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白粉病是三门峡紫叶黄栌的主要病害,该病发生危害轻重主要取决于环境的空气湿度,药剂防治表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 5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做好整枝修剪,优化树体枝条分布,确保林间、树体通风透光,可有效减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雨季是果树病害发生的高峰期。因此,加强雨季病害的防治,是果树栽培管理的关键环节。苹果轮纹病苹果轮纹病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树枝干病瘤中越冬。遇雨散发孢子,7~8月达到高峰。雨季主要采取药剂防治。一般采用4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  相似文献   

3.
1997~ 1998年对大樱桃叶部主要病害———褐斑病和细菌性穿孔病在烟台地区的发生流行规律和药剂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两病的症状表现、侵染途径、发病时期及发病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在发病初期喷施 12 0 0倍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 0倍 80 %大生M - 45可湿性粉剂或 10 0 0倍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连续防治 2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绿豆细菌性病害是影响绿豆产量及品质的重要病害,为选用安全、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以大面积生产用感病品种绿丰2号为材料,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低、中、高量对绿豆细菌性病害进行防治筛选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对绿豆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最好,1 000、2 000、3 000倍液处理在第3次药后7、14d的防治效果均大于70%,第3次药后21d防效也大于65%;其次是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对绿豆细菌性病害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5.
一、病害1.白绢病又称菌核根腐病,是为害茉莉花根部的一种主要病害,每年6~7月霉雨天气极易发病。初期在基部形成一层白色绢丝状物,韧皮层腐烂,叶片枯死脱落,严重时整丛连片死亡,是毁灭性病害。防治方法:用50%可湿性退菌特药土撒施于厢面地表及丛中,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2.叶斑病主要为害茉莉植株枝条的中、下部,每年4~6月、9~10月为危害高峰期。枝条中下部有褐色小斑,后发展为大斑甚至整株枯死。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10%苯迷甲环唑可湿性粉剂不同剂量、不同次数防治花生疮痂病与常规用农药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0%苯迷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与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花生疮痂病发生初期进行喷施防治,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病害并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有突出的防治效果,在病害发生初期施药3次,720、360g/hm2两个剂量的防效可达到88.01%和83.68%,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并且对番茄安全。  相似文献   

8.
一、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的防治稻瘟病、稻曲病是我省目前水稻的主要病害;白叶枯病在局部区域发生严重。针对这三大病害,建议选用菌立停1%水剂与美生80%可湿性粉剂或农力托25%可湿性粉剂混用,可有效治疗并预防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的发生和蔓延。1.菌立停1%水剂所  相似文献   

9.
试验表明:80%必得利可湿性粉剂对葡萄穗轴褐枯病、黑痘病、霜霉病、褐斑病、炭疽病、白腐病等主要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防效与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的防效相当,且对葡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纳米硅、30%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和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4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4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均无直接抑制作用。利用4种化学药剂诱导黄瓜幼苗抗枯萎病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30%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的诱导抗性效果最好,最高为10.93%;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处理不仅没有诱导抗性效果,反而促进了病害的发生;纳米硅与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的诱导抗性效果处于二者之间,最高分别为4.08%和6.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