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2004年5月4日至6日,笔者在内蒙古某农场走亲期间,天气阴冷,小雨连绵。5月5日,一养牛户的70多头牛的牛群中,有14头黄牛死亡。根据调查了解,去年春旱秋涝,秸秆牧草欠收,冬季多雪寒冷,饲料补给严重不足,导致牛群营养极度不良,发生很多黄牛死亡,因此笔者管中窥豹,想到有的农区养牛业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母畜在分娩过程中。胎儿不能顺利产出称为难产。目前,本地区黄牛在改良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跟不上,加之改良牛犊个体过大而造成的难产极多。母畜难产,不仅会引发犊牛死亡,而且还能造成母畜的伤亡。给养牛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对于黄牛难产的治疗和对新生牛犊的抢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黄牛蛇毒中毒是指牛在放牧过程中被毒蛇咬伤,蛇毒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引起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以突然发病、病势迅猛为特点的一种疾病。多因发现救治不及时而导致死亡或淘汰。每年夏季放牧季节,都有牛被毒蛇咬伤引起中毒。尤其是在山区和林区放牧的黄牛(改良牛多发)。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下乡检查工作中,遇到一犊牛因网瓣胃异物阻塞而死亡病例,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该犊牛为我县石空镇某村于姓农户饲养的黄牛所生,年龄6个月,雌性,饲养方式为散养,发病季节为  相似文献   

5.
2002年某地出现了肉役兼用型黄牛大批死亡的现象,后经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诊断发现,缺少必要的运动是导致黄牛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该批黄牛是从河南省南阳地区引进的具有英国、法国、瑞士等国黄牛血统的杂交牛,引进后在栏内圈养近两年这种饲养方法导致了如下3个问题。①有悖生理特性。该批杂交黄牛属肉役兼用  相似文献   

6.
地方黄牛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强等优点,在中国特色肉牛产业发展中,地方黄牛的利用不可或缺。但地方黄牛却存在外种杂交、近亲繁殖现象等严重影响遗传资源保护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对地方黄牛遗传改良现状、问题及建议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7.
2002年某地出现了肉役兼用型黄牛大批死亡的现象,后经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诊断发现,缺少必要的运动是导致黄牛死亡的—个重要原因。 该批黄牛是从河南省南阳地区引进的具有英国、法国、瑞士等国黄牛血统的杂交牛,引进后在栏内圈养近两年。这种饲养方法导致了如下3个问题。①有  相似文献   

8.
1 发病情况   鸡西市某养殖户的48头黄牛(其中奶牛2头)散放于柞树林中,2006年5月15~23日有21头黄牛相继发病,死亡4头,其中2头未经治疗死亡,2头治疗过程中畜主中止治疗死亡.2006年5月13~20日,另一养殖户的16头黄牛是在自家承包地放牧(四周均为柞树林),有9头发病,死亡3头,其中2头未经治疗死亡,1头孕牛治疗无效死亡,该牛腹内怀有双胎犊牛都为死胎.另有1头发病孕牛早产,犊牛死亡,死亡犊牛腹中严重积水.  相似文献   

9.
黄牛的繁殖障碍日益成为黄牛品种改良过程中影响肉牛生产的一大难题,其中以卵巢疾病占的比例较大,笔者根据吉林左家地区黄牛品种改良过程中发现的卵巢疾病进行了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肌肉注射治疗牛出败,收到良好效果,共收治水黄牛15起27头,其中1头因来不及治疗而发生急性死亡外,其余26头均被治愈,治愈率96.3%。对15起发病的同群牛(发病村寨的全部水黄牛)采取紧急免疫控制疫病传播,效果达100%,现将典型病例和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凤台县黄牛消化系统寄生虫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凤台县黄牛消化系统寄生虫进行了初步调查。粪检结果表明:该县黄牛消化系统寄生虫的总感染率为83.19%(94/113),所获寄生虫13种,隶属于10科13属。笔者还对各种寄生虫的感染率,不同调查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黄牛寄生虫的感染率及混合感染情况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牛恶性卡他热(又称牛恶性头卡他或坏疽性鼻卡他)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非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持续发热,口、鼻流出黏脓性鼻液、眼黏膜发炎,角膜混浊,并有脑炎症状,病死率很高。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共收治黄牛恶性卡他性热35例。治愈29例,6例经治无效死亡,治愈率82.90%,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疥癣病是人畜共患的外寄生虫病,是黄牛常见的慢性侵袭性皮肤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引起的,其特征性症状为皮肤发痒.发生湿疹性炎症及脱毛,在低温、潮湿的季节和体质较差的牛易感染发病,在局部地区可以引起流行,不仅影响黄牛的生长发育、繁殖成活和使役,而且还可以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贵州某县2004年7月引进鲁西黄牛杂交一代后备母牛684头,一个月后,感染疥癣病呈暴发流行,造成死亡45头。  相似文献   

