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以凤尾兰(YuccagloriosaLinnaeus)的茎尖、幼嫩茎段及嫩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以嫩叶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由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最好,由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表现最佳。筛选出最佳初代培养基MS 6-BA3.0mg/L NAA0.2mg/L;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MS 6-BA8.0mg/L NAA0.1mg/L;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6-BA5.0mg/L KT1.0mg/L;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 6-BA4.0mg/L NAA0.05mg/L 椰子水100mL/L;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2mg/L。  相似文献   

2.
以雪菊带芽茎段、茎尖、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6BA和NAA进行组织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适合带芽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XAA0.3mg/L;适合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XAA0.1mg/L;适合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3mg/L,适合雪菊愈伤组织增殖和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3mg/L;适合雪菊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6BA0.3mg/L+XAA0.03mg/L,蔗糖减半,以雪菊无菌苗的带芽茎段、茎尖和叶片为外植体成功地诱导出了愈伤组织,其中带芽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时间最短效果最好茎尖次之叶片最差.  相似文献   

3.
以猫尾射无菌播种苗(去除根部)为外殖体,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及其不定芽增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殖体在MS+6-BA 1.0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效果较好,愈伤诱导率为82.0%,分化率为74.5%;经不定芽增殖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05 mg/L培养,不定芽增殖倍数为8.2,平均株高为4.7cm。组培苗在MS+IBA0.5mg/L培养基上生根率达90%。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84%。  相似文献   

4.
黑莓叶片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从玉  廖伍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998-999,1001
以美国黑树莓叶片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或IAA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试验.结果表明:树莓叶片外植体在培养基MS+6-BA 2.0~ 4.0 mg/L+NAA(IAA)0.01~0.5 mg/L都能不同程度地形成愈伤组织 ,但以MS+6-BA 4.0 mg/L+NAA 0.5 mg/L和MS+6-BA 4.0 mg/L+IAA 0.5 mg/L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诱导率可达100%;所试验的各种不定芽分化培养基,都能不同程度地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在添加6-BA 2.0 mg/L和NAA 0.01 mg/L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比例最高,达49.7%的;所产生的不定芽在1/2 MS+NAA 0.1 mg/L的培养基上的生根率可达89.3%.  相似文献   

5.
川芎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索川芎的不同组培条件,优化其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以川芎根、茎段和叶片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获得了大量的组培苗,建立了相应的植株再生系统。川芎根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8 mg/L+NAA 1.2 mg/L;茎段及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6-BA 0.5 mg/L+NAA 1.5 mg/L;根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2 mg/L+IAA 0.3 mg/L;茎段及叶片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 2.0 mg/L+IAA 0.5 mg/L。根外植体在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和生根方面的诱导率分别为84%、86%和87%;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到92%和96%,其不定芽分化率为98%,生根率为93%。经炼苗后,获得的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8%。提出了优化激素搭配的培养基,得到了高效的诱导率、分化率和生根率。  相似文献   

