卉品种栽植。但由于南北方温度、土壤的差异和管理不到位及专业的人与技术的缺失等原因,牡丹在高寒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瓶颈亟需质量为重、良种先行,问题导向、科研先行等配套措施来破解。  相似文献   

3.
油用牡丹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周口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在发展油用牡丹上有独特的优势。试验从土壤处理、种苗处理和栽植时间3个要素入手,从洛阳和荷泽两地引种凤丹牡丹进行引种栽培试验,观察其适生性,总结了引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根据商洛市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生产经验,从种源地选择与种子质量要求、苗圃地整地与施肥、种子收获处理与播种、施肥灌水与除草、苗木质量要求等方面介绍了油用牡丹育苗技术,从栽植时间、栽植方法、栽植密度、田间水肥管理、中耕除草、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摘及管理机械化等方面介绍了油用牡丹栽植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密度、施肥方式、套种模式对凤丹牡丹进行引种试验,以产籽量为衡量指标,探寻凤丹牡丹在晋城市的适宜栽植条件和模式。结果表明,初植密度3.33×104株/hm2,农家肥+复合肥、套种黄豆模式产籽量均高于其它处理,是晋城市推广凤丹牡丹的适宜栽植条件。  相似文献   

6.
豫西地区油用牡丹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油用牡丹在孟津县的生长表现,从选地、育苗、栽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牡丹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对各地的油用牡丹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油用牡丹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用牡丹是指结实能力强,能够用来生产种籽、加工食用油的牡丹组。目前广泛栽植的油用牡丹品种是‘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和紫斑牡丹(P.rockii)。综述了我国油用牡丹在良种选育、种子采收、圃地管理技术和大田管理技术等高产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和探讨了目前我国发展油用牡丹所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金镶玉竹的引种和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地选择及整地、栽植季节、母竹选择与采挖、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并从中总结出引种丰产栽培金镶玉竹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以期为竹子引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谈谈秋茄引种栽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茄(Kandelia candel [L.] Druce)系红树林(Mangrove)的一种,具有保护海岸等作用。浙江省五十年代开始从福建引种。本文总结了多年引种经验。从秋茄生境、引种条件等提出引种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勃氏甜龙竹引种及栽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福建省三明市从华安县引种勃氏甜龙竹进行栽植,经过3年的试验观察,引种初步成功。竹种栽植当年,成活率达78%,保存率达75%;栽植第2年可郁闭成林,第3年可形成盛产高产的林分结构,且经济效益显著。在引种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勃氏甜龙竹栽植与管理技术可供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黄秆乌哺鸡竹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黄秆乌哺鸡竹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引种栽培和管理措施,从整地、母竹选择、栽植、管理、植后养护等方面总结出了引种竹子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以期为竹子引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临沂市油用牡丹培育实际,总结了油用牡丹播种育苗及栽植技术,进行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分析,为黄淮地区大力发展油用牡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观赏价值较高,深得人民喜爱。在本溪地区从未有过大规模引种栽培牡丹的历史,在民间虽偶有栽培,但在本溪园林绿化中却较少应用。为了提高本溪地区园林绿化水平和景观质量,满足人们观赏牡丹的需要,本溪市园林管理处从2007年起进行牡丹引种栽培试验,现已建成了牡丹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中详细阐述了牡丹在本溪地区栽培和养护管理的技术要点和经验教训,可为在本溪以及北方寒冷地区园林绿化中推广及应用牡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江南牡丹的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的调查和建德市江南牡丹园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出江南牡丹大田栽培的品种选择、立地选择、整地栽植、肥培管理和整形修剪等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5.
闲话牡丹     
素有国色天香之称的牡丹,以艳丽的丰姿、沁人的芬芳,被尊为群芳之首、“花中之王”。牡丹同我们的文明古国一样,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她原为我国大巴山、秦岭一带的野生植物。一千五百多年前引种下山,早在隋代即有种植,据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玉海》一书记载:“隋帝……招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这大概是人工栽植牡丹  相似文献   

16.
油用牡丹具有独特的药用与食用价值,在陕西省旬阳县资源丰富。笔者总结了当前旬阳县油用牡丹的发展优势及发展现状,从土地选择、整地与施肥、栽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几方面介绍了油用牡丹的培育管理技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以期为今后旬阳县油用牡丹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安徽铜陵3年生油用牡丹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基肥种类及用量、栽植密度和追肥措施对油用牡丹植株生长状况及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用牡丹引种栽培后第二年的平均抽梢长度为28.53 cm、单果鲜重为9.39 g、干果出籽率为29.58%、干籽出仁率为46.35%.在考察指标中,单株结果数、一级分枝数和单果鲜重的变异系数较高,分别达到40.20%、27.44%和13.55%,说明这3个指标的变异幅度较广,可进一步优化栽培条件从而获得更佳的表现.此外,通过极差分析发现基肥种类及用量、栽植密度对油用牡丹生长状况及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程度均高于追肥措施的影响,在栽植油用牡丹时应着重考虑基肥和栽植密度的影响,选择最佳的基肥和密度.适当的遮阴能有效提高油用牡丹落叶时间,促进根系二次发育.  相似文献   

18.
利用Arc-GIS 9.3软件,分别从海拔、降雨量、坡度、坡向等因子角度结合凤丹牡丹适生条件,经过评价模型建立、因子标准化、专家打分确定因子权重对凤丹牡丹在重庆地区的栽植做适应性评价,并就不同因子制作适宜分级图。结果表明,海拔因子、坡度因子和年均温度因子的评价结果类似,凤丹牡丹在渝东南和渝东北的适应性较高;而降雨量因子和土壤酸碱度因子的适宜分级图有一定的相似性。各因子权重分配后得出凤丹牡丹在渝地区适应性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渝东北的城口、巫溪、巫山和奉节一带以及南川地区。这与实际的引种栽植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油用牡丹特性,通过生产实践,开展不同品种、适宜林地、栽植技术以及效益分析技术研究,总结了一套油用牡丹林下栽培及效益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20.
于波  陆婷 《新疆林业》2014,(6):18-19
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属于毛茛科芍药属牡丹组,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在所有野生牡丹中受威胁的程度最高。紫斑牡丹由于花瓣基部的独特紫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紫斑牡丹作为油用牡丹,其油质好、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紫斑牡丹目前在甘肃兰州市的栽植最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