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阿勒泰白头牛以具有早熟、繁殖能力强、生长发育快、耐高寒、耐高温、耐粗饲、适应性好和抗病能力强等优良特性而深受新疆广大农牧民青睐。它还具有较好的生产能力,肉质嫩,乳脂率高,体型美观,性格温驯,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地方优良牛种。  相似文献   

2.
肉驴为经济型草食动物,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繁殖快、食量小等优点。由于驴产品不断开发,随着消费者饮食结构的调整,驴产品产销两旺,但目前养驴业生产相对滞后,驴为粗饲料;也适宜工厂化饲养,若需加快其生长速度,可饲喂配合饲料或全价颗粒饲料。肉驴适应性强,耐热耐渴、饮水量少,但耐寒性差,不适宜在高寒山区及严寒、潮湿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3.
闾井蕨麻猪是一个较古老的猪种,是合作猪在闾井地区长期以放牧为主,辅以补饲的特殊条件和自然环境影响下经长期驯化选育所形成的一个体型小、早熟、适应性强、繁殖成活率较高的地方品种。以啃食野生蕨麻为主,又称蕨麻猪。此品种适应高寒阴湿地区,耐粗饲、宜大群饲养,饲养经济,为当地群众欢迎。闾井猪体小结实,早熟易肥,见吃就圆,长不大,体内脂肪沉积少。肌肉发达,骨胎细小,肉色红,呈大理石状、吸水高、肉质细嫩、皮薄骨细、味香色  相似文献   

4.
崔赢佩 《吉林农业》2007,(11):30-31
1饲养杂种猪生猪的品种决定着肉猪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地方猪种虽然适应性强、耐粗饲,但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因此,养猪专业户要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耐粗饲、早熟、易  相似文献   

5.
阿勒泰白头牛以具有早熟、繁殖能力强、生长发育快、耐高寒、耐高温、耐粗饲、适应性好和抗病能力强等优良特性而深受新疆广大农牧民青睐。它还具有较好的生产能力,肉质嫩,乳脂率高,体型美观,性格温驯,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地方优良牛种。阿勒泰白头牛是阿勒泰地区特有的地方牛种,原产于阿勒泰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乡及其周围地区,现主要分布在新疆阿勒泰布尔津、吉木乃、哈巳河等县,塔城和伊犁地区部分县市州有分布。阿勒泰白头牛属于蒙古牛的类型,为乳、肉、役兼用品种。1.品种特征阿勒泰白头牛体质结实,胸宽,背腰平直,垂皮中等发达。公牛头短…  相似文献   