6.
以非洲菊的花托、茎尖、花梗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适合花托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池上真一培养基"+6-BA 2 mg/L+NAA 0.5 mg/L,适合茎尖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KT 10 mg/L+IAA 0.5 mg/L,适合花梗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AA 0.5 mg/L;适合非洲菊试管苗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KT 10 mg/L+IAA0.5 mg/L;适合非洲菊试管苗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1/2 MS+NAA 0.03 mg/L。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仙茅的快速繁殖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以仙茅无菌地下茎段为外植体,在蔗糖浓度为20 g/L,琼脂用量为6.5 g/L,pH值为5.8,温度为25℃的光照条件下,设3组培养基(A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 0-1.0 mg/L+NAA 0-1.0 mg/L,B丛生芽诱导培养基MS+6-BA 0.5-1.5 mg/L+NAA 0.2-0.8 mg/L,C生根培养基MS+IAA 0-0.5 mg/L)进行组培试验。[结果]最适合仙茅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2-1.0 mg/L+NAA 0.1-0.6 mg/L;丛生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8-1.5 mg/L+NAA0.2-0.5 mg/L;生根培养基为MS+IAA 0.1-0.3 mg/L。仙茅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8%-93%,丛生芽诱导率为93%-96%,生根诱导率为92%-96%。[结论]该研究为仙茅地下茎段的组织培养提供了试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亳菊茎尖组织培养技术,为亳菊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的MS培养基中,考察不同浓度的6-BA、NAA对亳菊茎尖愈伤组织、丛生芽、再生植株诱导的影响。[结果]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6-BA+0.30mg/L NAA,以MS+0.50 mg/L6-BA+0.10 mg/L NAA为芽的诱导培养基,芽诱导率达100%;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30 mg/L IBA。[结论]通过亳菊茎尖愈伤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辣根茎尖组织培养,为其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提供新途径。[方法]分别就不同消毒时间对茎尖接种污染率的影响、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茎尖出愈率、分化率的影响、不同激素浓度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酒精消毒时间为35 s时外植体污染率和褐化率均较低;MS+0.5 mg/L 6-BA+1.0 mg/L NAA培养基对茎尖形成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较高,为82.3%;MS+0.5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诱导茎尖分化率较高,达80%;MS+0.2 mg/L Kt培养基适合辣根不定芽的继代繁殖;MS+0.1 mg/L NAA为辣根不定芽生根培养基。[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辣根茎尖的组织培养提供了试验基础,为其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切花多头菊茎尖作为外植体,在不同激素浓度的 MS培养基上进行茎尖离体培养,通过对切花多头菊愈伤组织、丛生芽和生根的研究,筛选出最佳的激素水平.结果表明:切花多头菊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 MS+0.1 mg/L NAA+2.0 mg/L 6-BA ,丛生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 MS+1.0 mg/L 6-BA+0. l mg/L NAA ,组培幼苗在1/2 MS+0.5 mg/L NAA上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A molecular genetic map of Chinese cabbage was constructed with a 102 recombinant inbred(RI) population from a cross of two cultivated Chinese cabbage lines 177 and 276, using AFLP and RAPDmarkers. 352 markers including 265 AFLP markers and 87 RAPD markers were integrated into 17 linkagegroups. It covered a total of 2 665.7 cM with an average interval of 7.6 cM. AFLP marker is efficient formap construction while it easily forms clusters to cause big gaps in map. A total of 13. 92% abnormal segrega-tion markers distributed in the map. The molecular genetic map is fundamental for gene localization, compar-ative genomics, and QTL mapping of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含毒介质法研究了壳聚糖对番茄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大于1 mg/mL的壳聚糖能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各设定浓度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孢子萌发,而且抑制效果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浓度大于0.1 mg/mL的壳聚糖处理可诱导初生菌丝发生肿胀、分枝增多且茵体分隔增加及体细胞变短等形态学变化.壳聚糖的抑菌作用机制与其增加茵丝细胞膜的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栽培大豆幼苗期的酯酶同工酶共出现了17条酶带。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既有共同的酶带,又有各自独特的酶带,是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种。半野生大豆有类似野生大豆的酶谱,表现了野生种的特点.不同进化类型的大豆酯酶同工酶有明显不同。随着进化程度增高,酶带数目有增多的趋势.研究表明,大豆幼苗酯酶同工酶酶谱比较稳定,酶带明确,具有较为明显的种的专一性,可以做为大豆分类学和研究大豆进化关系的一个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广丰千金薯和铁棍山药在分子水平的差异,以广丰千金薯(QJS)和铁棍山药(TGSY)试管苗的微型块茎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QJS组和TGSY组样本间相关系数为0.42。QJS组和TGSY组表达量FPKM的对数值在0~1.5,表达量密度在0~1.0。与TGSY组相比,QJS组有4 765个基因下调,有5 112个基因上调。QJS组和TGSY组表达的共有基因有25 207个,QJS组单独表达的基因有5 261个,TGSY组单独表达的基因有3 571个。QJS组和TGSY组共发现611 49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和12 056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与TGSY组相比,QJS组的淀粉合成酶3、α-淀粉酶3、β-淀粉酶、类黄酮3'-单加氧酶、类黄酮3'-羟化酶、花青素合酶等基因上调,而颗粒结合淀粉合酶2、蔗糖合酶1、扩展蛋白2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基因下调。这可能是广丰千金薯微型块茎肉质绵密粉嫩、软糯爽口、胁迫防御、食后易胀的内在原因。结果可以为广丰千金薯的品种鉴定和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谢君魔芋(AmorphophallusxieiH.Li,F.GaoetZ.L.Dao,sp.no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极具生产潜力的魔芋新种,其染色体数目目前尚无报道。对谢君魔芋染色体数目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谢君魔芋染色体数目为26条。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金铁锁应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效果,笔者采用白色农膜覆盖、黑色农膜覆盖、不覆盖任何农膜(CK)研究了金铁锁种子直播栽培的效果。结果表明:用地膜覆盖栽培比不盖膜栽培第1 年可明显提高保苗率,增加根重;第2 年保苗率明显降低,根重无明显差异;第3 年保苗率和根重都明显降低。种植第1年可用农膜覆盖,种植第2、第3年不能再盖膜。3年连续盖膜栽培可导致金铁锁最终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廖政  程方叙  张兴国  郭星  张大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93-17495
从四川天麻主产区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乌天麻块茎,测定其性状、产量和天麻素含量,并建立鸟天麻不同类型块茎性状-产量-天麻素的相关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与乌天麻块茎产量和天麻素积累呈正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块茎干重(y2)、鲜块茎长度(x1)、鲜块茎直径(x3)、鲜块茎系数(y6)、鲜块茎周长(x2),呈负相关的因素主要为块茎数(x5)。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华南虎、金钱豹、云豹的血清蛋白和LDH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和扫描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华南虎、金钱豹和云豹的血清蛋白电泳可分辨的区带数分别为13、14、13。在各区带的相对迁移率及含量方面显示出动物体蛋白在物种间存在着差异。3种动物血清LDH同工酶谱带均为5条,但仍各具特征性电泳图谱,且LDH同工酶表型分析结果提示,华南虎与金钱豹的电泳图谱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9.
华木莲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线路踏查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对华木莲SinomanglietiaglaucaZ.X.YuetQ.Y.Zheng植物群落中乔木树种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优势度、群落均匀度以及物种丰富度等指标进行了计测,并初步分析了群落类型、结构与特种多样性指数的关系以及该植物的生境和花木莲种群特征,最后指出华木莲为中性偏阳性树,在林内天然更新困难,在现状植被中,该种群为衰退种群。  相似文献   

20.
冬枣、临猗梨枣果实发育期K、Ca、Fe、Zn含量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发育期K、Ca、Fe、Zn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矿质元素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枣树施肥和品质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间果实内4种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K>Ca>Fe>Zn;K在整个枣果的发育过程中维持较高水平,在开花坐果期含量最高,之后缓慢下降;Ca、Fe、Zn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较高,随果实发育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