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常云 《水产养殖》2012,33(11):52-52
1 饵料投喂 秋季是河蟹育肥时期,要抓住时机投足、投好饵料、确保其快速生长,适当增加螺、蚌、动物下脚料以及杂鱼等高蛋白饵料,使含高蛋白的动物性饵料占投饵总量的70%,另外投喂植物性饵料如小麦、大豆、南瓜等.每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8%~12%,其中傍晚投饵量占日投饵量的70%,饵料投放在有水草的浅水区,布点要均匀,残饵要及时捞出,以免败坏水质.随着温度的降低,投饵量也应相应减少,水温低于10℃时应停止投喂.  相似文献   

2.
方晓益 《科学养鱼》2005,(12):33-33
一、饵料投喂 秋季是河蟹育肥时期,要抓住时机投足,投好饵料,确保其快速生长,适当增加螺,蚌,动物下脚料以及杂鱼等高蛋白饵料,使含高蛋白的动物性饵料占投饵总量的70%,另外投喂植物性饵料如小麦,大豆,南瓜等,每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8%-12%。  相似文献   

3.
一忌投喂饵料不定时定时向鳖池投饵,可养成鳖定时吞食的习惯,如不定时,则会影响鳖的食欲。每天向鳖池投饵的最佳时间是上午8~9时,下午5~6时。二忌投喂量过多或过少若投喂量过多,鳖吃不完,既浪费饵料,又影响水质;若投喂量过少,鳖不够吃,会造成鳖的生长缓慢。所以,投喂的饵料应适量,一般以鳖在2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具体的日投喂量为:开春后占鳖重的5%~10%,5月份后,水温上升,鳖生长旺盛,可增至占鳖重的20%左右。三忌投喂含油脂较多的饵料鳖的饵料应以当地资源为主。稚鳖可投喂熟鸡蛋、动物肝脏、小鱼、小虾等…  相似文献   

4.
正微藻生物饵料普遍应用于双壳贝类的苗种生产中,还作为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食物和营养强化剂间接应用于水产经济动物的苗种生产。定量投喂是重要的投饵原则之一,也是决定育苗成败的重要环节。在虾夷扇贝人工育苗中,亲贝促熟阶段饵料以硅藻为主,每天投喂8~12次,每次2万个/毫升;幼体培育开口饵料为金藻,每天0.5万~1万个/毫升,随幼体长大其投喂量增加。投饵量不足会造成幼虫营养不良,投饵量过多会败坏水质,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准确、应用于生产的饵料定量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一、投饵。秋季气候温和,水温的变化幅度在20~30℃之间,这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主养草食或是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饲料或其他粗饲料,待其基本吃完,再投喂配合颗粒饵料或其他精饲料,日投二次,投饵量约占鱼体重3%~6%。10月以后温度降低,投饵以精饲料为主,配合饵料应以含蛋白高的原料为主,日投饵一次,投饵量一般占鱼体重的1%~3%,投饵可持续到11月中上旬。  相似文献   

6.
王守青 《齐鲁渔业》2002,19(10):8-8
渗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日常管理应抓好以下2个方面:1.投喂饵料 生长前期投饵量要少,中后期酌情多投;白天投喂量占40%,夜间投饵量占60%;虾大量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蟹生态养殖中动物性饵料投喂量的调查,分析了动物性饵料量与河蟹产量、平均规格和利润的关系,提出了河蟹生态养殖中动物性饵料量的数学模型,初步确定了动物性饵料的合理投喂量、饵料系数和蛋白质需要量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2006,(4):10-10
投饵 9月仍是鱼类摄食生长旺季,在主养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料,待其基本吃光,再投喂科学配制的饲料,日投两次,投饵量占鱼体重的3%~6%。10月后,日投饵1次,投饵量占鱼体重的1%~3%,投饵可持续到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9.
(3)鳄鱼龟培育管理①投饵产前:可用人工配合商品成龟饲料结合鲜活动物性饵料如鲜鱼、鲜猪肝、螺肉等投喂,投饵率为龟体重的3%~8%。产中:商品成龟料40%可制成软颗粒饲料先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60%如鲜鱼、鲜螺等后投喂,投饵率为龟体重的5%~10%。产后:商品成龟饲料70%制成软颗粒  相似文献   

10.
郭敏莉 《科学养鱼》1997,(11):17-17
成虾养殖的中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投饵、施肥、水质调控以及日常管理。一、饲料与投喂进人七月以后,随着虾个体增长、摄食量不断增加,饲料投喂一定要跟上,不能再依靠天然饵料生物。1.饲料罗氏沼虾的饲料主要有颗粒饲料、杂鱼、蚯蚓及其他动物碎肉等。养殖前期以颗粒饲料为主,适当搭配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一般为35%~40%,随虾体增大不断降低。原料有鱼粉、饼类、添加剂和15%左右的面粉(作粘合剂),如自己加工饲料,可用鲜杂鱼代替鱼粉。八月份以后要加大动物性饵料比重。2.投喂日投喂三次,即6:00、16:00、2…  相似文献   

