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协优 962”是江西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 1 999、2 0 0 0年该组合参加江西晚稻中熟组区试 ,熟期、产量、米质均优于同类组合“汕优 1 0号” ,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强等特点 ,适合于江西作二晚种植。对“协优 962”选育的体会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协优205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综合性状好,对稻瘟病和褐稻虱的抗性均明显优于对照汕优10号;米质优,2年区试中有9项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其中,2001年理化总分名列参试组合之首.于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3.
协优5968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t5968配组而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生育期与汕优63相仿,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白叶枯病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杂交稻地区作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协优9308的适宜播种移栽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三系法组配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协优9308在浙江南部作连作晚稻栽培的适宜播种移栽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协优9308对光照的敏感程度比当地的主栽组合汕优10号强,属强感光性组合。从6月10~30日,每提前5d播种,协优9308的齐穗期约提早1d、汕优10号可提早2d。协优9308在当地的适宜播种期为6月25日,过早播种既不能提早生育期,又导致身龄延长,身苗素质变劣而影响产量。从7月15日~8月4日,移栽时间每提前5d,协优9308和汕优10号的齐穗期均约提早1d,且早插处理的产量显著提高,由于协优9308的强感光性,早插也是其作连作晚稻栽培能否高产的关键,早稻适宜安排种早、中熟品种(组合),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早割、早翻耕、尽量使晚稻提早移栽。  相似文献   

5.
我县近10年来,晚稻主栽品种一直是八九十年代的"汕优85"、"协优46"和"协优914"等,品种退化严重,已无增产潜能."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组合(超级稻),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是一个理想的晚稻组合.随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模式的改变,我县平原地区单季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经作、单季稻种植模式.我县地处东南沿海,台风频繁发生,对单季稻生产影响极大.因此,探讨"两优培九"在平原地区的最佳播期,对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超级稻的主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稻由于其具有比普通杂交稻明显的根系、分蘖、灌浆和穗粒优势,增产效果明显,深受欢迎。对超级稻协优9308、两优培九等组合进行的引试与推广表明,这些组合在生产上均表现出比普通杂交稻组合(汕优63、汕优10号、协优46)显著增产和米质优。2000~2003年在永嘉县茗岙乡、大若岩镇、乌牛镇、瓯北镇等地进行试验示范,全县共推广种植超级稻20000hm^2,单产在8.8t/hm^2左右,比对照普通杂交稻汕优63增产11.7%,高产田块达10.35t/hm^2。在试验和示范过程中,我们对超级稻的生理特性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了超级稻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为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科技》2007,(20):240-240
协优赣26号是由江西省宜春市农科所选育成功的优质、高产杂交稻组合,2001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为全省重点示范推广组合。  相似文献   

8.
选择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进行应用与推广,并集合一整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连作晚稻攻关,大面积示范取得10.5 t/hm2以上产量,总结出一整套适应该组合高产栽培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科技短讯     
《农家顾问》2006,(6):23-24
1.1996~2005年,我国已育成一批产量潜力达到或接近超级稻育种目标的组合和品系,如两优培九、协优9308、广超1号、广超2号、广超3号、亚优162、红莲2号、两优119等。——湖南农业大学水稻所(湖南长沙410128)易俊良等2.两系杂交稻核不育系易遭受光温条件变化的影响,不如三系不育  相似文献   

10.
协优0 8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镇恢0 84配置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 0 0 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产量表现2 0 0 1、2 0 0 2两年在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中,协优0 84平均单产分别为970 0 5kg/hm2 和9898 4kg/hm2 ,分别比对照汕优6 3增产7 6 3%和8 30 % ,均达极显著水平。2 0 0 3年在江苏省杂交籼稻生产试验中,协优0 84平均单产74 5 9 5kg/hm2 ,比对照汕优6 3增产12 0 4 % ,居第一位。2 特征特性协优0 84属中熟中籼类型,全生育期14 2 8d ,与汕优6 3相当;株高115cm左右,与…  相似文献   

