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17株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伴孢晶体蛋白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杀线活性。通过初筛,发现菌株020、RBT-200701的伴孢晶体蛋白对松材线虫有明显毒杀作用。在测试的浓度范围内(菌株020为6.37-203.9μg/ml;RBT-200701为13.7-438.8μg/ml),菌株对松材线虫的校正死亡率随其浓度增大而提高;随时间延长杀虫效果提高。020菌株晶体蛋白24h、48h时对松材线虫的LC50、LC95分别为183.20、408.20μg/ml和80.132、25.29μg/ml;RBT-200701菌株伴孢晶体蛋白24、48h时对松材线虫的LC50、LC95分别为368.00、868.00μg/ml和82.73、382.73μg/ml。SDS-PAGE分析发现这2个菌株晶体蛋白的蛋白图谱不同。  相似文献   

2.
新生物杀线虫剂对线虫致死力室内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内测定了新研制的3种生物杀线虫剂及其复配剂对根结线虫(Meloidogyen spp.)和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 Lophilus)致死力,在25℃恒温、60%RH恒湿条件下4种杀线虫剂,杀线剂1、杀线剂2、杀线剂3对两种线虫的致死力都较强,药后72h根结线虫死亡率达98%,松材线虫死亡率达80%。杀线剂复配效果好于单一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触杀法研究了10种植物干材料无水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这10种植物材料的3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对根结线虫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杀活性。其中,牡丹皮、丁香、八角茴香、何首乌和地肤子的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毒杀活性最强,48 h校正死亡率均大于90%;八角茴香石油醚提取物也表现出较高毒杀活性,48 h校正死亡率也达到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4.
香子含笑中的杀线虫活性成分及其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活性追踪分离,从香子含笑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到一个杀线虫的倍半萜。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的光谱数据,鉴定该化合物为小白菊内酯。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小白菊内酯对所测试的松材线虫和全齿复活线虫具有毒杀作用,浓度200μg/ml对两种线虫进行处理,48h的死亡率分别为70.4%和100%。  相似文献   

