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试验目的和方法经过第三次土壤普查证明,我县棉田不仅普遍缺磷少钾,而且硼、钼、锌、锰等微肥也是贫乏的。其含量是硼0.5ppm,钼0.15ppm,锌0.5ppm,锰3ppm。过去推广过叶面喷施硼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钼、锌、锰等微肥没有用过,效果如何?怎样施用?都没有资料可查。为此,从一九八一年开始,我县布置了多点试验,82年又在芙芸公社农科站(石灰性长江冲积潮土)、泉山公社九一大队(下蜀系黄土发育成的马肝土)和县棉花原种场(太白湖湖积潮土),  相似文献   

2.
施氮对油菜硫、硼、钼和硒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与杂交油菜收获期植株各器官硫、硼、钼和硒等元素含量和积累的关系。植株各器官(种子除外)的硫以及种子和主茎中的硼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植株各器官的钼、硒和种子的硫以及其余各器官的硼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有所下降。种子和主茎的硫以及果壳的钼、硼和硒的含量及积累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油菜钼营养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特性,利用30个甘蓝型油菜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钼肥施用对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钼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钼(钼酸铵0.75kg/hm2)显著提高了油菜苗期SPAD值、成熟期干物质重和产量,最高增加幅度分别为20.0%、29.5%、37.7%;施钼有增加大多数材料千粒重、降低多数材料单株角果数的趋势,而对果粒数影响不大,推测千粒重增加是施钼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施钼显著提高了根、茎秆、角壳和籽粒等各部位的钼含量、单株钼含量和单株钼累积量,其中单株钼含量和单株钼累积量上升幅度分别为66.1%~88.2%和70.5%~87.5%。不同基因型油菜籽粒钼含量差异达5倍。说明存在高钼油菜资源,而且施用钼肥能提高油菜籽粒中钼含量。这为有效提高菜籽油中钼含量进而改善人体钼营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硼、钼营养对甘蓝型油菜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盆栽试验研究表明:硼、钼及其配合施用使甘蓝型油菜中双6号和中油821的含油量提高4.3%~6.2%,并提高油酸含量,降低芥酸和亚麻酸含量.比较两品种不同施肥处理的效果发现,单施硼肥对提高中油821含油量的效果高于其它处理;单施钼肥对中双6号的含油量及油酸和芥酸含量有显著的影响,而对中油821的影响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硼、钼配合施用对中油821的品质效应好于中双6号.  相似文献   

5.
硼是油菜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特别是甘兰型油菜对硼的反应极为敏感。随着甘兰型油菜面积的扩大,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花而不实”。据测定,土壤有效态硼含量低于0.4ppm,油菜就出现缺硼症状。我们从1978年开始,组织多点试验示范,边示范边推广,施硼面积逐渐扩大,由1979年的70多万亩,到1981年实收油菜施硼面积达  相似文献   

6.
取广东省花生主产区6种代表性土壤进行花生硼,钼耗竭试验,研究花生吸硼、吸钼特性及土壤有效硼、钼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栽种次数增加,花生植株吸硼量显著下降,土壤有效硼含量表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耗竭过程中,植株的吸钼量和土壤有效钼(Tamm’s态钼)含量变化不明显,但土壤PH值表现极显著上升,土壤有效硼、钼含量变化与植株吸硼、吸钼量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据北京农林科学院和黑龙江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证明,黑龙江省各类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硼、钼的含量为0.468和0.027ppm,均在有效硼、钼含量的临界值以下,巳成为限制大豆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为解决大豆生产中的营养失调,研制  相似文献   

8.
应用~(10)B固体径迹蚀刻技术,测定4个油菜品种花器官中的含硼量。结果表明:(1)缺硼时浠水白的花萼和花瓣的含硼量分别为5.8和5.9ppm,均极显著高于三个甘蓝型品种。3个甘蓝型品种的含硼量依次为:甘油4号>821>84004,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缺硼时浠水白的雄蕊和雌蕊含硼量最高,分别为10.4和10.3ppm。甘蓝型品种依次为甘油4号、中油821、84004。(3)不同品种缺硼时蕾的含硼量依次为浠水白、甘油4号、中油821、84004,除甘油4号与中油821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品种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不同硼效率基因型对硼的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土培条件下,研究了甘蓝型油菜不同硼效率基因型对硼的吸收、分配和运转。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硼效率不同基因型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植株对硼的吸收能力上,特别是缺硼胁迫时高效品种的吸收能力更明显大于低效品种。其次在硼的分配、运转和再利用上,高效品种繁殖器官分配的硼多于低效品种,缺硼时硼的运转和再利用能力高效品种大于低效品种  相似文献   

