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青 《今日农村》2004,(3):27-27
1.空心白根菇 菇柄疏松变白,严重时收缩形成中空。发生原因: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由于空气干燥和高温引起。当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下,覆土层含水量较少,菇房内气温在18℃以上时,蘑菇生长快,水分蒸发也快,导致菇体内吸收的水分小于蒸腾的水分而造成。防治方法:白天及时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早晚喷水后及时通风,降低菇棚温  相似文献   

2.
1、空心白根菇:菇柄疏松变白,严重时收缩形成中空。发生原因: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由于空气干燥和高温引起。当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下,覆土层含水量较少,菇房内气温在18℃以上时,蘑菇生长快,水分蒸发也快,导致菇体内吸收的水分小于蒸腾的水分而造成。防治方法:白天及时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早晚喷水后及时通风,降低菇棚温度,保持在14-18℃。  相似文献   

3.
杨青 《农技服务》2003,(10):26-26
<正> 1、空心白根菇 菇柄疏松变白,严重时收缩形成中空。发生原因: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由于空气干燥和高温引起。当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下,覆土层含水量较少,菇房内气温在18℃以上时,蘑菇生长快,水分蒸发也快,导致菇体内吸收的水分小于蒸腾的水分而造成。防治方法:白天及时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早晚喷水后及时通风,降低菇  相似文献   

4.
出菇管理的原则:科学管理,缩短时间;保持绿色,适时(尽早)采收。 水分管理:水分管理,后期是管理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在配料时即已基本确定了基料的含水率,大多在6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的调控幅度,一般要求在10%左右,比如出菇期间要求保持菇棚内相对湿度在85%~95%。实际生产中一般要求将地面浇湿,墙体多喷水,结合空间喷雾,使湿度保持在80%以上即可。  相似文献   

5.
1.薄皮菇的成因厦对策 薄皮菇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速度快.加上蘑菇密度大、营养供应跟不上所致。产生薄皮菇还与品种的特性有关。贴生型品种大多数出菇密.容易产生薄皮菇,产量低.质量差。气生型品种培养料和覆土层过薄.再加上喷水少而轻,造成营养和水分供应不足.也会产生薄皮菇。覆土后调水期间由于喷水轻、喷水次数多、调水快,细土调水后菇房通风少,菇房内空气湿度大,菌生长的部位过高.子实体结在细土表层.根基浅.  相似文献   

6.
《当代农业》2013,(24):31-31
一、控制环境温度尽量将环境温度维持在生长范围内。杏鲍菇的生长温度为6~250C.在6~15℃菇体生长迟缓,但菇体组织细密、色泽美观,可培育出优质菇.二、控制环境湿度环境湿度不宜太高,在6-15℃的温度下。每天向菇棚内喷水1~2次即可.采用覆土方式栽培的不需每天都喷水.可根据外界气温变化灵活掌握.维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7.
大球盖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报道了营养、温度、PH值、光照、水分等生活条件对大球盖菇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描述了大球盖菇的形态特征。试验表明:大球盖菇最好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淀粉和硫酸氨,最适PH值为7 ̄8。线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6 ̄29℃,基质含水量以7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70%为宜,不需光照。子实体生长时期最适温度为16 ̄20℃,空气相对湿度以90% ̄95%为宜,光照以散射光为宜。  相似文献   

8.
正草菇是高温型菇类,适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以培养料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0%~9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低于90%时,草菇子实体生长缓慢,表面粗糙无光泽;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时,菇体容易坏死和发病。因此,喷水时要注意3点:一要注意时间,喷水最好在早或  相似文献   

9.
草菇是高温型菇类,适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以培养料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时,草菇子实体生长缓慢,表面粗糙无光泽;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6%时,菇体容易坏死和发病。因此,喷水时要注意几点:一要注意时间,喷水最好在早晚进行。二要注意温度,喷雾用的水最好在菇棚(室)内放置一段时间,当水温与棚(室)温一致时再用,不可用低于气温的水,否则将伤害幼菇。三要注意方法,应根据草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正确掌握喷水方法。若子实体还很小,喷水也要小,在子实体针头期和小纽扣期,料面须停止喷水;若培养料面较干,可将喷头向上,向四周墙壁、过道里喷雾或向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10.
鸡腿菇临J-12是中温偏高型喜湿性食用茵.试验结果表明,菌丝生长以温度10℃~35℃、空气相对湿度60%~70%为宜;出菇时以温度10℃~30℃、空气相对湿度85%~90%为宜;温度20℃、湿度90%时,子实体品质好,最高产量为155.0kg.  相似文献   

