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江苏省单季粳稻已进入孕穗拔节期至齐穗期,该时期水稻生长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由前期以营养生长为主阶段转入生殖生长为主阶段;二是根的活性将逐步由强转弱,并逐步走向衰亡。因此,该时期如需给水稻生长补充营养,一般不采取常规根吸收施肥法,而是采用叶面施肥(根外追肥)法。1.根外追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植物根系结构是其根系的空间构型,水稻根系结构表现出高度的多样性。为了探明水稻根系结构和分布规律,利用水培法开展试验,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的根系三维空间坐标和形态参数,对水稻根系结构进行高精度的测量。统计分析所测试验数据,确定了根节点的初始位置、各级枝根的生长方向以及根系的生长函数。通过整合水稻根系的拓扑结构,量化其生物学特征,提出基于微分L-系统的水稻根系三维生长模型,以描述水稻根系生长规律,并检验该模型输出结果的精度。借助Visual C++和Open GL标准图形库实现了水稻根系三维生长可视化模拟系统,直观再现了水稻根系动态的生长过程。对比分析表明,系统对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平均模拟拟合度分别为96. 82%、95. 86%和93. 96%。  相似文献   

3.
不同肥源对空心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空心菜为试验材料,在肥料中N、P、K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有机肥逐步代替化学肥料作肥源。研究了不同肥源对空心菜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并对水培生产中硝酸盐含量的日变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栽培中。纯有机肥作肥源的空心菜硝酸盐含量最低,水培DFT方式栽培的空心菜硝酸盐含量最高;在基质栽培中。有机肥与化学肥料1:1的肥源条件下空心菜产量最高,同时硝酸盐含量达到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械化种植是广东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短板.水稻机械化种植存在的农艺技术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因此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需要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本文根据不同水稻机械化栽种模式的特点,分别阐述各类型水稻机插秧、精量穴直播和农用无人机直播的机播用种量和栽种技术要点及其作业效率,为水稻机械化种植提...  相似文献   

5.
紫色膜:适用于冬春季温室或塑料大棚的茄果类和绿叶类蔬菜栽培,可提高果菜品质和产量。银色反光膜:主要用于温室蔬菜栽培,可悬挂在温室内栽培畦北侧,用以改善温室内的光照条件。黑色膜:适用于杂草严重的地块或高温季节栽培夏萝卜、白菜、菠菜、秋黄瓜、晚番茄等。蓝色膜:主要用于水稻育秧,培育矮壮秧苗,及棉花、花生、草莓、菜豆、茄子、甜椒、番茄、瓜类等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能较好地抑制杂草生长。红色膜:实践证明,在红色膜下培育的水稻秧苗生长旺盛,甜菜含糖量增加,胡萝卜直根长得更大,韭菜叶宽肉厚、产量增加。黄色膜:…  相似文献   

6.
泵站的技术改造及管理服务中江县农机局我县电灌站经30余年的发展,装机1095台33008千瓦,常年抽水8千万立方,灌田17.7万亩.占水稻栽种面积46%。这些泵站是农业生产少不了的基础设施,但多数泵站运行时间均在20年以上,设备陈旧老化,40%站不能...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土壤栽培相比,水培可以使作物更快生长并减少虫害。由于作物持续从营养液中吸收养分,需要对水培营养液的水质参数进行及时和准确地监测并根据需要补充养分。本文针对水培生菜生长过程,设计并试验一个基于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的水培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微信公众号的用户界面实时监测水培环境参数,结合模糊控制方法,根据操作经验及作物需求调节营养液水质参数。由试验结果可知,本系统数据通信平均丢包率为0.76%;对初始pH值为7.3,电导率为1.2 mS/cm的营养液进行调控时,pH值和电导率分别在第68 s和第63 s后保持稳定的预设值;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在作物生长周期内将营养液水质参数稳定维持在有利于作物生长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实践与体会北海市农机化研究所宋光润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水稻育苗移植栽培技术。它是指采用根部带有营养土坨体的秧苗通过抛秧使秧苗根部向下自由落入大田定植的一种水稻栽培方法。该项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几千年来水稻栽种弯腰曲背作业的难...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育秧是指以培育带土规格化秧苗为目的的育秧方式。这种方法培育出的秧块宽度、长度、厚度都有一定的规格 ,与插秧机配套使用 ,可得到较好的栽插质量 ,同时秧块在水田内分布合理均匀 ,能较好地满足水稻种植农艺要求的栽种密度。1工厂化育秧主要特点1 1能在室内控制育苗前期的环境条件如温、湿、气、光、肥、水等秧苗发育长苗需要的生长条件通过人工控制加以调节 ,可为秧苗生产创造适宜的人工环境 ,提早播种育秧 ,使水稻生长积温能有效增多 ,培育的秧苗素质好、秧苗整齐健壮 ,给按时栽插水稻提供适龄壮苗。另外 ,由于秧苗带土 ,移栽…  相似文献   