10.
在土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水平硼磷配合对油菜发育及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硼促进油菜苗期生长,在严重缺硼时,施磷能提高生物学产量,促使抽薹开花,但不结实。磷能减轻高量硼的中毒症状。以硼0.8ppm和磷100ppm配合的效果最佳。单施硼增强ATPase的活性,单施磷降低ATPase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上培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不同硒水平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油菜不同时期各器官含硒量。结果表明:(1)土壤加硒至15—20ppm时,油菜出现中毒。(2)随土壤硒含量增加,油菜各器官硒含量成倍增加,表明油菜富硒特点明显。(3)油菜籽中硒主要分配到菜籽饼内,菜籽油的硒含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2.
应用套盆分层组合式的花生水培方法,研究花生在水培条件下对不同供硼量的反应。从试验结果中获得了:Ⅰ、不同供硼量与花生产量的非线性回归关系,当供硼量为0.065ppm时,可望得到单株最高产量38.4克;Ⅱ、当供硼量分别低于0.025和0.01ppm时,植株表现缺硼和严重缺硼症状;Ⅲ、叶绿素a、b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间的变化趋势与花生产量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品种间相互嫁接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溶液培养和土壤培养条件下,试验油菜幼苗嫁接技术以及嫁接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油菜幼苗嫁接后一般有10~12天的缓苗期,其后可确认嫁接苗是否成活。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相互嫁接后,油菜不同农艺性状受砧木、接穗影响程度不同,株高、叶片数、地上部干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主要与其接穗母株接近,主根长度则与其砧木母株特性接近,但它们同时均受到砧木或接穗的影响,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其接穗母株特性相近,基本不受砧木影响。油菜地上部硼含量主要受接穗控制,同时受到砧木影响,而砧木硼含量与接穗关系较小。不同硼效率油菜品种各部位钙、镁含量无明显差异,嫁接对其亦无明显影响。试验成功“改良插接法”,具有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量营养元素供应状况以及剑麻对微量元素养分的吸收利用特点,以期为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山圩农场不同麻龄(1,3,5,7,9,11,13,15龄)剑麻土壤及根、茎、叶微量元素含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15龄剑麻地上部每株中硫和微量元素积累量分别为硫0.3~6.5 kg、锌10.8~120.4 mg、铜3.8~84.2 mg、硼21.7~334.8 mg、钼0.12~3.20 mg、氯0.13~5.81 g,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有效硫34.0~89.1 mg/kg、有效锌0.73~2.20 mg/kg、有效铜0.73~2.20 mg/kg、有效硼0.11~0.21 mg/kg、有效钼0.12~0.24 mg/kg、有效氯28~38 mg/kg。不同器官硫含量大小表现为茎叶根,氯含量大小表现为叶茎根。硫在1~3、7~9龄出现快速积累期,而锌、铜、硼、钼均出现在1~3龄,氯积累量随着麻龄增加而稳定上升。不同麻龄土壤有效硫含量均处于丰富水平,有效锌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有效硼含量总体处于极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专用硼肥与油菜籽同播对油菜出苗、产量及硼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明确缺硼土壤油菜施用硼肥效果和确定硼肥适宜用量,为油菜籽与硼肥同播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以华油杂9号(H9)和华油杂62(H62)两个品种为例,在正常施硼条件下,油菜籽与硼肥同播不影响出苗,油菜出苗率均大于80%,与对照相比,H9不同施硼处理的出苗率提高了3.3~13.3个百分点,H62不同施硼处理的出苗率提高了1.7~15.3个百分点,适量硼肥(4.5~9.0kg·hm~(-2))有助于提高油菜出苗率。硼肥施用促进了油菜的生长,两个油菜品种均以硼砂(含B12%)用量为13.5kg·hm~(-2)的籽粒产量最高,通过方程拟合得出H9和H62最高产量下的硼肥用量分别为13.4kg·hm~(-2)和10.1kg·hm~(-2)。利用种肥同播方式施肥,能够明显提高硼肥表观利用率,H9的硼肥表观利用率均高于H62,说明H9对硼的利用更高,两个品种在硼肥用量为13.5kg·hm~(-2)时的硼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6.5%和23.1%。综合结果表明,专用硼肥与油菜籽同播对油菜生长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进行推广应用。在土壤严重缺乏硼条件下(有效硼含量0.25mg·kg~(-1))的硼肥适宜推荐用量为10~13.5kg·hm~(-2)。  相似文献   