14.
<正>1雷琼黄牛的品种特点1.1雷琼黄牛的发展历史雷琼黄牛是雷州黄牛和海南黄牛的合称,也被称为南方牛,是优良的地方瘤牛品种。雷州黄牛主要分布在雷州、徐闻、遂溪等地,其中分布在雷州的数量最多。海南黄牛主要分布在海南岛,海口市养殖数量最多。雷州黄牛和海南黄牛是中国南方最有代表性的2个品种,是进行中国黄牛起源、演化研究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5.
牛胎衣不下是母牛分娩后12小时内不能排出胎衣的一种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常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屡配不孕,并且患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亦随之升高,不仅影响牛的繁殖.而且严重影响鲜奶的产量和质量。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验中采用缩宫逐瘀汤治疗牛胎衣不下178例(奶牛126例,黄牛52例)各种家畜均可发生,尤其以奶牛为多见。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农村遇到一户生产“绿色黄牛”的农民,他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俏销。而且卖到了国外,不但这户农民发了财.还带动了当地不少农民。原来.这户农民在外考察时了解到,如今属于“绿色食品”的牛肉在市场十分走俏。便使用科学营养的饲料,喂养黄牛。果然迅速占领了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Y染色体多态性与中国黄牛起源和分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常规法、G带和C带对7个黄牛品种染色体进行系统研究所获得的资料,同时汇集了近20年来中国境内22个黄牛品种和1个大额牛种共计30个黄牛品种(其中4个外来牛品种)染色体的研究资料,分析和探讨了中国黄牛的起源、进化与分类。结果表明,中国黄牛Y染色体具有多态性,有中、亚中和近端着丝点Y染色体。中国北方黄牛多为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点Y染色体,南方黄牛多近端丝点Y染色体,中原黄牛在品种内个体间多具有中、亚中和近端着丝点Y染色体3种类型。说明中国黄牛起源的多元性,即源于普通牛和瘤牛。在进化过程中,中国北方黄牛受普通牛的影响大,南方黄牛受瘤牛的影响大,中原黄牛同时受普通牛和瘤牛的影响,是由普通牛和瘤牛长期交汇融合形成的。根据26个黄牛品种Y染色体形态类型,绘制了中国黄牛Y染色体在中国的分布地域图。  相似文献   

18.
正确掌握母水牛、母黄牛的发情表现,是提高冷配受胎率的关键所在。笔者在几年来进行牛冷配工作的实践中,观察出水牛与黄牛发情表现的差异.现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9.
徐闻黄牛和海南黄牛血液蛋白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徐闻黄牛、海南黄牛和荷斯坦牛血液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在分析的36种血液蛋白(酶)共计40个遗传座位中,徐闻黄牛和海南黄牛有相同的13个多态座位,荷斯坦牛有11个多态座位。徐闻黄牛和海南黄牛的多态座位百分比均为P=0.325,徐闻黄牛的平均杂合度H=0.141,海南黄牛的平均杂合度H=0.132;荷斯坦牛的多态座位百分比P=0.275,平均杂合度H=0.099,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相当丰富,多态座位百分比和平均杂合度随着品种选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研究结果为把徐闻黄牛和海南黄牛合称为雷琼黄牛的观点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海南黄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基因(IGF2R)遗传多态性及其在海南黄牛群体中的遗传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揭示IGF2R基因对海南黄牛生长性状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新的候选位点。【方法】构建海南黄牛DNA混池,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海南黄牛IGF2R基因编码区(CDS)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以Chromas序列比对筛选出错义突变SNP位点;应用PCR-RFLP对202头海南黄牛个体进行基因型鉴定,同时对筛选到的SNP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分析,评估海南黄牛群体中各单倍型的分布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各单倍型和SNP位点对海南黄牛IGF2R基因CDS区mRNA二级结构、蛋白理化性质及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在海南黄牛IGF2R基因CDS区共检测到4个错义突变SNPs位点,分别为SNP1(g.63977A>G)、SNP2(g.63999T>C)、SNP3(g.69772G>A)和SNP4(g.94987A>C),其中SNP1、SNP2和SNP3位点间呈强连锁不平衡状态。4个SNPs位点在海南黄牛群体中均表现为中度多态性,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海南黄牛群体中存在4种单倍型(F>0.01),分别是H1(ATG)、H2(GCA)、H3(ACA)和H4(GCG);各单倍型及SNP4突变型对海南黄牛IGF2R基因CDS区mRNA二级结构及其最小自由能均有影响。海南黄牛IGF2R蛋白为亲水蛋白,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其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构成,α-螺旋和β-转角的占比较小。【结论】在海南黄牛IGF2R基因CDS区共检测到4个错义突变SNPs位点,在海南黄牛群体中均表现为中度多态性,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海南黄牛IGF2R基因SNP位点突变对其mRNA二级结构及稳定性均会造成影响,致使IGF2R蛋白二级结构肽链构象发生改变,进而对海南黄牛生长性状的调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