5.
牡丹皮、黄连、大黄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中草药黄连、牡丹皮、大黄的乙醇提取物毒杀松材线虫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线虫体内总糖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处理前后线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酶活性变化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 处理前后SOD、CAT、GSH-Px和AChE表达量变化; 并用松枝水培试验测定3种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病害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 提取物处理后线虫体内总糖及蛋白含量显著下降, 线虫体内糖及蛋白质的代谢受到干扰; 线虫体内SOD、CAT、GSH-Px酶活性提高, POD活性显著下降, MDA含量升高, 表明线虫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 细胞功能受到极大影响; AChE活性被抑制, 表明线虫的神经系统受到破坏, SOD、CAT、GSH-Px和POD表达量与酶活性变化基本一致。松枝水培试验表明中药提取物能够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害发生。综上, 3种提取物引起的松材线虫体内众多生理指标的改变是造成线虫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比较了5种化学药剂和4种微生物菌剂对腐烂茎线虫的室内触杀活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化学药剂与微生物菌剂复合使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在5种供试化学药剂推荐浓度条件下,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26.92 g/L对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效果最好,72 h的校正死亡率可达87.32%,20%噻唑膦水乳剂6.06 g/L与41.70%氟吡菌酰胺悬浮剂5.21 g/L对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活性次之;用以上3种化学药剂100倍稀释液处理腐烂茎线虫,72 h后20%噻唑膦水乳剂2.00 g/L与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7.00 g/L的效果最好,腐烂茎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4.61%和81.68%。在供试的4种微生物菌剂中,推荐用量条件下,有效活菌数≥200.0亿/g抗根结线虫菌剂粉剂500 g/L对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效果最好,72 h的校正死亡率达76.48%,其次为10亿活芽胞/g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66.6 g/L。有效活菌数≥200.0亿/g抗根结线虫菌剂粉剂在推荐用量基础上增加25%用量可提高对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效果,72 h校正死亡率达到85.58%。同时,化学药剂与微生物菌剂在一定浓度条件下复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对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效果,其中有效活菌数≥200.0亿/g抗根结线虫菌剂粉剂与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复合处理的效果最好,腐烂茎线虫在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3.30%;其次为有效活菌数≥200.0亿/g抗根结线虫菌剂粉剂与20%噻唑膦水乳剂的组合,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1.68%。本研究为腐烂茎线虫的有效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31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杀螨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测定了31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杀螨活性。结果表明:小茴香等4种植物的活性较高,24 h校正死亡率大于90%;藁本等7种植物的活性中等,校正死亡率为60%~90%;其余植物提取物的校正死亡率在60%以下。进一步测定了4种植物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雌成螨和卵的触杀毒力,表明:小茴香对柑橘全爪螨的毒力最高,LC50值分别为0.065 8 g/L和144.180 5 g/L,可以作为下一步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8.
茶籽醇提物对松材线虫及根结线虫室内活性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慧平  徐晓莉  王军 《植物检疫》2007,21(6):335-337
为筛选具杀线虫活性的植物材料,测定了茶等5种植物95%乙醇粗提物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PWN)等的离体活性,并对活性材料的粗粉进行了室外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茶、银杏和喜树的果实部分95%乙醇粗提物在10.0mg/mL浓度处理线虫60h后,引起PWN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00%、88.40%、85.77%,呈极强杀线活性;茶籽粗提物对PWN的LC50值为0.0119mg/mL,表现出的最强毒力;另活性材料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Meloidogyne incognita,J2)和水稻潜根线虫(Hischmanmella oryzae)有明显的选择活性。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茶、喜树和银杏果实粗粉按1.5g/100g土混入盆栽土,与对照相比辣椒的根结病级数分别下降53.33%、46.67%、40.00%,对根结形成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带虫浸叶法测定比较了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及4种不同溶剂萃取物对截形叶螨、二斑叶螨及豌豆蚜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根的乙醇提取物对截形叶螨、二斑叶螨、豌豆蚜处理12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0.28%、59.24%、54.32%,24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6.75%、61.45%、65.53%;石油醚萃取物对3种供试生物处理12h和24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39%、93.70%、91.49%和93.33%、84.19%、100%;氯仿萃取物处理12h和24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2.11%、35.66%、27.35%和34.47%、35.95%、38.60%,瑞香狼毒4种溶剂萃取物触杀活性顺序为:石油醚氯仿水乙酸乙酯,随着浓度增大,萃取物对3种供试生物的触杀活性明显增强,表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石油醚萃取物对截形叶螨12h和24h的LC50分别为2.040 2mg/mL和0.8mg/mL;对二斑叶螨12h和24h的LC50分别为0.280 3mg/mL和0.037mg/mL;对豌豆蚜12h和24h的LC50分别为0.911 4mg/mL和0.360 5mg/mL,24h毒力均高于12h毒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室活体生物试验方法,测定和比较了瑞香狼毒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水相萃取物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有不同程度的触杀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活性最强,显著高于其他萃取物。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增长,该萃取物对线虫的触杀活性明显增强,表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方法研究了2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二斑叶螨Tethranychus urticaeKoch雌成螨与卵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中草药提取物对雌成螨和卵显示出程度不等的毒性作用。其中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苦楝子Meliatoosendan Sieb.et Zucc、槟榔Areca catechu L.与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对雌成螨和卵均表现出很强的毒性作用,在提取物浓度为10 mg mL1、作用72 h后,雌成螨死亡率为100%;在提取物浓度为10 mg mL1,作用5 d后,卵孵化率小于40%。北细辛表现最为突出,对成螨与卵的LD50分别为0.57 mg mL1(1 d)和0.88mg mL1(5 d)。结果显示,北细辛、黄连与槟榔等中草药具有研究开发为植物源杀螨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提取物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牡丹皮提取物对所有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除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5.3%外,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高良姜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最低,也达到68%。黄芩提取物对供试的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超过60%。连翘、知母、蔓荆、乳香和地榆等5种中药提取物分别对供试的5种植物病原菌中的2种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 g/mL时,牡丹皮、高良姜等2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相当明显,抑制率均在80%以上;白花蛇舌草、乳香、川楝等3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次之,抑制率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牡丹皮提取物对所有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除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5.3%外,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高良姜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最低,也达到68%。黄芩提取物对供试的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超过60%。连翘、知母、蔓荆、乳香和地榆等5种中药提取物分别对供试的5种植物病原菌中的2种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牡丹皮、高良姜等2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相当明显。抑制率均在80%以上;白花蛇舌草、乳香、川楝等3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次之,抑制率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分别对白背黄花稔 Sida rhombifolia L.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得不同萃取相;测定了乙醇提取物及不同萃取相对白纹伊蚊 Aedes albopictus Skuse 4龄幼虫和福寿螺 Ampullaria gigas Spix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相对白纹伊蚊4龄幼虫的杀虫活性明显,而石油醚相和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的杀螺活性较好。对乙酸乙酯相进一步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鉴定其分别为已知化合物:间-羟基苯甲酸(1)、棕榈酸1-甘油酯(2)、丁香酸(3)、没食子酸(4)、 β -谷甾醇(5)、豆甾醇(6)、东莨菪内酯(7)、山奈酚(8) 、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9)、3- O - β -D-葡萄糖-(6- O -对羟基反式香豆酰基)-山奈素苷(10)和 β -谷甾醇-3- O -葡萄糖苷(11)。其中化合物 2 对白纹伊蚊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24 h和48 h的LC50值分别为28.66和13.50 μg/mL。  相似文献   

