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黄颡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相同条件下,雌雄生长差异达2~3倍。全雄黄颡鱼就是利用黄颡鱼性逆转技术获得XY生理雌鱼,然后通过XY生理雌鱼雌核发育产生了YY超雄鱼,并且通过与XX雌鱼测交得到了全雄子代。2012年,江苏省洪泽县开展了全雄黄颡鱼成鱼养殖试验,取得了平均每亩养成黄颡鱼621千克、花白鲢225千克、效益5082元的试验结果。现将试  相似文献   

2.
<正>黄颡鱼,俗称昂刺鱼、丁鱼、角鱼等。黄颡鱼一般情况下雄鱼比雌鱼生长快。调查发现,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第一年雄性黄颡鱼比同胞雌鱼的生长速度快30%左右。在养殖的第二年,其雄鱼生长至150~200克/尾,而雌鱼却只有50~75克/尾,雌雄生长差异接近3倍。  相似文献   

3.
半滑舌鳎快速生长及高雌性家系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查明半滑舌鳎不同家系雌、雄鱼遗传和生理性别比例及其与生长速率的关系,并试图筛选出生理雌鱼比例高且生长快的家系,实验首先建立了22个半滑舌鳎家系,并进行同池养殖以比较生长性能,再选取5个正常雄鱼家系和5个伪雄鱼家系进行遗传性别和生理性别测定.结果发现,不同家系鱼苗不仅生长速度差异显著,而且雌雄比例差异也很显著.筛选出生长快速的家系2个(家系16号和61号),其相对增重率分别为0.81和0.56 g/d;筛选出生长较快的家系4个(家系21、28、57和63号),其相对增重率为0.48 ~0.53 g/d;筛选出生长速度一般的家系12个,生长慢速家系4个.所检测的5个正常雄鱼(ZZ类型)家系的遗传雌鱼比例平均为51.87%,生理雌鱼比例平均为42.94%,遗传雌鱼转化为生理雄鱼的比例平均为14.08%.相反,检测的5个伪雄鱼(ZW类型)家系的遗传雌鱼比例平均为49.34%,生理雌鱼比例平均为4.45%,遗传雌鱼转化为生理雄鱼的比例平均为91.41%.实验发现半滑舌鳎不同家系在雌、雄生理性别比例上存在明显差异;伪雄鱼后代中的遗传雌鱼更容易转化为伪雄鱼,增加养殖群体中生理雄鱼的数量.研究表明,通过家系选育可以筛选出雌性比例高、生长速度快的半滑舌鳎家系.  相似文献   

4.
<正>牙鲆是分布于我国沿海的冷水性底栖鱼类,近几年已经发展成为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养殖品种。牙鲆雌性生长快、个体大,1龄雌鱼比同龄雄鱼重约20%,2龄雌鱼比同龄雄鱼重约50%以上。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水产专家对鲑鱼受精卵注射生长激素和促长基因,生产出快速生长鲑鱼。注射的大鳞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和抗冻促长基因。促长基因激活生长激素,产生生长激素蛋白。诱导雄性发育的雌性鲑鱼,其精液中的精子只含X染色体,用其精液给正常雌鱼的卵授精,其后代全为雌性。将这种受精卵施行热休克或压力休克处理,即可产生雌性不育三倍体。试验鱼与正常鱼比较,早期生长快10倍。同期饲养7.5个月,正常鲑鱼体重200g左右,试验鱼达1.2kg。加拿大试验成功速长鲑鱼@任维美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利用性别控制技术生产全雌鱼或全雄鱼,以及利用多倍体技术生产三倍体鱼,正成为现代水产育种技术研究的热点。但由于缺乏鱼类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实际操作上常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本文总结、归纳了一些鱼类遗传学的基本知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三倍体大黄鱼的诱导及其对生长、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林琪 《水产学报》2004,28(6):728-73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采用染色体操作技术人工诱导多倍体在鱼类遗传育种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已先后在三棘刺鱼[1]、鲤[2]、水晶彩鲫[3]等30多种鱼类成功获得三倍体。在理论上,由于三倍体性腺发育受阻,其用于性腺发育的能量可全部用于生长。因此鱼类育种学家期望通过诱导三倍体,使经济鱼类生长更快,经济效益更高。但历经30余年的研究,诸家看法仍未统一。一些学者认为三倍体鱼比二倍体生长快[4,5],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三倍体鱼并不比二倍体生长快[6,7]还有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三倍体鱼在性成熟以后比二倍体生长稍快[8,9]。对于三倍体…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显示,黄颡鱼雄鱼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雌鱼,一龄雄性黄颡鱼比同类雌鱼的生长速度快30%左右。养殖第2年的雄鱼可生长至200~350克,而雌鱼却只有75~150克,雌雄生长差异接近3倍。利用鱼类细胞工程育种技术,以YY超雄鱼作为父本、以普通雌性黄颡鱼作为母本繁殖生产的黄颡鱼苗,在实际生产中雄性率可达98%以上,大大提高养殖速度,经济效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在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6年学术年会上,西南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和日本爱媛大学科研人员联合发布,他们率先建立起罗非鱼室内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实现了鱼性别的人工控制,可大幅提高水产养殖收益。罗非鱼被誉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各国推荐的优良养殖对象。长久以来,人工养殖罗非鱼存在两个技术问题:雄鱼比雌鱼生长快50%,养殖户都希望养雄鱼;雌鱼性成熟  相似文献   

