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金卫东 《新农业》2012,(11):38-39
从18岁上大学至28岁离开沈阳农大,我在沈农学习工作整整10年。从一个稚气未脱的男孩成长为信心十足的男人。沈农的教育为我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沈农的经历为我的人生奠定了坚强的性格基础;沈农的校友为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人脉基础。离校20年后我与几名校友共同创立的禾丰牧业现在已经是销售额过百亿的大型现代企业,禾丰的成功我们由衷地感到知识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归根结底是母校教育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禾丰牧业     
《新农业》2012,(11):37
1952年,由著名教育家、畜牧学家张克威教授担纲,选址沈阳东郊,以始建于1938年的复旦大学农学院和创办于1906年的原沈阳农学院部分专业为基础,创办新的沈阳农学院。春华秋实一甲子,桃李满枝,硕果飘香。沈阳农业大学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已逾十万人。莘莘沈农学子中,有的成为科教文化战线、行政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有的成为受人尊敬的享誉  相似文献   

3.
缅怀老院长     
每个沈农学子都会缅怀一个人——张克威,沈阳农学院的首任院长。1987年,为纪念张克威老院长,一尊和蔼可亲的雕像落成,克威园由此而生。至今,克威园仍是最受沈农学子欢迎的地方之一。记得上学那会儿,从植物园实习回来便要扎一束鲜花献给老院长;每届毕业生的毕业照都是和老院长雕像的合影。克威园四周长凳已经被磨  相似文献   

4.
回家的感觉     
王琦 《新农业》2012,(11):42
2000年,我怀揣着《高考录取通知书》来到沈农报到,校门威严壮观,记得当时我非常自豪的与父母在校门拍照留念,父亲因为我考入沈农而高兴不已。如今物是人非,父亲去世,我也由大学生成长为职业经理人,由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变成年轻妈妈。当我毕业8年后再次站在校门前时,"沈阳农业大学"六个金闪闪的大字好像在向我微笑、向我招手,好像在说"欢迎回家,沈农  相似文献   

5.
"东陵的青松不会忘记,昨天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雨……"悠扬的校歌伴我走过了丰富的大学生活。2002年的夏天,我怀揣梦想、带着满脸的稚嫩与青涩步入沈农校园,距今已有10年,当时恰逢沈农50周年校庆,新落成的第一教学主楼更是吸引了大部分新生的眼球,那是一栋环形建筑,教室里的新桌椅和多媒体设备也让新生们充满了向往;次年,第二教学主楼也建成使用,我们在两大主楼之间往返奔走,不亦乐乎。克威园与复旦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玉米沈农171×33O单交种及其亲本沈农171自交系为试材,通过1987~1988年的试验,测定了不同采收期玉米笋产量、质量、笋支长棍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单交种及自交系最佳采收期各不相同,沈农171×330单交种玉米笋最佳采收期为吐丝后第2天,沈农171自交系为吐丝后第1天。  相似文献   

7.
王德全  李军 《新农业》2011,(1):22-23
沈农8号大豆是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以沈农92-16为母本、铁丰29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沈农8号引入普兰店市几年来,在不同年份、不同气候条件下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我们还总结出大面积平均亩产225公斤的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辐射到庄河、瓦房店等地。沈农8号大豆平均增产显著,已成为大连市的主栽品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2年总结表彰暨2013年工作部署会议,刚才院长杜晓林同志对2012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13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党委副书记周广和同志宣读了《关于对2012年度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进行表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去年6月.我根据县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与乡卫生院签订了1年半的劳务合同。但是该合同只履行了10个月。原任院长调走后。新任院长就单方面终止了合同。请问,他这样做合法吗? 读者:任新民  相似文献   

10.
我已过不惑之年、年近半百,但也在收获的年华。在离开母校26年后的今天,心里充满温情、感恩和祝福。曾经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让我感到沈农是个美丽而温馨的地方。每有亲朋好友来沈,我都乐而不厌的带到沈农转转,自豪地介绍母校。在炎炎夏日,感受着桑拿般的热浪,祈盼金黄的秋实,想着母校即将迎来60年华诞,更加想念我的老师,感念生命里帮我成长的他们。毋庸置疑,老师能够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1982年,我与那些经  相似文献   

11.
大豆“沈农7号(沈农9421)”系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1990年以辽豆4号为母本,新豆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按生理株型育种目标,经后代定向选育而成。1996年进行株系比较及产量鉴定,1997年扩繁种植,1998~1999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0~2001年参加省内区域试验,2001年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扩繁原原种和原种,200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沈农7号”。1 沈农7号的特征特性1 1 特征 沈农7号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110~120cm,茎秆粗壮,节数24节左右,分枝1~2个。叶片圆形,茸毛灰色,紫花,生育…  相似文献   

12.
在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教育厅的联合支持下,沈阳农业大学大豆课题组经过多年的育种实践,育成了特异优质大豆新品种沈农17号,并于2011年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命名。沈农17号大豆新品种是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2000年以铁丰27号为母本  相似文献   

13.
高产广适性高油大豆新品种沈农9号沈农9号是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1995年以课题组培育的中间材料沈农92-16为母本、外引品种I03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按生理株形育种目标定向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在沈阳市新民地区进行水稻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6个品种,有11个品种较辽星1号(CK)增产,分别为辽星20号、辽星13号、盐粳377、盐试6号、盐901、99-3、沈农9903、沈农02-5、沈农9816、沈农04-3、沈农Y2010,其中以沈农9816产量最高,达到10 955.6 kg/hm2,增幅为17.8%;其次为辽星20号,产量达到10 800.0 kg/hm2,增幅为16.1%,这2个品种目前已在沈阳市新民区推广,其他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15.
千重浪1号是由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1998年以沈农265为母本,沈农9715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相似文献   

16.
几代躬耕弘扬农学50年《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到现在已经整整50年了。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重农时期,一大批农林院校雨后春笋般诞生。由复旦大学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部分系、专业组共同组建的沈阳农学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1952年,沈阳农学院建院,1956年,《沈阳农学院学报》应时而生。德高望重的张克威院长非常重视学报组建和发展工作,在建校初期百业待举中,鼎力支持学报的创业。1970年,因文化大革命的原因而停刊5年的《沈阳农学院学报》较早地复刊,刊样呈毛泽东主席审阅,得到鼓励。1978年全国著名土壤学家陈恩凤教…  相似文献   

17.
沈农91-44(沈农6号)系沈阳农业大学大豆产量生理育种研究室根据大豆株型生理育种原理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属于有限结夹习性,具有长花序短果枝等显著株型特征.为了深入认识沈农91-44的生长发育特性,为制订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达到良种良法相结合和一并推广的目的,我们对该品种的开花进程、开花座荚状况、荚粒及其品质形成等进行了田间试验、观测和分析,同时还与无限性品系沈农92-16、亚有限性品种沈豆4号进行了同步比较.兹将研究结果分作三报报道.  相似文献   

18.
沈农7号是沈阳农业大学选育成的大豆新品种,2002年通过审定。自1999年引入我市以来,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均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等优点,平均比对照增产17.8%-18.9%。通过试验示范,我们总结出了沈农7号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推广,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1、品种来源。沈阳农业大学稻作室以沈农159为母本,以沈农1033为父本。经人工杂交系选育而成。2002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黑豆新品种     
陈振武 《新农业》2005,(8):46-46
沈农黑豆2号是沈阳农业大学以沈农耻114为母本,抗病、抗倒性强的外引黑大豆品种105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成的黑豆新品种,2004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