11.
以“协青早A”为母本 ,自育恢复系“C1 42 9”为父本进行配组 ,成功选育出杂交晚稻新组合“协优赣 2 6号”。 1 998、1 999年该组合参加南方稻区晚籼中迟熟组区试 ,平均产量分别为 6 .87t/hm2 和 6 .94t/hm2 。在推广和应用中 ,“协优赣 2 6号”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综合抗性强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适合江西中南部地区作二晚种植。提出了“协优赣 2 6号”的栽培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协优982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优982是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优质恢复系金恢982配组而育成的中熟晚籼杂交稻组合.2002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协优982在浙江金华、缙云和江西、安徽等地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穗多粒重、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耐肥抗倒、米质较好等特点,是一个穗粒兼顾型的连作晚稻强优组合.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农科院培育的杂交稻二系中籼组合两优培九产量高,比汕优63增产8%左右;质量好,符合国家优质籼米标准,较协优63高出1个等级,市场销售好且米价高,为此在江苏省推广较快,深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然而该组合引入我区以后,却出现了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产量不稳定,农户、田块间差异大;稻曲病发生严重,质量不能保障;出米率低(农村加工一般只有61%左右,较汕优63低5~8个百分点),碎米多.观其米远不如江苏产的整米多,色泽好.  相似文献   

14.
两优培九结实期植株体内细胞分裂素与叶片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前、中期根系伤流液和叶片中的玉米素(Z)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与其父本扬稻6号无明显差异,但显著高于三系杂交稻汕优63;在灌浆后期,两者含量明显低于汕优63和扬稻6号.根伤流液和叶片中的Z+ZR含量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r=0.88**~0.93**),表明植株早衰与根和叶片中较低的细胞分裂素有关.灌浆中、后期叶面喷施10-5mol·L-1的Z可明显提高两优培九叶片中Z+ZR的含量,延缓衰老并能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稻瘟病、白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和褐飞虱等4种浙江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的抗性能力评价结果表明,认为协优963为高抗稻瘟病、中抗要矮缩现和成株期抗褐飞虱,对白叶枯病为感病,但比对照汕优10号轻0.6~1.7个等级。协优963的高产与多抗的良好结合,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重要推广价值的新组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在芜湖地区种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江淮流域过去10年中,汕优63一直是当家组合。由于汕优63种性不断退化,其优势明显下降,抗性减弱,米质欠佳。从1995年开始,怀远县种子公司用协青早A与从安徽省农科院购得专利057配制协优57,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表明:该组合具有熟期适中、产量高而稳、农艺性状优良、抗病抗旱能力强、米质好等优点。目前,已逐步取代汕优63,成为中杂的接班组合,迅速推广高产抗病优质杂交稻新组合是关系到持续、稳定发展杂交稻生产和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关键环节。一、主要表现和特征特性1.株型紧凑,叶片上举,叶宽中等,株…  相似文献   

18.
协优赣20(协优1666)的选育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败型不育系的恢复系测64-7为母本与爪哇型广亲和系轮回422通过有性杂交,从杂交后代中经多代定向选择,育成具有爪哇稻血缘偏籼型恢复系01666与大面积应用的协青早A配制成一个高产、优质、抗性较强的亚亚种间强优势新组合协优1666。该组合通过两年江西省区试平均6.15t/hm2,比对照汕优桂33增产5.55%,居第二位;1996年参加南方5省16个试点晚稻新组合筛选试验,平均产量6.84t/hm2,居首位,比对照汕优64增产5.83%,差异达显著水平。几年生产示范一般产量6.5~7.2t/hm2,比当地主栽组合增产10%左右,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提出了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杂交稻协优315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协优315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性好,分蘖能力较强,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重庆丘陵地区制种,平均产量达2.63 t.hm-2,高产田块达3.00 t.hm-2。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协优10号、Ⅱ优92、汕优晚3可以扩大推广种植,汕优明86、汕优669尚需进一步扩大试种,汕优桂99、枝优桂99、协优77、协优晚3推广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