10.
<正>罗非鱼"粤闽1号"采用了GMT等育种技术,获得了不需要雄性激素处理的全雄罗非鱼,具有生长快、出肉率高等特点,已在云南、广东、福建、海南和广西等省进行了中试,取得了显著效果。由于罗非鱼性成熟早、繁殖周期短、繁殖力强,在生产养殖中雌、雄鱼混养易使成鱼规格不整齐,从而影响经济效益。且罗非鱼的生长过程中雄鱼比雌鱼生长快40%~50%,在相同条件下,若进行单性(雄性)养殖,可极大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商品鱼的规格。目前罗非鱼产业对不经转  相似文献   

11.
<正>黄颡鱼,俗称昂刺鱼、丁鱼、角鱼等,种类较多,广泛分布于我国河流、湖泊、沟渠等水域中,是一种优质名贵的经济鱼类。黄颡鱼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该鱼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供不应求。黄颡鱼一般情况下雄鱼比雌鱼生长快。调查发现,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第一年雄性黄颡鱼比同胞雌鱼的生长速度快30%左右。在养殖的第二年,其雄鱼生长至150g~200g,而雌鱼却只有50g~75g,雌雄生长差异接近3倍。  相似文献   

12.
何谓奥尼杂交鱼?目前讲的奥尼杂交鱼是用奥利亚罗非鱼雄鱼与尼罗罗非鱼雌鱼杂交得到的子代。奥尼杂交鱼雄性率高、生长快、起捕率高,深受人们欢迎。那么,怎样提高奥尼杂交鱼的雄性率呢?1.双亲纯度要高。奥尼杂交鱼的双亲为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由于奥利亚罗非鱼的性染色体组成雄鱼为ZZ,雌鱼为ZW,与尼罗罗非鱼及我国“四大家鱼”不同(尼罗罗非鱼雄免性染色体组成为XY,雌鱼为XX)。利用奥利亚罗非鱼雄鱼(ZZ)与尼罗罗非鱼雌免(XX)杂交,它们后代性染色体组成为ZX,在理论上应是百分之百为雄鱼,但实际上获得100%雄性…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布消息,实验室与美、日科学家合作,率先建立起罗非鱼室内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实现了鱼性别的人工控制,可大幅提高水产养殖收益。据实验室负责人、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德寿介绍,长久以来,人工养殖罗非鱼存在两个技术问题:雄鱼比雌鱼生长快50%,养殖户都希望养雄鱼;雌鱼性成熟后,14 d  相似文献   

14.
热休克诱导全雌虹鳟三倍体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虹鳟二倍体的伪雄鱼为父本(遗传型为xx),探讨了采用热休克方法阻止第二极体排放诱导全雌虹鳟三倍体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虹鳟三倍体诱导率明显受处理温度、起始时间以及持续时间等因子的影响。在孵化水温为6.5℃,卵子受精后20min经26℃热处理20min,孵化率为64.62%,三倍体诱导率为86.67%;卵子受精后lOmin经26℃热处理20min,三倍体诱导率为100%,但孵化率仅为3.87%。受精卵经26℃处理的诱导效果好于24℃和28℃的(P〈0.01)。  相似文献   