10.
探讨古典通用水培配方、日本山崎水培配方和日本园试水培配方3种营养液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古典通用水培配方能有效促进小白菜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及品质、增强抗逆性,使其生长指标和多数生理指标显著高于其他配方培养液,是适合小白菜水培的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11.
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粮食产量既是提高粮食总量的关键,也是提高种粮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几年的对比试验及大田栽种结果表明,机插较常规手插有着秧田利用率高、省工节本、利于环保、高产稳产,以及有利于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优势。从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方面考虑,并结合近几年的机插秧试验与大田栽种实践,提高机插水稻产量的途径和措施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大范围水稻产量预测,采用无人机检测水稻冠层光谱,通过分析光谱建立水稻产量模型。叶绿素含量也可有效表征水稻生长情况,预测水稻产量,现采用无人机检测水稻冠层叶绿素光谱,发现在红边区域和近红外波段产生特征吸收波长。综合考虑上述特征吸收波长,采用差值植被指数作为建模因子,建立差值植被因子在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线性相关系数云图,进行线性分析,发现差值植被指数在拔节期与抽穗期存在严重线性相关。因此,以孕穗期与乳熟期差值植被指数与水稻亩产进行逐次线性拟合,采用"留一法"对8组样本轮流预测,预测精度较高。对模型进行线性拟合评价和统计学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3.
胡蓉 《南方农机》2019,(9):74-74
水稻是我国普遍栽种的农作物,为了增加水稻的经济价值,就需要不断的提升栽培技术,采用现代化、科学化的技术,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水稻的产量,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水稻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技术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已步入小康社会的锡山市,为使“九五”期间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在已实现三麦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加快了向水稻生产机械化进军的步伐。水稻的收种机械化因农艺要求高、机械作业难度大成为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但由于各级政府的重现成为热点。该市根据村级经济的发展状况,定因地制宜有选择发展水稻栽种机械化的道路,实行机械插秧和机械抛秧并举的方计。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如农业现代化试点村则选择以工厂化育秧配套机播.工厂化育秧与机插配套是解决水稻栽插机械化的有效方法,但其一次性投资大(需投资20多…  相似文献   

15.
邱二村加快水稻栽种机械化步伐邱二村现代化农业课题组浙江省鄞县邱二村自1986年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粮食生产专业场、特种水产养殖场、畜牧场、果艺场后,农业生产一直持续稳定发展,农业机械化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全村粮田基本实现了耕作、排灌、植保、收割...  相似文献   

16.
国内水稻的收获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耕作制度和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栽种水稻的方式和品种大不相同,从而导致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缓慢,生产水平较低。目前,我国水稻机收率在30%左右,相对于  相似文献   

17.
水稻乳芽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乳芽培育与直播初期的主要技术措施1.1 土地平整 乳芽直播作为不同于常规插秧、抛秧的水稻种植技术,对土地平整状况的要求较高。田块内地表不平度标准偏差一般不超过2~3 cm,绝对差值小于2cm的测点累积百分比应大于80%。地表平整是保证乳芽健康生长和节水的基础。试验表明采用激光平地一次作业即可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8.
1乳芽培育与直播初期的主要技术措施 1.1土地平整 乳芽直播作为不同于常规插秧、抛秧的水稻种植技术,对土地平整状况的要求较高.田块内地表不平度标准偏差一般不超过2~3 cm,绝对差值小于2cm的测点累积百分比应大于80%.地表平整是保证乳芽健康生长和节水的基础.试验表明采用激光平地一次作业即可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朱亚东 《中国农机化》2007,(5):67-71,60
在注重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引进与技改相结合的基础上,对配套机插秧的水田整地装备、水稻栽种模式和插秧机械选型、水稻田间管理装备、水稻收获机械技术改造和选型四个方面作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根区控氧对绿豆幼苗(mung bean shoots)根系生长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实验室提供的绿豆种子为材料,通过水培法对绿豆幼苗进行增氧培养,在此期间对绿豆幼苗生长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在5d后对根数目、根长度、根冠比、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在绿豆幼苗移栽5d时,增氧处理使得绿豆幼苗根长度、根数目、根冠比减少,根系活力、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大。结论:根区增氧能提高根活力,促进幼苗生长发育,但因采用水泵增氧,流速过快可能对根造成物理损伤,表现为根数目、长度和鲜重的下降。因此在水培栽植过程中,能够选择合适的根区氧气供给方式,维持根系正常的呼吸和保证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