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晓娟 《广东园林》2006,28(Z1):60-64
综述了植物源农药(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和开发应用现状。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典型杀虫植物注要包括楝科植物、豆科鱼藤属植物、卫矛科植物)的杀虫机理和开发应用情况,并讨论了植物源杀虫剂今后研究的几个热点:生物技术在植物源杀虫剂研究中的应用;植物源光活化毒素的研究;杀虫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研究。与植物源杀虫剂相比,植物源杀菌剂和除草剂的研究和应用要少得多。然而目前人们已经在植物体内发现许多具有杀菌、除草活性的物质,因此开发植物资源合成杀菌剂和除草剂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孙绍芳 《云南林业》2001,22(6):22-22
植物源无公害农药的含义,就是通过对植物中的活性物质进行筛选、结构鉴定、合理的结构改造,最终合成新型高效、低毒农药或直接分离提取能杀死病菌、害虫的植物无公害农药。它具有以下特点:(1)生物活性多样性。植物源农药不仅具有杀虫性,还兼有杀茵和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方式兼有触杀、胃毒、熏蒸、忌避、拒食及生长发育抑制等多种活性,有些能抑制昆虫产卵,改变昆虫行为,甚至改变形态。(2)对环境安全、无残留物。植物源农药中含有的有效化学成分是自然界本身具有的结构,在自然界中能降解,不会浓缩富集、污染环境。(3…  相似文献   

3.
我国植物源农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需要,生物农药的研究与推广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特别是植物源农药受到了各大科研院所的广泛关注,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成了研究热点。文章概述了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现状,植物源农药的特点、种类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天然植物研制无公害的植物杀虫剂,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植物源杀虫剂与林木之间关系密切,即许多林木植物可以作为植物源杀虫剂杀虫成分的来源,而许多植物源杀虫剂又可以用于林木害虫的防治。只有加大植物源杀虫剂间接利用的投入和研究,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桉树次生代谢产物作为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次生代谢产物丰富,主要成分可作为植物源农药应用.文章综述了桉树次生代谢产物的成分及提取工艺,并对桉树次生代谢产物的杀虫活性、杀菌活性和除草活性的研究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徐凯宏 《林业科技》2009,34(3):37-39
通过对绿色农药的两大种类——植物源杀菌剂和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杀菌剂提取过程中受到的限制,杀虫剂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活性成分不稳定性、复杂性以及加工过程的特殊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途径给予了科学的评价,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林业工作参考》2006,(1):94-97
1 植物源农药印楝的发展 人们从事农业生产以来,就与病虫害进行着不懈的斗争。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治螟治蝗;公元前300年左右开始应用农业技术和矿物药剂防治害虫;1600多年前就开始搞以虫治虫;在第6世纪对选择抗虫品种、轮作和种子处理方法也有了认识。用植物来杀虫,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直到20世纪40年代,植物性农药和无机农药仍是防治害虫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8.
萜类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及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萜类杀虫剂的拒食、趋避、毒杀和生长调节等活性,萜类抗菌剂对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以及萜类除草剂抑制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除草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等角度出发,综述了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萜类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和活性研究进展,对萜类植物源农用活性物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基于目前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对萜类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和应用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深入探讨萜类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也有望为新型高活性植物源农药的合成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从植物源杀虫剂和杀菌剂等方面,对国内植物源农药在林业上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各个方面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并对植物源农药在林业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4~2008年,通过利用植物源农药烟草对桃树进行病虫害防治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经济实用的无公害防治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柏木醇以及乙酸柏木酯作为植物源农药的潜力,以柏木油为原料,采用分馏以及重结晶的方法,分离得到柏木醇,通过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核磁共振波谱及红外光谱对其进行结构确证。再以柏木醇为原料研究乙酸柏木酯的合成,发现使用脲基偶联剂可以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以较高的产率得到乙酸柏木酯。进一步通过菌丝速率生长法,研究柏木醇以及乙酸柏木酯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黄瓜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香蕉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以及枸杞炭疽病菌)的抗菌活性。发现柏木醇具有更优的活性,对黄瓜灰霉病菌及小麦赤霉病菌抑制效果明显,而乙酸柏木酯的活性相对较低。同时研究发现,柏木醇及乙酸柏木酯对正常人体细胞没有毒性(对人肺成纤维细胞HFL1的IC_(50)值大于80μmol/L)。实验结果证实柏木醇及其衍生物有一定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具有开发成为植物源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食品腐败变质即使食品丧失食用价值,也可能使人们食用中毒而影响健康,据估算,我国每年有20%~30%的食品因腐败而遭受损失。此外,人们常用的化学类食品防腐剂,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政府限制使用,因而天然型食品防腐剂的利用日益备受关注。再则,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开发者们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深入开展植物源食品防腐剂的研发,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此,笔者尝试对植物源食品防腐剂,国内研发状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采集的多花筋骨草植株不同部位中提取出昆虫蜕皮激素类似物,通过向幼虫人工饲料中添加昆虫蜕皮激素类似物的方法,研究了筋骨草中植物源蜕皮激素对杨干象2龄幼虫的杀虫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在人工饲料中加入1-3 ml的筋骨草提取物,在24天内可以杀死 58%~100%的幼虫;(2)从开花前的筋骨草中提取出的物质的杀虫效果明显优于从花期和开花后的植物中提取出的物质的杀虫作用, 其1 mL、2 mL和3 mL剂量全株提取物的杀虫效果分别达到65.22%、85.07%和98.11%(幼虫校正死亡率);(3)植株的根部提取的昆虫蜕皮激素类似物的杀虫效果要比茎部或叶部提取的好,1 mL、2 mL、3 mL剂量提取物的杀虫效果分别达到100%、98.20%和98.32%;(4)筋骨草提取物的杀虫速度较慢,处理杨干象2龄幼虫16天后杀虫率才超过50%;(5)幼虫取食加有筋骨草提取物的饲料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幼虫死亡率,16天的取食,幼虫死亡率达到80%以上。筋骨草采集地点和填加植物源蜕皮激素的方式对杀虫效果的影响较小。图3表3参21。  相似文献   

