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雏鸡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诱导免疫缺陷,引起免疫抑制,使雏鸡继发其他多种疾病且疫苗接种的反应性下降。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IBD的最有效途径。试验应用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免疫1周龄的SPF雏鸡,观察其免疫功能的动态变  相似文献   

2.
以三批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重组亚单位疫苗分别免疫SPF雏鸡和产蛋鸡,以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鸡血清抗体或卵黄抗体,以其阳性率达到80%为免疫期确定依据.试验结果表明,IBD重组亚单位疫苗对青年鸡及产蛋鸡接种一次的免疫期为15~16周.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3~12周龄雏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在孵化后3~6周,当法氏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也称传染性囊病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幼雏鸡和中雏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也是以侵害法氏囊为主的一种急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近几年,该病广泛存在于各养殖场区,对幼雏鸡及中雏鸡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损失。尽管目前已有良好的疫苗免疫,但是一些不科学的免疫程序和操作方法致使免疫鸡群中仍有IBD发生。笔者在兽医临床上遇到许多免疫鸡群发生的IBD病例,现将免疫鸡群发生IBD的临床特点和应急处理方法及预防经验报道如下。1鸡群IBD免疫后发生IBD的类型特点1.1 IBD疫苗反应所致鸡群发生IBD…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法氏囊病重组亚单位疫苗免疫持续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批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重组亚单位疫苗分别免疫SPF雏鸡和产蛋鸡,以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鸡血清抗体或卵黄抗体,以其阳性率达到80%为免疫期确定依据。试验结果表明,IBD重组亚单位疫苗对青年鸡及产蛋鸡接种一次的免疫期为15~16周。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导致免疫抑制.因此如何选择免疫效力高、不产生免疫抑制、毒力适中的IBD疫苗,是目前防制法氏囊的关键[1~5].本研究通过测定3种IBD商品活疫苗在病理致病性上的差异以及免疫效力,来确定毒力适中、免疫效力高的IBD疫苗株,从而为防制IBD提供首选疫苗,这对于目前防制IBD的发病、流行以及避免鸡群免疫抑制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为中等毒力高免疫力无免疫抑制的IBD疫苗的研制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下简称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幼、中雏,破坏其免疫器官法氏囊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IBD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率极高的特点。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14~105日龄的幼雏和中雏易感,其中21~42日龄雏最易感,1~2日龄幼雏和成鸡也可呈隐性感染,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鸡群一旦染上IBD,3天内可波及全群,感染率高达100%。虽IBD死亡率仅5%~30%(发病率为60%~80%),但由于IBD病毒破坏了法氏囊和淋巴细胞,致使免疫机能降低,使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疫苗达不到免疫效果,进而…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突然,感染率高,且发病后引起的免疫抑制,能使新城疫等其他传染病免疫失败,故IBD目前已是养鸡业经济损失最大的传染病之一。据文献报道,法氏囊病主要发生于雏鸡和幼龄,但1989年夏季在某地流行的IB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