15.
绒叶泡桐花中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除草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性追踪和柱层析技术,以对杂草反枝苋、生菜、黄瓜种子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为指标,对泡桐花中除草活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和鉴定。绒叶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花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后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物在浓度为 0.5 mg/mL 时,对反枝苋、生菜和黄瓜种子胚根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6.30%、56.17%和23.36%; 乙酸乙酯萃取物在浓度为0.5 mg/mL时,对反枝苋、生菜和黄瓜种子胚根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9.89%、63.53%和32.74%。通过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一种活性较高的化合物,经鉴定其为对乙氧基苯甲醛,其抑制反枝苋种子胚根生长的EC50值为55.20 μg/mL。对乙氧基苯甲醛是首次从绒叶泡桐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也是首次将其用于除草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地肤提取物杀螨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多种溶剂和方法对地肤全株进行了提取,测定了其中杀螨活性最高的氯仿提取物的多种溶剂萃取物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氯仿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显著高于石油醚和甲醇提取物,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2种螨的生物活性最强。本试验还对该种植物的杀螨活性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氯仿萃取物经柱层分离得到流分112个,经薄层层析(TLC)检验后,相同成分者合并,最终得流分11个。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F9活性最高,其对二斑叶螨、朱砂叶螨和山楂叶螨的致死中浓度分别达到了0.390 3、0.298 1、0.256 8 mg /mL。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发利用棉籽壳中的除草活性物质,分别以无水乙醇、正丁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棉籽壳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并对各溶剂粗提物进行了除草活性测定。结果发现:用无水乙醇提取的粗提物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活性最高,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发现该粗提物中主要含有甘油、三环己基3-烯-6-辛酮、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邻甲基苯酚)-2-溴-2氯-乙酰酯、十四酸、十四酸乙酯、十六烷酸、辛酸异戊酯和亚油酸9种化合物。进一步的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亚油酸、辛酸异戊酯、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和(邻甲基苯酚)-2-溴-2氯-乙酰酯4种化合物对稗草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其中亚油酸活性最强,其IC50值为14.5 mg/L。  相似文献   

18.
以生物活性跟踪法测定了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 的不同溶剂提取液及其不同馏份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和毒杀活性。结果表明,杠柳根皮的乙醇提取液和氯仿提取液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拒食和毒杀活性,该生物活性高于石油醚提取液。乙醇提取物水溶后分别用苯、正丁醇溶剂萃取。生物测定结果显示,苯萃取物对小菜蛾的活性最高,表明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苯萃取物中。苯萃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淋洗液为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不同比例混合液、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醇不同比例混合液和甲醇,根据颜色和极性,将收集到的淋洗液分成8个馏份,其中5、6、7号3个馏份对小菜蛾幼虫具有强烈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其200倍液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99.8%、99.1%和98.6%,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1%、91.5%和100%。  相似文献   

19.
黄杜鹃(Rhododendron molle)叶提取物对桔二叉蚜(Toxoptera aurantii)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用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法获得的提取物对蚜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4 030 mg/L和5 791 mg/L。水提醇沉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桔二叉蚜的毒力较其他萃取物强,其LC50为1 949 mg/L,表明黄杜鹃叶含有的杀虫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对水提醇沉提取物进行硅藻土柱层析分离,得到的第3组分得率和灭蚜效果均优于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到的第3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