14.
竹提取物对棉铃虫幼虫体内几种酶系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开发是当前农药学领域较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一方面从植物中探寻新的活性先导化合物,通过类推合成进行新农药的开发;另一方面通过植物杀虫作用方式的研究,探寻新的杀虫作用靶标,通过生物合理设计开发新型环境友好农药(操海群等,2000).研究植物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对昆虫体内代谢酶系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杀虫作用机理,对于合理利用与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生物源农药进行了介绍,包括植物源杀虫杀菌剂、微生物源农药、天敌昆虫等,提出了园林生物农药使用的注意事项,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园林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6种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的毒力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有效控制竹斑蛾(Artona funeralis)幼虫的植物源农药,选用6种植物源农药开展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效果分析。结果表明:6种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均有良好的致死作用。参试的植物源农药以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5%苦参碱可溶液的毒力较强,0.4%蛇床子素乳油的毒力较弱;4%鱼藤酮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0.4%蛇床子素乳油、1%苦皮藤素可溶液、碧绿1%苦参碱和1.5%苦参碱可溶液对竹斑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0.826 mg/L、0.596 mg/L、1.016 mg/L、0.962 mg/L、0.811 mg/L和0.612 mg/L;林间施药4 d后,6种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最佳田间施药浓度为:1.5%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均为1 500倍液,碧绿1%苦参碱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 200倍液,0.4%蛇床子素乳油和1%苦皮藤素可溶液均为1 000倍液。参试的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良好,可用于生产上防治竹斑蛾幼虫。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环保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 ,绿色食品日渐受到市场的青睐 ,目前已有不少城市规定对蔬菜进行无公害检测后方可上市。绿色果品的生产也势在必行 ,葡萄作为传统大宗水果 ,其无公害生产技术首先做到要对全年病虫害进行无公害防治。1 防治的主要原则采用生物源农药 (微生物、动物源、植物源农药 )和矿物源农药 (硫制剂、铜制剂、矿物油制剂 ) ,如 Bt乳剂、青虫菌悬浮剂、多氯霉素可湿性粉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绿乳铜、机油乳剂等。禁止采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如有机磷杀虫剂、无机砷杀虫剂、有机汞杀虫剂、有机氯、氨基甲酸酯杀虫…  相似文献   

18.
利用植物源农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平 《河南林业科技》2007,27(3):22-23,51
2000~2006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几种植物源农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结果表明:芫花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幼虫效果较好,浸提液优于煮沸液;百部对鳞翅目幼虫和蚜虫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浸提液比煮沸液效果好;狼毒对浮尖子、蚜虫等有很好的杀灭作用,煮沸液效果不如浸提液;苦楝根对鞘翅目和鳞翅目幼虫有明显的杀伤作用,煮沸液比浸提液防治效果显著;乌桕根浸提液与煮沸液对鳞翅目、鞘翅目幼虫有很好的杀伤作用,且防治效果相当;虱子草对蜱螨类害虫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浸提液防治效果优于煮沸液。以上6种植物源农药交叉使用,防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榆林市地理位置优越,蜜粉源植物资源丰富,这些蜜粉源植物不仅是发展养蜂业非常有利的条件,而且提供给人们粮食、水果、牧草等。分析了榆林市境内主要蜜粉源植物的资源现状,并就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物碱的杀虫作用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生物碱是植物在与昆虫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大类具有防御功能的次生代谢物质,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植物生物碱的杀虫作用方式、作用机理和作为杀虫剂、昆虫拒食剂、驱避剂、产卵忌避剂的应用以及作为先导化合物在新农药创制中的作用做了综述,并对植物生物碱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研究和开发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