6.
黄丽丽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221-222
五指山猪是我国著名的微型猪种,具有体型小、肉质好、耐粗饲、抗逆性强、早熟、耐近交、遗传稳定、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中国猪种多样性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五指山猪的品种特点和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了五指山猪保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指山猪未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1岷县蕨麻猪的形成及品种特色 岷县蕨麻猪,又称岷州藏香猪,是岷县东南部山区地方良种,是陇西火腿的主要原料。蕨麻猪又叫食猪子,属藏香猪品种,是在岷县高寒阴湿地区以放牧为主,辅以补饲的特殊条件下经过数百年饲养选育形成的一个被毛黑色、体型较小、早熟、适应性强、繁殖成活率高的地方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对1988—1989年15点次试验产量结果进行分析,豫花四号表现高产、稳产、抗旱、抗病、耐涝、不早衰。还较早熟(生育期120天左右),适合麦垄套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杂交选择上进行了多项的品种试验研究。为了更加确切适应本地优良品种的发展。引进了世界上优良的肉用型夏洛莱种羊,与当地繁殖性能及适应性强的小尾寒羊良种,进行杂交性能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验研究表明,(夏洛莱羊×小尾寒羊)与其他杂交羊相比有显著的差异性,可提高繁殖性能27%左右,而且出生的羔羊体重大,生长发育快,耐粗饲、抗病、抗寒能力强。优良的杂交组合提高了综合繁殖性能,有利于促进养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氏圆腹芒为淡水名贵鱼类,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强、耐低氧、产量高,适于池塘单养、混养、工厂化温流水养殖及水库网箱养殖等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为推广苏氏圆腹芒在高寒山区的养殖,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后,结合高寒山区地理环境等因素,开展了此项课题的温流水养殖技术研究,苏氏圆腹芒在高寒山区养殖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高空探测资料和观测资料,对2015年4月6~9日持续连阴雨天气过程发生时的环流形势、水汽及垂直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这次连阴雨过程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从形势上分析,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冷锋和南支槽;乌山阻高的形成有利于环流形势的稳定维持以及冷空气的堆积。地面冷空气呈东路不断渗透南下影响九江地区,导致该地区气温持续偏低,出现倒春寒。此次过程冷空气以中路路径为主,冷空气从蒙古经我国华北补充南下,冷锋在南岭停留3d后南移出海,贝加尔湖以西的高压脊稳定维持,为低涡后部冷空气南下提供通道,使得冷空气可以持续下滑至江南,形成倒春寒。垂直结构分析显示,这次过程中低层辐合中心和高层辐散中心基本垂直且与强降水区相对应,说明辐合辐散场的垂直配置有利于产生较强或较稳定的降水;且高空急流的动量下传和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持续南侵也为湖南连阴雨的产生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孟鹏  杨令  罗婷  徐志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3):165-167
采用洞庭湖区12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3年常规气象资料,综合分析了影响洞庭湖区水稻生长热量资源方面的灾害性天气(倒春寒、5月低温、寒露风和高温热害)。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倒春寒、5月低温、寒露风均呈减少趋势,高温热害年份站点数呈增加趋势;连续两旬出现倒春寒的年概率为2.3%,连续2年未出现寒露风的概率仅为2.4%;倒春寒年分布呈现由南向北"V"字型递增的趋势,5月低温年分布和次数分布均呈现西南多东北少的趋势,寒露风年分布和次数分布均呈现山区多、湖区少的趋势;山区出现高温热害的年数较多,海拔越高出现的机率越大;各类灾害性热量资源天气的发生有其特定的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13.
满洲里地区春季降雪预报方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雪在春季是满洲里地区重要天气过程之一,有时和强降温、大风天气同时出现,形成寒潮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民众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做好春季降水的预报是满洲里地区公众气象服务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在普查分析满洲里地区3-5月历史天气图,从500hpa、700hpa的高空和地面形势以及日本传真图(850hpa、782hpa、502hpa)进行了环流特征分析,从而总结出春季中雪以上过程的预报着眼点,为今后预报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夏季高温伏旱严重,对半夏生长不利,该类地区半夏春播秋收一年一熟制栽培产量低,品质差.笔者避开夏季高温伏旱天气对半夏生长造成的影响,将传统一熟制改为二熟制栽培,进行半夏春、秋季二熟制栽培试验,探索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半夏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结果表明,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半夏一年二熟制栽培产量较传统一年一熟制栽培产量提高80%,品质较好.一年二熟制栽培模式可在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夏孢子捕捉技术和灰色预测理论,对青杨叶锈病病原菌落叶松杨栅锈菌夏孢子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流行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菌夏孢子8月左右开始传播,山间9月中旬达到最大传播程度,平原10月中旬达到最大传播程度,11月上旬末夏孢子传播结束;STC样地夏孢子流行规律的数学模型为:Xt=81.08×e-0.49 t;由该病原菌引起的青杨叶锈病发病于关中西部,并逐渐由西向东,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由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区蔓延,山间发病早于平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海拔高寒地区住房温湿度变化监测分析成为广大专业人士研究的热点。在高海拔高寒地区,人民居住地区位置偏远,数据传输困难,为了更有效的解决高海拔高寒地区的住房条件,对室内温湿度进行监测分析,研发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的高寒地区农村室内温湿度监测系统。本文采用GPRS无线通信网针对研究高寒地区农村室内居住环境建立了有效地检测和分析方法,通过实时监测掌握高寒地区农村室内居住环境的实际数据,开发数据的分析方法,建立一整套高寒地区农村室内居住环境的检测分析系统,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温湿度调控措施,为改善高寒地区的居住环境提供了帮助,为后续的优化设计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迎红杜鹃引种北京平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迎红杜鹃生于较高海拔的山地,花紫红色.如能引种北京平原,可使早春园林焕发异彩.采用调查、引种栽培试验、元素分析等方法,在探明其生态与生物学等因素的基础上,着重指出:与山地的水土差异是引种成败的主要矛盾.本研究主要采用以“固本复绿剂”防治缺铁黄化为主的一整套栽养技术措施,获得了小试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庆温泉新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土壤盐碱化严重的问题,采用生物手段改良盐碱地,建设特种经济作物和优质寒地牧草区。旨在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产品综合开发能力,实现实验、示范、辐射、推广、带动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民增收,社会增效。  相似文献   

19.
为给高寒冷凉地区黄金蜜桃预防花期灾害、安全生产、保证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在高寒冷凉地区(海拔2450m)观察了黄金蜜桃在设施延后栽培(中间露地)条件下的开花和结果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日光温室不同位置和植株不同部位开花顺序和坐果率不同,开花周期及坐果率与温度和湿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开花周期长于传统产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本风压的确定对评估结构抗风中风荷载设计值尤为重要。空气密度是计算基本风压的基本参数之一,其取值受地貌和气候类型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研究空气密度时空统计特性及对基本风压的影响对风荷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该文基于山东省123个气象站2005—2017年的气温、气压和风速资料,计算并统计分析空气密度的概率分布特性、随冷暖季及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并结合由Gumbel分布统计分析得到的设计风速,探讨了空气密度对基本风压的影响。  结果  (1)全季空气密度的概率密度函数呈双峰型,区分冷暖季后与Gamma、Weibull、Burr及GEV概率密度函数拟合精度有所提升,冷、暖季空气密度分布函数分别与Weibull、Burr函数拟合较好;(2)空气密度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减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3)在低海拔平原地区,冷季平均空气密度计算下的风压与固定空气密度1.25 kg/m3、考虑海拔对空气密度影响下的风压相差不大,在高海拔地区,固定空气密度1.25 kg/m3计算下的风压偏大;(4)对于山东低海拔平原地区,选取极值空气密度计算得到的基本风压较固定空气密度1.25 kg/m3、考虑海拔对空气密度影响的风压值大10% ~ 14%左右。  结论  该研究通过统计空气密度时空特性,并结合极值风速,探讨了不同空气密度对基本风压的影响,为结构设计中空气密度的选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