15.
前期报道了利用尼罗罗非鱼LG22上性别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到养殖群体存在天然XY雌鱼,但其能否用于培育YY超雄罗非鱼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引入遗传性别受LG22染色体严格控制的CQ尼罗罗非鱼群体和具有天然XY雌鱼的WC群体,将CQ群体XY雄鱼与WC XY雌鱼杂交,检验杂交F1 YY超雄鱼是否可用于控制后代性别,并比较杂交F1 XY和YY罗非鱼体质量、性腺指数、血清激素水平和性腺基因表达情况。研究发现,CQ XY雄鱼和WC XY雌鱼交配,获得的F1 中具有25%的YY超雄鱼,经鉴定为全雄且可育。将F1 YY超雄鱼与WC XX雌鱼、WC XY雌鱼(母本)、杂交F1 XX雌鱼和CQ XX雌鱼交配,后代几乎全雄,仅在与F1 XX雌鱼交配后代中有2尾雌鱼(雄性率98%)。在孵化后180 d,杂交F1中XY和YY个体的体重、性腺指数、血清激素水平差异不显著。基因表达分析发现,YY鱼精巢中AmhX/AmhY mRNA表达显著高于XY鱼,而Dmrt1 和Cyp11b2 mRNA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杂交F1 YY和XY鱼生理指标无明显差异。因此,采用尼罗罗非鱼天然XY雌鱼能够培育YY超雄鱼,且该YY超雄鱼能够用于罗非鱼性别控制。  相似文献   

16.
渔业生物学     
021134自转基因三倍体泥鳅生长快、个大且不育”Aeeelerated growth,gigantism and1 ikely sterility in autotran笔enie triploid mudloach斌sg“r1l“mizolePis〔刊,英〕用amYK,Cho HJ,Cho YS.二// J .WorldAquae.S叉.一2001,32(4)一353一363 转基因鱼因其生长快而缩短了养殖时间,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对韩国重要经济鱼类泥鳅进行了三倍体诱导试验,细胞DNA、染色体等均被证实成功地诱导了三倍体。南方杂种泥鳅和自转基因三倍体泥鳅的GHm RNA与自转基因二倍体泥鳅的表现型近似。自转基因三倍体泥鳅的生长速度是普通二倍体泥鳅的22…  相似文献   

17.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生长具有明显的性别二态性,性成熟雌鱼体重显著高于雄鱼。鱼体肌肉占体重的40%~60%,肌肉生长是生长性状的核心,而myostatin (mstn)基因是肌肉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对成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肌肉生长发育过程中,mstn基因在半滑舌鳎雌、雄鱼的时空表达模式及其与雌、雄鱼生长差异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所检测的1龄鱼的9个组织中,mstn在肌肉中的表达量最高。不同发育时期的肌肉组织定量结果显示,1龄和2龄雄鱼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雌鱼(P<0.05),而在选取的其他时期,雌、雄鱼之间的表达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stn基因的表达位置在肌纤维边缘,即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位置。本文系统研究了肌肉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mstn在半滑舌鳎雌、雄鱼中的时空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半滑舌鳎雌、雄鱼生长差异的原因及其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鱼类亚科间杂交组合的受精生物学如受精率、孵化率、胚胎畸形率,胚胎从受精至孵化出膜所需时间,后代1~2龄鱼的生长情况等以及杂交F1的可育性的研究表明,鱼类亚科间杂种不育不是绝对的。虽然如草鱼♀×长春鳊♂杂种F1为三倍体,其性腺不发育;草鱼♀×团头鲂♂杂种F1有性腺存在,但发育很差,是不育的;草鱼♀×花鲢♂杂种F1,Marian等人从染色体观察是三倍体,性腺不育,但鳙♀×草鱼♂杂种F1近似母本的雌性鱼可以达到性成熟,并连续进行了3年人工繁殖;红眼鱼♀×拟鳊♂杂种F1部分雌鱼可育,而雄鱼发育很差,但从个别个体可以取得精液,并获得了后代…  相似文献   

19.
津新乌鲫     
<正>培育单位: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经7代群体选育的红鲫雌鱼为母本,以(白化红鲫♀×墨龙鲤♂)F2中采用红细胞测量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筛选出可育的四倍体雄鱼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1,即为津新乌鲫。津新乌鲫体形似鲫鱼,体色乌黑;为不育的三倍体;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与彭泽鲫和红鲫相比,一龄鱼分别快10.09%、11.68%,二龄鱼分别快10.00%、16.02%;易饲养,抗逆性强,不易发病。适宜在我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相似文献   

20.
鱼类人工性别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对水产养殖来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为许多鱼类雌雄鱼之间的经济性状,如生长率和个体大小等存在差异。因此,通过控制性别的方法专门生产全雌或全雄苗种进行单性养殖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例如,罗非鱼雄鱼比雌鱼生长明显要快得多,而比目鱼和鲑鱼则选择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