11.
薄皮菇的形成是因为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速度快,加上蘑菇密度大、营养供应不上所致。产生薄皮菇还与品种的特性有关。贴生型品种大多数出菇密,容易产生薄皮菇,产量低、质量差。气生型品种,培养料和覆土层过薄,再加上喷水少而轻,造成营养和水分供应不足,也会产生薄皮菇。覆土后调水期间喷水次数多,细土调水后菇房通风少,空气湿度大,菌生长的部位过高,  相似文献   

12.
白灵菇 1、菇蕾形成的条件温度为6- 1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 90%,并有一定散射光和良好的通气条件。在这些环境条件下,温度及温差是关键因素。一股中低温型的菌株,菇蕾形成的最低温度为12℃,而最高温度为20℃,昼夜温差为8℃。 2、催蕾方法将发育成熟的菌袋,移入出菇棚,菇棚内先喷水,使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然后解开  相似文献   

13.
1瘤盖菇菌盖表面出现瘤状或颗粒状突起,这是由于菇体发育时温度过低,时间过长,菌盖内外细胞生长失调造成。预防措施:要根据不同品种控制好温度,一般不低于10℃。2鳞片或空心菇这是由于菇房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5%,使子实体生长缓慢造成的。预防措施:在子实体生长期,将空气相对  相似文献   

14.
白玉菇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菌品种.基于冷库工厂化生产模式条件下,对白玉菇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杉木屑、棉子壳和玉米芯等的栽培培养基利于白玉菇菌丝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白玉菇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条件为生长温度15℃、空气相对湿度90%、光照强度800 lx、CO2浓度2 000 mg/L,在该条件下生长的白玉菇生物转化率为33%、正品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1.1 湿度。湿度是花菇形成的主要因子。包括4个方面: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菌棒(筒)含水量偏干(含水45%~50%),但能维持原基形成菇蕾生长;菇棚场地较干燥,地面蒸发量小;此条件能维持15~30天。  相似文献   

16.
忌空气湿度过大:空气相对湿度发菌阶段保持在70%左右,出菇期间90%左右,如超过95%以上,通风不良,易发生杂菌虫害,菌盖也易变色腐烂。忌水用不当:出菇后如果喷水太多或大水浇泼,会使菇体上形成水渍状,易引起溃烂变黑。如果基料湿度太小,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空根自心茹 菇房喷水少,湿度小,覆土层含水不足,子实体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菌柄就会产生白色,髓部甚至空心。适时喷水,出菇期菇房保持在35%以上的相对湿度,可防止空根白心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对蟹味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有显著影响,原基形成需要10~16℃低温刺激.子实体生长温度13~18℃,出菇温度14℃出菇品质最理想。蟹味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55%,培养基含水量低于40%或高于80%.菌丝生长很弱。原基形成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出菇阶段空气相对温度控制在80%~95%。菌丝生长阶段无需光照,光线不能抑制生长.能够使菌丝色泽变深,原基形成需要光线刺激,光照与原基形成量有一定的相关性.黑暗易导致蟹味菇白化,产品质地不佳。  相似文献   

19.
<正>4.出菇后管理。原基形成后期不要喷水,保持菇房空气相对湿度大92%~95%,有适当散射光,以促进原基进一步分化。菌盖形成期,开始喷细水,根据天气状况决定喷水次数,一般喷1~2次。空气相对湿度达90%~92%时,适当通风,增加散射光。伸长期喷细水,一般喷2~3次,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92%,适当通风,增加散射光。成熟期根据天气决定喷水,一般1天喷1~2次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8%~90%。  相似文献   

20.
水是双孢菇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出菇期更需大量水分。双孢菇生产能否获得高产优质,喷水是关键技术,喷水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