11.
孙骥 《科学养鱼》2002,(9):36-36
高温季节,是河蟹的吃食和旺长期,加强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其技术要点主要有:一、坚持科学投饵在7、8月份,应以投喂植物性饲料为主,辅以动物性饲料,特别应多投喂一些蔬菜、南瓜、山芋、西瓜皮、土豆等。动物性饵料可投喂螺蚬蚌肉,也可投小杂鱼、肉皮等。从9月初开始逐步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并坚持“四定”投饵,投喂的饲料一定要新鲜、适口,不腐败变质。并且要根据河蟹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调节,不断增加投饵量。投喂的饲料要充足,让河蟹吃饱吃足。二、严格水质管理1.保持池塘水位高温季节,应保持池塘水位1…  相似文献   

12.
由于减少了投饵量,每天的投饵次数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对虹鳟进行每天1次投喂饱食量或者分为3次投喂后,对供试鱼摄食状况的检查结果表明,每天投喂1次饵料的试验鱼能全群平均摄食。因此,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投喂药饵时,因为投饵量比平时减少,以  相似文献   

13.
《渔业现代化》1988,(2):47-47
养殖鱼类的开口饵料目前已广泛采用人工饵料。通常的投饵机因开口饵料粒径小、流动性差,容易发生投饵机堵塞。日本新开发的这种自动投饵机据称不会发生此类问题。主要特征是:①投饵量可进行微量调整,对于摄食量小的稚鱼投喂,也不会产生投喂过量问题;②投饵机本体外部采用透明的氯乙烯材料,投饵状态及机内料斗的饵料量,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4.
一、投喂饵料   黄鳝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各种水生昆虫、底栖动物、鱼虾等。在入秋后期饲养应以动物饵料为主,购买新鲜的猪肺脏、鸡鸭肠等,用刀切碎,以便黄鳝吞食。每天投饵量为黄鳝体重的 3%~ 5%。每天投喂时间为 17时至 18时,次日捞出吃剩的食物,以免腐烂败坏水质。   二、池塘管理   入秋后,池塘水温逐步降低,早上水温为 20℃,中午水温为 28℃,晚上水温为 24℃,在一天内有三种不同的水温,不利于黄鳝入秋后的生长。应将水中的浮萍、水葫芦等水草捞出一部分,控制好水位,使水温变化的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5.
薛志勇 《内陆水产》2001,26(8):20-20
立秋过后,水温渐降,此时正值鱼类长膘季节,因此,抓住秋后管理这一关键时期,对促进鱼类快速生长,提高产量大有好处。 1强化投饵 秋季由于水温明显下降,一般在 20℃左右,鱼类开始长膘,积累能量用于越冬消耗,因此对饵料需求量增大,早秋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如水草、嫩旱草、菜叶,以及农作物嫩茎叶等,日投量为每 100千克草食性鱼类投喂 50~ 80千克,青饲料必须无毒无腐烂。到了晚秋由于气温低,青饲料渐缺,这时应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直至以精饲料为主,投喂的精饲料,可以是饼粉、麸皮、米糠等,日投饵量占鱼体重的 5%…  相似文献   

16.
1注意防逃管理 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进入秋季以后,池蟹活动变得频繁,要进行生殖洄游,此时必须确保防逃设施完好无损,池边不能有高秆作物,另外蟹池的四周防逃墙不能做成直角形状,最好是圆弧形,以防河蟹攀逃。 2加强饵料投喂 秋季河蟹正值增加体重时节,这时投喂的饵料,应提高其蛋白质含量,饵料质量好,数量足,精粗结合,动物性饵料与植物性饵料结合,以满足河蟹生长发育需要。每天分 2次投喂,上午 8~ 10时,下午 17~ 18时,各投喂 1次,投饵量以 2~ 3 h吃完为度。池中还要保证有充足的水草供应。吃剩的残饵,要及时…  相似文献   

17.
<正>(四)围网养蟹的饲养与管理1.饵料投喂技术植物性饲料以水草为主,搭配投喂玉米、小麦、南瓜及甘薯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野杂鱼、螺、蚬、蚌、青虾等。全年投饵总体按照"两头精、中间粗"原则。开始投饵时间应依据气候、水温的变化而定,一般在4月上  相似文献   

18.
1.适当控制饵料投喂量夏天饵料投喂量过多会增加鱼类的耗氧,剩余残饵污染水体会加速养殖水体的水质败坏,因此,要适当控制饵料投喂量。投饵要实行"四定"的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相似文献   

19.
报刊要闻     
<正> 野生鳖驯养技术 浙江省浦江县水电局水产站总结了多年驯养野生鳖的经验,大致如下:1.剔除伤残病鳖;2.放养前7~10天将鳖池消毒,鳖进池前用1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min,鳖池面积50~200m~2,水深0.7~1m。饵料以杂食为宜,每天喂两次,投饵量占鳖体重的5~10%。先喂动物性饵料,约一个月后转喂人工饵料.日常要注意防病,防天  相似文献   

20.
自动投饵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渔业中每一个单元水体较小,养殖的鱼类数量、大小准确,水体温度可知,因此所需饵料投喂量可以计算出来,这就要求投饵机能够定量投喂,并且要求投饵机能够准确调节每一次的下料量及投料间隔。在要求较高的养殖车间,对投饵机进行饵料自动输送以及集中自动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