16.
油菜花粉萌发率与培养基中蔗糖和硼酸浓度均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花粉萌发率最高的蔗糖和硼酸浓度分别是12.5%和131ppm,土壤硼不足(含水溶性硼0.2ppm)时萌发率为13.1%,土壤硼适量(硼0.7ppm)时为46.2%,土壤硼过量(硼1.5ppm)时为34.8%,与硼不足的相比,差异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油菜不同硼效率品种酯酶同工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分析甘蓝型油菜2个硼低效品种、4个硼高效品种及其4个F1苗期、蕾期和花期不同器官的酯酶同工酶,探索甘蓝型油菜不同硼效率品种及F1间酯酶同工酶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时期不同器官的酯酶同工酶谱比效稳定,出现明显的三个带区;不同硼效率品种间酯酶同工酶谱在各个时期和器官都有差异,但苗期叶片酯酶同工酶谱在快带区的差异最显著,容易辨别,F1为共显性;缺硼时甘蓝型油菜不同硼效率品种酯酶同工酶的谱带颜色变深,酶活性增强,但同工酶的谱带数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8.
扬州各地从1982年开始就硼肥对油莱的增产效果进行了试验,取得了亩增产8.4—9.6%,增值12.07—25.74元的效果。 (一)试验推广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土肥组、扬州市农业局土肥站和有关县农技站,从1982—1984年进行了油菜增施硼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效果好而稳定。据2年16个试验,35个项次的统计,增施硼肥比对照平均亩增14.8公斤,增产11.9%。从不同土壤类型的试验看,里下河粘土地区(土壤速效硼含量为0.2—0.36ppm)8个试验.用0.1%硼  相似文献   

19.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硼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细胞壁硼、钙含量及其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硼充足的条件下,两个油菜品种各部位细胞壁提取率为3.5%左右;高效品种上部叶、下部叶和根系细胞壁硼含量分别为63.29μg/g、61.90μg/g和25.67μg/g左右;而低效品种上部叶、下部叶和根系细胞壁硼含量均高于高效品种,分别为73.92μg/g、71.15μg/g和30.89μg/g左右;说明高效品种正常生长时需要相对较少的硼来构建其细胞壁。硼充足的条件下,品种间细胞壁钙含量及Ca/B比值差异不显著;其叶片和根系细胞壁钙含量为5 mg/g和15 mg/g左右,相应的Ca/B比值分别在50~100和500~600之间。缺硼导致两个油菜品种细胞壁提取率升高、Ca/B比值增大、细胞壁硼含量下降。随着硼水平的降低,细胞壁钙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甘兰型油菜对微量元素硼肥非常敏感。土壤缺硼可以引起萎缩不实病(又称花而不实病)的大发生,减产极为严重。我所1977年在缺硼土壤(0.02 ppm)上作的油菜施硼试验结果表明,亩施硼0.5—2斤作底肥,亩产油菜籽247.2—275斤,而未施硼的对照区亩产仅19斤,增产1301-1447%,效果极其显著。为了查明甘兰型油菜施用硼肥有无后效及后效多长,我们特将1977年《施用硼肥防治甘兰型油菜萎缩不实病试验》收后划作裂区,作长期定位施硼观察,为经济合理施用硼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